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050-01
2014 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其后的2015年、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再次强调,树立“互联网+”思维,构建社会创新创业平台,全面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潜能[1]。在“供给侧改革”的视阈下,反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让我们对做好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有了一系列新的思考。
一、“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
所谓“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教育供给、人才培养端入手,通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和经济共同发展[2]。具体而言,就是要求优化专业设置,精简课程,堅持与企业合作和对接,培养能上岗、有技能、敢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创业技能的教育,是创新+创业的“双创”教育。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奉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实施上都以传授知识及培养相应职业能力为主,而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的培养上重视不足。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上专业课是“主课”,创新创业课为“副课”,且两者无有效地相互融合,教师和学生均对创新创业课程缺乏足够重视;二是部分高校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以致把创业目的简单理解为解决生存问题,降低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三是存在功利化倾向,把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等作为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热衷于获得各种奖项,偏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
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特点
“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来说,供给能够创造需求,需求反作用供给。从供给侧来说,高校一方面担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同时,与之相伴的是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不相匹配。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同质化、粗放式、低水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个性化、特色化、内涵式、高层次的教育供给不足,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从表面看,市场需求不足,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高端、优秀的技术人才短缺,一般的人才过剩。其实质不是短暂的技能型人才缺失,而是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長期高素质人才教育供给不足[3]。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途径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能力或素质要求调整学校内部结构,使各种要素围绕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最优配置,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模式,满足岗位新需求,从重毕业、就业转变到重能力、素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通过结构优化、调整、缓解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供需矛盾,提升学生就业或创业的质量和数量。
第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按照与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的方向进行改革。以专业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注重的不是技能的学习,而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从供给侧看,学生更需要的是实际的能力,应从学生所需的技能和素质方面反推课程设置。同时注意创新创业引导课与专业课的有机集合,将创新创业的知识体系、精神理念嵌入到专业课程,也要将特定的专业、职业背景嵌入到创新创业引导课程。创新创业引导课分层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4]。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实训”等必修课程。第二层次面向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开设不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第三层次面向部分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开设“创业模拟实训”选修课程,以项目、活动为引导,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第二、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
学校和企业共同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通过平台建立起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技能标准等,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使平台成为企业、用人单位、学生、教师等之间产生“裂变”效应的桥梁[5]。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和企业对接,了解岗位需求和要求,学校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让学校围绕岗位的要求培养人才,调整专业,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师教学团队,完善教育培训,推动培养以符合企业岗位标准为目标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按教育需求侧的要求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
高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展质量评价、就业指导,同时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多选择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实用、适用、有用的人才。通过供给侧改革,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导学生的需求,改变原来的单一、统一的培养模式、评价制度等,达到教育供给有效、精准的目的,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欣,韩晓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供给”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5):46-47.
[2] 阚雅晗,洪明,朱冉冉.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苏州高职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为例[J]. 职教通讯,2016,(29):33-37.
[3] 李元浩.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10):47-49.
[4] 陈娜,李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浅析[J]. 文教资料,2016,(26):81-82.
[5] 张莉. 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46.
作者简介:
[1] 赵姗姗(1990-01-09),学历:研究生,讲师,籍贯:山东淄博,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2] 郭然(1987-08-01),女,汉族,籍贯:山东德州,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3] 李萍(1985-03-12),学历:研究生,讲师,籍贯:山东青岛,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2014 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其后的2015年、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再次强调,树立“互联网+”思维,构建社会创新创业平台,全面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潜能[1]。在“供给侧改革”的视阈下,反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让我们对做好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有了一系列新的思考。
一、“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
所谓“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教育供给、人才培养端入手,通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和经济共同发展[2]。具体而言,就是要求优化专业设置,精简课程,堅持与企业合作和对接,培养能上岗、有技能、敢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创业技能的教育,是创新+创业的“双创”教育。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奉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实施上都以传授知识及培养相应职业能力为主,而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的培养上重视不足。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上专业课是“主课”,创新创业课为“副课”,且两者无有效地相互融合,教师和学生均对创新创业课程缺乏足够重视;二是部分高校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以致把创业目的简单理解为解决生存问题,降低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三是存在功利化倾向,把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等作为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热衷于获得各种奖项,偏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
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特点
“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来说,供给能够创造需求,需求反作用供给。从供给侧来说,高校一方面担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同时,与之相伴的是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不相匹配。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同质化、粗放式、低水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个性化、特色化、内涵式、高层次的教育供给不足,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从表面看,市场需求不足,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高端、优秀的技术人才短缺,一般的人才过剩。其实质不是短暂的技能型人才缺失,而是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長期高素质人才教育供给不足[3]。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途径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能力或素质要求调整学校内部结构,使各种要素围绕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最优配置,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模式,满足岗位新需求,从重毕业、就业转变到重能力、素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通过结构优化、调整、缓解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供需矛盾,提升学生就业或创业的质量和数量。
第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按照与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的方向进行改革。以专业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注重的不是技能的学习,而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从供给侧看,学生更需要的是实际的能力,应从学生所需的技能和素质方面反推课程设置。同时注意创新创业引导课与专业课的有机集合,将创新创业的知识体系、精神理念嵌入到专业课程,也要将特定的专业、职业背景嵌入到创新创业引导课程。创新创业引导课分层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4]。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实训”等必修课程。第二层次面向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开设不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第三层次面向部分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开设“创业模拟实训”选修课程,以项目、活动为引导,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第二、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
学校和企业共同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通过平台建立起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技能标准等,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使平台成为企业、用人单位、学生、教师等之间产生“裂变”效应的桥梁[5]。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和企业对接,了解岗位需求和要求,学校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让学校围绕岗位的要求培养人才,调整专业,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师教学团队,完善教育培训,推动培养以符合企业岗位标准为目标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按教育需求侧的要求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
高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展质量评价、就业指导,同时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多选择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实用、适用、有用的人才。通过供给侧改革,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导学生的需求,改变原来的单一、统一的培养模式、评价制度等,达到教育供给有效、精准的目的,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欣,韩晓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供给”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5):46-47.
[2] 阚雅晗,洪明,朱冉冉.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苏州高职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为例[J]. 职教通讯,2016,(29):33-37.
[3] 李元浩.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10):47-49.
[4] 陈娜,李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浅析[J]. 文教资料,2016,(26):81-82.
[5] 张莉. 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46.
作者简介:
[1] 赵姗姗(1990-01-09),学历:研究生,讲师,籍贯:山东淄博,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2] 郭然(1987-08-01),女,汉族,籍贯:山东德州,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3] 李萍(1985-03-12),学历:研究生,讲师,籍贯:山东青岛,研究方向,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