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地区第四纪晚期孢粉组合及古环境

来源 :高原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eys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宁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壤处,是环境和气候变迁的敏感地带。本文对西宁市北川河河谷地区黄土沉积的钻孔剖面进行了孢粉分析,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孢粉数据,结果呈现出以松、桦、蒿及藜等木本及草本植物花粉为主的孢粉组合。据各类植物花粉量在该剖面垂向上的明显变化,由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孢粉带。研究表明,该剖面的孢粉分析数据及资料不仅记录了75kaB.P以来大量的古地理及古环境的变迁,也揭示了西宁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植被及古气候的演替及变化,其演变分别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森林型针叶林,反应了温爽轻湿的气候;第二
其他文献
通过对青海省地倾斜、地应力、深井地温 3种前兆手段在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前异常的分析与研究 ,得出了强地震远场前兆的一些初步特征 ,并与近场前兆异常特征做了比较 ,这对该省今后强震短期预报将是有益的
当房屋按抗震设计规范施工并运用了层式滤波隔震垫时,地震对房屋结构的剪切破坏作用力可人为控制在万分之一左右,住房有效防御地震灾害的目标就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