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而且能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程度的外化。通过朗读来触动心灵,引起共鸣,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法宝。
【关键词】感情 朗读能力 训练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因为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朗读中加强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把课文所表达的感情融入声音之中,通过朗读外现,触动心灵,引起共鸣。声情并茂的朗读是我们语文课堂返璞归真的标志之一,是达到和作者产生共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声情并茂、唤得伊人归”中的“伊人”即是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感情朗读能力呢?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语文学习非一个“读”了得!自古以来,人们把学习叫做“读书”,可见读在学习方面所起的作用。我曾经给学生讲,如果把“听、说、读、写”几个学语文的要素只保留一个的话,那也只能是读了。读有很多种,默读、精读、品读,那都是消化和吸收,是把信息传到自己的脑子里去,而朗读是外化,是把领会到的课文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朗读不能孤立的进行,不能给学生一篇课文就让他“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在粗读中领会,在默读中消化,在精读中品味,在朗读中升华。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通过默读,了解文章所描写的五幅图画,了解那种春风和煦、春暖花开、春雨迷潆、春色怡人的景象,让学生想象感悟到春天的气息,读起来就特别的有感情。
二、熟读在先,授之以渔
熟读课文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如果一篇文章,教师只给学生朗读一遍,或是听听录音,然后让学生去感情朗读,除了个别悟性、朗读能力较高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还是读不好。因此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正确、快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做必要的示范和指导,使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授之以渔。例如我在教《海燕》一课时,先让学生确立文章的感情基调:慷慨激昂。那么怎么才能读出这种感觉来?我让学生到第一段中去找,找到了四个词:苍茫、卷集、黑色的闪电、高傲。我问他们:“苍茫”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形容大海之大。我又问他们怎么读出这种感觉?学生就开始读,用这样的方式读完这一段,以后的段落只处理个别句子和词语就行了,学生的感觉找到了,读起来就不费劲了。
三、变换形式,移情入境
朗读的形式一定要多变。下面几种方法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范读激情。文本中有许多文词兼美、感情充沛的文章,教授这一类文章时教师如果能够自己或者用录音进行感情朗读,一开篇就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从而产生学习新课的愿望。
2.赛读抒情。初中生都喜欢挑战,可利用他们这个特点,进行朗读训练。我在教授《雷电颂》时,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朗读风雷和电,又穿插几个同学朗读其余段落,结果学生读的出奇的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文内容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美读酝情。可在课堂上放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也可请学生配话外音,也可在学生朗读时进行现场录音重放,古诗词还可让学生唱。
4.演读入情。这接近于我们平时的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组排演,效果往往很好。比如《唐雎不辱使命》,就可让学生演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性格起到很好的作用。较长的现代文,可以采用片断朗读,读重点语段,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反馈交流,快速提高
朗读后要留出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提高功能。常见这样的课堂:甲读了乙读,男生读了女生读,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是学生被老师驱赶着为读而读,学生是有口无心的“念经”。教师应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反馈评价,甚至读完一段后接着指出问题,让其重读或者接着读下去。评述要结合朗读材料进行,不要泛泛而谈。例如一位老师在一学生读完苏轼《水调歌头》后,说;:你读得不错,大家要向他学习。而另一位老师在学生朗读完后,说:你读得很好,不但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而且使我们感悟到了作者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体会到他博大的胸怀。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听了以后产生的感触和前者的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如,我在教《海燕》时,在一生读之前,我问他应该怎么读,他说我要读出海燕的英勇顽强,读出她高傲的雄姿。再让他读效果很好。还有一次,我在一生读完《背影》中父亲买桔一段时,让学生评,有学生说没听出买桔子的艰难,他应该突出那几个动词。然后自己就有滋有味的读起来。
总之,离开了朗朗书声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育的悲哀。不管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历了怎样的变革,朗读始终是我们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的最有效途径。让我们的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唤得“伊人归”吧。我崇尚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感情 朗读能力 训练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因为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朗读中加强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把课文所表达的感情融入声音之中,通过朗读外现,触动心灵,引起共鸣。声情并茂的朗读是我们语文课堂返璞归真的标志之一,是达到和作者产生共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声情并茂、唤得伊人归”中的“伊人”即是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感情朗读能力呢?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语文学习非一个“读”了得!自古以来,人们把学习叫做“读书”,可见读在学习方面所起的作用。我曾经给学生讲,如果把“听、说、读、写”几个学语文的要素只保留一个的话,那也只能是读了。读有很多种,默读、精读、品读,那都是消化和吸收,是把信息传到自己的脑子里去,而朗读是外化,是把领会到的课文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朗读不能孤立的进行,不能给学生一篇课文就让他“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在粗读中领会,在默读中消化,在精读中品味,在朗读中升华。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先让学生通过默读,了解文章所描写的五幅图画,了解那种春风和煦、春暖花开、春雨迷潆、春色怡人的景象,让学生想象感悟到春天的气息,读起来就特别的有感情。
二、熟读在先,授之以渔
熟读课文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如果一篇文章,教师只给学生朗读一遍,或是听听录音,然后让学生去感情朗读,除了个别悟性、朗读能力较高的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还是读不好。因此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正确、快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做必要的示范和指导,使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授之以渔。例如我在教《海燕》一课时,先让学生确立文章的感情基调:慷慨激昂。那么怎么才能读出这种感觉来?我让学生到第一段中去找,找到了四个词:苍茫、卷集、黑色的闪电、高傲。我问他们:“苍茫”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形容大海之大。我又问他们怎么读出这种感觉?学生就开始读,用这样的方式读完这一段,以后的段落只处理个别句子和词语就行了,学生的感觉找到了,读起来就不费劲了。
三、变换形式,移情入境
朗读的形式一定要多变。下面几种方法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1.范读激情。文本中有许多文词兼美、感情充沛的文章,教授这一类文章时教师如果能够自己或者用录音进行感情朗读,一开篇就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从而产生学习新课的愿望。
2.赛读抒情。初中生都喜欢挑战,可利用他们这个特点,进行朗读训练。我在教授《雷电颂》时,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朗读风雷和电,又穿插几个同学朗读其余段落,结果学生读的出奇的好。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文内容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美读酝情。可在课堂上放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也可请学生配话外音,也可在学生朗读时进行现场录音重放,古诗词还可让学生唱。
4.演读入情。这接近于我们平时的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组排演,效果往往很好。比如《唐雎不辱使命》,就可让学生演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性格起到很好的作用。较长的现代文,可以采用片断朗读,读重点语段,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反馈交流,快速提高
朗读后要留出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提高功能。常见这样的课堂:甲读了乙读,男生读了女生读,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是学生被老师驱赶着为读而读,学生是有口无心的“念经”。教师应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反馈评价,甚至读完一段后接着指出问题,让其重读或者接着读下去。评述要结合朗读材料进行,不要泛泛而谈。例如一位老师在一学生读完苏轼《水调歌头》后,说;:你读得不错,大家要向他学习。而另一位老师在学生朗读完后,说:你读得很好,不但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而且使我们感悟到了作者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体会到他博大的胸怀。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听了以后产生的感触和前者的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如,我在教《海燕》时,在一生读之前,我问他应该怎么读,他说我要读出海燕的英勇顽强,读出她高傲的雄姿。再让他读效果很好。还有一次,我在一生读完《背影》中父亲买桔一段时,让学生评,有学生说没听出买桔子的艰难,他应该突出那几个动词。然后自己就有滋有味的读起来。
总之,离开了朗朗书声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育的悲哀。不管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历了怎样的变革,朗读始终是我们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的最有效途径。让我们的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唤得“伊人归”吧。我崇尚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