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的过程被斯坦纳分为四个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在侵入和吸收的过程当中,因为各种原因会造成损失,而译者需要从不同层面补偿这些损失。这篇文章以阐释学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许渊冲的古典诗歌翻译为具体实例,从语法层面、审美层面以及文化层面分析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的翻译补偿。
关键词:补偿;阐释学;斯坦纳;翻译四步骤;诗歌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翻译为什么要补偿?之所以要补偿,是因为有损失在先。翻译损失是指翻译过程中信息、意义、语用功能、文化因素、审美形式及其功能的丧失。(夏延德,2006:3)翻译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确保译文尽可能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以及文化等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补偿手段。关于翻译损失及补偿,国内外翻译理论家进行过很多討论,本文以阐释学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提出的翻译四步骤为理论基础,分析诗歌翻译的补偿。诗歌因其特殊的文本形式,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译的”,翻译出的作品要想尽可能多地表达出原诗的内容、意义、意境以及文化信息等是很不容易的。
二、斯坦纳翻译四步骤及翻译补偿
阐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或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学认为“翻译即解释”。乔治·斯坦纳(George Stainer)是阐释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通天塔之后》使得阐释学与翻译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该著作中,乔治·斯坦纳指出翻译的过程就是读者和译者理解和阐释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步骤:信任(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 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斯坦纳认为,任何翻译活动都始于译者对译本的“信任”和选择,即译者首先认同对原文本的翻译是有意义的或可实现某一目的的。翻译的第二步是“侵入”,在斯坦纳看来,“译者无法不对他的时代和背景妥协”。译者的“侵入”是积极的,它使译入语读者得以接近原作者的视域。斯坦纳将翻译第三步“吸收”分为对原文本意义和形式上的吸收两大类。斯坦纳指出在译者的“侵入”和“吸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原文各方面的缺失,因此译者必须尽力“弥补以恢复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平衡” (Steiner, 2001:318)。最后,完整的翻译步骤以“补偿”作为终结。
补偿是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或规范的其他语言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的修复或弥补。(夏延德,2006:68)柯平在一篇论及补偿的文章中对补偿定义如下:这里的补偿,是指补偿照字面‘直译’原文将会造成的原文意义的丢失。(柯平,1991:23)从阐释学的概念上讲,翻译过程涉及到的视域包括译者、源语文本、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读者的视域,这几种视域之间存在差异,叫视域差。因为视域差的存在,译文与源语文本之间肯定会存在差异,即产生了翻译损失。首先,两种不同的语言要进行转换,但其表示的符号不同,从句法层面就不可能达到完全对等。其次,译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其自身的母语的思维方式,在对外语的理解的层面上,多少会有所缺失。再次,译者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会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因此也会造成译文在文化层面上的损失。损失的范围可以波及语言意义、语言外信息、社会文化、审美、风格等各个环节。(夏延德,2006:6)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语言、审美及文化几个层面进行补偿,尽可能地追求对等。
三、诗歌翻译的补偿
诗歌旨在传情达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而因为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有着格式和韵律的限制,必定会影响文化意境的传达,难以避免地造成文化信息的流失。弗罗斯特就曾说过“诗是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因此对诗歌的翻译有着特殊的要求。在英译诗歌的作品中,不能不提到的是许渊冲的译文。他曾提出“三美”的译诗原则,即诗歌翻译要达到音美、形美和意美。他认为,“译诗除了传达原诗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1984:73)下面我们以许渊冲的诗歌英译文为例,从语法、审美以及文化三个层面来讨论一下诗歌翻译的补偿。
1、语法层面的补偿
在许渊冲的《静夜思》英译文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句被翻译成“Gaz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Looking down,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汉语,尤其是古典诗歌语言,通常言简意赅,字数很少,却包含丰富的内容。但是英语中除了特殊情况外,每个句子都需要有主语,因此在翻译诗歌的时候需要给译文添加主语。这是由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结构决定的。在这句诗中,“举头”和“低头”都没有主语,汉语诗句读起来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英文却不同,所以译文补充了“I”作为发出动作的主语。这种补充主语的现象,在诗歌英译中随处可见,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后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许译为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boundless blu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上句添加了主语 “His”,下句添加主语 “I”。
2、审美层面的补偿
审美层面的补偿,也就是译者在为了实现形式或格式统一的情况下,用到补偿翻译的方法。对于诗歌这一种文本类型,翻译出来的译文可以仍然是诗歌,也可以是散文的形式。许渊冲因为追求诗歌翻译的“三美”, 几乎所有的译诗都押韵工整,音步整齐,采用韵体诗的形式,力求在形式上与原诗形成一致。看下面两个例子:
李清照的词《渔家傲·记梦》最后一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许译:“The roc soars up to minety thoussand miles and nine, O wind mine! Don’t stop but carry my boat to three isles divine!”许渊冲把“九万里”翻译成“minety thoussand miles and nine”(九万零九里)是故意为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三美”中的形美,也就是翻译后的诗歌仍然是诗歌,具有诗歌的特点,同样要讲究格式和韵律。为了和上下句押同一个韵,所以补充了“nine”。
再看,李白的《秋浦歌》后面一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许渊冲的译文是“I look into my mirror bright. From where comes autumn frost in sight?”“何处得秋霜”的意思本来用“From where comes autumn frost”就可以完整地表达了,但是为了和上句的尾音“-right”形成押韵,译者补充了“in sight”作为结尾,使得整个诗歌完美地呈现出韵体诗的格式。
3、文化层面的补偿
语言文化的差异必定导致翻译活动中的文化损失,因此能否尽可能多地传达出源语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是译文好坏的关键。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毋庸置疑。奈达指出:“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双文化(biculturalism)甚至比双语(bilingualism)能力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与其发挥作用的文化关联中才具有意义。”(Nida, 1993: 110)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后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许渊冲的翻译是“I know my brothers would, with dogwood spray in hand, Climb up the mountain and miss me so far away”。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西方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九月九的时候,兄弟们要登高插茱萸。因为九月九重阳节是中国才有的节日,而中國人的节日团聚更是传统,因此许渊冲在他的翻译中补充了“miss me so far away”,让译文读者能了解原诗作者想要传达的思兄之情。
再看秦观《鹊桥仙》的下阕的第一句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许渊冲的译文如下:“Their tender love flows like a stream, This happy date seems but a dream. Can they bear a separate homeward way?”在这句诗中,“鹊桥”是中国的一个神话故事里面的典故,说的是牛郎织女被分开后只能每年七夕节的时候在鹊桥相会。但是如果用音译法翻译,而不做任何解释的话,译文读者不一定能懂,所以许渊冲翻译的是“a separate homeward way”,而不是简单地翻译成一座桥的名字,是为文化层面的补偿。再看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许译为“Our emperors captures, It is a burning shame.”靖康耻是中国历史上北宋年间发生的一起事变,宋徽宗、宋钦宗连同大量皇族及朝臣被金人俘虏,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在译文中,许渊冲将靖康耻解释为“君主被俘虏”,清晰地表达出了其具体意义,补偿了文化层面的损失。
四、结语
阐释翻译理论打破了“忠实性”的神话,将译者从片面追求“忠实”的羁绊中解放出来。(金敬红2005: 386)斯坦纳认为翻译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在“侵入”和“吸收”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损失,因此,译者需要“补偿”这些损失。从上述译文的例子来看,诗歌翻译很多情况下都不可能只是字面上的对等,必须会有一些有意的补充,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解释。只有译者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诗歌,分析诗歌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并采取合适的补偿策略,尽可能地把翻译损失降到最低,就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敬红,阐释翻译理论与阐释过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第7卷第5期
[2]刘艳红,翻译补偿研究现状分析及不同层面的翻译补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3]邱素莉,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补偿[J].科技信息,2011年第4期
[4]夏延德,翻译补偿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5]许渊冲选译,最爱唐宋词[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7]袁行霈编,许渊冲英译,大中华文库:新编千家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Nida Eugen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9]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关键词:补偿;阐释学;斯坦纳;翻译四步骤;诗歌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翻译为什么要补偿?之所以要补偿,是因为有损失在先。翻译损失是指翻译过程中信息、意义、语用功能、文化因素、审美形式及其功能的丧失。(夏延德,2006:3)翻译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确保译文尽可能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以及文化等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补偿手段。关于翻译损失及补偿,国内外翻译理论家进行过很多討论,本文以阐释学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提出的翻译四步骤为理论基础,分析诗歌翻译的补偿。诗歌因其特殊的文本形式,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译的”,翻译出的作品要想尽可能多地表达出原诗的内容、意义、意境以及文化信息等是很不容易的。
二、斯坦纳翻译四步骤及翻译补偿
阐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或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学认为“翻译即解释”。乔治·斯坦纳(George Stainer)是阐释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通天塔之后》使得阐释学与翻译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该著作中,乔治·斯坦纳指出翻译的过程就是读者和译者理解和阐释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步骤:信任(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 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斯坦纳认为,任何翻译活动都始于译者对译本的“信任”和选择,即译者首先认同对原文本的翻译是有意义的或可实现某一目的的。翻译的第二步是“侵入”,在斯坦纳看来,“译者无法不对他的时代和背景妥协”。译者的“侵入”是积极的,它使译入语读者得以接近原作者的视域。斯坦纳将翻译第三步“吸收”分为对原文本意义和形式上的吸收两大类。斯坦纳指出在译者的“侵入”和“吸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原文各方面的缺失,因此译者必须尽力“弥补以恢复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平衡” (Steiner, 2001:318)。最后,完整的翻译步骤以“补偿”作为终结。
补偿是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或规范的其他语言手段,根据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的修复或弥补。(夏延德,2006:68)柯平在一篇论及补偿的文章中对补偿定义如下:这里的补偿,是指补偿照字面‘直译’原文将会造成的原文意义的丢失。(柯平,1991:23)从阐释学的概念上讲,翻译过程涉及到的视域包括译者、源语文本、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读者的视域,这几种视域之间存在差异,叫视域差。因为视域差的存在,译文与源语文本之间肯定会存在差异,即产生了翻译损失。首先,两种不同的语言要进行转换,但其表示的符号不同,从句法层面就不可能达到完全对等。其次,译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其自身的母语的思维方式,在对外语的理解的层面上,多少会有所缺失。再次,译者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会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因此也会造成译文在文化层面上的损失。损失的范围可以波及语言意义、语言外信息、社会文化、审美、风格等各个环节。(夏延德,2006:6)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语言、审美及文化几个层面进行补偿,尽可能地追求对等。
三、诗歌翻译的补偿
诗歌旨在传情达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而因为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有着格式和韵律的限制,必定会影响文化意境的传达,难以避免地造成文化信息的流失。弗罗斯特就曾说过“诗是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因此对诗歌的翻译有着特殊的要求。在英译诗歌的作品中,不能不提到的是许渊冲的译文。他曾提出“三美”的译诗原则,即诗歌翻译要达到音美、形美和意美。他认为,“译诗除了传达原诗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1984:73)下面我们以许渊冲的诗歌英译文为例,从语法、审美以及文化三个层面来讨论一下诗歌翻译的补偿。
1、语法层面的补偿
在许渊冲的《静夜思》英译文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句被翻译成“Gaz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Looking down,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汉语,尤其是古典诗歌语言,通常言简意赅,字数很少,却包含丰富的内容。但是英语中除了特殊情况外,每个句子都需要有主语,因此在翻译诗歌的时候需要给译文添加主语。这是由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结构决定的。在这句诗中,“举头”和“低头”都没有主语,汉语诗句读起来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英文却不同,所以译文补充了“I”作为发出动作的主语。这种补充主语的现象,在诗歌英译中随处可见,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后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许译为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boundless blu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上句添加了主语 “His”,下句添加主语 “I”。
2、审美层面的补偿
审美层面的补偿,也就是译者在为了实现形式或格式统一的情况下,用到补偿翻译的方法。对于诗歌这一种文本类型,翻译出来的译文可以仍然是诗歌,也可以是散文的形式。许渊冲因为追求诗歌翻译的“三美”, 几乎所有的译诗都押韵工整,音步整齐,采用韵体诗的形式,力求在形式上与原诗形成一致。看下面两个例子:
李清照的词《渔家傲·记梦》最后一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许译:“The roc soars up to minety thoussand miles and nine, O wind mine! Don’t stop but carry my boat to three isles divine!”许渊冲把“九万里”翻译成“minety thoussand miles and nine”(九万零九里)是故意为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三美”中的形美,也就是翻译后的诗歌仍然是诗歌,具有诗歌的特点,同样要讲究格式和韵律。为了和上下句押同一个韵,所以补充了“nine”。
再看,李白的《秋浦歌》后面一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许渊冲的译文是“I look into my mirror bright. From where comes autumn frost in sight?”“何处得秋霜”的意思本来用“From where comes autumn frost”就可以完整地表达了,但是为了和上句的尾音“-right”形成押韵,译者补充了“in sight”作为结尾,使得整个诗歌完美地呈现出韵体诗的格式。
3、文化层面的补偿
语言文化的差异必定导致翻译活动中的文化损失,因此能否尽可能多地传达出源语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是译文好坏的关键。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毋庸置疑。奈达指出:“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双文化(biculturalism)甚至比双语(bilingualism)能力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与其发挥作用的文化关联中才具有意义。”(Nida, 1993: 110)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后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许渊冲的翻译是“I know my brothers would, with dogwood spray in hand, Climb up the mountain and miss me so far away”。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西方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九月九的时候,兄弟们要登高插茱萸。因为九月九重阳节是中国才有的节日,而中國人的节日团聚更是传统,因此许渊冲在他的翻译中补充了“miss me so far away”,让译文读者能了解原诗作者想要传达的思兄之情。
再看秦观《鹊桥仙》的下阕的第一句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许渊冲的译文如下:“Their tender love flows like a stream, This happy date seems but a dream. Can they bear a separate homeward way?”在这句诗中,“鹊桥”是中国的一个神话故事里面的典故,说的是牛郎织女被分开后只能每年七夕节的时候在鹊桥相会。但是如果用音译法翻译,而不做任何解释的话,译文读者不一定能懂,所以许渊冲翻译的是“a separate homeward way”,而不是简单地翻译成一座桥的名字,是为文化层面的补偿。再看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许译为“Our emperors captures, It is a burning shame.”靖康耻是中国历史上北宋年间发生的一起事变,宋徽宗、宋钦宗连同大量皇族及朝臣被金人俘虏,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在译文中,许渊冲将靖康耻解释为“君主被俘虏”,清晰地表达出了其具体意义,补偿了文化层面的损失。
四、结语
阐释翻译理论打破了“忠实性”的神话,将译者从片面追求“忠实”的羁绊中解放出来。(金敬红2005: 386)斯坦纳认为翻译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在“侵入”和“吸收”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损失,因此,译者需要“补偿”这些损失。从上述译文的例子来看,诗歌翻译很多情况下都不可能只是字面上的对等,必须会有一些有意的补充,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解释。只有译者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诗歌,分析诗歌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并采取合适的补偿策略,尽可能地把翻译损失降到最低,就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敬红,阐释翻译理论与阐释过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第7卷第5期
[2]刘艳红,翻译补偿研究现状分析及不同层面的翻译补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3]邱素莉,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补偿[J].科技信息,2011年第4期
[4]夏延德,翻译补偿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5]许渊冲选译,最爱唐宋词[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7]袁行霈编,许渊冲英译,大中华文库:新编千家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Nida Eugen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9]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