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1-0017-0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愉悦、精彩,无疑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次革命。
一、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结合起来,通过语言的描绘、文字的表述、图像的演示、动画的模拟、音乐的渲染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如在教学课文《毛毛虫的故事》时,先出示几张毛毛虫的照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毛毛虫的第一印象。再出示几张蝴蝶的图片,询问学生:美丽的蝴蝶是怎么变成的?然后再播放毛毛虫化蛹成蝶的视频,学生对毛毛虫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在毛毛虫身上发生的故事就很想知道了,学习积极性得以攀升。
二、改变呈现方式,突破教学重点
多媒体教学可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物可看,寓创造性思维于顺向思维中。看着精彩的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置身于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会很轻松地将图片内容描述出来,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如在指导学生写作命题作文《考场万象》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刻画人物的技巧。在让学生说考场中的现象时,教师就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来仔细说,再归纳人物刻画的方法。接着再出示一张照片,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的人物,发挥想象,口头说说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学生说完后再出示与这个画面的范文,让学生分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经过这样的练习,怎样去刻画一个人物就显得具体可感了。再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去写一个他印象深刻的考场现象,达到巩固拓展的目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整合媒体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可以深化学科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手段十分单一,教具就是挂图、小黑板、实物等,有的教具不便于准备、携带和保存,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讲得苦,学生学得累。但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后,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大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语文《出师表》时,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分析诸葛亮忠臣形象。学生虽说对诸葛亮有些了解,但仅限于他的智慧和谋略,要说起他的“忠”来,却无从说起了。若让老师讲,这个内容几节课也说不完,学生可能还不乐意听,不如放手让学生去网上搜索答案,搜索“白帝城托孤”“南征”“北伐”,让他们到网上去了解诸葛亮的生平和事迹。学生通过浏览网页,观看视频,体会了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生自己得来的劳动果实,感悟会更深刻一些。
四、扩大知识领域,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如某教师在教学完《出师表》后,见学生对诸葛亮的热情并未减退,于是因势利导,布置学生这周的周记就写诸葛亮,谈谈自己对他的看法。周记交上来之后,让这位教师大吃一惊,为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说起》《是“忠”还是“愚忠”》《假如我是诸葛亮》……这一篇篇闪烁着思想光辉的文字,无不是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后受到启发而写下的。
五、创设评价平台,反馈教学信息
多媒体技术也能协助教师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并使教学活动显得更加丰富,有趣味,信息交流活动更贴近真实。比如很多课(特别是作文课)上都有针对性学生写作的训练,可在学生写完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大家一起评析、修改。也可让学生在电脑上完成这一作业,再上传到网络教室,学生可相互查阅。教师也可用网络技术收集学生作业,分析教学效果,及时点评,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手段引路课堂,确实能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施创新教育。但在教师的语文多媒体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第一、语文教学过程的程式化的设置,淡化了师生间的互动。
一些中小学语文课几乎逢课(特别是公开课)必用多媒体课件,老师备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就是制作课件。课件代替了传统的教案,以前围绕着课文文字材料展开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也被课件设置好的程序所取代,人机互动的感官刺激代替了师生互动的心灵撞击。以至于教师的个性和课文的特征消融在形、声、色的课件中,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则在多媒体的信息轰炸下,难有诵读感情和深入思考的机会。
有些老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不过是把要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移到屏幕上,单纯塞给学生概念和定义,老师成为了一只操纵课件的手,没有真正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的真正效用。或倾向于按照预设程序刻板地进行教学,致使师生之间缺乏即时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学生面对如此姿彩纷呈的多媒体,虽然是饱了眼福、享了耳福,但结果却少了灵气。真正成功的课是有境界的,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精神上的交流、思想的撞击展现出来的。
第二、语文课文内容的声象化处理,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教科书中的课文是教学的纽带和核心,它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文字符号,师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都围绕着它而展开。多媒体把课文内容声象化处理后,学生面对的是声形并茂的具体形象,而非对文字符号的直接感悟,这样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语文材料之外,读“文”变成了读“图”,“文”的抽象概括性和模糊性被“图”的直观具体性和明确性所替代,就如同观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来代替名著阅读一样,表面看能使语文材料的意蕴更加形象生动,实际上却扼杀了学生由直接感悟汉语符号所引发的创造和联想。如七年级语文(上册)何其芳的《秋天》,诗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有些老师上此课时,“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就出示一幅农民收割图,“撒下圆圆的网”就出示一幅撒网捕鱼的图片,或许还会配上一些背景音乐,这样的课根本无法品味到作者用词的精妙,也无法感受到作者对秋的微妙的情感,最主要的是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全部都用图片展示出来了,学生想什么呢?所以我们对于哪些内容可作声象化处理,哪些内容须诵读感悟,必须审慎对待。即使进行声象化处理,也应该以感悟语文材料为前提。
多媒体教学虽有诸多优势,但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摆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位置,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整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愉悦、精彩,无疑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次革命。
一、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结合起来,通过语言的描绘、文字的表述、图像的演示、动画的模拟、音乐的渲染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如在教学课文《毛毛虫的故事》时,先出示几张毛毛虫的照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毛毛虫的第一印象。再出示几张蝴蝶的图片,询问学生:美丽的蝴蝶是怎么变成的?然后再播放毛毛虫化蛹成蝶的视频,学生对毛毛虫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在毛毛虫身上发生的故事就很想知道了,学习积极性得以攀升。
二、改变呈现方式,突破教学重点
多媒体教学可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物可看,寓创造性思维于顺向思维中。看着精彩的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置身于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会很轻松地将图片内容描述出来,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如在指导学生写作命题作文《考场万象》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刻画人物的技巧。在让学生说考场中的现象时,教师就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来仔细说,再归纳人物刻画的方法。接着再出示一张照片,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的人物,发挥想象,口头说说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学生说完后再出示与这个画面的范文,让学生分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经过这样的练习,怎样去刻画一个人物就显得具体可感了。再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去写一个他印象深刻的考场现象,达到巩固拓展的目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整合媒体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学科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可以深化学科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手段十分单一,教具就是挂图、小黑板、实物等,有的教具不便于准备、携带和保存,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讲得苦,学生学得累。但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后,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大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语文《出师表》时,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分析诸葛亮忠臣形象。学生虽说对诸葛亮有些了解,但仅限于他的智慧和谋略,要说起他的“忠”来,却无从说起了。若让老师讲,这个内容几节课也说不完,学生可能还不乐意听,不如放手让学生去网上搜索答案,搜索“白帝城托孤”“南征”“北伐”,让他们到网上去了解诸葛亮的生平和事迹。学生通过浏览网页,观看视频,体会了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生自己得来的劳动果实,感悟会更深刻一些。
四、扩大知识领域,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如某教师在教学完《出师表》后,见学生对诸葛亮的热情并未减退,于是因势利导,布置学生这周的周记就写诸葛亮,谈谈自己对他的看法。周记交上来之后,让这位教师大吃一惊,为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说起》《是“忠”还是“愚忠”》《假如我是诸葛亮》……这一篇篇闪烁着思想光辉的文字,无不是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后受到启发而写下的。
五、创设评价平台,反馈教学信息
多媒体技术也能协助教师完成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并使教学活动显得更加丰富,有趣味,信息交流活动更贴近真实。比如很多课(特别是作文课)上都有针对性学生写作的训练,可在学生写完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大家一起评析、修改。也可让学生在电脑上完成这一作业,再上传到网络教室,学生可相互查阅。教师也可用网络技术收集学生作业,分析教学效果,及时点评,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手段引路课堂,确实能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施创新教育。但在教师的语文多媒体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第一、语文教学过程的程式化的设置,淡化了师生间的互动。
一些中小学语文课几乎逢课(特别是公开课)必用多媒体课件,老师备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就是制作课件。课件代替了传统的教案,以前围绕着课文文字材料展开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也被课件设置好的程序所取代,人机互动的感官刺激代替了师生互动的心灵撞击。以至于教师的个性和课文的特征消融在形、声、色的课件中,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则在多媒体的信息轰炸下,难有诵读感情和深入思考的机会。
有些老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不过是把要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移到屏幕上,单纯塞给学生概念和定义,老师成为了一只操纵课件的手,没有真正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的真正效用。或倾向于按照预设程序刻板地进行教学,致使师生之间缺乏即时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学生面对如此姿彩纷呈的多媒体,虽然是饱了眼福、享了耳福,但结果却少了灵气。真正成功的课是有境界的,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精神上的交流、思想的撞击展现出来的。
第二、语文课文内容的声象化处理,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教科书中的课文是教学的纽带和核心,它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文字符号,师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都围绕着它而展开。多媒体把课文内容声象化处理后,学生面对的是声形并茂的具体形象,而非对文字符号的直接感悟,这样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语文材料之外,读“文”变成了读“图”,“文”的抽象概括性和模糊性被“图”的直观具体性和明确性所替代,就如同观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来代替名著阅读一样,表面看能使语文材料的意蕴更加形象生动,实际上却扼杀了学生由直接感悟汉语符号所引发的创造和联想。如七年级语文(上册)何其芳的《秋天》,诗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有些老师上此课时,“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就出示一幅农民收割图,“撒下圆圆的网”就出示一幅撒网捕鱼的图片,或许还会配上一些背景音乐,这样的课根本无法品味到作者用词的精妙,也无法感受到作者对秋的微妙的情感,最主要的是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全部都用图片展示出来了,学生想什么呢?所以我们对于哪些内容可作声象化处理,哪些内容须诵读感悟,必须审慎对待。即使进行声象化处理,也应该以感悟语文材料为前提。
多媒体教学虽有诸多优势,但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摆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位置,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整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