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剧的融入,展现了自身的音乐特征和教学特点。音乐剧为学生营造了更为生动的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受到艺术熏陶和感染。因而,笔者从高校音乐教学实践出发,对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剧的开展意义和教学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发挥音乐剧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音乐剧;高校;音乐教学;应用价值
20世纪音乐剧璀璨的艺术瑰宝和视听艺术是伟大成就。它融合戏剧、音乐、歌舞于一体的表演形式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从90年代初期,音乐剧教育已经走进高校,中央戏剧学院作为探路者把音乐剧引入中国的戏剧教育并使外来艺术本土化,在中国高校第一个开设了“音乐剧表演”专业。随后,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各大艺术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音乐剧专业。
一、音乐剧及其特点
音乐剧是一门综合性程度很高的艺术形式,涵盖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领域,诞生于20世纪的欧美地区,是一种体现人们文化选择和审美的音乐种类,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剧有《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种备受大众欢迎的音乐剧被应用到大学音乐教学中,大大拓宽了高校音乐教学的范围,提高了大学生音乐欣赏与创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音乐教
学效果。音乐剧走在时代的前沿,不仅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在平凡的故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令观者回味悠长,具有通俗易懂且可观性强等优势,它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一是音乐剧带给人们的视听冲击力较强,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音乐剧突破了美声唱法的限制,将民族和通俗唱法也融入音乐剧演唱当中,演唱形式灵活多变,一些独特的声音处理给予音乐剧浓厚的情感,将音乐剧中的各式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更好的突出了音乐剧的视听感受,艺术性特征尤为明显。二是音乐剧具有广泛的大众基础,娱乐性极佳。音乐剧的创新与发展契合时代要求,不再拘泥于音乐和舞台的结合,一些全新的科技手段也被应用其中,创作题材也延伸到科幻领域,很好的完成了从传统表演到现代艺术的转变,具有很强的商业操作潜力。
二、依托音乐剧盘活新型音乐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教学的开展和创新,汲取了多样的音乐形式和丰富的音乐内容,使各种类型的音乐资源融入到高校的音乐教学课堂中。音乐剧作为颇受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使高校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更加的生动。因而,将音乐剧引入高校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盘活任务驱动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打造生态化的高校音乐课堂。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校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法,但这种
教学方法在高校音乐教学,尤其是声乐教学中的一直难以得到广泛和深入的推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难以创设多元化的任务环境,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而在将音乐剧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之后,则可依托音乐剧所天生具备的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身临其境的表演场景,为高校音乐教学开展提供了各种各样丰富的片段式素材。教师可以非常便捷地将这些音乐素材设计成为音乐表演任务,引导和指导学生分组协作来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讨论来加以评议和指导。
三、音乐剧在音乐教育中的艺术实践价值
(一)艺术实践覆盖面广,有利于优化音乐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整合以本人为例,借鉴在本人在英国学习音乐剧的经验,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中排演经典剧目,与其他相关学科老师合作,在声乐训练上着重学生演唱与戏剧表演的技能,在歌唱中加入语言的训练,说唱相结合,训练学生在歌唱中表演,在舞蹈中歌唱的能力。不再局限于传统声乐训练只注重发音,声音技巧的训练,而是力求从“声音、语言、形体表演”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舞蹈老师在舞蹈课上加入了现代流行舞,爵士舞,街舞等舞种的训练,为音乐剧排演提供了舞蹈支持,加强了“表演性舞蹈”为推动剧情服务的训练,强调表演者表情,内心,戏剧通过肢体展现的能力。为一些声音条件不太好或舞蹈基础不太好但有表演潜能的学生创造了多展示的机会;在剧目排演课创作过程中作曲、编导、道具、布景化妆、服装、灯光、音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化各学科之间的教学实践的整合。
(二)相关学科有机结合,有利于塑造具有良好音乐素质的人才有一小部分高校开展音乐剧艺术实践与乐队伴奏,合成器或双排键相结合的手法更是对学生对表演现场的掌控以及“改编”和“创造性”实践方面得到了锻炼。广东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的排练,双排键在音乐合成和制作音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音乐修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排键要求学生要有灵敏的音乐听力才能适应双排键很少弹主旋律的特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合成器伴奏在排演音乐剧《妈妈咪呀》中代替了一个电声乐队,既达到了丰富,灵活的效果,也减低了成本。同时,双排键或合成器的现场伴奏,也培养了学生的“二度创作”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伴奏音乐如何推动表演发展方面的學习也有了极大的热情。另外,双排键或合成器还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演出音乐,解决了MIDI制作音乐成本高或音响资料紧缺的一些难题。当然,在教学中使用双排键或合成器在高校还是少见的,值得进一步开发的课题。
(三)学生自主实践兴趣大,有利于实现实践和教学的良好结合围绕着音乐剧开展的音乐活动,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排演音乐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过去“被动的学”成为现在“主动的演”,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在音乐剧的艺术实践中,每一个同学都找到自己的专长和位置,建立良好的团体合作关系。音乐剧以其无以比拟的集成各个艺术门类的独有优势,成为艺术实践中更全面更受欢迎的形式。
综上所述,音乐剧作为深受学生喜欢的综合艺术形式,在高校的音乐教学开展中发挥了其特有的音乐价值和教学资源优势。因而,作为教学工作者来说,要积极的整合和优化音乐剧的教学内容,突出音乐剧的教学特征,使音乐剧完美的融合到高校的音乐教学课堂中,营造生动、有趣,具有广泛参与性的生态音乐课堂。与此同时,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开展中,实现依托音乐剧盘活新型音乐教学方法、依托音乐剧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依托音乐剧发挥音乐教学素质教育功能等教学目标,展现音乐剧在高校音乐教学开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小宇.从高校音乐剧专业发展现状探析中国音乐剧前景[J].人民音乐,2014,09:76-77.
[2]江民意.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自主学习模式的可行性[J].学周刊,2014.
[3]吴涛.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关键词:音乐剧;高校;音乐教学;应用价值
20世纪音乐剧璀璨的艺术瑰宝和视听艺术是伟大成就。它融合戏剧、音乐、歌舞于一体的表演形式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从90年代初期,音乐剧教育已经走进高校,中央戏剧学院作为探路者把音乐剧引入中国的戏剧教育并使外来艺术本土化,在中国高校第一个开设了“音乐剧表演”专业。随后,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各大艺术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音乐剧专业。
一、音乐剧及其特点
音乐剧是一门综合性程度很高的艺术形式,涵盖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领域,诞生于20世纪的欧美地区,是一种体现人们文化选择和审美的音乐种类,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剧有《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种备受大众欢迎的音乐剧被应用到大学音乐教学中,大大拓宽了高校音乐教学的范围,提高了大学生音乐欣赏与创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音乐教
学效果。音乐剧走在时代的前沿,不仅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在平凡的故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令观者回味悠长,具有通俗易懂且可观性强等优势,它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一是音乐剧带给人们的视听冲击力较强,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音乐剧突破了美声唱法的限制,将民族和通俗唱法也融入音乐剧演唱当中,演唱形式灵活多变,一些独特的声音处理给予音乐剧浓厚的情感,将音乐剧中的各式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更好的突出了音乐剧的视听感受,艺术性特征尤为明显。二是音乐剧具有广泛的大众基础,娱乐性极佳。音乐剧的创新与发展契合时代要求,不再拘泥于音乐和舞台的结合,一些全新的科技手段也被应用其中,创作题材也延伸到科幻领域,很好的完成了从传统表演到现代艺术的转变,具有很强的商业操作潜力。
二、依托音乐剧盘活新型音乐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教学的开展和创新,汲取了多样的音乐形式和丰富的音乐内容,使各种类型的音乐资源融入到高校的音乐教学课堂中。音乐剧作为颇受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使高校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更加的生动。因而,将音乐剧引入高校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盘活任务驱动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打造生态化的高校音乐课堂。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校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法,但这种
教学方法在高校音乐教学,尤其是声乐教学中的一直难以得到广泛和深入的推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难以创设多元化的任务环境,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而在将音乐剧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之后,则可依托音乐剧所天生具备的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身临其境的表演场景,为高校音乐教学开展提供了各种各样丰富的片段式素材。教师可以非常便捷地将这些音乐素材设计成为音乐表演任务,引导和指导学生分组协作来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讨论来加以评议和指导。
三、音乐剧在音乐教育中的艺术实践价值
(一)艺术实践覆盖面广,有利于优化音乐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整合以本人为例,借鉴在本人在英国学习音乐剧的经验,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中排演经典剧目,与其他相关学科老师合作,在声乐训练上着重学生演唱与戏剧表演的技能,在歌唱中加入语言的训练,说唱相结合,训练学生在歌唱中表演,在舞蹈中歌唱的能力。不再局限于传统声乐训练只注重发音,声音技巧的训练,而是力求从“声音、语言、形体表演”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舞蹈老师在舞蹈课上加入了现代流行舞,爵士舞,街舞等舞种的训练,为音乐剧排演提供了舞蹈支持,加强了“表演性舞蹈”为推动剧情服务的训练,强调表演者表情,内心,戏剧通过肢体展现的能力。为一些声音条件不太好或舞蹈基础不太好但有表演潜能的学生创造了多展示的机会;在剧目排演课创作过程中作曲、编导、道具、布景化妆、服装、灯光、音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化各学科之间的教学实践的整合。
(二)相关学科有机结合,有利于塑造具有良好音乐素质的人才有一小部分高校开展音乐剧艺术实践与乐队伴奏,合成器或双排键相结合的手法更是对学生对表演现场的掌控以及“改编”和“创造性”实践方面得到了锻炼。广东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的排练,双排键在音乐合成和制作音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音乐修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排键要求学生要有灵敏的音乐听力才能适应双排键很少弹主旋律的特点;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合成器伴奏在排演音乐剧《妈妈咪呀》中代替了一个电声乐队,既达到了丰富,灵活的效果,也减低了成本。同时,双排键或合成器的现场伴奏,也培养了学生的“二度创作”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伴奏音乐如何推动表演发展方面的學习也有了极大的热情。另外,双排键或合成器还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演出音乐,解决了MIDI制作音乐成本高或音响资料紧缺的一些难题。当然,在教学中使用双排键或合成器在高校还是少见的,值得进一步开发的课题。
(三)学生自主实践兴趣大,有利于实现实践和教学的良好结合围绕着音乐剧开展的音乐活动,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排演音乐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过去“被动的学”成为现在“主动的演”,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在音乐剧的艺术实践中,每一个同学都找到自己的专长和位置,建立良好的团体合作关系。音乐剧以其无以比拟的集成各个艺术门类的独有优势,成为艺术实践中更全面更受欢迎的形式。
综上所述,音乐剧作为深受学生喜欢的综合艺术形式,在高校的音乐教学开展中发挥了其特有的音乐价值和教学资源优势。因而,作为教学工作者来说,要积极的整合和优化音乐剧的教学内容,突出音乐剧的教学特征,使音乐剧完美的融合到高校的音乐教学课堂中,营造生动、有趣,具有广泛参与性的生态音乐课堂。与此同时,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开展中,实现依托音乐剧盘活新型音乐教学方法、依托音乐剧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依托音乐剧发挥音乐教学素质教育功能等教学目标,展现音乐剧在高校音乐教学开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小宇.从高校音乐剧专业发展现状探析中国音乐剧前景[J].人民音乐,2014,09:76-77.
[2]江民意.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自主学习模式的可行性[J].学周刊,2014.
[3]吴涛.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