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武汉提出“立足华中,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发展口号之后,武汉会展业突飞猛进,办展数量、规模日益增加,影响力日渐扩大。作为武汉最重要的展馆之一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在武汉会展业的发展中功不可没。日前,本刊记者就中心的发展及武汉会展的近况采访了武汉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姚贤华。
53%的场馆使用率
展览场馆的使用率反映了一个场馆经营状况和价值高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武汉的老牌会展场馆,其使用率在全国的展馆中名列前茅。采访伊始,姚贤华告诉记者,每年3月份以后便进入了武汉展会的旺季,中心除了7-8月天气炎热以及春节期间放假休息展会少些,其他时间基本展会不断。据姚贤华说,中心今年的展会排期情况与往年一样,仍然十分紧张,连最炎热的7-8月份展会都不断,一直排到2015年春节前,有100多场展会活动。其中:“全国期刊交易展”、“中国餐饮产业博览会”、“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2014全球公共采购中国武汉论坛暨公共采购博览会”、“香港时尚购物展”、“国际信鸽展”、“武汉汽车文化节”、“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等许多精彩展会都将陆续和大家见面。姚贤华告诉记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场馆使用率达到了53%,他认为这要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的专业会展经营管理团队。通过十多年的展会实践,1000多场次展览的实际操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可以满足任何题材的展览需求。展览服务流程规范顺畅,各部门配合协调默契,为主办方和商家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为展会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深得主办机构信任。
(2)展会营销力度大,客户忠诚度高。中心每年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加大展会营销力度,不断选择争取适合展馆特点的新展会来馆举办,同时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中心通过多年的精心维护积累了一大批稳定的老客户,这些客户占到每年中心举办展会的80%以上。
(3)优越的展馆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展会配套服务功能设施,为主办机构和参展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地处武汉市的商业核心地段,距机场仅30分钟路程,距汉口火车站乘地铁只需10分钟,交通四通八达,十分方便。展馆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人气兴旺。近年来,会展中心又投巨资扩大了武展商务酒店,引进了大型餐饮企业及高端娱乐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展馆配套功能,为展会主办者及参展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展会的成功举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上这些也许就是武汉国展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展览业务+多种业态
武汉目前有4个展馆,应该说都各有所长,由于各自的市场定位不同,所侧重的营销方向也有所不同。但也正好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良好展馆格局,对整个城市会展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也为展会主办机构和展览公司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当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展馆之间的市场竞争肯定是存在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依托城市核心商圈地段,交通便捷,服务配套设施完备,人气兴旺,多年来注重发展多种经营业务并与展览专业遥相呼应,互相促进形成了集展览、会议、广告、工程、商业、酒店、旅游、餐饮、娱乐、运动健身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迈上了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市场化带来新气象 本土企业需自强
武汉市政府今年首次推出了一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其中也包括了涉及会展业的项目,姚贤华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武汉市委、市政府对会展业的重视与支持,同时也是市政府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精神的重要举措。
谈到武汉会展业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姚贤华告诉记者,武汉市的会展业市场化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大型展会的政府色彩仍然较浓,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撑,而许多正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小型展会基本上全靠民营企业市场化运作而很少能得到政府资助,发展艰难。但他同时指出,值得庆幸的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已在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会展业发展中的问题。他相信今年市政府实行的会展新政一定会给武汉市会展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采访中,姚贤华还与记者谈到了武汉本土会展企业的发展情况。他说,武汉会展业近年来每年举办各类展览约200多场次,并且每年还在不断递增,数量上发展较快,但是缺乏本地知名会展品牌及知名会展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也比较有限。对此,作为武汉会展行业协会会长的姚贤华深表担忧。“我认为,本土会展企业自身更需不断拓宽思路,整合行业资源,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办展理念与专业知识技能,克服单打独斗,小富既安的落后观念,走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再加上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支持,武汉会展业完全能够在中国会展业中有所作为,也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本土会展企业和品牌会展。”姚贤华说。
对于展馆建设的看法
2014年春季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因其15万平方米的室内展馆场地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遗憾的离开了深圳会展中心。采访中,记者就这一事件请教了姚贤华的看法,他认为这反映了国内会展业发展中的一些变化。
(1)一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展会因其在业内的权威性、专业性、代表性引领行业发展,展会效果显著,得到企业和商家的追捧,展会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对展馆的面积需求量增大。
(2)国内大多数在本世纪初第二波建馆高潮中建成的展馆,如:深圳、厦门、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的展馆,由于当时的设计规划所限,其规模多在5万-10万平方米之间,这对于一些超大规模的展会需求已不能满足。
(3)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会展城市,国际化程度高,经济发达,市场活跃,对外开放交往广泛,会展业发展迅猛,是大型品牌展会的首选之地,因此展馆需求量巨大。目前上海虹桥在建的国家会展中心建成后展馆面积将达到50万平方米,而深圳保安的新会展中心2018年建成后展馆规模也将达到了30万平方米,这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但这些只是特例,对于多数内陆经济欠发达省市,尚未发展到上述地区水平,切不可盲目跟风以免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我认为适度超前,量力而行,是城市展馆规划建设应注意把握的原则。”深耕会展行业多年的姚贤华,最后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53%的场馆使用率
展览场馆的使用率反映了一个场馆经营状况和价值高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武汉的老牌会展场馆,其使用率在全国的展馆中名列前茅。采访伊始,姚贤华告诉记者,每年3月份以后便进入了武汉展会的旺季,中心除了7-8月天气炎热以及春节期间放假休息展会少些,其他时间基本展会不断。据姚贤华说,中心今年的展会排期情况与往年一样,仍然十分紧张,连最炎热的7-8月份展会都不断,一直排到2015年春节前,有100多场展会活动。其中:“全国期刊交易展”、“中国餐饮产业博览会”、“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2014全球公共采购中国武汉论坛暨公共采购博览会”、“香港时尚购物展”、“国际信鸽展”、“武汉汽车文化节”、“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等许多精彩展会都将陆续和大家见面。姚贤华告诉记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场馆使用率达到了53%,他认为这要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的专业会展经营管理团队。通过十多年的展会实践,1000多场次展览的实际操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可以满足任何题材的展览需求。展览服务流程规范顺畅,各部门配合协调默契,为主办方和商家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为展会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深得主办机构信任。
(2)展会营销力度大,客户忠诚度高。中心每年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加大展会营销力度,不断选择争取适合展馆特点的新展会来馆举办,同时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中心通过多年的精心维护积累了一大批稳定的老客户,这些客户占到每年中心举办展会的80%以上。
(3)优越的展馆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展会配套服务功能设施,为主办机构和参展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地处武汉市的商业核心地段,距机场仅30分钟路程,距汉口火车站乘地铁只需10分钟,交通四通八达,十分方便。展馆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全,人气兴旺。近年来,会展中心又投巨资扩大了武展商务酒店,引进了大型餐饮企业及高端娱乐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展馆配套功能,为展会主办者及参展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展会的成功举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上这些也许就是武汉国展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展览业务+多种业态
武汉目前有4个展馆,应该说都各有所长,由于各自的市场定位不同,所侧重的营销方向也有所不同。但也正好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良好展馆格局,对整个城市会展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也为展会主办机构和展览公司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当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展馆之间的市场竞争肯定是存在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依托城市核心商圈地段,交通便捷,服务配套设施完备,人气兴旺,多年来注重发展多种经营业务并与展览专业遥相呼应,互相促进形成了集展览、会议、广告、工程、商业、酒店、旅游、餐饮、娱乐、运动健身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迈上了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市场化带来新气象 本土企业需自强
武汉市政府今年首次推出了一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其中也包括了涉及会展业的项目,姚贤华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武汉市委、市政府对会展业的重视与支持,同时也是市政府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精神的重要举措。
谈到武汉会展业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姚贤华告诉记者,武汉市的会展业市场化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大型展会的政府色彩仍然较浓,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撑,而许多正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小型展会基本上全靠民营企业市场化运作而很少能得到政府资助,发展艰难。但他同时指出,值得庆幸的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已在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会展业发展中的问题。他相信今年市政府实行的会展新政一定会给武汉市会展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采访中,姚贤华还与记者谈到了武汉本土会展企业的发展情况。他说,武汉会展业近年来每年举办各类展览约200多场次,并且每年还在不断递增,数量上发展较快,但是缺乏本地知名会展品牌及知名会展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也比较有限。对此,作为武汉会展行业协会会长的姚贤华深表担忧。“我认为,本土会展企业自身更需不断拓宽思路,整合行业资源,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办展理念与专业知识技能,克服单打独斗,小富既安的落后观念,走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再加上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支持,武汉会展业完全能够在中国会展业中有所作为,也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本土会展企业和品牌会展。”姚贤华说。
对于展馆建设的看法
2014年春季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因其15万平方米的室内展馆场地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遗憾的离开了深圳会展中心。采访中,记者就这一事件请教了姚贤华的看法,他认为这反映了国内会展业发展中的一些变化。
(1)一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展会因其在业内的权威性、专业性、代表性引领行业发展,展会效果显著,得到企业和商家的追捧,展会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对展馆的面积需求量增大。
(2)国内大多数在本世纪初第二波建馆高潮中建成的展馆,如:深圳、厦门、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的展馆,由于当时的设计规划所限,其规模多在5万-10万平方米之间,这对于一些超大规模的展会需求已不能满足。
(3)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会展城市,国际化程度高,经济发达,市场活跃,对外开放交往广泛,会展业发展迅猛,是大型品牌展会的首选之地,因此展馆需求量巨大。目前上海虹桥在建的国家会展中心建成后展馆面积将达到50万平方米,而深圳保安的新会展中心2018年建成后展馆规模也将达到了30万平方米,这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但这些只是特例,对于多数内陆经济欠发达省市,尚未发展到上述地区水平,切不可盲目跟风以免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我认为适度超前,量力而行,是城市展馆规划建设应注意把握的原则。”深耕会展行业多年的姚贤华,最后亮明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