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兼消导法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908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健脾和胃兼消导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105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40例,以健脾和胃兼消导法拟中药内服;针刺组25例,以快针点刺四缝穴,2日1次;针药并施组40例,以中药内服配合针刺四缝穴,1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针药并施组总有效率为97.5%;治疗组与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针药并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针药并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和胃兼消导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厌食症;健脾和胃兼消导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12-0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宝珍老师,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多年来运用健脾和胃兼消导法治疗小儿赢疳瘦弱诸等脾胃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有幸拜师学习,获益良多,兹将健脾和胃兼消导法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针药并施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1~3岁8例,4~6岁23例,7~10岁9例;针刺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3岁7例,4~6岁15例,7~10岁3例;针药并施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3岁15例,6岁18例,10岁7例。病程0.5~24个月。
  1.2 诊断标准 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以健脾和胃兼消导法立方,基本方:苏梗、厚朴、枳壳、木香、焦三仙、陈皮、鸡内金等。脾失健运型,以上方即可;脾胃气虚型,加党参,炒白术,炒扁豆;脾胃阴虚型,加麦冬、石斛、玉竹;脾虚肝旺型,加白芍、乌梅。每日1剂。
  2.2 针刺组 给予以快针点刺四缝穴,四缝穴位于第2至第5指掌侧远端指关节横纹中央,一手4穴,双手共8穴。操作方法:四缝穴局部常规消毒,用0.5寸毫针点刺各穴,并挤出浅黄色透明黏性液体,以尽为度,或挤出纯血液,但不必挤尽。2天1次。该法为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疳积诸症的传统有效方法。
  2.3 针药并施组 以中药(方同治疗组)内服配合针刺四缝穴(方法同针刺组)。
  2.4 疗程 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
  


  2.5 统计方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对计数资料,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用Y2检验。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治疗小儿厌食证的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2 治疗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经Y2检验,P=0.015<0.05,3组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治疗组与针刺组有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与针药并施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针药并施组无显著差异(P>0.05)。
  
  4 体会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属“稚阴稚阳”之体。明代万全提出的小儿“脾常不足”之说,充分说明了小儿脾胃薄弱,运化功能尚未健全的生理特点。临床引起小儿厌食症的原因很多,无论是饮食、劳倦、情志所伤,还是外感六淫之邪,均可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而发病,若升降失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壅滞中焦则脾胃受损。“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若一味补脾,势必更加壅滞脾胃,而致气机升降失常,脾胃运化失职,故以健脾和胃、兼以消导之法治之。所选健脾和胃消导之药宜以轻灵为要,如苏梗、厚朴、枳壳、木香、焦三仙、陈皮、鸡内金等。方中苏梗、陈皮、厚朴辛宣醒运,枳壳、木香芳香健脾,降逆化浊,鸡内金、焦三仙健脾消食,全方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而不伤正。一般情况下还可酌加炒扁豆、云苓、山药等甘淡补脾之品;虚证明显,加党参,炒白术之属,使补而不滞,能升能运。脾胃阴虚,加麦冬、石斛、玉竹之属甘凉生津,以育胃阴;脾虚肝旺,加白芍、乌梅酸泻肝木。
  本研究显示,健脾和胃兼消导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食欲和体质,对小儿厌食引起的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作用,其中部分患儿短期内即达到临床治愈水平,治疗总有效率达97.5%,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依据中医古代文献及近年文献阐述了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艾滋病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的研究。艾滋病是新型致死型传染病,可累及多脏腑、多系统,变化无常,病情复杂而深重,病程缠绵难愈,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时期、不同病程的病、证、症不同,中医古代文献无此病记载。应根据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开展艾滋病中医证候特点和证候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形成完整的中医辨证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中医证候标准,为临床用药提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四逆消疣方配合中药煎汤外洗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的64例扁平疣患者,口服四川省名中医钟以泽教授治疗扁平疣经验方“四逆消疣方”,配合1日2次的中药煎汤外洗,4周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49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76.6%,总有效率为95.3%。结论:四逆消疣方配合中药煎汤外洗治疗扁平疣,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钟以泽;扁平疣;中医药疗法;四逆消疣方;中药外
期刊
关键词:难愈合伤口;疗效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57-01    久治不愈的皮肤溃疡、脓肿、化脓性感染,褥疮及一切外科伤口感染,临床上一直是十分棘手的问题,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双重痛苦。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类伤口8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
期刊
关键词:面瘫;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56-01    面瘫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面神经病损所致的面肌瘫痪,中医又称“口僻”、“喁僻”,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临床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见,主要表现为: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向健侧、食物滞留齿颊之间,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早期治疗过程中是否有
期刊
关键词:阳痿病;中药治疗;加味龙胆泻肝汤  中图分类号:R69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62-01    阳痿病在男科疾病中比较常见,近几年笔者运用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阳痿病4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40例均为男科门诊病人,均为已婚,年龄22~40岁24例,40~60岁16例,病程1~6月18例,6~12
期刊
关键词:愈疡汤;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65-01    笔者自2004~2005年,采用自拟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经纤维胃镜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无心肺肝脾肾等并发症的病人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7例,胃溃疡10例,复合
期刊
关键词:急性软组织损伤;傣医验方;雅果阻伤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55-01    傣族医药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对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独特的传统疗法。傣医验方“雅果阻伤”是本院常用的治疗跌打损伤的方药之一,笔者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5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53
期刊
关键词:黄褐斑;祛斑汤;中医药疗法  中国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27-02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常见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一般无自觉症状,但影响容貌,易造成心理负担。笔者自2001年6月至2007年7月,采用自拟祛斑汤治疗妇女黄褐斑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期刊
关键词:脑梗塞;灯盏细辛注射液;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15-01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笔者运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进行治疗该病3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4例病例均为本院2006年3月~2006年12月,住院病人,其中男20例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心脉通合并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1次/日,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通片1.2g,3次/日,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治疗组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