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留守儿童”数字在与日俱增。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家庭与班级监护应如何到位?如何有效地提高其教育管理效果?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重视程度到位,二、时间监控到位,三、空间监控到位,四、责任明确到位,五、联系共管到位。
【关键词】留守儿童管理;重视;监控;责任;共管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留守儿童”数字在与日俱增。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并摆上了各级教育部门管理的重要位置。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家庭与班级监护应如何到位?如何有效地提高其教育管理效果?笔者经过调研并结合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认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家庭与班级监护工作应做到“五”个到位。
1 重视程度到位
随着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是长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由隔代监护——公婆、外公婆监护;隔亲监护——亲友、邻居监护;单亲监护;甚至还有同辈监护,自我监护等,由于长期同父母之间欠缺亲情,缺乏家庭良好的教育与管理,很多留守儿童存在着令人担扰的心理缺陷、行为弊端等问题。这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关注的问题,更应该引起担负具体教育管理责任的班级和家庭的高度重视。作为班级应该将班中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认真的登记造册实行档案跟踪管理和家庭联系管理相结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组织手段上有力保障、在具体管理中常规化、规范化。作为家庭首先要在认识上重视到位,要充分认识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既是学校、班级的责任,也是家庭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认识到位、高度重视,才能积极地与班级配合,也才能在教育管理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留给孩子更多的钱,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和学习条件,让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是许多外出务工父母的想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往往只注重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很少关注孩子心理、情感等内心层次的需要。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妥的。也不是重视的正确做法。要努力纠偏纠正。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念,要意识到父母的教育与关怀对于孩子来说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要与孩子的教育行为结合起来,这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业,更要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要阶段性的与孩子进行对话交流和亲情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学业和成人的关注与重视。
2 时间监控到位
目前在监护方式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隔代监护、隔亲监护、单亲监护、同辈监护、自我监护。而这些监护的人群大多没有较强的监护能力与水平,更谈不上监护的全时段,往往是想起来就问问,想不起来就忘的一干二净。在时间监控上给留守儿童外出自由游玩有一定的失控时段。这样为一些缺乏自制、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留守儿童在社会上生发问题有了时间上提供的可能。班级和家庭在合力监护上应加强联系、应在监控时间上不留空隙,时间监控到位。
3 空间监控到位
关注留守儿童,不仅要在时间上监控到位,在空间上也要监控到位。要想在空间上监控到位,首先必须在空间上要知晓到位,学校要在学生离校前及时告知家庭监护人。家庭监护人应在留守儿童在家时主动关注留守儿童的活动区域,当其离家到校后要主动联系班主任。班主任若发现留守儿童在规定时间没有到校的,要主动联系家庭监护人了解其去向。及时查找其归校。空间监控到位,还必须建立学生相互监护网络,实行缺位报告制度。另外,还可以制定监护要求制度和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
4 责任明确到位
学校要主动承担好在校监护并联系家长、作好家庭监护的指导工作,家庭要主动承担好在家期间的监护和与学校加强联系教育的责任。监护代理人要树立监护角色意识、承担好监护责任。因为监护人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与义务,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整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宠溺爱,做到爱与严结合,运用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促其健康成长。只有认识到位了、责任明确了、措施加强了,共管的合力才会增强。针对目前家校联系的实际情况,学校可开展以下活动加强责任:
4.1 建立专门档案 、每学期初,学校将分班建立留守学生花名册,登记好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代理监护人姓名及住址、联系电话等等,同时还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
4.2 家校联系卡 、学校可建立家校联系卡,以全面了解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与留守学生的关系等等。
4.3 举办代理监护人培训班、 学校可举办代理监护人培训班,及时向代理监护人反馈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4 学校还可以与家庭监护人签订家校共管协议书,以明确和加强双方责任等。
5 联系共管到位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是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目的是面对全体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全面、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当留守儿童出现家庭教育缺失,生活、情感、学习出现问题时,学校应及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弥补,或在问题出现前就给予预防,而不使这些学生继续处于劣势或误入歧途。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更渴望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所以学校在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时,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合理需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和快乐。在班级可以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父母的角色,使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补偿。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若家庭教育缺少合力,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家庭要主动与班级联系,齐抓共管。社会、政府、教育部门要各司其职,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使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日臻完美。
参考文献:
[1] 《把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纳入立法规划》,中国教育新闻网
[2]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研究》
【关键词】留守儿童管理;重视;监控;责任;共管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留守儿童”数字在与日俱增。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并摆上了各级教育部门管理的重要位置。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家庭与班级监护应如何到位?如何有效地提高其教育管理效果?笔者经过调研并结合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认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家庭与班级监护工作应做到“五”个到位。
1 重视程度到位
随着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是长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由隔代监护——公婆、外公婆监护;隔亲监护——亲友、邻居监护;单亲监护;甚至还有同辈监护,自我监护等,由于长期同父母之间欠缺亲情,缺乏家庭良好的教育与管理,很多留守儿童存在着令人担扰的心理缺陷、行为弊端等问题。这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关注的问题,更应该引起担负具体教育管理责任的班级和家庭的高度重视。作为班级应该将班中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认真的登记造册实行档案跟踪管理和家庭联系管理相结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组织手段上有力保障、在具体管理中常规化、规范化。作为家庭首先要在认识上重视到位,要充分认识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既是学校、班级的责任,也是家庭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认识到位、高度重视,才能积极地与班级配合,也才能在教育管理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留给孩子更多的钱,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和学习条件,让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是许多外出务工父母的想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往往只注重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很少关注孩子心理、情感等内心层次的需要。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妥的。也不是重视的正确做法。要努力纠偏纠正。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念,要意识到父母的教育与关怀对于孩子来说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要与孩子的教育行为结合起来,这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业,更要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要阶段性的与孩子进行对话交流和亲情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学业和成人的关注与重视。
2 时间监控到位
目前在监护方式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隔代监护、隔亲监护、单亲监护、同辈监护、自我监护。而这些监护的人群大多没有较强的监护能力与水平,更谈不上监护的全时段,往往是想起来就问问,想不起来就忘的一干二净。在时间监控上给留守儿童外出自由游玩有一定的失控时段。这样为一些缺乏自制、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留守儿童在社会上生发问题有了时间上提供的可能。班级和家庭在合力监护上应加强联系、应在监控时间上不留空隙,时间监控到位。
3 空间监控到位
关注留守儿童,不仅要在时间上监控到位,在空间上也要监控到位。要想在空间上监控到位,首先必须在空间上要知晓到位,学校要在学生离校前及时告知家庭监护人。家庭监护人应在留守儿童在家时主动关注留守儿童的活动区域,当其离家到校后要主动联系班主任。班主任若发现留守儿童在规定时间没有到校的,要主动联系家庭监护人了解其去向。及时查找其归校。空间监控到位,还必须建立学生相互监护网络,实行缺位报告制度。另外,还可以制定监护要求制度和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
4 责任明确到位
学校要主动承担好在校监护并联系家长、作好家庭监护的指导工作,家庭要主动承担好在家期间的监护和与学校加强联系教育的责任。监护代理人要树立监护角色意识、承担好监护责任。因为监护人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与义务,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整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宠溺爱,做到爱与严结合,运用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促其健康成长。只有认识到位了、责任明确了、措施加强了,共管的合力才会增强。针对目前家校联系的实际情况,学校可开展以下活动加强责任:
4.1 建立专门档案 、每学期初,学校将分班建立留守学生花名册,登记好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代理监护人姓名及住址、联系电话等等,同时还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
4.2 家校联系卡 、学校可建立家校联系卡,以全面了解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与留守学生的关系等等。
4.3 举办代理监护人培训班、 学校可举办代理监护人培训班,及时向代理监护人反馈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4 学校还可以与家庭监护人签订家校共管协议书,以明确和加强双方责任等。
5 联系共管到位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是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目的是面对全体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全面、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当留守儿童出现家庭教育缺失,生活、情感、学习出现问题时,学校应及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弥补,或在问题出现前就给予预防,而不使这些学生继续处于劣势或误入歧途。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更渴望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所以学校在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时,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合理需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和快乐。在班级可以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父母的角色,使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补偿。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若家庭教育缺少合力,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家庭要主动与班级联系,齐抓共管。社会、政府、教育部门要各司其职,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使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日臻完美。
参考文献:
[1] 《把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纳入立法规划》,中国教育新闻网
[2]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