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目前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近年来刚刚组建的,实力不强,底蕴不足,社会认知度不高,在高考体系中,被分配的生源质量较低,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因袭旧有体制,难于自拔,师资难于循环流动,校企合作难以有效实施,也是高职院校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国家和社会期望的原因。
【关键词】教育;高职;发展;体制
高等院校肩负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使命。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1]。近年来,在人才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国家教育部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高职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蓬勃发展[2],至2011年高职院校的数量达到1276 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招生数为325 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高职教育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3]。
然而,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地位不高,社会认知度低,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的提高还需较长的时间
高职院校多是从中职院校升格发展而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高职院校呈爆破式发展,民办院校也大量出现,鱼龙混珠,重量不重质,整体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好的名声。虽然国家和部分省份通过评选示范性高职院校、骨干性高职院校等手段,以求提高高职院校层次,但因体制和社会认知原因,收效有限。
各省对高职院校定期进行的教学水平评估,对检查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督促高等院校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短时间内诞生的高职院校底蕴不足,实力不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标准的办学要求,况且对于民办院校来说以赢利为目的,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2.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为教学带来了困难
高职院校的生源招录在高考填报志愿序列中排在本科院校之后,生源质量不高,甚至大多数的中低层次高职院校几乎等同于不设分数限制,只要有意愿上学就可以。由此,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处于最低层次,且参差不齐,对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造成了莫大的困难。
3.高职教育思路虽明确,但非短时可实现
职业教育以技能教育为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这与高职教育披的是职业教育的皮,而流的是学术教育的血有关,其原因有四:
(1)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多继承自计划经济时代,也多继承原有的本专科教育体制。虽国家和省级管理部门都出台了取消高等院校管理者的行政级别的规定,但是由于公办院校的最高管理者大多来自政府的行政部门,实质上仍然带有行政级别,这就使得取消行政级别的规定在当前来说形同虚设,学校管理带有极强的官场气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脱节。且由于高职院校的社会认知度较低,造成了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有强烈的升本欲望,管理上向本科院校的学术教育靠拢。
(2)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来自以学术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毕业生,缺少企业的锻炼,无法熟知所教授专业职场内容,教学思路难于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3)从企业引入师资存在困难。高职院校的师资待遇对高水平的企业人才没有吸引力,且高职院校现有的体制对外引人才具有一定排斥性。在企业里具有高水平人才的年薪动辄百万,最低也得十万以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薪资体制无法提供。高职院校的人员编制体制也是引进人才的主要障碍之一。
(4)高职院校无法有效与企业对接,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体制和资金原因,高职院校办校企的毕竟是极少数,即使有校企也无法顾及所有专业,且校企也有盈利考核,无法容纳大量学生的实习。教育界早有共识,高职院校只有与企业有效对接,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且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大量的文件。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易事。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愿意接收实习学生,毕竟,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少劳动力,且生產的产品价值相对较低,较易承受损失。然大多数行业不愿意接收毫无经验的学生,主要原因就是不好管理,无法有效创收,无利可图。由此造成,学校难以找到合适对口的实训场所,且社会层面也较难接受学生进企业参加劳动,此类情况作为负面新闻被报道的众多。
最近,国家教育改革有了新的方向,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改革将改善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不平等地位,允许出现高职本科,高职研究生,在招生体制上实现多样性、灵活性,提高高职生源质量。希望不断的改革能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带来新的生命力,使之真正成为我国教育版图的半壁江山。
参考文献:
[1]孙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刍议[J].学术探索,2012(3):177-179.
[2]王春鸽.浅谈高职教学方法[J].商情,2012(16):208-209.
[3]郭梅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方法[J].价值工程,2014(22):243-245.
【关键词】教育;高职;发展;体制
高等院校肩负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使命。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1]。近年来,在人才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国家教育部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高职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蓬勃发展[2],至2011年高职院校的数量达到1276 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招生数为325 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高职教育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3]。
然而,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地位不高,社会认知度低,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的提高还需较长的时间
高职院校多是从中职院校升格发展而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高职院校呈爆破式发展,民办院校也大量出现,鱼龙混珠,重量不重质,整体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好的名声。虽然国家和部分省份通过评选示范性高职院校、骨干性高职院校等手段,以求提高高职院校层次,但因体制和社会认知原因,收效有限。
各省对高职院校定期进行的教学水平评估,对检查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督促高等院校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短时间内诞生的高职院校底蕴不足,实力不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标准的办学要求,况且对于民办院校来说以赢利为目的,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2.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为教学带来了困难
高职院校的生源招录在高考填报志愿序列中排在本科院校之后,生源质量不高,甚至大多数的中低层次高职院校几乎等同于不设分数限制,只要有意愿上学就可以。由此,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处于最低层次,且参差不齐,对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造成了莫大的困难。
3.高职教育思路虽明确,但非短时可实现
职业教育以技能教育为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这与高职教育披的是职业教育的皮,而流的是学术教育的血有关,其原因有四:
(1)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多继承自计划经济时代,也多继承原有的本专科教育体制。虽国家和省级管理部门都出台了取消高等院校管理者的行政级别的规定,但是由于公办院校的最高管理者大多来自政府的行政部门,实质上仍然带有行政级别,这就使得取消行政级别的规定在当前来说形同虚设,学校管理带有极强的官场气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脱节。且由于高职院校的社会认知度较低,造成了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有强烈的升本欲望,管理上向本科院校的学术教育靠拢。
(2)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来自以学术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毕业生,缺少企业的锻炼,无法熟知所教授专业职场内容,教学思路难于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3)从企业引入师资存在困难。高职院校的师资待遇对高水平的企业人才没有吸引力,且高职院校现有的体制对外引人才具有一定排斥性。在企业里具有高水平人才的年薪动辄百万,最低也得十万以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薪资体制无法提供。高职院校的人员编制体制也是引进人才的主要障碍之一。
(4)高职院校无法有效与企业对接,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体制和资金原因,高职院校办校企的毕竟是极少数,即使有校企也无法顾及所有专业,且校企也有盈利考核,无法容纳大量学生的实习。教育界早有共识,高职院校只有与企业有效对接,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且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大量的文件。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易事。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愿意接收实习学生,毕竟,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少劳动力,且生產的产品价值相对较低,较易承受损失。然大多数行业不愿意接收毫无经验的学生,主要原因就是不好管理,无法有效创收,无利可图。由此造成,学校难以找到合适对口的实训场所,且社会层面也较难接受学生进企业参加劳动,此类情况作为负面新闻被报道的众多。
最近,国家教育改革有了新的方向,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改革将改善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不平等地位,允许出现高职本科,高职研究生,在招生体制上实现多样性、灵活性,提高高职生源质量。希望不断的改革能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带来新的生命力,使之真正成为我国教育版图的半壁江山。
参考文献:
[1]孙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刍议[J].学术探索,2012(3):177-179.
[2]王春鸽.浅谈高职教学方法[J].商情,2012(16):208-209.
[3]郭梅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方法[J].价值工程,2014(22):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