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更需要关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效,即改变以往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感知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不断给小学数学课堂注入鮮活的力量,使它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质效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小学数学因其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学科特点,对于认知力和理解力尚低的小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也给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上常常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痛苦不堪,不知所云。因此,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效,就要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以学生为本位,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发对数学的情感。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上存在诸多问题
总体而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呆板,机械性、重复性工作较多,缺少启发性和趣味性,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依然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老路子,由于课容量不断加大,课堂上大多依赖教师,老师在一堂课上总在讲话,过于忙碌,提出的问题也较琐碎,往往自问自答,没有启发性,更无思考价值。或是课堂上发问太多,经常把整个教学内容搞得支离破碎,不利于知识的连贯性,而且过多的问答,表面上是师生在不停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输”知识,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水平也没有得到实质的提升。
2.能力培养方面不尽如人意
在数学学习中,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其核心和灵魂所在,当然,在小学阶段,我们还谈不上让学生建立多么深奥和复杂的逻辑思维体系,但是可以通过简单地算数、应用题训练为学生灌输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过于倚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3.新方法的应用浮于表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也涌现出了不少新方法、新教法。例如创设情境法、合作学习法、分层递进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技术的引进,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了传统的课堂,但在实际操作上,往往浮于表面,形式化严重,缺少针对性,很多方法是为使用而使用,往往有牵强附会之感。
二、多管齐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效
1.增加操作性环节,让课堂趣味横生
数学往往具有抽象的特点,而且小学时期的学生有着好动、活跃、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增强可操作性,使得数学知识和原理直观化、形象化。比如,学习数字时,可以使用实物教具;学习形状时,让学生动手测一测、量一量;學习分数时,可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其他分数来。教师也可示范操作,增强可观感,并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使学生手脑并用,既能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2.把生活引进课堂,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不仅是一门兼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正是为生活服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让数学在学生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联系平时商场购物的情形;学习时间时,可结合日常时间的概念,通过生活化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又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当前,很多教师把现代信息技术引进课堂,运用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等电教设备开展教学,通过课件的多媒体功能尽量把数学演算、逻辑推理、图形变化等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由“静”变“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改善了教学形式。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现在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时髦,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花哨,甚至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运用多媒体课件,最后使学生眼花缭乱,教学形式喧宾夺主,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4.提倡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长期以来,我们设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授课乃至布置课后作业习惯于使用统一标准,没有做到因人而异,不具有针对性。其实,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因此,课堂中的练习要因人而异、分层布置,这对于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并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胡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J].中文信息,2014.
[2]黄影果.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青年与社会,2011.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质效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小学数学因其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学科特点,对于认知力和理解力尚低的小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也给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上常常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痛苦不堪,不知所云。因此,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效,就要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以学生为本位,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发对数学的情感。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上存在诸多问题
总体而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呆板,机械性、重复性工作较多,缺少启发性和趣味性,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依然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老路子,由于课容量不断加大,课堂上大多依赖教师,老师在一堂课上总在讲话,过于忙碌,提出的问题也较琐碎,往往自问自答,没有启发性,更无思考价值。或是课堂上发问太多,经常把整个教学内容搞得支离破碎,不利于知识的连贯性,而且过多的问答,表面上是师生在不停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输”知识,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水平也没有得到实质的提升。
2.能力培养方面不尽如人意
在数学学习中,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其核心和灵魂所在,当然,在小学阶段,我们还谈不上让学生建立多么深奥和复杂的逻辑思维体系,但是可以通过简单地算数、应用题训练为学生灌输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过于倚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3.新方法的应用浮于表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也涌现出了不少新方法、新教法。例如创设情境法、合作学习法、分层递进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技术的引进,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了传统的课堂,但在实际操作上,往往浮于表面,形式化严重,缺少针对性,很多方法是为使用而使用,往往有牵强附会之感。
二、多管齐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效
1.增加操作性环节,让课堂趣味横生
数学往往具有抽象的特点,而且小学时期的学生有着好动、活跃、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增强可操作性,使得数学知识和原理直观化、形象化。比如,学习数字时,可以使用实物教具;学习形状时,让学生动手测一测、量一量;學习分数时,可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其他分数来。教师也可示范操作,增强可观感,并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使学生手脑并用,既能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2.把生活引进课堂,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不仅是一门兼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正是为生活服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让数学在学生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联系平时商场购物的情形;学习时间时,可结合日常时间的概念,通过生活化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又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当前,很多教师把现代信息技术引进课堂,运用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等电教设备开展教学,通过课件的多媒体功能尽量把数学演算、逻辑推理、图形变化等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由“静”变“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改善了教学形式。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现在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时髦,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花哨,甚至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运用多媒体课件,最后使学生眼花缭乱,教学形式喧宾夺主,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4.提倡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长期以来,我们设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授课乃至布置课后作业习惯于使用统一标准,没有做到因人而异,不具有针对性。其实,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因此,课堂中的练习要因人而异、分层布置,这对于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并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胡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J].中文信息,2014.
[2]黄影果.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青年与社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