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口较少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关键词 扶持 人口较少民族 发展现状与前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富宁县山瑶族的发展现状
山瑶族是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瑶族中的一个支系,俗称为“山瑶”,又称“过山瑶”,是清朝雍正年间从广西平果、田东、德保等地迁入,也有部分从越南迁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分布在新华、归朝、洞波、者桑、花甲、那能6个乡镇,共有93个村小组1828户8429人。
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山瑶群众祖祖辈辈生产和生活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这一群体至今仍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主要体现在“四低”、“五难”上。“四低”:一是人均耕地比例低。山瑶群众主要居住在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区,这些地区岩石裸露,土层单薄,土地贫瘠,土地涵养水分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其所谓的耕地实为石旮旯地。二是人均收入低。人均纯收入不到伍佰元。三是生活水平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瑶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仍然没有明显变化,全县8429人的山瑶群众几乎全部处于贫困线以下,其中绝对贫困人口达7922人,有32户五保户和396户长期依靠民政救济。四是人口素质低。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缺乏本民族教师,青少年教育存在语言障碍,教育教学工作开展难度大,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建国60年来,山瑶群众累计仅有初、高中毕业生170人,大中专文化以上的仅有9人,外出参加工作(含退休职工)仅有35人。
二、扶持富宁县山瑶族发展的重要意义
尽快解决瑶族支系山瑶群众的温饱问题并稳定实现脱贫致富问题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科学发展观中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密切党群干部关系,促进边疆巩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新云南的客观需要。因此,加大对瑶族支系山瑶群众的扶持力度,解决山瑶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即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义务和历史使命。
三、富宁县山瑶族扶持发展方式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云南省委提出的要求,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居温饱、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民生保障”等“六大”工程目标,富宁县政府结合富宁山瑶群众的实际,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了以下三种扶持方式。
一是县内易地搬迁。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难以解决温饱的人家,实施县内易地搬迁。对搬迁安置地的基础设施、基本农田、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等,国家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项目资金支持,使其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迁出地的耕地和宜林荒山全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林),搬迁群众仍享受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
二是结合小城镇建设安置。主要是通过在小集镇建安居房形式转移安置。安置的原则是:以本乡镇所在地安置为主、富宁县城安置为辅,以城镇安居房的形式解决山瑶群众的住房问题。将居住在集镇的山瑶群众全部纳入城镇低保给予扶持,孩子上学免费并补助生活费,享受农村合作医疗。有计划地组织山瑶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从事二、三产业,增加山瑶群众的经济收入,稳定解决温饱。
四、富宁县山瑶族发展前景展望
为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云南省委的重要批示精神,积极主动与国家和省州相关部门汇报对接,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全力推进山瑶扶持发展工作,2010年1月5日,文山州委、州政府专题召开富宁县山瑶群众综合扶贫发展规划修编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山瑶扶持发展工作:明确要求通过3至5年努力,使山瑶群众脱贫与发展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尽快启动实施归朝等6个乡镇的“整乡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战略,从根本上缓解和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支持和服务云桂铁路富宁段建设,抓好通达、通畅工程。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重点抓好基地建设,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探索建立企业与群众共赢发展模式,全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以上只是举了富宁县的一个典型例子,我国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上还取得了许多成效。今后,应当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有关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扶持发展工作,早日使人口较少民族群众与其他民族同胞一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云南农村发展报告》,云南社会科学院编,2011年6月版
[2]《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富宁县瑶族支系山瑶群众脱贫发展的实施意见》,云贫开发(2011)2号
(作者单位:云南文山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扶持 人口较少民族 发展现状与前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富宁县山瑶族的发展现状
山瑶族是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瑶族中的一个支系,俗称为“山瑶”,又称“过山瑶”,是清朝雍正年间从广西平果、田东、德保等地迁入,也有部分从越南迁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分布在新华、归朝、洞波、者桑、花甲、那能6个乡镇,共有93个村小组1828户8429人。
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山瑶群众祖祖辈辈生产和生活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这一群体至今仍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主要体现在“四低”、“五难”上。“四低”:一是人均耕地比例低。山瑶群众主要居住在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区,这些地区岩石裸露,土层单薄,土地贫瘠,土地涵养水分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其所谓的耕地实为石旮旯地。二是人均收入低。人均纯收入不到伍佰元。三是生活水平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瑶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仍然没有明显变化,全县8429人的山瑶群众几乎全部处于贫困线以下,其中绝对贫困人口达7922人,有32户五保户和396户长期依靠民政救济。四是人口素质低。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缺乏本民族教师,青少年教育存在语言障碍,教育教学工作开展难度大,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建国60年来,山瑶群众累计仅有初、高中毕业生170人,大中专文化以上的仅有9人,外出参加工作(含退休职工)仅有35人。
二、扶持富宁县山瑶族发展的重要意义
尽快解决瑶族支系山瑶群众的温饱问题并稳定实现脱贫致富问题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科学发展观中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密切党群干部关系,促进边疆巩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新云南的客观需要。因此,加大对瑶族支系山瑶群众的扶持力度,解决山瑶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即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义务和历史使命。
三、富宁县山瑶族扶持发展方式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云南省委提出的要求,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居温饱、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民生保障”等“六大”工程目标,富宁县政府结合富宁山瑶群众的实际,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了以下三种扶持方式。
一是县内易地搬迁。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难以解决温饱的人家,实施县内易地搬迁。对搬迁安置地的基础设施、基本农田、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等,国家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项目资金支持,使其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迁出地的耕地和宜林荒山全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林),搬迁群众仍享受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
二是结合小城镇建设安置。主要是通过在小集镇建安居房形式转移安置。安置的原则是:以本乡镇所在地安置为主、富宁县城安置为辅,以城镇安居房的形式解决山瑶群众的住房问题。将居住在集镇的山瑶群众全部纳入城镇低保给予扶持,孩子上学免费并补助生活费,享受农村合作医疗。有计划地组织山瑶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从事二、三产业,增加山瑶群众的经济收入,稳定解决温饱。
四、富宁县山瑶族发展前景展望
为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云南省委的重要批示精神,积极主动与国家和省州相关部门汇报对接,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全力推进山瑶扶持发展工作,2010年1月5日,文山州委、州政府专题召开富宁县山瑶群众综合扶贫发展规划修编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山瑶扶持发展工作:明确要求通过3至5年努力,使山瑶群众脱贫与发展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尽快启动实施归朝等6个乡镇的“整乡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战略,从根本上缓解和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支持和服务云桂铁路富宁段建设,抓好通达、通畅工程。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重点抓好基地建设,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探索建立企业与群众共赢发展模式,全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以上只是举了富宁县的一个典型例子,我国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上还取得了许多成效。今后,应当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有关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扶持发展工作,早日使人口较少民族群众与其他民族同胞一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云南农村发展报告》,云南社会科学院编,2011年6月版
[2]《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富宁县瑶族支系山瑶群众脱贫发展的实施意见》,云贫开发(2011)2号
(作者单位:云南文山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