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诚信是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由于我国的经济处在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诚信缺失现象。诚信建设要从正式制度、个人信用制度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诚信 道德
一、诚信的涵义
诚信是道德规范,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没有了诚信,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维系和支撑;缺少了诚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和可靠的保障。所谓诚信,即诚实、诚恳、信用、信任。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只有忠诚老实,诚恳待人,才会取得信任;只有讲信用,你才会有信誉。做人,首先要诚实。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以诚信为基础的经济。西方等发达国家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诚实信用制度建设也已比较完善。诚实信用已成为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诚信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内在要求和发展的前提,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市场秩序的稳定器,是市场中各行为主体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有力保障和参与竞争的永远可靠的资本,是市场经济成熟与否的标志。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行为主体诚实守信。诚信缺失将导致市场失序和经济活动混乱,将动摇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诚信缺失的表现
诚信缺失有种种表现:言而无信,承诺不兑现。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履行合同的情况,因此引发无数的矛盾和纠纷。某些企业、某些人,或者不按合同规定交货,或者到期不付款,形成互相拖欠、解不开的三角债和多角债的连环扣,以至于需要政府花大力气进行清理。但剪不断,理还乱,债务链仍在蔓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深受其害。不守信用、不履行合同使许多企业受到拖累,影响了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更为严重的是,普遍存在的违约行为,使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商业信用受到巨大伤害,以至于许多正常的交易由于互不信任而不敢采取最基本的信用方式,而不得已倒退到原始的简单商品交换时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业信用的缺失使商品流通和商品消费的周期延长,规模受到限制,社会经济秩序出现混乱,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
欺骗宣传和虚假广告盛行。生活在现代化社会,犹如生活在广告的海洋,消费者每天都要耳闻目睹大量的商业宣传广告,其中有许多宣传充满夸大成分和不实之词,因误信广告宣传而上当受骗的消费者不计其数,因此而引起的投诉也屡见不鲜。不实宣传的直接后果是人们对充斥媒体的广告产生逆反心理,使众多的消费者感到上当和被愚弄,因而对商品质量和性能充满疑虑,动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商品的信心。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安徽阜阳劣质婴儿奶粉事件,让人闻红色变的“苏丹红”事件,山西发生的用工业酒精兑成白酒,造成人们饮用后死亡事件;有广东毒大米事件:有河北、内蒙古等地发生的使用泔水油制作油食品事件,件件触目惊心。制假售假造成大量国家税收的流失,假货充斥市场,严重影响了商品的信誉。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建设
1.以正式制度为后盾,以政府为支撑,惩治诚信严重缺失的行为。国家应当出台更高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和专门的法律法规,这是诚信建设的坚强后盾。用法律来规范诚信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是建立信用制度的基石。不仅如此,从法律的层面上还需要对失信者加大惩处的力度。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是“经济人”,在做出某种行为时,都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对失信者不实施重罚,使失信者获得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即失信有利可图, 企业或个人当然会有一种失信倾向。严厉打击市场经济中违法经营的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损害消费者的权益,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类似的事件政府应当采取严厉的措施予以打击。政府作为社会信用的捍卫者,应当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市场秩序,惩戒失信的企业与个人,使具有不良行为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
2.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有关个人的信息,它实质上是一种市场体制下的有关个人行为、状态的信息的收集、处理、评价和传递机制。这种制度在世界上
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香港也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相对较晚,且这种制度建设与其他的制度建设不同,由于涉及到巨大数量的信息,所以,先由某些区域开始,逐渐波及其他区域,最终完成全国范围内的信息收集及共享。
3.发扬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建设。诚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代文化建设可以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具体实施步骤是,先从改革教育着手,重新构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体系,转变教育观念,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逐步养成诚信习惯,突出对青少年诚信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的美德也应当从孩子抓起。同时,还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国民职业活动以外的第二交往场所。社区文化不仅可以塑造居民以“诚信”为底色的团结友善、互助合作的社区精神,而且还有利于移风易俗”。诚信是文化的基础,只有将诚信融入现代文化中去,并为决策者、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所接受,才能使诚信成为社会个体的自主行为,才能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建设一个诚信的社会,是现代化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廖进,赵东荣.诚信与社会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罗明空.谈经济自由与诚信约束[J].商业时代,2004(3).
作者简介:孔祥荣(1971-),女,山东烟台人,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诚信 道德
一、诚信的涵义
诚信是道德规范,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没有了诚信,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维系和支撑;缺少了诚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和可靠的保障。所谓诚信,即诚实、诚恳、信用、信任。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只有忠诚老实,诚恳待人,才会取得信任;只有讲信用,你才会有信誉。做人,首先要诚实。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以诚信为基础的经济。西方等发达国家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诚实信用制度建设也已比较完善。诚实信用已成为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诚信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内在要求和发展的前提,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市场秩序的稳定器,是市场中各行为主体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有力保障和参与竞争的永远可靠的资本,是市场经济成熟与否的标志。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行为主体诚实守信。诚信缺失将导致市场失序和经济活动混乱,将动摇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诚信缺失的表现
诚信缺失有种种表现:言而无信,承诺不兑现。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履行合同的情况,因此引发无数的矛盾和纠纷。某些企业、某些人,或者不按合同规定交货,或者到期不付款,形成互相拖欠、解不开的三角债和多角债的连环扣,以至于需要政府花大力气进行清理。但剪不断,理还乱,债务链仍在蔓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深受其害。不守信用、不履行合同使许多企业受到拖累,影响了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更为严重的是,普遍存在的违约行为,使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商业信用受到巨大伤害,以至于许多正常的交易由于互不信任而不敢采取最基本的信用方式,而不得已倒退到原始的简单商品交换时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业信用的缺失使商品流通和商品消费的周期延长,规模受到限制,社会经济秩序出现混乱,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
欺骗宣传和虚假广告盛行。生活在现代化社会,犹如生活在广告的海洋,消费者每天都要耳闻目睹大量的商业宣传广告,其中有许多宣传充满夸大成分和不实之词,因误信广告宣传而上当受骗的消费者不计其数,因此而引起的投诉也屡见不鲜。不实宣传的直接后果是人们对充斥媒体的广告产生逆反心理,使众多的消费者感到上当和被愚弄,因而对商品质量和性能充满疑虑,动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商品的信心。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安徽阜阳劣质婴儿奶粉事件,让人闻红色变的“苏丹红”事件,山西发生的用工业酒精兑成白酒,造成人们饮用后死亡事件;有广东毒大米事件:有河北、内蒙古等地发生的使用泔水油制作油食品事件,件件触目惊心。制假售假造成大量国家税收的流失,假货充斥市场,严重影响了商品的信誉。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建设
1.以正式制度为后盾,以政府为支撑,惩治诚信严重缺失的行为。国家应当出台更高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和专门的法律法规,这是诚信建设的坚强后盾。用法律来规范诚信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是建立信用制度的基石。不仅如此,从法律的层面上还需要对失信者加大惩处的力度。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是“经济人”,在做出某种行为时,都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对失信者不实施重罚,使失信者获得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即失信有利可图, 企业或个人当然会有一种失信倾向。严厉打击市场经济中违法经营的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损害消费者的权益,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类似的事件政府应当采取严厉的措施予以打击。政府作为社会信用的捍卫者,应当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市场秩序,惩戒失信的企业与个人,使具有不良行为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
2.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是有关个人的信息,它实质上是一种市场体制下的有关个人行为、状态的信息的收集、处理、评价和传递机制。这种制度在世界上
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香港也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相对较晚,且这种制度建设与其他的制度建设不同,由于涉及到巨大数量的信息,所以,先由某些区域开始,逐渐波及其他区域,最终完成全国范围内的信息收集及共享。
3.发扬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建设。诚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代文化建设可以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具体实施步骤是,先从改革教育着手,重新构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体系,转变教育观念,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逐步养成诚信习惯,突出对青少年诚信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的美德也应当从孩子抓起。同时,还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国民职业活动以外的第二交往场所。社区文化不仅可以塑造居民以“诚信”为底色的团结友善、互助合作的社区精神,而且还有利于移风易俗”。诚信是文化的基础,只有将诚信融入现代文化中去,并为决策者、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所接受,才能使诚信成为社会个体的自主行为,才能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建设一个诚信的社会,是现代化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廖进,赵东荣.诚信与社会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罗明空.谈经济自由与诚信约束[J].商业时代,2004(3).
作者简介:孔祥荣(1971-),女,山东烟台人,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