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文化的差异及应用意义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ar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和2006年夏季,美中两国分别遭受了飓风“卡特里娜”和强台风“桑美”的袭击。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本国发生的自然灾难的报道是很不相同的。本文以自然灾害发生后1周时间内《人民日报》对“桑美”的报道和《纽约时报》对“卡特里娜”的报道为对比样本,通过对两家媒体报道内容构成、侧重点、新闻价值体现、对待政府的态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来论证新闻文化不同对媒体的报道影响;并基于此对国内媒体的“对外报道”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一、报道内容比较
  
  《纽约时报》在2005年8月26日-9月2日这段时间报道篇数为107篇,《人民日报》在2006年8月10日-17日这段时间报道篇数为18篇。
  
  二、内容分析
  
  1 新闻关注对象侧重点不同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纽约时报》非常关注飓风对灾民造成的影响,有40篇相关报道,几乎占文章总数的40%,文章中有大量消息来自灾区民众,是官方消息来源的2倍,专家消息来源的3倍多。大部分特写都是关于灾民的故事,绝大多数文章都是以某个灾民的遭遇为导语,突出文章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精神。
  记者采访了留在灾区的不同年龄、背景的灾民,有失业的中年男人、赌场老板、旅馆老板、旅客、失去母亲的女子……记者详细地了解飓风来时他们的状况,飓风对他们个人和他们家庭成员或生意造成怎样的损失,为什么他们不撤离,让他们表达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面对强大飓风时的心态,对政府救援措施的看法。
  举两个例子:《新奥尔良一片混乱》(8月30日)一文中,记者去了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他写到:失业的琪阿娜和她做短工的男友乔纳森早上8点醒来发现自己被水包围了。琪阿娜说:“我们的床在水里漂着,我们游出窗外,进入邻居的阁楼。”可是4小时后,阁楼被水淹了。他们在唯一露出水面的屋顶上呆了4小时。《海滨城市废墟遍地》(8月30日)一文写到:做租车生意的比尔·吉布森站那儿看着一块篱笆木头在水里漂来漂去,碰撞着他的车……他妻儿都平安……但是他不知道他的家是否完好。“不知道我的家和我的猫是否还在”,他说。
  记者还采访了在撤离路上的人们,了解他们各自的遭遇和感受,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比如,《寻找庇护之所》(8月31日)一文中,海蒂·普内尔,50岁,去沃尔玛买水却发现超市断水了。“我们考虑往北部搬,我们可能会变成吉普赛人那样,”她说。
  记者也采访了成功撤离的人、亲朋在新奥尔良市的人,讲述他们的焦心、担心、放心的心情,在陌生环境里的矛盾心理。比如,《一城空,一城满》(9月2日)一文中:丽萨-布尔乔思努力在适应新环境。一个朋友免费给了她一个房间,还有朋友打来电话说要给她钱,但是丽萨说她感觉怪怪的,“我以前从来不需要别人给予。”
  《人民日报》的文章在报道台风对灾民灾区造成的影响时,只有总体的数字,没有报道台风对某个村民家庭造成怎样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在报道中,侧重政府消息来源,来自民众的消息来源比较少,只有9个,是政府消息来源的1/9。在文章举具体事例时,比较常见的是“党员干部、边防官兵、当地村民、镇里的老人、受灾群众”等集体名词,而不指出这个人的名字、年龄和职业背景。
  比如,8月11日《超强台风考验应急能力》一文中:镇里的老人说,他们曾经见过12级台风,但和今天的风力相比,那简直是“小儿科”。8月13日《浙江各界支援灾区重建》一文写着:在山前增坪村,群众找来斧锯,锯开横在路面的树干,清扫路面障碍物。8月14日《看望慰问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的广大军民》一文写到:他(回良玉)握着受灾群众的手说:“天灾无情人有情,党和政府有情。希望你们振奋精神,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自力更生,重建家园。”8月15日《抗灾壮歌救浙江》一文中,记者写到:几位村民激动地说:“我们的命是党和政府给的,不是镇村干部帮助我们转移出来,后果难以设想。”
  两家报纸的报道着眼于不同角度。在侧重群体与个体的过程中显示了两种新闻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中国文化具有“集体主义”的特点,侧重于把个体放在群体中来表现,代表群体声音,中国新闻报道反映出了这种群体取向。相反,美国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更重视个人的声音。1789年美国宪法的制定创造了一个强调个人自由的社会环境。个人主义可能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
  在强调个体的美国新闻文化中,美国媒体重视人情味角度,强调个人消息来源的重要性,反对采用抽象的概念。通过强调人情味,报纸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有人情味的故事核心在于他们代表了人最基本的情感:爱情、愤怒、悲剧、悲伤、愉悦。所以,《纽约时报》自然在飓风报道中把大量篇幅用于报道灾民灾区的情况。
  美国媒体关注灾民个体的另一个原因是动员人们绐,予帮助。美国The Poynter Institute的道德组长凯力·麦克布莱德说:“我们报道灾难是要讲故事,把读者和观众带到他们不能去的地方,并且激发他们去帮助这些人”。
  
  2 新闻价值观不同
  从报道口气的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纽约时报》的文章是负面悲观的,而《人民日报》的文章都是积极乐观的。这跟美国新闻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和中国新闻文化中的乐观意识是相关的。而从《人民日报》的标题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一种人类能够战胜自然灾害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美国,基督教对美国社会有很大影响,基督教强调“原罪意识”;基督教文化又称“罪感文化”,受此影响,美国媒体通常用大量篇幅进行负面的、批评性的报道。
  而中华民族是比较乐观向上的。在被称为中国儒家文化基石的《易经》中,有一句代表性的话:“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它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顽强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也影响了主流媒体的价值观。
  
  3 对待政府的态度不同
  《纽约时报》对政府的报道有12篇,有11篇是负面的。《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有9篇。都是正面的。对待政府的态度不同,也构成中美新闻文化差异的一部分。在西方国家里,媒体是政府的“监督者”,扮演着监督政府的角色。美国人对政府持非常怀疑的态度,认为政府是自由的敌人。《人民日报》是党报,它的正面报道体现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台风预防和抗灾救灾工作。
  
  三、借鉴新闻文化差异改进对外报道
  
  外宣媒体要在西方主流社会有所作为,在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采取类似《纽约时报》的写法更能让西方读者接受。
  具体的说,在组织报道或者写作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以人为本,突出人情味
  文章要采用有人情味的角度。报道不仅要有官方消息来源,还要有个体消息来源及相关必要背景,不仅介绍新闻事件,而且要关注在事件中人的故事。从读者角度看问题,满足读者的需求。记者要把自己看做被采访者和读者之间传递信息的通道,让被采访者讲他,她的故事。这样,有细节有情节的文章会有可读性、人情味,也增加可信度,易于被读者接受。《纽约时报》报道飓风的消息中,有不少文章的导语都是从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开始,会解释受难人的死亡原因,而不仅通报损失多少,受难人数又增加到多少。
  
  2 报道形式多样
  从两份报纸的报道形式看,《纽约时报》的文章形式比《人民日报》多样,采用了消息、特写、社论/评论,读者来信、随笔等多种报道方法;《人民日报》在这个时间段里只有消息和特写两种形式。多种报道形式有利于读者对新闻事件有比较全面的多视角的了解。当读者认为这份报纸能给他们比较全面的信息时,他们会重视它并形成相对依赖。
  
  3 坚持正面报道方针,增加情绪基调“中性”的文章
  西方读者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对事物持怀疑的态度,他们不会轻易接受过于乐观的报道。因此,在做报道时,要注意有客观事实支持,不用虚的形容词,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2008年8月8日晚,雄浑的脚步声响彻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巨人的脚步”沿着北京城古老的中轴线一步步迈向“鸟巢”,全世界的目光跟随这些壮美的脚步开始了一场奇妙、梦幻的中华文化之旅,他们的眼前呈现的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一个年轻的中国,一个希望与全世界的朋友构建和谐家园的中国。  虽然奥运会已经闭幕了,但是北京奥运会将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世界观,也改变了世界的中国观。
期刊
第104届广交会继续在广州举行    2008年10月15日至11月6日,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办的第104届广交会继续在广州举行。本届广交会将由“一届两期”调整为“一届三期”。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五十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第十届中
期刊
我希望奥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过程”,而不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果”。我建议中国政府和媒体在对外传播上要“光而不耀”,这是对外公关的关键因素,在今天已经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宣传自己的强大,中国的强大这一“客观事实”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中国就应该自律,在沉默中,踏踏实实积累“成果”,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加藤嘉一    采访对象介绍:加藤嘉一,日本公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期刊
9月5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暨本刊编辑部召开了“奥运会后的对外传播”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务院新闻办、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协调小组、新华社、国际台、中央电视台、外文局等外宣部门和单位,以及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专业研究机构的20位专家学者,就近期国际涉华涉奥舆论的变化和发展变化态势,西方舆论对中国的深层认识框架,北京奥运会给国家形象传播带来的长远影
期刊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5月份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的“暖春之旅”更是时隔10年后中国国家元首的首次访日。今年以来,从“5·12”汶川大地震中日本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到日本政府决定福田康夫首相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来,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出席国外的奥运会开幕式),中日两国民众的情感在悄然发生变化,变得不再那么冰冷了。  我在日本二十几年,但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
期刊
北京奥运会是巨大的成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令人惊叹!  但在这些赞美之辞中间,一些西方记者在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似乎总有一些酸溜溜的味道,他们一会儿说北京奥运会是“不惜重金,铺张浪费”,一会儿又指责中国有什么人权问题。  这让我这个身在伦敦的新华社记者感受到了西方媒体人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缺乏,或者说是他们在报道中国这个跨文化传播中认知信息的不对称。  8月23日,BBC电视台找到了我,就北京奥运会和四
期刊
2009年,中央电视台对全台的新闻采编系统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成立了规模颇大的、包括“视频发稿中心”在内的“新闻中心”。这次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实现了新闻资源的集成,在业务流程上实现“采编分离”。对于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这样的对外频道来说,这次改革虽然减小了其“自选动作”的空间,但无疑丰富了新闻资源、强化了其在海外中文频道中的竞争力。对于中国的对外传播来说,尤其是在对外传播资源的整合利用上,
期刊
话语权,不单纯指说话的权利;还指决定说什么,怎么说,谁来说,对谁说,在哪里说,甚至包括怎么理解的“权力”。毋庸讳言,过去的中国,由于“国际话语权”的缺失,我们的自我认知,过多地被西方那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所左右。  奥运中国的登场,虽然赢得了碰头彩,但文化信息符号的深度和广度传播,也才刚刚开始。  在具体的沟通传播过程中,我们传播者的个体“软能力”,仍是整体文明软实力结构中的“短板”。  ——吴旭 
期刊
创造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不能光靠热情和宣教,还应讲究艺术。其中,注重报道的“有趣、有用、有益”三要素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就是我们在对外新闻报道中需要加以运用的方法。在国庆60周年的报道中。我对此深有体会。    “有趣、有用、有益”    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韩松老师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记者要从读者潜在的阅读心理考察,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做到兼具“有趣”、“有用”和“有益”三个基本要素。“
期刊
编者按: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蓝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艺术,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展现着别样的魅力。  本刊“艺术长廊”栏目推荐的艺术家,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长河中显现的珍品,是艺术园地中绽放的璀璨奇葩,其作品体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渴望,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画家对当代艺术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