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者“被精神病”现象的法学思考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51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矛盾突出,加上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利益冲突带来的各种纠纷就不可避免,因而导致上访的不断增多。上访者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他们在与有关方面进行对抗时,他们的能力和权利从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在当公共权力开始介入的时候,就会使得双方的力量更加的不平衡,弱势的一方更为弱势,原本已经拥有的权利也遭到了遮挡和分解。本文将从精神病的界定、上访者“被精神病”的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来对上访者的法律保护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关键词:上访者;精神病;法律
  中图分类号:D922.1;D9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183-01
  作者简介:刘雨滨(1992-),男,本科,河南省通许县人民检察院,干警,研究方向:法学。
  上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访问等形式,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被精神病”现象是指将没患有精神病的完全行为能力人或尚未达到强制收治程度的轻微精神病人以及疑似精神病人在未经过任何精神病鉴定的情况下强制送入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以达到送治者不正当目的违法行为。
  一、精神病界定问题
  (一)医学上的界定
  在现代用法当中,精神病泛指严重的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和一些情感性障碍。患者在感知、思维、意志、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中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症状表现为:患者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动作以及行为表现奇怪,难以被正常人所理解;在病态的精神心理的控制下,有自杀的行为,甚至攻击、伤害他人;有不同程度的自制力缺陷,会认为自己的心理活动与动作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接受治疗。
  (二)社会学上的界定
  长期以来,精神病不仅是医学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就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可能会给原本身心健康、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们留下心理疾继而出现自杀,甚至杀人。
  二、上访者“被精神病”的原因
  (一)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自上而下的监督比较容易,自下而上的监督比较困难、只重视惩治性的事后监督,忽视防范性的事前事中监督,监督运行机制相对滞后。
  (二)信访制度不健全
  信访处理的程序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各个地区的信访部门在职能和实施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在处理个别案件的时候经常依赖实施工作的人员的个人能力,信访的结果就会随着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进行上下波动。
  (三)精神病鉴定混乱
  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我国《刑法》则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形成危害后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认定一个正常人是否患有精神病,牵扯到民事和刑事的很多重要问题。然而,除了有关司法解释对触及刑事诉讼的精神病鉴定作出了一些少数的规定以外,我国还没有一部规范精神病鉴定的法律。这就导致精神病鉴定在法律上存很多的盲点。在“被精神病”的某些事件中,有关鉴定机构或者某些医院主要是根据政府提供的信访记载作为鉴定依据,得出的这些鉴定不光存在程序上的违规,鉴定结论往往也不科学。
  (四)问责制度不完善
  行政问责制度的施行,对强化政府公共行政责任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行政问责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行政问责主体单一,只存在上级对下级的问责,缺乏下级对上级进行问责的问责制度。二是行政问责力度不大,行政问责主体局限于同一部门内部的上下级之间同体问责,使得即便有责任人收到相应的追查,但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三是问责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追查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责任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而且相应的配套制度不足。
  三、上访者被精神病的对策和建议
  (一)明确强制治疗认定程序
  施行强制治疗必须实行相应的告知义务,尊重当事人知情权利。关于知情批准能力丧失或不明确的当事人,则应先进行专项委托鉴定,并应当及时通知家属或监护人,告知本人及监护人强迫医疗的目的。
  (二)建立误诊救济制度
  医生在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必须接受司法的监督,以防止对诊断权和治疗权的滥用,若相关人员对精神障碍诊断的结果存在争议,有关部门应依照法定程序对其进行复检和鉴定,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明确强制治疗过错责任
  明确政府和医院强迫医治的民事、行政以及刑事上的责任。从责任主体上来看,政府、有关决策者及医院都可能成为侵权的主体。政府应该首先对侵权案件进行民事补偿,并且恢复上访者本人的名誉。同时,医院在明知政府有关人员是为限制上访成心收治上访者这一动机情况下,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继续治疗,也将遭到民事甚至是刑事的追究。
  (四)完善相关监督机制
  为避免因错误收治而对被送治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严重损害,应当通过司法强调被送治者所应享有的申诉权、控告权和自主委托律师权。使被送治人能够对执行人员在执行中的不当或违法行为及时提出异议,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房清侠.上访者“被神经病”的法社会学思考[J].河北法学,2011.1.
  [2]马丽文.法说“被精神病”现象[J].中国扶贫,201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治安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为了能够给人们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需要对社会中的治安、犯罪问题进行治理和预防。尤其是预防犯罪更加重要,如果预防犯罪工作能够做好,社会的治安工作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预防犯罪的工作中,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包括讲座教育、民警巡逻、警犬巡逻等等,其中警犬巡逻是最强有力、也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所以在预防犯罪的工作中,应该多使用警犬巡逻,接下来
随着法治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动,法治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决定,本文认为目前形势下应将法治城市建设的着力点由强化国家机关的引领示范作用转到提升市民法律素质上来。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尝试。  [关键词]物理教学 教学理念 问题情境 探索性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自然学科。它特有的教材特点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块好天地。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多范围、多渠道地去开发、启迪学生,课堂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首先应从每一堂物理课入手,大胆地改变教学观念,更新
目的 观察评价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临床转归.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行溶栓治疗后并发脑出血的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均为起病6h内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社会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复杂性,导致检察机关现有的法律监督中存在问题越来越突出,和人们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仍存在明显差距。文章主要从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入手,剖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179-01  作者简介:雷晓
研究MoS42-在钢表面发生配位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具有装饰效果的多种彩色簇合物膜。FT-IR、F-IR、FT-Raman、XPS和AES分析表明簇合物膜由Fe、Mo、S、O元素组成,在膜表面铁以Fe(Ⅲ)、钼以Mo(Ⅵ)状态存在,而在膜内层以Fe(Ⅱ)、Mo(Ⅳ)和Mo(Ⅵ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尤其在金融领域。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下经济金融的基本特征,以及我国现阶段金融业市场营销的新形势,着重从三个方面阐述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听”和“说”是两种重要的交际方式。能准确地听出别人说话的意思和把自己的思想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我认为,“听”和“说”,正是学好语文的一对翅膀。小学阶段,是一个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听说能力的黄金阶段,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意义、要求、方法、途径都作了明确的阐述,并且分年级规定了听说训练应达到的目标。为了落实大纲中提出的目标,
摘要:法医检验实践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对生前伤和死后伤的区分,这也是法医学一直在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作者在多年实践工作基础上,对如何诊断生前伤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与各位同仁探讨。  关键词:法医;生前伤;诊断  中图分类号:D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184-01  作者简介:卢必松(1980-),男,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公安局柳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