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制造业中影响最大的机械行业为例分析了标准化,机械行业标准己经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提升我国整个机械制造行业标准化的水平,不仅能够加速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并使生产模块化、扩大化,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机械行业标准化; 竞争力;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经济的不断增强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制造业贸易水平大大提高,以专业化规模化经济为基础的贸易形式已经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机械国际标准化水平的迅速提升,标准已经涉及到机械行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它为机械制造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共同的执行语音,使得各种配件及各产品之间的配套、替换和升级成为可能。
1 机械行业标准地位和作用
以标准化为机械制造行业设计和制造的基础,发挥它纽带和桥梁的作用,能协调整个行业内的所有环节,不仅能够加速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并使生产模块化、扩大化。同时,为了消除机械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可以采用国际标准,机械零件标准化还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1.1 我国机械工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机械行业标准
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了机械工业标准体系。
截止到2010年10月底,机械工业领域的国家标准有5132项,约占国家标准总数的31%;机械行业标准有9640项,约占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的工业行业标准总数的45%。
由國际标准可制定国家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基础是机械行业标准。通过分析得出,在机械工业国家标准中有部分标准仅限于在一个部门或行业内适用,范围较小,像这类标准应修改为机械行业标准。
1.2 机械行业标准是振兴机械制造装备的必要
因机械产品的品种、品质的迅猛发展,对机械制造的行业标准修订和制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无论是推进金属制品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施工设备、电器机械器材设备等产品的进程,还是开发环保设备、仪器仪表设备、高效通信节能设备的使用效率,所需要的技术基础都是械行业标准。
1.3 机械行业标准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在促进机械加工行业的协调发展,形成档次竞争和合作的的机械产业结构方面,作为技术平台,机械行业标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机械加工行业中生产的产品必须在技术上以实行标准的具体统一为基础,所以机械加工中实行的标准化是一项管理技术。且在实现机械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机械制造业的行业标准是具体有效的一种技术手段。
2 机械行业标准对规模经济的作用机制
机械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对规模经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2.1 降低成本
由于各个生产企业在加工中执行了统一机械行业标准,使繁琐的合同签订过程简单化,只需要在签订合同时规定是遵循技术产品必须按照机械行业标准进行产品参数的设计和加工,从而保证产品规格和质量。因此机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执行了机械行业标准化明显降低了生产产品的成本,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
2.2 协调生产过程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渐细化,从产品和产业之间已经发展到生产产品的各个环节之间,生产产品的各种连接问题变得非常重要了。作为衔接所有生产环节之间重要接口的机械行业标准,其作用显著提高,且不同零部件、不同生产环节以及各产品之间的融合必须执行机械行业标准,机械行业标准为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界定,从而保证机械零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尺寸和功能的相互协调和配套,使各企业生产的同规格产品能够相互替换和配套。
3 我国机械行业标准化的现状
我国机械行业标准的存储量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大量国外先进机械标准、国际机械标准被引进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都远远高于其他的行业标准。这些都会提高机械产品的竞争力,并推动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进步。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还需继续加强。
目前,我国机械行业标准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机械行业标准的更新不及时,严重老化,标准制定执行的时间已很长,不适合现在形式下的生产,差不多有46%的标准是2004年以前制定的陈旧标准,急需更换新标准。
其次是是有一部分机械行业标准缺少技术的包容性,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对于适应机械加工中高新技术发展的新行业标准过少,阻碍了企业的快速生产。
最后是从标准项目的提出到标准的制定、公布,时间过长。统计得出从提出到制定完成形成标准大概需要四年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机械行业标准化的发展。
4 机械行业标准发展趋势
围绕国家重点建设和主要用户行业需求,发展先进适用机械产品,对制定和修订机械行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 更加服务化
机械行业标准只有在企业积极推广使用过程中它的促进作用才能得到具体发挥。建立机械行业标准化综合资源的信息共享,才能使机械行业标准化的服务更加有效性的得到提高,在机械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得到有效的更好的提高。实现对机械行业产品市场经济的良好服务性。
4.2 更加国际化
我国机械行业标准化应积极地向进而转化国际标准靠拢,并将一定量的机械行业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使我国的机械行业标准成为国际贸易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走向国际化。
4.3 更加市场化
机械行业中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日趋减少,采用机械行业标准适应市场需求,修订过程中要求企业、用户积极参与,使机械行业标准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推荐使用的机械行业标准逐步占据更强位置。在机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中以企业为主体,使生产产品的企业作为标准的最大使用者和受益者。
4.4 更加高技術化
强调机械行业标准化的管理为信息化,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过程中以网络为载体,提高制修订标准化的技术含量,从而加快机械行业标准在机械制造业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冰,侯俊军.轻工行业标准、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3):15一18.
[2]高亚辉,王婷婷,曹家琳.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控制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5):5.
[3]于欣丽.标准化与经济增长一一理论、实证与案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56一129.
[4]王志.冶金行业生产标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6):28.
关键词:机械行业标准化; 竞争力;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经济的不断增强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制造业贸易水平大大提高,以专业化规模化经济为基础的贸易形式已经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机械国际标准化水平的迅速提升,标准已经涉及到机械行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它为机械制造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共同的执行语音,使得各种配件及各产品之间的配套、替换和升级成为可能。
1 机械行业标准地位和作用
以标准化为机械制造行业设计和制造的基础,发挥它纽带和桥梁的作用,能协调整个行业内的所有环节,不仅能够加速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并使生产模块化、扩大化。同时,为了消除机械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可以采用国际标准,机械零件标准化还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1.1 我国机械工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机械行业标准
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了机械工业标准体系。
截止到2010年10月底,机械工业领域的国家标准有5132项,约占国家标准总数的31%;机械行业标准有9640项,约占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的工业行业标准总数的45%。
由國际标准可制定国家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基础是机械行业标准。通过分析得出,在机械工业国家标准中有部分标准仅限于在一个部门或行业内适用,范围较小,像这类标准应修改为机械行业标准。
1.2 机械行业标准是振兴机械制造装备的必要
因机械产品的品种、品质的迅猛发展,对机械制造的行业标准修订和制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无论是推进金属制品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施工设备、电器机械器材设备等产品的进程,还是开发环保设备、仪器仪表设备、高效通信节能设备的使用效率,所需要的技术基础都是械行业标准。
1.3 机械行业标准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在促进机械加工行业的协调发展,形成档次竞争和合作的的机械产业结构方面,作为技术平台,机械行业标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机械加工行业中生产的产品必须在技术上以实行标准的具体统一为基础,所以机械加工中实行的标准化是一项管理技术。且在实现机械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机械制造业的行业标准是具体有效的一种技术手段。
2 机械行业标准对规模经济的作用机制
机械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对规模经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2.1 降低成本
由于各个生产企业在加工中执行了统一机械行业标准,使繁琐的合同签订过程简单化,只需要在签订合同时规定是遵循技术产品必须按照机械行业标准进行产品参数的设计和加工,从而保证产品规格和质量。因此机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执行了机械行业标准化明显降低了生产产品的成本,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
2.2 协调生产过程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渐细化,从产品和产业之间已经发展到生产产品的各个环节之间,生产产品的各种连接问题变得非常重要了。作为衔接所有生产环节之间重要接口的机械行业标准,其作用显著提高,且不同零部件、不同生产环节以及各产品之间的融合必须执行机械行业标准,机械行业标准为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界定,从而保证机械零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尺寸和功能的相互协调和配套,使各企业生产的同规格产品能够相互替换和配套。
3 我国机械行业标准化的现状
我国机械行业标准的存储量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大量国外先进机械标准、国际机械标准被引进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都远远高于其他的行业标准。这些都会提高机械产品的竞争力,并推动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进步。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还需继续加强。
目前,我国机械行业标准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机械行业标准的更新不及时,严重老化,标准制定执行的时间已很长,不适合现在形式下的生产,差不多有46%的标准是2004年以前制定的陈旧标准,急需更换新标准。
其次是是有一部分机械行业标准缺少技术的包容性,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对于适应机械加工中高新技术发展的新行业标准过少,阻碍了企业的快速生产。
最后是从标准项目的提出到标准的制定、公布,时间过长。统计得出从提出到制定完成形成标准大概需要四年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机械行业标准化的发展。
4 机械行业标准发展趋势
围绕国家重点建设和主要用户行业需求,发展先进适用机械产品,对制定和修订机械行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1 更加服务化
机械行业标准只有在企业积极推广使用过程中它的促进作用才能得到具体发挥。建立机械行业标准化综合资源的信息共享,才能使机械行业标准化的服务更加有效性的得到提高,在机械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得到有效的更好的提高。实现对机械行业产品市场经济的良好服务性。
4.2 更加国际化
我国机械行业标准化应积极地向进而转化国际标准靠拢,并将一定量的机械行业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使我国的机械行业标准成为国际贸易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走向国际化。
4.3 更加市场化
机械行业中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日趋减少,采用机械行业标准适应市场需求,修订过程中要求企业、用户积极参与,使机械行业标准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推荐使用的机械行业标准逐步占据更强位置。在机械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中以企业为主体,使生产产品的企业作为标准的最大使用者和受益者。
4.4 更加高技術化
强调机械行业标准化的管理为信息化,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过程中以网络为载体,提高制修订标准化的技术含量,从而加快机械行业标准在机械制造业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冰,侯俊军.轻工行业标准、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3):15一18.
[2]高亚辉,王婷婷,曹家琳.机械加工工艺危险性控制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5):5.
[3]于欣丽.标准化与经济增长一一理论、实证与案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56一129.
[4]王志.冶金行业生产标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