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配电系统在整个电力网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随着电力工程的持续发展,国家的大力投入,我国配电系统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其自动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改良了我国用电状况。但是在实际的配电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管理缺陷和漏洞,造成很大的问题和隐患,这就要求配电管理的企业机构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在技术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也要尽快配套到位。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智能电网;建设要点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生活电器,方便了人们的日常起居。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加大,对配电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同时,受供电企业传统“重输变电,轻配电”思想的影响,很多供电企业都对配电缺乏重视。因此,本文对智能配电网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智能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当前供电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供电企业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研究。
2 配电自动化的具体内涵
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是当前配电管理工作的技术升级,也是管理层面的改革优化,从传统的手工和认为操作、配电管理,转变为以自动管理控制系统程序为主要管理模式,其具体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技术层面,自动化的控制程序与操作流程节省了大量人工和人力,这其中涉及到计算机以及电子信息等先进科学技术方法,将各个配电系统运行环节统筹起来,加快运行效率,并在逐步完善过程中保障配电设备及其网络的安全运行。另一种则是管理工作方面,管理体制要随着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的变化而做出革新与优化,以适应自动化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以此来高效处理复杂多变的管理问题和运行中遇到的安全风险。
3 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实施策略
3.1 加强配电系统的运营管理能力
电力企业在完善和强化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机制和技术实力时,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为了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并切实增强配电网络的管理水平,就必须着力解决自动化体系建设期间出现的各类不足,注重问题本身,从企业自身实力出发,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工作经验,逐步形成以自动化技术体系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和体系,注重科技团队的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和资源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不断强化、健全管理工作力度和各项机制。
3.2 网络结构的优化
对智能电网进行具体建设以及运行期间,线路磨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这一现象低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会带来极大影响,因此电力部门需要对系统网络机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需要進一步建设,同时针对电力系统当中的远程监控系统以及传输系统做出进一步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期间存在较高的统一性以及完整性,以计算机设备为依托,将其作为自动化建设的基础性内容,最终促使配电系统得到全程监控,建立相应的数据远程传输体系,这样能够促使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快速并有效的向计算机设备当中输入,从而可以为电力企业中相应技术人员带来相对准确、可靠性较高的运行信息。
3.3 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
在开关站、环网柜等位置上,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需要安装配电自动化终端。这种配电自动化终端会与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相互配合,通过配电自动化主站和网络式光纤的方式保持通信,以达到保证故障隔离、故障定位以及为故障区供电的目的。通过使用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可以加快终端的故障信息上报,保证以两种功能更加完备,还可以以远程遥控的方式准确切断故障电路,并且保证变电站配电线路的监控功能。1)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全自动方式。全自动方式中,配电主站需要通过区域内配电终端的信息进行收集,并根据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电网的运行状态。在分析处理的过程中,配电主站需要对故障进行辨认和定位,并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远程故障进行遥控隔离和恢复送电。2)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半自动方式。在半自动方式中,配电主站也需要从区域内进行信息收集,并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人工端。人工需要对主站的分析结果进行故障辨认和定位,并完成故障隔离和供电工作。
3.4 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自动化开关的逻辑配合以及时序配合而综合应用的,不依赖于配电主站的管理,而是通过网络式的通信达到自动化的目的。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可以迅速定位故障位置而实现故障隔离以及恢复送电。通过配电自动化终端,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远程探测。其处理故障的能力比故障定位模式更加自动化、科学化和完整化。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自动化体系,可以大幅度提高区域的供电可靠性。根据终端的安装和分布特点,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1)智能分布式。智能分布式是通过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逻辑与时序进行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故障的迅速准确隔离和恢复送电。此类分布方式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大幅度降低故障处理时间、简化操作流程,而更快的得到处理结果,减少能源浪费。智能分布式主要有两种处理过程:基于断路器的智能分布式和基于负荷开关的智能分布式。2)重合器方式。重合器方式主要以线路开关之间的相互配合为主,根据已具备保护功能和控制功能的开关设备重合器,实现故障就地定位、故障隔离以及迅速恢复送电。重合器方式分为两种类型:电压电流型和电压时间型。
3.5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自动化发展水平
电力企业要想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效能,必须不断提升自动化系统的科技水平,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科技含量。同时电力企业选用在配电自动化系统时一定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原有的技术设备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配送电能,保证电能质量。同时电力企业为了适应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必须构建专门的配电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电力企业配电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效整合配电设备,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能。目前,电能是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能源,我国已经构建了全国范围的电网体系,保证社会发展。电能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已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4 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满足客户供电的可靠性。在实际供电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相关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全面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保证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硬件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必勇.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1):20-21.
[2] 刘械.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通讯世界,2017(17):228-229.
[3] 杨培宏,卢肃.配网自动化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9):211.
[4] 徐凯军.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159.
[5] 易佳乐.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之思考[J].西部皮革,2016,38(06):11.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智能电网;建设要点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生活电器,方便了人们的日常起居。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加大,对配电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同时,受供电企业传统“重输变电,轻配电”思想的影响,很多供电企业都对配电缺乏重视。因此,本文对智能配电网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智能配电网及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当前供电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供电企业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研究。
2 配电自动化的具体内涵
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是当前配电管理工作的技术升级,也是管理层面的改革优化,从传统的手工和认为操作、配电管理,转变为以自动管理控制系统程序为主要管理模式,其具体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技术层面,自动化的控制程序与操作流程节省了大量人工和人力,这其中涉及到计算机以及电子信息等先进科学技术方法,将各个配电系统运行环节统筹起来,加快运行效率,并在逐步完善过程中保障配电设备及其网络的安全运行。另一种则是管理工作方面,管理体制要随着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的变化而做出革新与优化,以适应自动化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以此来高效处理复杂多变的管理问题和运行中遇到的安全风险。
3 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实施策略
3.1 加强配电系统的运营管理能力
电力企业在完善和强化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机制和技术实力时,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为了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并切实增强配电网络的管理水平,就必须着力解决自动化体系建设期间出现的各类不足,注重问题本身,从企业自身实力出发,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工作经验,逐步形成以自动化技术体系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和体系,注重科技团队的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和资源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不断强化、健全管理工作力度和各项机制。
3.2 网络结构的优化
对智能电网进行具体建设以及运行期间,线路磨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这一现象低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会带来极大影响,因此电力部门需要对系统网络机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需要進一步建设,同时针对电力系统当中的远程监控系统以及传输系统做出进一步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期间存在较高的统一性以及完整性,以计算机设备为依托,将其作为自动化建设的基础性内容,最终促使配电系统得到全程监控,建立相应的数据远程传输体系,这样能够促使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快速并有效的向计算机设备当中输入,从而可以为电力企业中相应技术人员带来相对准确、可靠性较高的运行信息。
3.3 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
在开关站、环网柜等位置上,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需要安装配电自动化终端。这种配电自动化终端会与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相互配合,通过配电自动化主站和网络式光纤的方式保持通信,以达到保证故障隔离、故障定位以及为故障区供电的目的。通过使用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可以加快终端的故障信息上报,保证以两种功能更加完备,还可以以远程遥控的方式准确切断故障电路,并且保证变电站配电线路的监控功能。1)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全自动方式。全自动方式中,配电主站需要通过区域内配电终端的信息进行收集,并根据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电网的运行状态。在分析处理的过程中,配电主站需要对故障进行辨认和定位,并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远程故障进行遥控隔离和恢复送电。2)集中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半自动方式。在半自动方式中,配电主站也需要从区域内进行信息收集,并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人工端。人工需要对主站的分析结果进行故障辨认和定位,并完成故障隔离和供电工作。
3.4 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自动化开关的逻辑配合以及时序配合而综合应用的,不依赖于配电主站的管理,而是通过网络式的通信达到自动化的目的。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可以迅速定位故障位置而实现故障隔离以及恢复送电。通过配电自动化终端,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远程探测。其处理故障的能力比故障定位模式更加自动化、科学化和完整化。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自动化体系,可以大幅度提高区域的供电可靠性。根据终端的安装和分布特点,就地型配电自动化模式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1)智能分布式。智能分布式是通过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逻辑与时序进行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故障的迅速准确隔离和恢复送电。此类分布方式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大幅度降低故障处理时间、简化操作流程,而更快的得到处理结果,减少能源浪费。智能分布式主要有两种处理过程:基于断路器的智能分布式和基于负荷开关的智能分布式。2)重合器方式。重合器方式主要以线路开关之间的相互配合为主,根据已具备保护功能和控制功能的开关设备重合器,实现故障就地定位、故障隔离以及迅速恢复送电。重合器方式分为两种类型:电压电流型和电压时间型。
3.5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自动化发展水平
电力企业要想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效能,必须不断提升自动化系统的科技水平,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科技含量。同时电力企业选用在配电自动化系统时一定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原有的技术设备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配送电能,保证电能质量。同时电力企业为了适应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必须构建专门的配电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电力企业配电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效整合配电设备,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效能。目前,电能是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能源,我国已经构建了全国范围的电网体系,保证社会发展。电能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已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4 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满足客户供电的可靠性。在实际供电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相关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全面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保证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硬件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必勇.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1):20-21.
[2] 刘械.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通讯世界,2017(17):228-229.
[3] 杨培宏,卢肃.配网自动化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9):211.
[4] 徐凯军.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159.
[5] 易佳乐.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之思考[J].西部皮革,2016,3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