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和2006年夏季,美中两国分别遭受了飓风“卡特里娜”和强台风“桑美”的袭击。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本国发生的自然灾难的报道是很不相同的。本文以自然灾害发生后1周时间内《人民日报》对“桑美”的报道和《纽约时报》对“卡特里娜”的报道为对比样本,通过对两家媒体报道内容构成、侧重点、新闻价值体现、对待政府的态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来论证新闻文化不同对媒体的报道影响;并基于此对国内媒体的“对外报道”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一、报道内容比较
《纽约时报》在2005年8月26日-9月2日这段时间报道篇数为107篇,《人民日报》在2006年8月10日-17日这段时间报道篇数为18篇。
二、内容分析
1 新闻关注对象侧重点不同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纽约时报》非常关注飓风对灾民造成的影响,有40篇相关报道,几乎占文章总数的40%,文章中有大量消息来自灾区民众,是官方消息来源的2倍,专家消息来源的3倍多。大部分特写都是关于灾民的故事,绝大多数文章都是以某个灾民的遭遇为导语,突出文章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精神。
记者采访了留在灾区的不同年龄、背景的灾民,有失业的中年男人、赌场老板、旅馆老板、旅客、失去母亲的女子……记者详细地了解飓风来时他们的状况,飓风对他们个人和他们家庭成员或生意造成怎样的损失,为什么他们不撤离,让他们表达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面对强大飓风时的心态,对政府救援措施的看法。
举两个例子:《新奥尔良一片混乱》(8月30日)一文中,记者去了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他写到:失业的琪阿娜和她做短工的男友乔纳森早上8点醒来发现自己被水包围了。琪阿娜说:“我们的床在水里漂着,我们游出窗外,进入邻居的阁楼。”可是4小时后,阁楼被水淹了。他们在唯一露出水面的屋顶上呆了4小时。《海滨城市废墟遍地》(8月30日)一文写到:做租车生意的比尔·吉布森站那儿看着一块篱笆木头在水里漂来漂去,碰撞着他的车……他妻儿都平安……但是他不知道他的家是否完好。“不知道我的家和我的猫是否还在”,他说。
记者还采访了在撤离路上的人们,了解他们各自的遭遇和感受,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比如,《寻找庇护之所》(8月31日)一文中,海蒂·普内尔,50岁,去沃尔玛买水却发现超市断水了。“我们考虑往北部搬,我们可能会变成吉普赛人那样,”她说。
记者也采访了成功撤离的人、亲朋在新奥尔良市的人,讲述他们的焦心、担心、放心的心情,在陌生环境里的矛盾心理。比如,《一城空,一城满》(9月2日)一文中:丽萨-布尔乔思努力在适应新环境。一个朋友免费给了她一个房间,还有朋友打来电话说要给她钱,但是丽萨说她感觉怪怪的,“我以前从来不需要别人给予。”
《人民日报》的文章在报道台风对灾民灾区造成的影响时,只有总体的数字,没有报道台风对某个村民家庭造成怎样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在报道中,侧重政府消息来源,来自民众的消息来源比较少,只有9个,是政府消息来源的1/9。在文章举具体事例时,比较常见的是“党员干部、边防官兵、当地村民、镇里的老人、受灾群众”等集体名词,而不指出这个人的名字、年龄和职业背景。
比如,8月11日《超强台风考验应急能力》一文中:镇里的老人说,他们曾经见过12级台风,但和今天的风力相比,那简直是“小儿科”。8月13日《浙江各界支援灾区重建》一文写着:在山前增坪村,群众找来斧锯,锯开横在路面的树干,清扫路面障碍物。8月14日《看望慰问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的广大军民》一文写到:他(回良玉)握着受灾群众的手说:“天灾无情人有情,党和政府有情。希望你们振奋精神,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自力更生,重建家园。”8月15日《抗灾壮歌救浙江》一文中,记者写到:几位村民激动地说:“我们的命是党和政府给的,不是镇村干部帮助我们转移出来,后果难以设想。”
两家报纸的报道着眼于不同角度。在侧重群体与个体的过程中显示了两种新闻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中国文化具有“集体主义”的特点,侧重于把个体放在群体中来表现,代表群体声音,中国新闻报道反映出了这种群体取向。相反,美国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更重视个人的声音。1789年美国宪法的制定创造了一个强调个人自由的社会环境。个人主义可能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
在强调个体的美国新闻文化中,美国媒体重视人情味角度,强调个人消息来源的重要性,反对采用抽象的概念。通过强调人情味,报纸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有人情味的故事核心在于他们代表了人最基本的情感:爱情、愤怒、悲剧、悲伤、愉悦。所以,《纽约时报》自然在飓风报道中把大量篇幅用于报道灾民灾区的情况。
美国媒体关注灾民个体的另一个原因是动员人们绐,予帮助。美国The Poynter Institute的道德组长凯力·麦克布莱德说:“我们报道灾难是要讲故事,把读者和观众带到他们不能去的地方,并且激发他们去帮助这些人”。
2 新闻价值观不同
从报道口气的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纽约时报》的文章是负面悲观的,而《人民日报》的文章都是积极乐观的。这跟美国新闻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和中国新闻文化中的乐观意识是相关的。而从《人民日报》的标题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一种人类能够战胜自然灾害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美国,基督教对美国社会有很大影响,基督教强调“原罪意识”;基督教文化又称“罪感文化”,受此影响,美国媒体通常用大量篇幅进行负面的、批评性的报道。
而中华民族是比较乐观向上的。在被称为中国儒家文化基石的《易经》中,有一句代表性的话:“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它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顽强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也影响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观。
3 对待政府的态度不同
《纽约时报》对政府的报道有12篇,有11篇是负面的。《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有9篇。都是正面的。对待政府的态度不同,也构成中美新闻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在西方国家里,媒体是政府的“监督者”,扮演着监督政府的角色。美国人对政府持非常怀疑的态度,认为政府是自由的敌人。《人民日报》是党报,它的正面报道体现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台风预防和抗灾救灾工作。
三、借鉴新闻文化差异改进对外报道
外宣媒体要在西方主流社会有所作为,在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采取类似《纽约时报》的写法更能让西方读者接受。
具体的说,在组织报道或者写作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以人为本,突出人情味
文章要采用有人情味的角度。报道不仅要有官方消息来源,还要有个体消息来源及相关必要背景,不仅介绍新闻事件,而且要关注在事件中人的故事。从读者角度看问题,满足读者的需求。记者要把自己看做被采访者和读者之间传递信息的通道,让被采访者讲他,她的故事。这样,有细节有情节的文章会有可读性、人情味,也增加可信度,易于被读者接受。《纽约时报》报道飓风的消息中,有不少文章的导语都是从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开始,会解释受难人的死亡原因,而不仅通报损失多少,受难人数又增加到多少。
2 报道形式多样
从两份报纸的报道形式看,《纽约时报》的文章形式比《人民日报》多样,采用了消息、特写、社论/评论,读者来信、随笔等多种报道方法;《人民日报》在这个时间段里只有消息和特写两种形式。多种报道形式有利于读者对新闻事件有比较全面的多视角的了解。当读者认为这份报纸能给他们比较全面的信息时,他们会重视它并形成相对依赖。
3 坚持正面报道方针,增加情绪基调“中性”的文章
西方读者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对事物持怀疑的态度,他们不会轻易接受过于乐观的报道。因此,在做报道时,要注意有客观事实支持,不用虚的形容词,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一、报道内容比较
《纽约时报》在2005年8月26日-9月2日这段时间报道篇数为107篇,《人民日报》在2006年8月10日-17日这段时间报道篇数为18篇。
二、内容分析
1 新闻关注对象侧重点不同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纽约时报》非常关注飓风对灾民造成的影响,有40篇相关报道,几乎占文章总数的40%,文章中有大量消息来自灾区民众,是官方消息来源的2倍,专家消息来源的3倍多。大部分特写都是关于灾民的故事,绝大多数文章都是以某个灾民的遭遇为导语,突出文章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精神。
记者采访了留在灾区的不同年龄、背景的灾民,有失业的中年男人、赌场老板、旅馆老板、旅客、失去母亲的女子……记者详细地了解飓风来时他们的状况,飓风对他们个人和他们家庭成员或生意造成怎样的损失,为什么他们不撤离,让他们表达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面对强大飓风时的心态,对政府救援措施的看法。
举两个例子:《新奥尔良一片混乱》(8月30日)一文中,记者去了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他写到:失业的琪阿娜和她做短工的男友乔纳森早上8点醒来发现自己被水包围了。琪阿娜说:“我们的床在水里漂着,我们游出窗外,进入邻居的阁楼。”可是4小时后,阁楼被水淹了。他们在唯一露出水面的屋顶上呆了4小时。《海滨城市废墟遍地》(8月30日)一文写到:做租车生意的比尔·吉布森站那儿看着一块篱笆木头在水里漂来漂去,碰撞着他的车……他妻儿都平安……但是他不知道他的家是否完好。“不知道我的家和我的猫是否还在”,他说。
记者还采访了在撤离路上的人们,了解他们各自的遭遇和感受,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比如,《寻找庇护之所》(8月31日)一文中,海蒂·普内尔,50岁,去沃尔玛买水却发现超市断水了。“我们考虑往北部搬,我们可能会变成吉普赛人那样,”她说。
记者也采访了成功撤离的人、亲朋在新奥尔良市的人,讲述他们的焦心、担心、放心的心情,在陌生环境里的矛盾心理。比如,《一城空,一城满》(9月2日)一文中:丽萨-布尔乔思努力在适应新环境。一个朋友免费给了她一个房间,还有朋友打来电话说要给她钱,但是丽萨说她感觉怪怪的,“我以前从来不需要别人给予。”
《人民日报》的文章在报道台风对灾民灾区造成的影响时,只有总体的数字,没有报道台风对某个村民家庭造成怎样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在报道中,侧重政府消息来源,来自民众的消息来源比较少,只有9个,是政府消息来源的1/9。在文章举具体事例时,比较常见的是“党员干部、边防官兵、当地村民、镇里的老人、受灾群众”等集体名词,而不指出这个人的名字、年龄和职业背景。
比如,8月11日《超强台风考验应急能力》一文中:镇里的老人说,他们曾经见过12级台风,但和今天的风力相比,那简直是“小儿科”。8月13日《浙江各界支援灾区重建》一文写着:在山前增坪村,群众找来斧锯,锯开横在路面的树干,清扫路面障碍物。8月14日《看望慰问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的广大军民》一文写到:他(回良玉)握着受灾群众的手说:“天灾无情人有情,党和政府有情。希望你们振奋精神,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自力更生,重建家园。”8月15日《抗灾壮歌救浙江》一文中,记者写到:几位村民激动地说:“我们的命是党和政府给的,不是镇村干部帮助我们转移出来,后果难以设想。”
两家报纸的报道着眼于不同角度。在侧重群体与个体的过程中显示了两种新闻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中国文化具有“集体主义”的特点,侧重于把个体放在群体中来表现,代表群体声音,中国新闻报道反映出了这种群体取向。相反,美国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更重视个人的声音。1789年美国宪法的制定创造了一个强调个人自由的社会环境。个人主义可能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
在强调个体的美国新闻文化中,美国媒体重视人情味角度,强调个人消息来源的重要性,反对采用抽象的概念。通过强调人情味,报纸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有人情味的故事核心在于他们代表了人最基本的情感:爱情、愤怒、悲剧、悲伤、愉悦。所以,《纽约时报》自然在飓风报道中把大量篇幅用于报道灾民灾区的情况。
美国媒体关注灾民个体的另一个原因是动员人们绐,予帮助。美国The Poynter Institute的道德组长凯力·麦克布莱德说:“我们报道灾难是要讲故事,把读者和观众带到他们不能去的地方,并且激发他们去帮助这些人”。
2 新闻价值观不同
从报道口气的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纽约时报》的文章是负面悲观的,而《人民日报》的文章都是积极乐观的。这跟美国新闻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和中国新闻文化中的乐观意识是相关的。而从《人民日报》的标题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一种人类能够战胜自然灾害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美国,基督教对美国社会有很大影响,基督教强调“原罪意识”;基督教文化又称“罪感文化”,受此影响,美国媒体通常用大量篇幅进行负面的、批评性的报道。
而中华民族是比较乐观向上的。在被称为中国儒家文化基石的《易经》中,有一句代表性的话:“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它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顽强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也影响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观。
3 对待政府的态度不同
《纽约时报》对政府的报道有12篇,有11篇是负面的。《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有9篇。都是正面的。对待政府的态度不同,也构成中美新闻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在西方国家里,媒体是政府的“监督者”,扮演着监督政府的角色。美国人对政府持非常怀疑的态度,认为政府是自由的敌人。《人民日报》是党报,它的正面报道体现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台风预防和抗灾救灾工作。
三、借鉴新闻文化差异改进对外报道
外宣媒体要在西方主流社会有所作为,在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采取类似《纽约时报》的写法更能让西方读者接受。
具体的说,在组织报道或者写作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以人为本,突出人情味
文章要采用有人情味的角度。报道不仅要有官方消息来源,还要有个体消息来源及相关必要背景,不仅介绍新闻事件,而且要关注在事件中人的故事。从读者角度看问题,满足读者的需求。记者要把自己看做被采访者和读者之间传递信息的通道,让被采访者讲他,她的故事。这样,有细节有情节的文章会有可读性、人情味,也增加可信度,易于被读者接受。《纽约时报》报道飓风的消息中,有不少文章的导语都是从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开始,会解释受难人的死亡原因,而不仅通报损失多少,受难人数又增加到多少。
2 报道形式多样
从两份报纸的报道形式看,《纽约时报》的文章形式比《人民日报》多样,采用了消息、特写、社论/评论,读者来信、随笔等多种报道方法;《人民日报》在这个时间段里只有消息和特写两种形式。多种报道形式有利于读者对新闻事件有比较全面的多视角的了解。当读者认为这份报纸能给他们比较全面的信息时,他们会重视它并形成相对依赖。
3 坚持正面报道方针,增加情绪基调“中性”的文章
西方读者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对事物持怀疑的态度,他们不会轻易接受过于乐观的报道。因此,在做报道时,要注意有客观事实支持,不用虚的形容词,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