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学语文的现象趋向严重化,这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出了一个极为严肃的难题。由于每位学生自身的条件不同,学习态度和认知能力也一样,他们的厌学现象使课堂教育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困扰与阻碍,成为阻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瓶颈,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呢?下面我们将从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出发,从而找到克服学生厌学的良方妙药,这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厌学;对策研究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兴趣低下,萌发对学习的厌倦与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厌学具体表现在对学习没有好感,学习效率低下,情绪不稳定,胡思乱想,脾气暴躁,注意力不能集中从而感到难受,最终可能会出现旷课、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因此,我们只有去更好的发现学生厌学的原由,才能更有效的克服学生厌学的情况。下面是我对学生厌学给出的几点建议:
一、学生厌学的原因
1、学生厌学的自身原因。
(1)学习缺乏兴趣。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诱惑”,比如,电视,使之分心的事物越来越多了。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努力高度集中精神,加上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缺少分辨与处理事情的能力,最终产生兴趣与学习的欲望都没法放到学习上来,影响了学习时间、分散了精力,学习兴趣发生了转移。学生在学习上完全处在消极和被动的状态,只有在老师及家长的逼压下,他们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都只是消极地应付而已。久而久之必然产心理疲劳,从而导致厌学。
(2)智力因素,缺乏坚韧的意志力。
有些学生自身智力因素条件相对较低,反应不灵敏,注意力分散,记忆速度比较慢,学习能力较差。这类学生基本上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没有规律与方法,学习结果效果差,他们经常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环境,无力争取成功,因而缺乏争取成功的任何勇气和动力。最终导致学生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学生在现实生活里不常遇到困难,更不要提克服与战胜困难的决心。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困难,例如学习成绩跟不上、人际关系难协调、对语文老师上课方式不适应等等,都会造成其焦虑、紧张、惧怕、对自己失去信心等心理,也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学生厌学的教学因素。
(1)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师生感情培养少。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其对科任老师的喜爱。一个教师如果取得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喜爱,他们肯定会对该学科产生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反之,师生关系缺乏培养,学生对教师缺乏好感,他们就会厌恶该老师,从而产生由情感的厌恶转移到学科学习的厌恶上,时间一长,自然会出现学生对某一学科的习惯性厌学情绪。
(2)教学体制陈旧,教学方法无创新。在应试教育的阶段里,使学生长时间存在在一种被禁锢与压抑的环境里,时间一长,逆反心理便随之产生。在学生管理上,存在“严多宽少”的现状;课余时间的活动形式大多单调死板,缺乏生动性与灵活性。这与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大关系。主要还有理论多,实践少;看的多,做的少;教师灌的多,学生吸收的少……这与相当部分学校教学、实验,实习等设备或仪器欠缺有关。养成了学生厌学的心理,不想去面对的客观条件。
二、克服学生厌学的策略
1、以思想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动力。
第一,扭转厌学学生平常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对学习的认知度,培养厌学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偏向于学习版块。能给学生带来帮助的是他们的兴趣。厌学学生对自身价值有了全新的了解后,接下来就是要让他们自己开始实践的环节,这个尝试结果的效果如何是决定学生能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重点。我们要努力创造新的氛围,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里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与趣味感,并慢慢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在大多数情况里,一般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心里面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的自卑感。他们不但在学习成绩落后,而且父母亲又对他都有意见,在他们的眼里,大家都瞧不起自己,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多次找他谈话,把学习的重要性讲给他听,引导他谈谈自己的一些困惑和苦恼,给他提供建议,有时还表扬他的闪光之处,在一些问题上降低标准,逐步提高,这样增强他的自信心。
教师要随时保持自身的形象,注重教学的仪态,学习必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并给予满足,乐于疏导学生偏差的心理等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语文老师要经常利用上进的观念影响学生,例如:今天,我学会了一个字,是一种进步;记住了一个单词,是一种进步;学会了一句成语,是一种进步……所以,只要学习,我们天天都在进步,时时都在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厌学学生。
2、教师改进教学模式,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按照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爱好,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所以,老师必须用心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利用先进教学方法,科学的教育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经常配合实验、录音、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3、通过家访,增进与家长的沟通,清楚学生的家庭状况,对症下药克服其厌学。
首先,一个家庭氛围的优与略是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况的。所以,在帮助学生改正厌学情绪的过程中,不可忽略家庭给孩子的影响,对于学校来讲,要配合家长学校、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方式给家长传播怎样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怎样教导孩子的学习,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传经验,自身如何热爱学习的事迹,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然而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子女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反之则是一种“家庭环境污染”,如抽烟酗酒、打牌赌博、请客送礼、贪图物欲等,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学生是不可能安心学习的。同时,作为家长,应多抽出时间关心中学生的学习,经常和他们谈心,特别是离异、单亲的家庭,父母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多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把孩子当做朋友平等地与他们交流。这种方式要比那些命令式、棍棒式的教育更有用。家庭的教育并不只是需要用心就可以的,它还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坚持的过程,家长要把握批评的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孩子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也可以辅导孩子提高学习能力。没有时间和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改变,才能让他们变得更有自信,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这样来的话就克服他们的厌学心理。
三、总结
总的来说,我们教师一定要配合孩子的家长共同找出他们厌学的原因,共同商讨。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把尊重每一名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为他们着想,努力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厌学;对策研究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兴趣低下,萌发对学习的厌倦与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厌学具体表现在对学习没有好感,学习效率低下,情绪不稳定,胡思乱想,脾气暴躁,注意力不能集中从而感到难受,最终可能会出现旷课、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因此,我们只有去更好的发现学生厌学的原由,才能更有效的克服学生厌学的情况。下面是我对学生厌学给出的几点建议:
一、学生厌学的原因
1、学生厌学的自身原因。
(1)学习缺乏兴趣。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诱惑”,比如,电视,使之分心的事物越来越多了。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努力高度集中精神,加上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缺少分辨与处理事情的能力,最终产生兴趣与学习的欲望都没法放到学习上来,影响了学习时间、分散了精力,学习兴趣发生了转移。学生在学习上完全处在消极和被动的状态,只有在老师及家长的逼压下,他们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都只是消极地应付而已。久而久之必然产心理疲劳,从而导致厌学。
(2)智力因素,缺乏坚韧的意志力。
有些学生自身智力因素条件相对较低,反应不灵敏,注意力分散,记忆速度比较慢,学习能力较差。这类学生基本上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没有规律与方法,学习结果效果差,他们经常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环境,无力争取成功,因而缺乏争取成功的任何勇气和动力。最终导致学生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学生在现实生活里不常遇到困难,更不要提克服与战胜困难的决心。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困难,例如学习成绩跟不上、人际关系难协调、对语文老师上课方式不适应等等,都会造成其焦虑、紧张、惧怕、对自己失去信心等心理,也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学生厌学的教学因素。
(1)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师生感情培养少。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其对科任老师的喜爱。一个教师如果取得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喜爱,他们肯定会对该学科产生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反之,师生关系缺乏培养,学生对教师缺乏好感,他们就会厌恶该老师,从而产生由情感的厌恶转移到学科学习的厌恶上,时间一长,自然会出现学生对某一学科的习惯性厌学情绪。
(2)教学体制陈旧,教学方法无创新。在应试教育的阶段里,使学生长时间存在在一种被禁锢与压抑的环境里,时间一长,逆反心理便随之产生。在学生管理上,存在“严多宽少”的现状;课余时间的活动形式大多单调死板,缺乏生动性与灵活性。这与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大关系。主要还有理论多,实践少;看的多,做的少;教师灌的多,学生吸收的少……这与相当部分学校教学、实验,实习等设备或仪器欠缺有关。养成了学生厌学的心理,不想去面对的客观条件。
二、克服学生厌学的策略
1、以思想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动力。
第一,扭转厌学学生平常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对学习的认知度,培养厌学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偏向于学习版块。能给学生带来帮助的是他们的兴趣。厌学学生对自身价值有了全新的了解后,接下来就是要让他们自己开始实践的环节,这个尝试结果的效果如何是决定学生能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重点。我们要努力创造新的氛围,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里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与趣味感,并慢慢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在大多数情况里,一般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心里面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的自卑感。他们不但在学习成绩落后,而且父母亲又对他都有意见,在他们的眼里,大家都瞧不起自己,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多次找他谈话,把学习的重要性讲给他听,引导他谈谈自己的一些困惑和苦恼,给他提供建议,有时还表扬他的闪光之处,在一些问题上降低标准,逐步提高,这样增强他的自信心。
教师要随时保持自身的形象,注重教学的仪态,学习必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并给予满足,乐于疏导学生偏差的心理等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语文老师要经常利用上进的观念影响学生,例如:今天,我学会了一个字,是一种进步;记住了一个单词,是一种进步;学会了一句成语,是一种进步……所以,只要学习,我们天天都在进步,时时都在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厌学学生。
2、教师改进教学模式,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按照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爱好,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所以,老师必须用心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利用先进教学方法,科学的教育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经常配合实验、录音、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3、通过家访,增进与家长的沟通,清楚学生的家庭状况,对症下药克服其厌学。
首先,一个家庭氛围的优与略是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况的。所以,在帮助学生改正厌学情绪的过程中,不可忽略家庭给孩子的影响,对于学校来讲,要配合家长学校、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方式给家长传播怎样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怎样教导孩子的学习,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传经验,自身如何热爱学习的事迹,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然而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子女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反之则是一种“家庭环境污染”,如抽烟酗酒、打牌赌博、请客送礼、贪图物欲等,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学生是不可能安心学习的。同时,作为家长,应多抽出时间关心中学生的学习,经常和他们谈心,特别是离异、单亲的家庭,父母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多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把孩子当做朋友平等地与他们交流。这种方式要比那些命令式、棍棒式的教育更有用。家庭的教育并不只是需要用心就可以的,它还是一个需要持续不断坚持的过程,家长要把握批评的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孩子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也可以辅导孩子提高学习能力。没有时间和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改变,才能让他们变得更有自信,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这样来的话就克服他们的厌学心理。
三、总结
总的来说,我们教师一定要配合孩子的家长共同找出他们厌学的原因,共同商讨。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把尊重每一名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为他们着想,努力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