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社会对人责任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其责任感强弱关系到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兴衰荣辱,但现在大学生的责任感普遍偏低,因此应重视对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并通过小组讨论、心理剧和角色扮演以及针对性辅导等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责任感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感;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的品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每个大学生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懂得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民族兴衰着想。这些,都属于责任感的范畴。因此,责任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一、责任感的概念
责任感可以认为是对责任的感知和认可,从心理学角度看,责任感是一种情感因素具有动力功能,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就会推动一个人的行为,强化认知[1]。责任感是人格的一个方面,在人参与社会活动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回避的重要作用。培养责任感就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格健全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建设的中流砥柱。
二、责任感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责任感、专业技能、纪律观念是现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其中责任感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个责任感薄弱的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不屑于纪律的约束,不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劳动能力,而且极易成为降低劳动群体行为活动效率的涣散因素。
责任感亦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律意识形成的心理基础。创新意识与人的批判意识密切相关。一个责任感严重缺失的人不会具备批判意识,即使面对极为落后的社会现象和不科学、不合理的行为方式,也会抱以冷漠的态度而不予关注。唯有对落后现实产生强烈的批判与改造欲望的人,才会具备创造动机,在创造活动中逐步形成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一个缺乏责任感,对自己行为不负责任的人,决不可能自觉抵御不道德行为的诱惑。唯有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才能有效保证人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2]。可见,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责任感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责任感现状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决定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前途,但目前大学生的责任感状况不容乐观,国内已有的关于责任感的研究现状表明青少年和大学生的责任感普遍较低,只意识到享有权利而没有意识到要尽义务。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及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态度。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产生对金钱的崇拜,同时放弃对事业、对学习、对做人的追求[3][4]。2008年我们通过自编的“大学生责任感问卷”调查发现,女大学生的责任感普遍高于男大学生;在年级变量上大一、大二的学生的责任感也显著的高于大三大四的学生。
(二)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分析
从我国的社会现实来看,决定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岗位较多由男性担任,而在家庭中,男性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长以及家庭生活的经济和精神平衡作用不可忽视和代替,这样的社会现实要求男性要有较强的责任感,才能肩负起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重任。但目前男大学生的责任感普遍偏低,说明对于男性的责任感教育不足,很可能导致他们将来难以承担起对家庭国家负责的重任,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
另外,在年级变量上高年级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升学和就业,生活都是围绕这些进行的,目标更为单一,关注点狭窄。另外,大学生经过几年独立生活后,对自我、社会、家庭等都有了新的认识。当今社会环境中过分强调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体价值[5],而对责任感的歌颂和崇尚宣传较少,高年级大学生相对而言受到这种不良影响的时间较长,责任感低于低年级大学生。这样的结果说明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基本的责任感教育十分欠缺。
四、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责任感教育
大学的真正作用不只在于教会学生技术性的知识和科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学习和练习社会生存技巧,提升成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课程载体,相对来说教育形式也较为多样,因此可以尝试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来进行责任感教育,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小组讨论
可通过团体辅导中的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形成小组,围绕责任或责任感(可选择生活责任感、工作责任感、婚恋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等具体方面)话题展开讨论,剖析自己的经历交流彼此想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从而形成必要的责任感基础。
(二)心理剧和角色扮演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行动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可创设各种责任情景,让学生参与扮演情境中的角色来解决责任问题。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体会到责任感的重要性。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思想上对责任感产生感性的认识和理解,并内化到日常的实际行动中来。
(三)针对性辅导
由于责任感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应根据对学生的人格调查和责任感调查,筛选责任感偏低学生并进行追踪辅导。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挖掘责任感偏低的根源所在,力求解开根本症结,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并强化对其责任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宋春蕾.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状况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9-60.
[2]刘星期.论强化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0(3): 87-88
[3]彭定光,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3):41-4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感;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的品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每个大学生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懂得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民族兴衰着想。这些,都属于责任感的范畴。因此,责任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一、责任感的概念
责任感可以认为是对责任的感知和认可,从心理学角度看,责任感是一种情感因素具有动力功能,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就会推动一个人的行为,强化认知[1]。责任感是人格的一个方面,在人参与社会活动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回避的重要作用。培养责任感就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格健全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建设的中流砥柱。
二、责任感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责任感、专业技能、纪律观念是现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其中责任感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个责任感薄弱的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不屑于纪律的约束,不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劳动能力,而且极易成为降低劳动群体行为活动效率的涣散因素。
责任感亦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律意识形成的心理基础。创新意识与人的批判意识密切相关。一个责任感严重缺失的人不会具备批判意识,即使面对极为落后的社会现象和不科学、不合理的行为方式,也会抱以冷漠的态度而不予关注。唯有对落后现实产生强烈的批判与改造欲望的人,才会具备创造动机,在创造活动中逐步形成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一个缺乏责任感,对自己行为不负责任的人,决不可能自觉抵御不道德行为的诱惑。唯有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才能有效保证人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2]。可见,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责任感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责任感现状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决定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前途,但目前大学生的责任感状况不容乐观,国内已有的关于责任感的研究现状表明青少年和大学生的责任感普遍较低,只意识到享有权利而没有意识到要尽义务。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及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态度。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产生对金钱的崇拜,同时放弃对事业、对学习、对做人的追求[3][4]。2008年我们通过自编的“大学生责任感问卷”调查发现,女大学生的责任感普遍高于男大学生;在年级变量上大一、大二的学生的责任感也显著的高于大三大四的学生。
(二)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分析
从我国的社会现实来看,决定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岗位较多由男性担任,而在家庭中,男性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长以及家庭生活的经济和精神平衡作用不可忽视和代替,这样的社会现实要求男性要有较强的责任感,才能肩负起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重任。但目前男大学生的责任感普遍偏低,说明对于男性的责任感教育不足,很可能导致他们将来难以承担起对家庭国家负责的重任,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
另外,在年级变量上高年级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升学和就业,生活都是围绕这些进行的,目标更为单一,关注点狭窄。另外,大学生经过几年独立生活后,对自我、社会、家庭等都有了新的认识。当今社会环境中过分强调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体价值[5],而对责任感的歌颂和崇尚宣传较少,高年级大学生相对而言受到这种不良影响的时间较长,责任感低于低年级大学生。这样的结果说明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基本的责任感教育十分欠缺。
四、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责任感教育
大学的真正作用不只在于教会学生技术性的知识和科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学习和练习社会生存技巧,提升成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学生素质提升的重要课程载体,相对来说教育形式也较为多样,因此可以尝试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来进行责任感教育,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小组讨论
可通过团体辅导中的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形成小组,围绕责任或责任感(可选择生活责任感、工作责任感、婚恋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等具体方面)话题展开讨论,剖析自己的经历交流彼此想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从而形成必要的责任感基础。
(二)心理剧和角色扮演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行动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可创设各种责任情景,让学生参与扮演情境中的角色来解决责任问题。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体会到责任感的重要性。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思想上对责任感产生感性的认识和理解,并内化到日常的实际行动中来。
(三)针对性辅导
由于责任感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应根据对学生的人格调查和责任感调查,筛选责任感偏低学生并进行追踪辅导。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挖掘责任感偏低的根源所在,力求解开根本症结,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并强化对其责任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宋春蕾.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状况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9-60.
[2]刘星期.论强化大学生责任感的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0(3): 87-88
[3]彭定光,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