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4例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0~64岁、平均(47.53±13.28)岁;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1~65岁、平均(46.23±12.05)岁。两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消化内科;疾病;临床应用
引言
消化內科疾病具有反复性,严重者会干扰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随着病情的发展和恶化,可能会引起癌变。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方案,但其长期疗效不佳,因此需要加用中药治疗。本研究特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4例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0~64岁、平均(47.53±13.28)岁;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1~65岁、平均(46.23±12.05)岁。两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疗法,包括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疗法,具体方法为:消化性溃疡者施加柴胡、厚朴、金银花、木香、连翘、党参、白芍各10g,黄芪、丹参各15g,川楝子、陈皮、甘草、枳壳、香附各6g。辨证加减:腹胀者加砂仁、香橼皮;胃脘者加延胡索、乌药;反酸者加乌贼骨、瓦楞子;嗳气者加焦山楂、莱菔子。功能性消化不良者施加枳实9g,辨证加减、服药方法同上。以水煎服,1剂/d,早、晚各服用1次,14d为1疗程。同时在治疗时保证患者饮食与休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消化功能显著改善,同时胃肠黏膜功能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为显效;消化功能获得一定缓解,胃肠黏膜功能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相比于显效,仍存在差距为有效;胃部疼痛感并未有效减轻,并出现逐渐加重的趋势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显效2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因饮食习惯的不规律与生活压力而引发了消化内科疾病,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或是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疼痛。根据调查显示,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占比约为5%~10%,且逐年增高,更有甚者引发癌症。长期患有此病的患者生活质量逐渐降低,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多以西药治疗,治疗方式虽可快速消灭细菌、抗酸分泌等,但多数“治标不治本”,所以复发率较高,长期以往,不仅疾病没有得到根治,且服用的药物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消化内科疾病的研究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单纯的中医治疗可以疏散肝气郁结、恢复其肝脏功能。可见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其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远远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胃酸的分泌有着抑制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加快溃疡的愈合。原因在于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主要受幽门螺杆菌感染、过多的胃酸分泌以及黏膜保护作用降低等多种因素,易导致胃部的结构发生紊乱,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方面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另一方面也可对患者的胃部进行调理。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使用的中药方剂主要以补中益气、清热解毒为主。此外,中医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药性更加温和,中西药合用,既能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又能减少不良反应,对胃部的平衡达到一定的效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分析,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临床病理机制仍然不明确,考虑与多种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其中包括了患者精神因素、胃肠道动力因素等,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大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都存在胃固体排空延缓疾病,且存在严重的胃窦运动异常,胃肠动力障碍等。因此在临床治疗中给与患者胃肠道动力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消化内科疾病的症状,且会提高临床疗效,可行性较高,故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北京,邓春芳,刘海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应用研究[J].系统医学,2019,4(08):1-3+16.
[2]杨社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实施价值评估[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9):151-152.
[3]秦延宝.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J].光明中医,2018,33(11):1636-163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消化内科;疾病;临床应用
引言
消化內科疾病具有反复性,严重者会干扰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随着病情的发展和恶化,可能会引起癌变。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方案,但其长期疗效不佳,因此需要加用中药治疗。本研究特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4例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0~64岁、平均(47.53±13.28)岁;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1~65岁、平均(46.23±12.05)岁。两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疗法,包括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疗法,具体方法为:消化性溃疡者施加柴胡、厚朴、金银花、木香、连翘、党参、白芍各10g,黄芪、丹参各15g,川楝子、陈皮、甘草、枳壳、香附各6g。辨证加减:腹胀者加砂仁、香橼皮;胃脘者加延胡索、乌药;反酸者加乌贼骨、瓦楞子;嗳气者加焦山楂、莱菔子。功能性消化不良者施加枳实9g,辨证加减、服药方法同上。以水煎服,1剂/d,早、晚各服用1次,14d为1疗程。同时在治疗时保证患者饮食与休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消化功能显著改善,同时胃肠黏膜功能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为显效;消化功能获得一定缓解,胃肠黏膜功能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相比于显效,仍存在差距为有效;胃部疼痛感并未有效减轻,并出现逐渐加重的趋势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显效2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因饮食习惯的不规律与生活压力而引发了消化内科疾病,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或是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疼痛。根据调查显示,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占比约为5%~10%,且逐年增高,更有甚者引发癌症。长期患有此病的患者生活质量逐渐降低,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多以西药治疗,治疗方式虽可快速消灭细菌、抗酸分泌等,但多数“治标不治本”,所以复发率较高,长期以往,不仅疾病没有得到根治,且服用的药物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消化内科疾病的研究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单纯的中医治疗可以疏散肝气郁结、恢复其肝脏功能。可见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其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远远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胃酸的分泌有着抑制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加快溃疡的愈合。原因在于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主要受幽门螺杆菌感染、过多的胃酸分泌以及黏膜保护作用降低等多种因素,易导致胃部的结构发生紊乱,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方面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另一方面也可对患者的胃部进行调理。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使用的中药方剂主要以补中益气、清热解毒为主。此外,中医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药性更加温和,中西药合用,既能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又能减少不良反应,对胃部的平衡达到一定的效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分析,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临床病理机制仍然不明确,考虑与多种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其中包括了患者精神因素、胃肠道动力因素等,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大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都存在胃固体排空延缓疾病,且存在严重的胃窦运动异常,胃肠动力障碍等。因此在临床治疗中给与患者胃肠道动力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消化内科疾病的症状,且会提高临床疗效,可行性较高,故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北京,邓春芳,刘海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应用研究[J].系统医学,2019,4(08):1-3+16.
[2]杨社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实施价值评估[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9):151-152.
[3]秦延宝.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J].光明中医,2018,33(11):1636-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