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压带和风带”这部分内容在《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气压带和风带”这部分内容不仅是以前学过的“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及运用,而且是以后分析某地气候类型成因的知识基础,有关气候的高考试题好多涉及该部分内容。因此,同学们有必要理解并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三圈环流是该部分知识的难点
,但不是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是该部分知识的重点。通过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要理解和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而且还要说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如图1所示,如果不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的,根据我们已经学过的热力环流的知识可知,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受热不均。由前面所学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知识可知,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不相同,赤道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两极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赤道地区近地面空气受热就会膨胀上升,到高空聚积起来,赤道地区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两极地区获得的热量少,两极地区近地面空气就会冷却收缩下沉,高空的空气密度减小。两极地区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赤道地区高空空气向两极地区流动,近地面空气从两极地区向赤道地区流动。于是,就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大气单圈环流运动图。单圈环流是在理想状态下形成的,属于热力环流。因为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这种热力环流在现实条件下是不能维持的。
实际情况是大气运动时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球表面性质并不是均匀的、单一的,因此我们将地转偏向力这一因素考虑进来,但还是认为地球表面性质是均匀的、单一的。这样一来,与单圈环流相比,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就是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如前面所讲,赤道地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在南北纬5°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我们将这个低气压带称为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地区上升的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以南半球为例,赤道地区上升的气流向南流向南极上空,形成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发生偏移。来自赤道上空的空气在南纬30°附近不断堆积下沉,该地区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半球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一支向北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形成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南风逐渐偏转成东南风(东南信风)。东南信风与北半球东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和南北纬30°之间形成了低纬度环流圈。
南半球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成西北风(盛行西风)。南极及其附近地区纬度较高,终年严寒,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寒冷的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南纬60°附近相遇,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副極地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于是,最终形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全球一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如图2所示。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联系所学过的地球运动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移动,于是,气压带和风带也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改变位置。与春分日和秋分日相比,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北,冬季偏南。
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无论是单圈环流还是三圈环流,都是在假设地球表面均匀的基础上的,是较理想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单一的、均匀的。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是不同的,海洋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比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慢,这样,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北半球冬季,陆地上气温低、气压高,海洋上气温高、气压低,呈带状分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在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在亚洲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在北大西洋上形成冰岛低压。北半球夏季,陆地上气温高、气压低,海洋上气温低、气压高,呈带状分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在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在亚洲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在北大西洋上形成亚速尔高压。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气压带和风带这部分内容在自然地理知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理解和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分析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理解全球热量和水汽的交换和运动、理解季风的形成和影响都有帮助。该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也经常考查,所以同学们应该认真理解并熟练掌握。
,但不是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和移动是该部分知识的重点。通过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要理解和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而且还要说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如图1所示,如果不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动的,根据我们已经学过的热力环流的知识可知,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受热不均。由前面所学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知识可知,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不相同,赤道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两极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赤道地区近地面空气受热就会膨胀上升,到高空聚积起来,赤道地区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两极地区获得的热量少,两极地区近地面空气就会冷却收缩下沉,高空的空气密度减小。两极地区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赤道地区高空空气向两极地区流动,近地面空气从两极地区向赤道地区流动。于是,就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大气单圈环流运动图。单圈环流是在理想状态下形成的,属于热力环流。因为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这种热力环流在现实条件下是不能维持的。
实际情况是大气运动时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球表面性质并不是均匀的、单一的,因此我们将地转偏向力这一因素考虑进来,但还是认为地球表面性质是均匀的、单一的。这样一来,与单圈环流相比,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就是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如前面所讲,赤道地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在南北纬5°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我们将这个低气压带称为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地区上升的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以南半球为例,赤道地区上升的气流向南流向南极上空,形成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发生偏移。来自赤道上空的空气在南纬30°附近不断堆积下沉,该地区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半球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一支向北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形成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南风逐渐偏转成东南风(东南信风)。东南信风与北半球东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和南北纬30°之间形成了低纬度环流圈。
南半球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成西北风(盛行西风)。南极及其附近地区纬度较高,终年严寒,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寒冷的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南纬60°附近相遇,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副極地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于是,最终形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全球一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如图2所示。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联系所学过的地球运动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移动,于是,气压带和风带也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改变位置。与春分日和秋分日相比,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北,冬季偏南。
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无论是单圈环流还是三圈环流,都是在假设地球表面均匀的基础上的,是较理想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单一的、均匀的。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是不同的,海洋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比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慢,这样,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北半球冬季,陆地上气温低、气压高,海洋上气温高、气压低,呈带状分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在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在亚洲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在北大西洋上形成冰岛低压。北半球夏季,陆地上气温高、气压低,海洋上气温低、气压高,呈带状分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在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在亚洲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在北大西洋上形成亚速尔高压。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气压带和风带这部分内容在自然地理知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理解和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分析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理解全球热量和水汽的交换和运动、理解季风的形成和影响都有帮助。该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也经常考查,所以同学们应该认真理解并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