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情境是指教学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教学利用具体的场所(教师环境)、景象(课文文境)、境况(学生心境)。教学情境是“情”与“境”的融合,是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设定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情感氛围。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当作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手段,“创设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就小学数学如何创设情境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有效教学;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水平和学习能力,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征,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科学利用情景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对教学质量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情景策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设置的。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这种数学教学旨在逐渐建立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逐渐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情境就是告诉学生数学与生活是有联系的,数学是能够被你们发现的;就是在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提出问题,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沉淀和积累。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东西,不仅有数学的公式、定理和算法,还有处理问题的思路、策略和表达,而且肯定包括责任、自信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干什么都有用的本领。
把问题情境分成:现实的、超现实的(虚拟的)、学生知识储备和经验中已有的三类。由此,问题情境不一定就非得是生活里面有的真情实景,有时候情境也可以是很抽象的。情境不是中小学课程的专用词汇,就是到大学里也得搞情境,不论学到什么程度,都要和已有的经验和积累联系,都要和新的东西联系,都要和发现联系。满足这些联系的题材和素材,在一个课程框架下,都是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力求新颖。
二、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水平具有很高的要求,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阻碍教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情景教学氛围,就一定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此,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景、对话情景、问题情景等,从而满足教学要求。
三、创设主动竞争的教学情境
竞争是进步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好胜心强,好奇心重,教师可以通过他们的这些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竞争的良好氛围。例如,在口算教学时,可以通过互动抢答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
四、创设探索性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理论家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
五、创设竞争性的教学情境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上是我常用的几种方法。我认为:创设情境目的要明确,形式要新,组织要活,时机要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环境,在教学中科学运用情景策略,发挥环境优势,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秀娟.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A].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三期会员培训学习论文汇编[C].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2013(3)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有效教学;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水平和学习能力,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征,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科学利用情景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对教学质量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情景策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设置的。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这种数学教学旨在逐渐建立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逐渐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情境就是告诉学生数学与生活是有联系的,数学是能够被你们发现的;就是在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提出问题,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沉淀和积累。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东西,不仅有数学的公式、定理和算法,还有处理问题的思路、策略和表达,而且肯定包括责任、自信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干什么都有用的本领。
把问题情境分成:现实的、超现实的(虚拟的)、学生知识储备和经验中已有的三类。由此,问题情境不一定就非得是生活里面有的真情实景,有时候情境也可以是很抽象的。情境不是中小学课程的专用词汇,就是到大学里也得搞情境,不论学到什么程度,都要和已有的经验和积累联系,都要和新的东西联系,都要和发现联系。满足这些联系的题材和素材,在一个课程框架下,都是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力求新颖。
二、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水平具有很高的要求,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阻碍教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情景教学氛围,就一定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此,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景、对话情景、问题情景等,从而满足教学要求。
三、创设主动竞争的教学情境
竞争是进步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好胜心强,好奇心重,教师可以通过他们的这些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竞争的良好氛围。例如,在口算教学时,可以通过互动抢答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
四、创设探索性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理论家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
五、创设竞争性的教学情境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上是我常用的几种方法。我认为:创设情境目的要明确,形式要新,组织要活,时机要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环境,在教学中科学运用情景策略,发挥环境优势,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秀娟.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A].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三期会员培训学习论文汇编[C].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