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开源节流”来把握自己的事业。意思就是说,不管是“开源”,还是“节流”,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一样,都能有助于事业发展。“开源”是理财、聚财的有效途径,“节流”也有同样效果的内涵。本来是浪费了的,多消耗掉的,实质上也就等于减少了你的财富总值。现在你节约下来了,换一个角度来说,岂不等于增加了你的财富总值。从这样的逻辑关系上看,你对“节约犹如开源”这个看法还会有怀疑吗?所以对治家来说,提倡“勤俭治家”,人们都不陌生。但对治国来说,要提倡“勤俭治国”,可能有不少的人会不以为然。我们国家地大物博,还需要去侈谈“勤俭”、“节约”之类的事吗?人们也许会这样认为。事实上,大家有所不知,我们国家目前飞跃发展的国民经济与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正在显现出来,资源“瓶颈”已经敲响了节约的警钟。温家宝总理指出,能源短缺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要倡建一个节约型的政府,要各级干部做资源节约的表率,要勤俭治国。这不仅是党和国家、政府的大事,也是全体国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它关乎着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关乎着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
要构建节约型社会,重在解决思想认识。思想决定行动,思想不通,口动手不动,行动无作用;思想一通,口动手也动,行动快如风。由此,就必定有好效果,高效率,大收益。
要构建节约型社会,重在抓好制度、措施。制度规范行为,制度保证有章可循;措施确定方法,措施促使行动到位。
要构建节约型社会,重在想动就动,马上行动。一寸地,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事事都关系着每个人自己,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富裕日子省着过,就可以滴水成河,把米成箩,财富越积越多。如果全体国民齐努力,不怕资源有限,同样能创造出无限奇迹。
要构建节约型社会,重在解决思想认识。思想决定行动,思想不通,口动手不动,行动无作用;思想一通,口动手也动,行动快如风。由此,就必定有好效果,高效率,大收益。
要构建节约型社会,重在抓好制度、措施。制度规范行为,制度保证有章可循;措施确定方法,措施促使行动到位。
要构建节约型社会,重在想动就动,马上行动。一寸地,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事事都关系着每个人自己,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富裕日子省着过,就可以滴水成河,把米成箩,财富越积越多。如果全体国民齐努力,不怕资源有限,同样能创造出无限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