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就古诗教学的策略作一探讨。笔者认为必须把握好古诗语言的精炼与优美,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上下功夫。主要包括:推敲“诗眼”,感受古诗用词的准确;品味字词,感悟古诗语言的精炼;描述诗意,体会诗句内容的丰富;朗读背诵,体验诗句的音韵美;角色表演,体味诗中的情感几部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古诗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小学生从古诗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三十多首古诗以凝练见长,以意境见美。短小精悍是古诗的特点,锤炼的语句里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以说,一首好的古诗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读古诗时,笔者认为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把握好古诗语言的精炼与优美,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上下功夫。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抓住古诗的艺术特点,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呢?
一、推敲“诗眼”,感受古诗用词的准确
古诗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古诗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古诗中的重点字词,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在学习古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这些词,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通过比较辨析“诗眼”,能更好地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脍炙人口,已成千古绝唱,尤其是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选用,更是为后人啧啧称道,赞誉有加。从洪迈《容斋随笔》一文中得知,这一“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最后选定了“绿”。这 个“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醒目的视觉形象,显示出春风的行踪,使人们对春到江南有了直观的感觉。比较辨析后,学生便能感受到古诗用词的准确。又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可称得上妇孺皆知,其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中的“挂”字出神入化,生动逼真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景象。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给“挂”换意思相近的动词,如“流”“悬”等,让学生比较辨析,各抒己见。通过看录像,体会“挂”字正说明了瀑布流速之快。通过比较辨析“诗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懂得运用词语应反复推敲,锻炼了学生准确用词造句的能力。
二、品味字词,感悟古诗语言的精炼
古诗语言凝练含蓄,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教学中要紧扣句中字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学习古诗语言的精炼。如,《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其中“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写出了诗人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看庐山,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这句诗中省略了五个动词“看”,短短14个字,便把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寻找“看”的近义词,如“远眺”、“近瞧”“侧视”等,理解作者所站位置和看的不同角度。然后结合简笔画,想象庐山俊秀的姿态。通过朗读品味,感悟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再如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千古绝唱《登鹳鹊楼》,全诗一共才二十个字,不可谓不短。可就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里,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既有所见,又有所想。诗人登高望远,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真是气势磅礴!不仅如此,后两句还写出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不论是作诗还是写文章,总爱借用“更上一层楼”来激励和鞭策自己或他人在工作中、学习上努力再努力。为什么这首小诗能够起到这样大的作用?原因之一不能不归功于语言的精炼。惟其精炼,所以含蓄丰富,发人深省,而且易诵、易懂、易记。
三、描述诗意,体会诗句内容的丰富
古诗中常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通过情景交融,展现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可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展开描述,以此体会古诗语言的丰富性。如《咏柳》一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寥寥几笔,就把初春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柳树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诗人眼中,什么成了“碧绿色的玉、嫩绿的丝带”?从“碧玉、妆、绿丝绦”这些词语中,你联想到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内容。更妙的是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眼中,什么成了“剪刀”?从“剪刀”这一词语中,你又联想到什么?学生通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进一步体会诗人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生动贴切的比喻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通过“读、议、比、诵”,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既理解诗意,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又在拓展描述中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四、朗读背诵,体验诗句的音韵美
古诗是流动的音乐,凝固的建筑,以其特有的押韵、停顿和重音等,尽显它们别具一格的音韵美。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炼精辟,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下转第24页)(上接第22页)节奏,因此,诵读就成了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字词句、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自然,读出重音,读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体验诗句的音韵美。如《江雪》中的“千山”“万径”使画面广阔沉寂,格外幽静冷僻;“孤”修饰“舟”,“独”修饰“钓”,而那个在大雪纷飞、寒气逼人的江上独自垂钓的“渔翁”,就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整首诗形成一幅凝练概括的图景。朗读前,播放以箫声或笛声为主的意境清远的乐曲,学生受到感染,就会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后,古诗的韵律美必然会打动学生,此时,静止的画面便会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再次步入诗的意境。这样对诗的理解就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朗读背诵古诗可逐步提高要求,根据古诗思想感情的基调,确定朗读的速度、语气,准确地划分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最终熟读成诵。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在朗读指导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的重音、押韵、平仄变化和感情基调等,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韵美。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会诗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角色表演,体味诗中的情感
古诗或叙事,或抒情,或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情感共鸣,而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放手让他们表演诗中的内容,通过角色表演,学生会进入丰富的情感世界。如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让学生带着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在悠扬的古筝音乐伴奏下,扮作诗人,在佳节良辰,思念家乡亲人,进而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情感性: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当亲人团聚在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一定会记起你这客处异乡的游子,而你也会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哪些亲人,哪些事情,此时,你会说些什么?如教李白的《赠汪伦》时,可让学生扮演诗人和汪伦,让学生想象两人送别时的对话、动作、神态,然后进行表演,这样学生通过惟妙惟肖的演,不但学起来兴趣高涨,而且角色的扮演促使学生体验诗中所表达的朋友间的真情厚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古诗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小学生从古诗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三十多首古诗以凝练见长,以意境见美。短小精悍是古诗的特点,锤炼的语句里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以说,一首好的古诗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读古诗时,笔者认为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把握好古诗语言的精炼与优美,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上下功夫。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抓住古诗的艺术特点,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呢?
一、推敲“诗眼”,感受古诗用词的准确
古诗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古诗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古诗中的重点字词,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在学习古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这些词,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通过比较辨析“诗眼”,能更好地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脍炙人口,已成千古绝唱,尤其是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选用,更是为后人啧啧称道,赞誉有加。从洪迈《容斋随笔》一文中得知,这一“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最后选定了“绿”。这 个“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醒目的视觉形象,显示出春风的行踪,使人们对春到江南有了直观的感觉。比较辨析后,学生便能感受到古诗用词的准确。又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可称得上妇孺皆知,其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中的“挂”字出神入化,生动逼真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景象。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给“挂”换意思相近的动词,如“流”“悬”等,让学生比较辨析,各抒己见。通过看录像,体会“挂”字正说明了瀑布流速之快。通过比较辨析“诗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懂得运用词语应反复推敲,锻炼了学生准确用词造句的能力。
二、品味字词,感悟古诗语言的精炼
古诗语言凝练含蓄,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教学中要紧扣句中字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学习古诗语言的精炼。如,《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其中“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写出了诗人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看庐山,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这句诗中省略了五个动词“看”,短短14个字,便把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寻找“看”的近义词,如“远眺”、“近瞧”“侧视”等,理解作者所站位置和看的不同角度。然后结合简笔画,想象庐山俊秀的姿态。通过朗读品味,感悟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再如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千古绝唱《登鹳鹊楼》,全诗一共才二十个字,不可谓不短。可就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里,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既有所见,又有所想。诗人登高望远,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真是气势磅礴!不仅如此,后两句还写出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不论是作诗还是写文章,总爱借用“更上一层楼”来激励和鞭策自己或他人在工作中、学习上努力再努力。为什么这首小诗能够起到这样大的作用?原因之一不能不归功于语言的精炼。惟其精炼,所以含蓄丰富,发人深省,而且易诵、易懂、易记。
三、描述诗意,体会诗句内容的丰富
古诗中常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通过情景交融,展现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可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展开描述,以此体会古诗语言的丰富性。如《咏柳》一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寥寥几笔,就把初春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柳树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诗人眼中,什么成了“碧绿色的玉、嫩绿的丝带”?从“碧玉、妆、绿丝绦”这些词语中,你联想到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内容。更妙的是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眼中,什么成了“剪刀”?从“剪刀”这一词语中,你又联想到什么?学生通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进一步体会诗人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生动贴切的比喻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通过“读、议、比、诵”,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既理解诗意,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又在拓展描述中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四、朗读背诵,体验诗句的音韵美
古诗是流动的音乐,凝固的建筑,以其特有的押韵、停顿和重音等,尽显它们别具一格的音韵美。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炼精辟,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下转第24页)(上接第22页)节奏,因此,诵读就成了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字词句、诗意,感悟古诗的意境、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自然,读出重音,读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体验诗句的音韵美。如《江雪》中的“千山”“万径”使画面广阔沉寂,格外幽静冷僻;“孤”修饰“舟”,“独”修饰“钓”,而那个在大雪纷飞、寒气逼人的江上独自垂钓的“渔翁”,就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整首诗形成一幅凝练概括的图景。朗读前,播放以箫声或笛声为主的意境清远的乐曲,学生受到感染,就会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后,古诗的韵律美必然会打动学生,此时,静止的画面便会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再次步入诗的意境。这样对诗的理解就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朗读背诵古诗可逐步提高要求,根据古诗思想感情的基调,确定朗读的速度、语气,准确地划分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最终熟读成诵。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在朗读指导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的重音、押韵、平仄变化和感情基调等,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韵美。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会诗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角色表演,体味诗中的情感
古诗或叙事,或抒情,或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情感共鸣,而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放手让他们表演诗中的内容,通过角色表演,学生会进入丰富的情感世界。如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让学生带着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在悠扬的古筝音乐伴奏下,扮作诗人,在佳节良辰,思念家乡亲人,进而引导学生体验语言的情感性: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当亲人团聚在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一定会记起你这客处异乡的游子,而你也会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哪些亲人,哪些事情,此时,你会说些什么?如教李白的《赠汪伦》时,可让学生扮演诗人和汪伦,让学生想象两人送别时的对话、动作、神态,然后进行表演,这样学生通过惟妙惟肖的演,不但学起来兴趣高涨,而且角色的扮演促使学生体验诗中所表达的朋友间的真情厚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