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思考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同时,回顾过去的内部审计经典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外先进审计经验技术,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也许对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转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
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他们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和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实际地位和职能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深认识:
1.增强内部审计部门自身作为,多出审计成果
内部审计是高层管理者的参谋与助手,内部审计作为监控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各层次管理部门工作的好坏、责任履行如何、对其业绩如何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职责需要内审人员通过自身的工作给予企业管理者一定的审计建议和经营管理建议,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协助实现管理者的经营目标,提出改进意见,多出审计成果,用事实让决策者信服,给企业管理当局当好参谋或顾问
2.加强认识
加大宣传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让大家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是企业组织自主性增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协会可采取有效宣传手段,比如,定期开展内部审计知识竞赛;评选内审最优企业;在企业举办内部审计宣传月活动;做问卷调查等。通过参与大型调查活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甚至会发现企业经营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使得企业主要领导会提高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3.转变观念
企业管理者对内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涉及他们自身的管理观念和对公众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态度,以及对遵纪守法的认识。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解决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转变观念,明确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定位,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主观上没有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认识不到其重要性,那么开展任何工作都只能事半功倍,容易误入歧途。总之,企业要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需要审计工作者、管理当局、其他方面共同努力以及整个审计内外环境的改善,但更主要的还是靠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这样,企业领导尤其是最高决策层对内部审计有个正确认识,才会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进而使内部审计真正从遭到冷落变为经营管理的良师益友。
二.保正独立性权威性较高的内部审计机构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 组织形式多样,大都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企业的管理层应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赋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的特权,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企业成功的做法,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定位从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单一机构向更高层次、更完善的结构转变。对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并且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这种设置可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一般企业可在总经理下设置审计部门,审计部门直接受总经理领导,向總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设置既能保证其有较高的独立性,又能使内部审计在业务范围内有效地开展工作;对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可采用内部审计全部外委审计或部分外委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设置内审机构时应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内审组织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股东、总经理、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二是权威性原则。这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三、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众所周知,经济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主要是靠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来规范和制约的,内部审计工作也不例外。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健全完善不但能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得以规范,而且可使内部审计人员避险有依、保护自己,实现既依法审计,又适法审计。在我国,目前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建立、内部审计标准的制定,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等均未统一,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内部审计法律制度的空缺是造成我国目前现代企业制度中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的根本原因。为此,应尽快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以法律法规形式对内部审计做出强制性的明确规定,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并尽快设立和完善地方性或区域性内部审计协会,建立健全中国内部审计新的行业管理体制,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但是,从内部审计现状及未来发展角度分析,这些机制还远不能满足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实际需要,尚需在实践中紧密结合未来发展情况,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之不断加以总结、改进、充实和提高,最终使我国的内部审计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四、创建优秀的内部审计队伍,提升综合素质
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都必须通过审计人员的工作来完成其使命。一支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的复合型内部审计队伍,是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配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为保证内部审计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内审部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优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由于内部审计领域不断扩展,凭借原有的内部审计结构已不能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尽快充实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金融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如,吸纳熟悉企业管理的经济师和掌握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的工程师,还要聘用律师以及懂得计算机软件、懂得收集经济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专门人才。同时,审计人员需要有正规学历并经过一段时期工作实践。按行政级别分,有审计助理、审计主办、审计部门经理、董事(或合伙人),有明确的等级晋升年限和工作量时间,有工作成本等工作质量的考核;按专业技术分,有企业财务会计师、管理会计师、银行会计师、基建、电脑等工程方面专门人才,而除会计师之外的其他专业人员占60%左右较为合理。多元化的审计队伍让部门中每个人的才能和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实现团队能力的最大发挥。二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及考核。面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接受专业培训来提升综合素质,而且更应该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学习国际上采用的先进审计技术手段,应用到业务中,以实现与国际化接轨。另外,参照国际审计师协会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办法,在我国尽快推出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并规定只有获取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企业也应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学习、进修及深造的条件,以便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
毫无疑问,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已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然而,我国内部审计建设的脚步不会停止,内部审计工作者们正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开拓新领域,获取新机遇,内部审计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为企业的高速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效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内部审计事业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在新形势下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转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
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他们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和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实际地位和职能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深认识:
1.增强内部审计部门自身作为,多出审计成果
内部审计是高层管理者的参谋与助手,内部审计作为监控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各层次管理部门工作的好坏、责任履行如何、对其业绩如何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职责需要内审人员通过自身的工作给予企业管理者一定的审计建议和经营管理建议,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协助实现管理者的经营目标,提出改进意见,多出审计成果,用事实让决策者信服,给企业管理当局当好参谋或顾问
2.加强认识
加大宣传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让大家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是企业组织自主性增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协会可采取有效宣传手段,比如,定期开展内部审计知识竞赛;评选内审最优企业;在企业举办内部审计宣传月活动;做问卷调查等。通过参与大型调查活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甚至会发现企业经营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使得企业主要领导会提高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3.转变观念
企业管理者对内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涉及他们自身的管理观念和对公众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态度,以及对遵纪守法的认识。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解决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转变观念,明确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定位,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主观上没有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认识不到其重要性,那么开展任何工作都只能事半功倍,容易误入歧途。总之,企业要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需要审计工作者、管理当局、其他方面共同努力以及整个审计内外环境的改善,但更主要的还是靠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这样,企业领导尤其是最高决策层对内部审计有个正确认识,才会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进而使内部审计真正从遭到冷落变为经营管理的良师益友。
二.保正独立性权威性较高的内部审计机构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 组织形式多样,大都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企业的管理层应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赋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的特权,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企业成功的做法,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定位从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单一机构向更高层次、更完善的结构转变。对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并且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这种设置可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一般企业可在总经理下设置审计部门,审计部门直接受总经理领导,向總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设置既能保证其有较高的独立性,又能使内部审计在业务范围内有效地开展工作;对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可采用内部审计全部外委审计或部分外委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设置内审机构时应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内审组织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股东、总经理、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二是权威性原则。这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三、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众所周知,经济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主要是靠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来规范和制约的,内部审计工作也不例外。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健全完善不但能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得以规范,而且可使内部审计人员避险有依、保护自己,实现既依法审计,又适法审计。在我国,目前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建立、内部审计标准的制定,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等均未统一,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内部审计法律制度的空缺是造成我国目前现代企业制度中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的根本原因。为此,应尽快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以法律法规形式对内部审计做出强制性的明确规定,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并尽快设立和完善地方性或区域性内部审计协会,建立健全中国内部审计新的行业管理体制,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但是,从内部审计现状及未来发展角度分析,这些机制还远不能满足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实际需要,尚需在实践中紧密结合未来发展情况,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之不断加以总结、改进、充实和提高,最终使我国的内部审计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四、创建优秀的内部审计队伍,提升综合素质
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都必须通过审计人员的工作来完成其使命。一支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的复合型内部审计队伍,是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配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势在必行。为保证内部审计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内审部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优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由于内部审计领域不断扩展,凭借原有的内部审计结构已不能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尽快充实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金融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如,吸纳熟悉企业管理的经济师和掌握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的工程师,还要聘用律师以及懂得计算机软件、懂得收集经济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专门人才。同时,审计人员需要有正规学历并经过一段时期工作实践。按行政级别分,有审计助理、审计主办、审计部门经理、董事(或合伙人),有明确的等级晋升年限和工作量时间,有工作成本等工作质量的考核;按专业技术分,有企业财务会计师、管理会计师、银行会计师、基建、电脑等工程方面专门人才,而除会计师之外的其他专业人员占60%左右较为合理。多元化的审计队伍让部门中每个人的才能和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实现团队能力的最大发挥。二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及考核。面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接受专业培训来提升综合素质,而且更应该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学习国际上采用的先进审计技术手段,应用到业务中,以实现与国际化接轨。另外,参照国际审计师协会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办法,在我国尽快推出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并规定只有获取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企业也应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学习、进修及深造的条件,以便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
毫无疑问,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已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然而,我国内部审计建设的脚步不会停止,内部审计工作者们正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开拓新领域,获取新机遇,内部审计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为企业的高速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效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内部审计事业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在新形势下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