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学低段学习除法和有余数除法时,教材通常会要求通过“圈一圈”帮助学生加强对除法意义和算理的理解. 可是看似简单的“圈一圈”,在教学中却存在不少的问题.
例 北师大二下《课堂作业本》第7页第1题:“圈一圈,填一填. 把18盆花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 )盆花,还剩( )盆. ”
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
从图中可知,学生列式解答均相同,但是圈法不同. 图1:从答案出发,3个一圈,圈了5次,余3;图2:3个一圈,余数也圈,圈了6次;图3:5个一圈,圈了3次,余3.
该习题究竟3个一圈还是5个一圈,还是都可以呢?我校二年级数学备課组进行了研讨. 讨论时,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有的认为“圈一圈”不能随心所欲,应体现除法的过程……
分析思考:
“圈一圈”能不能随心所欲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 从“圈一圈”意义的层面分析,“圈一圈”不能随心所欲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实物操作、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三个阶段. “圈一圈”属于实物操作,在实物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直接体验,为后两个阶段“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除法算式的构建)作充分的准备. 在访谈中发现,3个一圈的小朋友(见图1、图2)是先算出答案,再根据答案圈一圈. 这样的“圈一圈”其实是为了圈而圈,有本末倒置之嫌,即失去了圈一圈的意义.
2. 从“形”与“数”的关系分析,“圈一圈”不能随心所欲
平均分物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已知要分的总数和平均分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第二种,已知要分的总数和每一份的数求平均分的份数. 我们通常称前者为“等分除”,后者为“包含除”. 如果不考虑题意,光从圈一圈与算式的关系分析, 图1、图2从包含除的角度理解(每3个一份,有几份),算式应是18 ÷ 3 = 6,绝非是18 ÷ 3 = 5……3,因为余数要比除数小;从等分除的角度理解,图2的算式应是18 ÷ 6 = 3. 而图3无论是从等分除,还是包含除的角度理解,其算式都可以写成18 ÷ 5 = 3……3.
3. 从平均分意义的角度分析,“圈一圈”不能随心所欲
笔者仔细查阅了相关教材和教参,思考教材背后的设计意图,发现关于“圈一圈”的作用和方法,追根溯源,在教材的安排上,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指向.
以北师大四版教材为例,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起始课《分物游戏》中有这样一道例题:“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狗,每只狗分到几根?”
要求让学生先动手分一分,然后尝试用书面形式记录自己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材呈现了下面三种记录方法:
从记录形式上看,图4与图5类似. 从分法上看,图4和图6相同,都是1根1根地分. 教学用书建议图6的记录方法为“理解和掌握”的教学目标,因为它很完整地表示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用小棒代替骨头,用小圆代替狗,每个圈表示分一次分掉了多少根小棒,圈内小棒的根数等于平均分的份数,画几个圈则表示要分几次把小棒分完,每份分到小棒的根数等于所画的圆圈的个数.
教材这样安排的用意一是借助具体操作活动(分、画、圈)帮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二是对“圈一圈”的方法给予了规范,圈的方法应该体现分物的过程,1根1根地分,分一次,有几份就需要几根,分了这样的几次,每份数就是几. 综上所述,文章开头案例中的“圈一圈”,合理的圈法应该是5个一圈,1盆1盆地分,分一次需要5盆,圈了3次,也就是每个班可以分到3盆,还剩3盆. 这样的圈法才能体现除法平均分的思考过程,才能促进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二上、二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2]《数学课堂作业本》北师版二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
小学低段学习除法和有余数除法时,教材通常会要求通过“圈一圈”帮助学生加强对除法意义和算理的理解. 可是看似简单的“圈一圈”,在教学中却存在不少的问题.
例 北师大二下《课堂作业本》第7页第1题:“圈一圈,填一填. 把18盆花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 )盆花,还剩( )盆. ”
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
从图中可知,学生列式解答均相同,但是圈法不同. 图1:从答案出发,3个一圈,圈了5次,余3;图2:3个一圈,余数也圈,圈了6次;图3:5个一圈,圈了3次,余3.
该习题究竟3个一圈还是5个一圈,还是都可以呢?我校二年级数学备課组进行了研讨. 讨论时,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有的认为“圈一圈”不能随心所欲,应体现除法的过程……
分析思考:
“圈一圈”能不能随心所欲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 从“圈一圈”意义的层面分析,“圈一圈”不能随心所欲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实物操作、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三个阶段. “圈一圈”属于实物操作,在实物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直接体验,为后两个阶段“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除法算式的构建)作充分的准备. 在访谈中发现,3个一圈的小朋友(见图1、图2)是先算出答案,再根据答案圈一圈. 这样的“圈一圈”其实是为了圈而圈,有本末倒置之嫌,即失去了圈一圈的意义.
2. 从“形”与“数”的关系分析,“圈一圈”不能随心所欲
平均分物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已知要分的总数和平均分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第二种,已知要分的总数和每一份的数求平均分的份数. 我们通常称前者为“等分除”,后者为“包含除”. 如果不考虑题意,光从圈一圈与算式的关系分析, 图1、图2从包含除的角度理解(每3个一份,有几份),算式应是18 ÷ 3 = 6,绝非是18 ÷ 3 = 5……3,因为余数要比除数小;从等分除的角度理解,图2的算式应是18 ÷ 6 = 3. 而图3无论是从等分除,还是包含除的角度理解,其算式都可以写成18 ÷ 5 = 3……3.
3. 从平均分意义的角度分析,“圈一圈”不能随心所欲
笔者仔细查阅了相关教材和教参,思考教材背后的设计意图,发现关于“圈一圈”的作用和方法,追根溯源,在教材的安排上,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指向.
以北师大四版教材为例,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起始课《分物游戏》中有这样一道例题:“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狗,每只狗分到几根?”
要求让学生先动手分一分,然后尝试用书面形式记录自己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材呈现了下面三种记录方法:
从记录形式上看,图4与图5类似. 从分法上看,图4和图6相同,都是1根1根地分. 教学用书建议图6的记录方法为“理解和掌握”的教学目标,因为它很完整地表示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用小棒代替骨头,用小圆代替狗,每个圈表示分一次分掉了多少根小棒,圈内小棒的根数等于平均分的份数,画几个圈则表示要分几次把小棒分完,每份分到小棒的根数等于所画的圆圈的个数.
教材这样安排的用意一是借助具体操作活动(分、画、圈)帮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二是对“圈一圈”的方法给予了规范,圈的方法应该体现分物的过程,1根1根地分,分一次,有几份就需要几根,分了这样的几次,每份数就是几. 综上所述,文章开头案例中的“圈一圈”,合理的圈法应该是5个一圈,1盆1盆地分,分一次需要5盆,圈了3次,也就是每个班可以分到3盆,还剩3盆. 这样的圈法才能体现除法平均分的思考过程,才能促进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二上、二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2]《数学课堂作业本》北师版二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