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中视觉功能的体现探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v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色彩、文字、形质等元素,是装帧设计中的主要表达工具,这部分元素需要运用视觉进行识别,因此当代的装帧设计需要突出视觉功能。文章将对书籍装帧的发展与价值进行简要介绍,并进一步分析色彩、文字在装帧设计中的运用,同时将提出封面形质在装帧设计中的使用路径。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视觉功能;色彩;文字;形质
  视觉是人类的主要感知渠道,通过视觉传递,图文内容可转变为人类的思想。文字是书籍内容的主要载体,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视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图书的装帧设计愈发精美。装帧设计会通过色彩、文字、形质等元素进行表达,而这部分元素同样需要运用视觉进行识别。因此书籍装帧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类视觉的主要特征。
  一、书籍装帧的发展与价值
  书籍装帧可被视为图书的二次装潢,通过装帧设计,图书的封面、扉页等上面的内容将得到丰富。在早期的书籍中,书籍装帧的功能性较强。这一时期的书籍造价较高,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因此设计人员通常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书籍的印制中,封面、扉页的设计以突出功能性内容为主。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出版能力大幅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书籍过剩的问题愈发突出,为了吸引读者的关注,当代的装帧设计被赋予了更多的商业诉求,同时也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书籍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将书籍中所表达的文化进行提炼,已经成为了设计人员常用的手段。同时当代的装帧设计,更加强调视觉冲击力,通过有效的设计,书籍的识别度将得到提升。
  二、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一)各类色彩对视觉的影响
  当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可对人类的心理产生强烈影响,而这一影响也具有共性特征。例如,红色会给人类的神经系统带来刺激,并可促进血液循环。因此红色通常被视为醒目的颜色,将其作为封面底色,可吸引更多的关注。黑色是极为常见的颜色,长时间观察黑色会使人的瞳孔持续放大,在黑色中搜索信息更易出现紧张、不安等情绪。因此在黑色的空间中,人类会感受到压抑。蓝、绿两色是书籍装订中最为长见的颜色,长时间观察这两中颜色,会使人类的情绪保持在平稳状态,其脉搏以及内分泌也将自然放缓。黄色与红色类似,都会对人类的情绪产生刺激。在书籍装帧中运用黄色,同样会使该书籍更加醒目。但黄色也会给人带来不安、危险等感受,应用单一的黄色调,会降低读者信任感。
  (二)常用色彩的文化寓意
  在长期的应用中,色彩通常会与某些事物产生紧密关联,因此在观察到对应的色彩时,同一文化影响下的读者,会将其视为某种文化内涵的代表符号。但颜色的文化内涵也会随着外界信息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红色是我国古代贵族家庭中常见的颜色,因此这一颜色也被赋予了富贵、奢华的寓意,杜甫的“朱门酒肉臭”就是源于这一背景。近代以来,红色被视为革命精神与国家意志的象征,因此有关此类内容的书籍通常会应用较大比例的红色调。近年来,红色也被视为民族文化的特有符号,受此影响部分涉及古典内容的书籍也会将红色应用到装帧设计中。同理黑色、黄色、白色、蓝色等常见色调也被赋予了某种文化内涵。在应用中,设计人员应当将书籍的立意与时代背景进行提炼,并将对应的色彩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设计,读者可通过颜色判断出该书籍的部分特征。
  (三)书籍装帧中的色彩运用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应与书籍主题、读者群体以及陈列环境等因素相融合,并借用封面、书脊、插图等不同部位,合理搭配各类颜色。例如,在儿童读物的装帧设计中,据统计儿童最为喜爱的颜色依次是红色、黄色、橙色、绿色以及蓝色,设计者可优先考虑将书脊位置设计成红、黄两种颜色。依照图书馆常规的陈列方式,书脊是最易被读者观察到的位置。因此将红、黄两色作为书脊的常用色,可引起儿童读者的关注。同时在儿童书籍的封面设计中,蓝色与绿色应当被作为主题颜色。这两种颜色会给儿童读者带来安全感,同时蓝色与天空、海洋的颜色相近,因此蓝色往往与想象空间相关联。再有儿童书籍也应在封面中设计明快、鲜艳的插图,在保障颜色搭配的前提下,这样的设计会激发儿童读者的愉快感,其购买欲望也将增强。
  三、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文字运用
  (一)文字对视觉的影响
  文字是书籍的主要构成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合理编列文字,会对书籍的购书者的视觉产生影响。首先,文字会体现时代感。我国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各种变形。依据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甲骨文体、先秦体、魏晋体以及简化字。由于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这些文字通常会在不同时代背景的书籍装帧设计中得到应用。其次,文字会体现出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应用不同的文字,例如反映俄罗斯地域文化的读物,通常会应用部分俄文元素。最后,文字有隐性表达书籍的功能。这一现象通常会通过读者的视觉感受得以传达。例如,在儿童类读物中,设计人员往往会将卡通化的文字应用在封面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该书籍的类别将得到清晰的体现。
  (二)文字的文化寓意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表现文化内容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字形式逐渐演变为特定的文化符号。例如,甲骨文已经成为了夏、商文明的文化符号,而由于夏、商文明的文献与考古证据较少,因此该文明被赋予了神秘、遥远等文化内涵。这一文化內涵与甲骨文的部分特征极为相似,因此甲骨文也被赋予了相同的文化内涵。而且,我国汉字的形式变化较为丰富,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文字的形态变化更为灵活,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各类型的文字形态同样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幽默类书籍的应用中,方形文字往往被转变为笑脸的形态,其中部分书籍甚至会对其增设“眼睛”等面部器官。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将通过视觉接受到强烈的暗示,并会联想到相声、小品等文化项目。
  (三)书籍装帧中的文字应用
  文字是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兼顾内容表达、协调搭配以及文化审美等层面需求,灵活掌握文字的运用。内容表达是指封面文字在体现书籍题目的同时,仍可将书籍的立意、背景等元素进行体现。而协调搭配是指封面文字与色彩、形质等元素保持协调。文化审美是指文字设计与读者的审美需求保持一致,在具体的应用中,设计人员应当兼顾读者群体的年龄特征与地域性。例如,三联版的《金庸全集》,就将繁体行书作为封面字体,即可表现出作品的时代背景,也可将武侠文化中的飘逸、畅想等元素体现出来。同时封面设计人员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书名排列设计为对联形式。这样的设计即与整体设计保持协调,也重点突出了我国古典文化的韵味。   四、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形质变化
  (一)书籍形质的视觉影响
  书籍形质可具体包括封面选材、工艺运用等元素。但这部分元素需要与颜色、插图等设计结合使用。例如,珠光材质的封面通常具有较强的反光效果,将其与清晰的封面图片搭配使用,会体现出近似照片的效果。这样的设计会对读者的视觉产生影响,并体现出写实感。而格纹卡纸可与淡黄色、褐色等颜色搭配使用。通过这样的设计,卡纸的格纹将更加突出并体现出年代感。再有线装版的书籍设计,通常会搭配单色调的纸质封面。这样的造型与我国古代书籍的外观较为接近。书籍形质的设计,是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表达的效果不够清晰,因此其通常会作为色彩与文字表达的辅助手段。在具体的应用中,设计人员也应综合考虑不同材质的成本,并参照陈别摆放等元素进行设计。
  (二)书籍形质的文化内涵
  常用的书籍封面材质,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这部分材质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皮革类的材质价格较高,在生活中常用于高档服装的面料。这样的应用环境,会对读者的观念造成影响,运用皮革类的书籍封面,常会被视为精装书籍。丝织品是我国古典时期最为主要的外贸商品之一,也是该时期贵族阶层常用的服装面料。因此丝织品与我国的古典文化建立了深厚的渊源并被赋予了高雅的文化内涵。在具体的应用中,设计人员通常会将此类封面应用于精装版的古典书籍中。再有珠光纸等高亮度的封面材质,通常被应用于现代书籍。现代社会的照明设备得到了广泛使用,运用亮度冲击人类的视觉,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化的标志之一。因此高亮度的封面材质与现代文化的部分特质较为接近。
  (三)书籍装帧设计中形质的应用
  形质设计通常可较好地体现出书籍的年代、价格、品类的特征。在具体的应用中,设计人员应当根据以上要素,合理搭配书籍形质。例如,《弟子规》等古典儿童教材,可应用蓝色作为主题颜色,并使用线装版的装订设计,同时书名字体可使用繁体楷书。蓝色是儿童较为喜爱的颜色,这样的颜色设计也与我国古典书籍较为接近。同时线装版是我国古典书籍较为常用的设计,使用这一装帧方式,可使该书籍的年代背景得以体现。而繁体楷书的运用也与年代特征、书籍功能保持一致,运用类似的设计将使书籍获得更多的关注。而当代内容的儿童书籍则可使用高亮度材质的封面,并配以丰富的图案。通过这样的设计,儿童读者将感受到更为明快的视觉体验,该书籍的关注度也将得到提高。
  五、结语
  当代装帧设计更加关注视觉功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首先要掌握各类颜色的视觉效果与文化内涵,从而使色彩运用更加符合书籍的特质。其次应当深入挖掘文字的文化价值,并利用变形等处理方式,体现出书籍的功能与立意,从而使该设计的视觉功能得以体现。最后应当灵活设计书籍的封面材质,并结合色彩、文字等元素,体现出书籍的年代感与功能。
  参考文献:
  [1]吕海平.解读书籍装帧设计中视觉功能的体现[J].艺术科技,2017(7):247.
  [2]田志涌.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线性艺术的呈现方式与应用技巧研究[J].编辑之友,2015(4):86-89.
  [3]邹本忠,刘东杰.社会发展催生现代审美意识的崛起——从书籍装帧设计审美意识的变化看文化审美的发展变迁[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54-159.
  作者單位:
   安徽美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2000年7月注定成为我生命中一段不平凡日子的开端.那年我以626分、辽宁省普兰店市38中理科状元的高考成绩,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专业的一名本科生.
目的 研究脱花煎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早期药流及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欲行药物流产的早期妊娠者
はじめに:社会地位が低い舞姬は社会地位が高い役人と付き合つたら、文章の中の他人から見ると、それがお金と権利を交换する嫌いがあると思つている.しかし、この二人が一目
摘 要:“茶”作为世界性的一种饮品,受到各种族、各地区居民的欢迎。中国作为茶文化大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品种不一的各类型茶叶使得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既然中国人喜欢饮茶必然少不了运用相关的茶具,因此传统的陶瓷茶具一直广受欢迎。古代人讲究饮茶之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重视陶瓷茶具本身的艺术性。中国人的好茶、爱茶之甚直接促使了陶瓷茶具的不断发展,其创造素材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社会日常生活。同时由于
我走路一向都是懒懒散散的,脚抬不起来,踢踢沓沓的.妈妈有个经典的评价:你穿什么鞋都像是穿拖鞋.
基本案情:2015年3月14日22时许,孙某驾驶一辆小车行驶至一路口时,突然遇见张某从路口跑出欲到道路对面,孙某避让不及,撞倒张某致其当场死亡,后孙某驾车逃离现场。孙某无其他违法行
一早晨开车去上班,行到十字路口,发现只有一个直行的红灯,我是要左拐的,而那个灯却瞎着。按照通常情况判断,直行红灯,也就意味着左拐灯是绿的。思考了两秒,就果断开过去了。
期刊
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崇尚思想的国度。当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和孟子分别以“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和“息邪说,放淫词”而把自己的儒家学说绝对化时,就已经确立了禁绝思想的基本精神。此后,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两千多年中国王权专制主义的统治思想,思想基本就在传统中国灭绝了。  我这样说,也许立刻就会有很多人反驳我:思想灭绝了?怎么会呢?难道儒家思想本身不就是“思想”吗?难道在社会上
老婆周四应某报之邀,扮作美女记者,约了一位韩国朋友做访谈,想写一些“大地上的异乡客”式的外国人在华生活点滴.我责无旁贷地去做捧哏,负责插科打诨,以免采访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