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有些人总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为什么有时我们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可别人就是不明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曾说:当我们能够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时,自我就出现了。
为什么有些人总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为什么有时我们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可别人就是不明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曾说:当我们能够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时,自我就出现了。
换位思考,是彼此相互靠近的桥梁。用别人的角度,去俯瞰世界,每一面部是不同的新鲜,同一个地方,你能收获不同的精彩。
当他人出现时,“我”就诞生了
刚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生命体,他分不清什么是自己,什么是外界,心中还不存在“我”这样一个概念。当我们渐渐感受到他人和自己的不同时,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和其他人一样,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占有这一两平米的空间而已。
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曾说:当我们能够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时,自我就出现了。当我们进而能够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我们所知觉到的他人的期望时,就成了社会人。成熟就是这样一个从自我中心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年龄越小越不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是因为人生来自私,而是因为幼儿的大脑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如果给一个3岁小孩儿讲故事:小明和小强一起玩球。小强回家吃饭,先把球放在了门后面。在小强走的时候,小明把球装进了沙发旁的绿盒子里。那么,小强回来会到哪去找球呢?作为一个6岁以上的人,你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到门后面找”,因为小强不知道球被转移了。但是3岁孩子会回答“到绿盒子里找”,因为他们体会不到人与人视角的不同,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都知道。
我就在这!你怎么看不见我?
不要以为自己比3岁小孩强多少,成年人也常常陷入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是透明的,应该知道自己的昕思所想,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透明感错觉”。你几乎意识不到自己什么时候犯过这种错误,但你很可能经常抱怨:“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怎么这么笨,就是不明白呢!”这时你很可能产生了自我透明感错觉。
别人不会像你想的那样理解你,不信试着在心里哼一段经典旋律(比如《欢乐颂》,要保证听者一定熟悉这首曲子),边在心里哼边用手敲击节奏,你觉得别人有多大可能猜出你哼的是什么歌?
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牛顿的研究发现,敲击者平均认为猜对的概率可以达到50%而实际上猜对的概率只有3%。人们在敲击节奏时心里不可避免地会哼唱出曲调,甚至会出现复杂的交响和合唱,而听者获得的信息仅仅是简单、无规律的敲击节奏。甚至对于敲击者的一个停顿,听者都很难分辨究竟是停,是拉长音,还是仅仅因为敲击者忘了下面该怎么敲。但是敲击者感受不到听者的这些困难,以为自己能听到的别人一定也能。
还有些人高估了自己在人群中的醒目程度,当你打电话问他在哪时,他从来不借助任何地标,而是把自己当作地标,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看见他:“我就在这啊!”
Email、方便了沟通还是制造了沟通障碍?
我们还常常高估自己的表达能力,很少觉得自己应该对听众的一头雾水负责,还怪他们理解能力差。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的宝姿·凯莎和安妮·瀚利让参与实验的学生对其他人朗读一段有歧义的话,发现听众并不像这些学生以为的那样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面对面的交流尚且难以完全沟通,Email交流就更容易产生误会。可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以为自己的意思可以通过文字准确表达。在纽约大学斯滕管理学院贾斯汀-克鲁格的研究中,人们想当然地以为90%左右的情况下,其他人能够看出他们邮件中的语气是讽刺还是直叙,而实际上这个数字只有56%。
就像敲击音乐一样,我们通常很难意识到别人是看不到表情,听不到语气的,不过克鲁格想办法让实验参与者意识到了自己表达的不足。他让参与者把同样的话制成Entail和录音两个版本,这时参与者客观地正确估计出了别人对自己的理解程度,因为这时他们可以意识到Email表达的局限性。
就在阅读这些文字时,你可以想象文盲看到这些字是怎样的感觉吗?有人把这种无法理解他人的现象叫做“知识的沮咒”。我们每多一点知识就会失去一分对没有这个知识的人的理解。小孩子在与外界不停的互动中渐渐意识到了他人的存在,而这才只是个起点。真正的成熟不是能够“横看成岭侧成峰”,而是懂得“远近高低各”。
换位思考,收获不同的精彩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不同角度看法。”我们时常觉得沟通很难,是因为我们没有试过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没有相互理解的人,就算有一方暂时妥协,但这不是真正的沟通。彼此的观点没有一个交台,那只会将彼此的距离推得更远。
在职场里,我们要常常换位思考,如果是员工的话,我希望得到什么;我是领导的话,我要怎么做;我是客户的话,想得到什么。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才能更清晰,自己所在的位置,做什么才是对自己最好,同时,也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同样在与孩子的沟通时,换位思考,必不可少。互相多一分了解,少一分猜疑;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惩罚;多一些体谅,少一些嫌弃。这样,你能收获一个温暖美好的家。
我们不管身处何处,在人与人的相处之间,换位思考,是彼此相互靠近的桥梁。用别人的角度,去俯瞰世界,每一面部是不同的新鲜,同一个地方,你能收获不同的精彩。
为什么有些人总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为什么有时我们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可别人就是不明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曾说:当我们能够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时,自我就出现了。
换位思考,是彼此相互靠近的桥梁。用别人的角度,去俯瞰世界,每一面部是不同的新鲜,同一个地方,你能收获不同的精彩。
当他人出现时,“我”就诞生了
刚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生命体,他分不清什么是自己,什么是外界,心中还不存在“我”这样一个概念。当我们渐渐感受到他人和自己的不同时,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和其他人一样,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占有这一两平米的空间而已。
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曾说:当我们能够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时,自我就出现了。当我们进而能够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我们所知觉到的他人的期望时,就成了社会人。成熟就是这样一个从自我中心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年龄越小越不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是因为人生来自私,而是因为幼儿的大脑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如果给一个3岁小孩儿讲故事:小明和小强一起玩球。小强回家吃饭,先把球放在了门后面。在小强走的时候,小明把球装进了沙发旁的绿盒子里。那么,小强回来会到哪去找球呢?作为一个6岁以上的人,你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到门后面找”,因为小强不知道球被转移了。但是3岁孩子会回答“到绿盒子里找”,因为他们体会不到人与人视角的不同,认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都知道。
我就在这!你怎么看不见我?
不要以为自己比3岁小孩强多少,成年人也常常陷入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是透明的,应该知道自己的昕思所想,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透明感错觉”。你几乎意识不到自己什么时候犯过这种错误,但你很可能经常抱怨:“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怎么这么笨,就是不明白呢!”这时你很可能产生了自我透明感错觉。
别人不会像你想的那样理解你,不信试着在心里哼一段经典旋律(比如《欢乐颂》,要保证听者一定熟悉这首曲子),边在心里哼边用手敲击节奏,你觉得别人有多大可能猜出你哼的是什么歌?
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牛顿的研究发现,敲击者平均认为猜对的概率可以达到50%而实际上猜对的概率只有3%。人们在敲击节奏时心里不可避免地会哼唱出曲调,甚至会出现复杂的交响和合唱,而听者获得的信息仅仅是简单、无规律的敲击节奏。甚至对于敲击者的一个停顿,听者都很难分辨究竟是停,是拉长音,还是仅仅因为敲击者忘了下面该怎么敲。但是敲击者感受不到听者的这些困难,以为自己能听到的别人一定也能。
还有些人高估了自己在人群中的醒目程度,当你打电话问他在哪时,他从来不借助任何地标,而是把自己当作地标,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看见他:“我就在这啊!”
Email、方便了沟通还是制造了沟通障碍?
我们还常常高估自己的表达能力,很少觉得自己应该对听众的一头雾水负责,还怪他们理解能力差。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的宝姿·凯莎和安妮·瀚利让参与实验的学生对其他人朗读一段有歧义的话,发现听众并不像这些学生以为的那样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面对面的交流尚且难以完全沟通,Email交流就更容易产生误会。可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以为自己的意思可以通过文字准确表达。在纽约大学斯滕管理学院贾斯汀-克鲁格的研究中,人们想当然地以为90%左右的情况下,其他人能够看出他们邮件中的语气是讽刺还是直叙,而实际上这个数字只有56%。
就像敲击音乐一样,我们通常很难意识到别人是看不到表情,听不到语气的,不过克鲁格想办法让实验参与者意识到了自己表达的不足。他让参与者把同样的话制成Entail和录音两个版本,这时参与者客观地正确估计出了别人对自己的理解程度,因为这时他们可以意识到Email表达的局限性。
就在阅读这些文字时,你可以想象文盲看到这些字是怎样的感觉吗?有人把这种无法理解他人的现象叫做“知识的沮咒”。我们每多一点知识就会失去一分对没有这个知识的人的理解。小孩子在与外界不停的互动中渐渐意识到了他人的存在,而这才只是个起点。真正的成熟不是能够“横看成岭侧成峰”,而是懂得“远近高低各”。
换位思考,收获不同的精彩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不同角度看法。”我们时常觉得沟通很难,是因为我们没有试过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没有相互理解的人,就算有一方暂时妥协,但这不是真正的沟通。彼此的观点没有一个交台,那只会将彼此的距离推得更远。
在职场里,我们要常常换位思考,如果是员工的话,我希望得到什么;我是领导的话,我要怎么做;我是客户的话,想得到什么。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才能更清晰,自己所在的位置,做什么才是对自己最好,同时,也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同样在与孩子的沟通时,换位思考,必不可少。互相多一分了解,少一分猜疑;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惩罚;多一些体谅,少一些嫌弃。这样,你能收获一个温暖美好的家。
我们不管身处何处,在人与人的相处之间,换位思考,是彼此相互靠近的桥梁。用别人的角度,去俯瞰世界,每一面部是不同的新鲜,同一个地方,你能收获不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