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克劳德·洛兰的取景框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4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克劳德·洛兰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被认为是风景画最大宗师,开创了理想风景画的新视野,在欧洲风景画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英国的风景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克劳德·洛兰的画作中,常看到巨大的树木出现在画面的两侧边缘,整个画面在树木的围绕下显得如此和谐、宁静,这种以树木取景框是古典主义绘画的一种表现自然的特征,区别于作为绘画边缘的画框的概念。克劳德·洛兰的取景框在他创作的不同阶段都有所体现,看似相似的树木被巧妙安排在不同题材的画作中,组成牧歌式的基调,洛兰式的风景,给人以深远宁静,庄严肃穆之感觉。
  关键词:克劳德·洛兰;树木;取景框
  法国的古典主义画家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 1600-1682)是美术史上“风景画”的最大宗师,是“纯粹”风景的启始人,透纳尊他为一生的榜样。在古典风景画的创作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后来英国风景画以及美国风景画等产生了极大影响。
  何为取景框?何为克劳德·洛兰的取景框?就这一问题探讨克劳德·洛兰的取景框在他的风景画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想要表达的一种心境。
  一、何为“取景框”
  取景框不同于画框,画框是对已经完成的绘画作品做装饰,一般是可触的实体意义上的画框,而这里所谈到的取景框是画中的边框,与画面有极大契合度。《摄影构图圣经》中描述:“面对自然美景时,取景构图至关重要,一定要发挥取景框的截取功能,运用‘减法’原则在众多元素中捕捉最值得拍摄的题材和景致。”[1]绘画作品的取景也是艺术家进行取舍所得。画家根据自身的需要借来景物构成一幅画。然而在欣赏风景时,并没有特定的取景框,绘画所表现的景观,是对于风景的重新组织,是符合艺术家审美经验的。在这种框架式的构图中,常用的前景框架有“一些树干、枝叶、窗框、栏杆甚至是虚化的人影等”[2]。大片的前景物体构成了画面的“边框”,洛兰一生创作了大量风景画,且风景画中分布大片前景“树”,在画面边缘的位置,像一个拱门,观者通过拱门进入古典理想世界。画中的“树木”作虚假边框,也就是笔者所探讨的画中取景框。
  二、何为克劳德·洛兰的取景框
  (一)“树”的文化内涵
  “树”作为连接宇宙天地的一种植物是大自然的象征,深深地扎根在世界,在大自然中汲取养分,既向下延伸又往上生长,通灵整个宇宙世界。西方《圣经》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树”,耶和华让“树”从各处生长出来结出果实,伊甸园中有着“生命树”“善恶树”“无花果树”“橄榄树”“葡萄树”“橡树林”等,每种“树”有其寓意象征。“树”本身也被赋予美好、新生、生命、精神力量。亚当、夏娃偷食善恶果,“原罪”出现。女神达芙妮被父亲变成月桂树,与耶稣有关的橄榄树、橄榄枝等。奥维德的《变形记》中神发生故事的场所大多在森林的庇护下,这些传说中的人物或变成树木,或变成兽类。在竞技会上优胜者会获得橡冠,日神常常随意摘一颗树的叶子编成环戴在头上,阿特拉斯有一棵金树等。在西方世界中,“树”常被认为是真理,既有宗教上的意义,也有神话意义。随着风景画的出现,树木已经成为风景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西方绘画中的“树”
  在原始时期的洞窟壁画中未曾出现树的形象。两河流域文化中“树”作为图腾的象征。古希腊的瓶画中树的纹样跟现实的树木差距明显,由线条组成,比较单薄。此时“树”具有隐喻性,象征着神性。到中世纪绘画作为传教工具服务于宗教,“树”具有装饰性,作为背景用纹饰去描绘,不立体也无所谓色彩的变化,整个以平面化呈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注重为思想的表达寻找寄托,“树”的形象较以前贴近真实,有了精神象征。乔托的《逃往埃及》中背景的“树”孤立地分散排在山上,有较为明显的明暗变化,线条上也有粗细之分,虽然画面中心是人物,但树的比例已经初显,乔托心中的“树”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威尼斯画派画家贝里尼的《众神的盛宴》中,“树”的形象更加自然有灵性,众神在“树”下祭祀,前景的树枝上出现一只鸟,“树”似乎是见证者,具有体积感、重量感,用偏冷的绿色调展现。值得注意的是这幅画与洛兰的取景框有相似之处,画面的右边出现一片树木,枝叶延伸至画面上方,同样左侧也分布几棵树,不同的是贝里尼画面中的人物是主要部分,人与树的比例与洛兰画中不同。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中“树”具有装饰性,叶子枝干上有神秘的金色,树叶似乎在抖動,又似乎在欢呼,线条细腻流畅具有浪漫色彩。
  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之父普桑笔下的《四季》中,“树”的形象是气氛的表现,“树”的姿态跟随季节的变化,每个场景都被赋予新的含义。同为古典主义大师的洛兰却跟普桑的“树”不同,他的“树”透露伯克的崇高之美。笔触整齐,枝叶巨大,像是要包裹整个罗马景色。洛兰画中总是透露着虚无的感觉,试图远离世界,追求宁静、隐居之感。洛可可艺术家弗拉戈纳尔的《秋千》中,“树”是迷情、梦幻、奢华的,枝干弯曲饱满,曲线圆润透露着张力。整个画面被树丛充斥着,四周都有树木围绕聚拢着中心的女性,两个男性隐藏在树丛中,女性的衣服颜色与树丛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暖色的“树”充当着衬托的意味,与洛兰的“树”是完全不同的。英国风景画家透纳十分崇拜洛兰,甚至要求死后将自己的画与洛兰的挂在一起。透纳早期一幅名为《温莎的泰晤士河》的画中能寻得洛兰的影子,“树”安排在画面两侧,具有古典主义的理想美。透纳的大多风景画中都能找到洛兰式构图,他以洛兰的视角去审视英国的风景。后来的巴比松画派、印象派支持户外写生,“树”无疑成为表达自然的手段,艺术家描绘自然光线下真实的“树”,他们本身就信奉大自然,反对洛兰式的古典构图模式,跟随当下的心境去感受自然,在画作中表现出来,摒弃古典文学、宗教题材、神话故事等题材。
  (三)洛兰的取景框“树”
  “树”可看作洛兰构建理想世界的展现方式。纵观洛兰的一生,可将他的绘画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的探索阶段在1630年—1640年;古典(田园式)的风格1640—1650年;宏伟(英雄式)的风格1650—1660年;最后的创作时期1660年全生命的结束。洛兰笔下的树木是被精心安排的,是古典主义呈现的一种方式,表现的不仅是一种理想化,也是洛兰思想感情的体现。如戈梭所说:“吉尔平制定了如画构图的规则,详细规定不但内容要如画,而且内容要安排在框架之中,以提供一种深度透视—前景、中景和‘侧屏’构成的背景。”[3]这种构图法则有着真实的视觉性,加强了观者的参与感。   洛兰画中树木作取景框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画面左边分布一片树木,画中出现几棵高大的树,如《带磨坊的田园风光》《与欧巴罗和公牛的海岸场面》《景观与摩西的发现》等画作;第二类是‘侧屏’,分布在两侧边缘以稳定画面,中间留出较大空间。如《想象中的蒂沃利花园》《帕里斯的评判》《田园景观》等。《带磨坊的田园风光》(如图1)属于第一类,以树木来作为整个画面的区隔,而这种区隔又类似于舞台戏剧的幕布,树木的枝叶包裹着整个景色。“规则的建筑群、围屏般的树木和宽阔的水域—古典风景画的传统从威尼斯画派开始,经过安尼巴莱·卡拉奇和普桑,在克洛德这里得到了继续。”[4]确实如加德纳所言,这种模式是洛兰编码。在这个大的包裹下,洛兰巧妙表现了各景别,景别近实远虚使人进入了洛兰构建的理想化世界,进入对于古希腊、古典文学的向往。无论是描绘奥维德的神话题材,还是表现维吉尔和贺拉斯笔下的世界,在洛兰的手中都赋予一种内在精神,人物从来都不是画中的主体。古典主义大师观察自然进行户外写生,之后再根据观察场景在脑中进行一个重新组合,去编排理想的完美构图。《帕里斯的评判》(如图2)属于第二类,取材于圣经故事,将整个被发现的场景置身于意大利郊外的某处风景。画中的树木其颜色普遍是树木本身的一个固有色,树木的表现甚至看不出笔触,挺拔高大。这种极其完美的“树”也是洛兰对古典风景的总结,是表现“如画”风景的重要元素。
  三、结语
  “大家都知道,人们对克劳德·洛兰作品效果的赞美,即对他安详田园般宁静的象征符号的赞美,最先导致了十八世纪英国鉴赏家在比較靠近家园的地方发现了他们所说的如画风景”[5]。笔者这里所说的克劳德·洛兰的“取景框”,其实是画家作画的风格特征,画家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呈现方式,对于古罗马风景的崇拜。如同洛兰的画中,这取景框本身作为风景的虚假边框表现出来,充当着指引作用,引导观者进入古典理想世界,是进入古典理想风景的媒介,也是洛兰精心安排的原因。西方园林景观再现洛兰的如画,现代艺术大师大卫·霍克尼对洛兰构建的古典主义重现,用打印机去制作洛兰画中的色彩,评价洛兰的取景纵深感,利用树来做取景。这足以见得洛兰的取景构图在西方风景画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雷依里,卓鹏.摄影构图圣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177.
  [2]林路.图说摄影构图[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8.
  [3]Glen McGillivray.The Picturesque World Stage[J]. Performance Research,2008(4):127-139.
  [4]克莱纳,马米亚.加德纳艺术通史[M].李建群,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625.
  [5]贡布里希.图像与眼睛[M].范景中,杨思梁,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35.
  作者简介:王洋,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美术史与理论。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是人类思维的衍生品,独特的艺术思维将众多艺术创作者区分开来。不同观念的艺术家运用多样的创作方法使得艺术作品间面貌各异,形成了具有个人鲜明风格的艺术作品。当代艺术如洪流般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影响着大众对艺术的理解。如何在艺术大潮中脱颖而出并坚守自己的艺术信仰,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值得我们深深思考。  关键词:原创性;艺术创作;艺术思维;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  谈及原创性,我们似乎总
期刊
摘 要:在当下社会对高校美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关注的双重作用下,高校美育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既有助于实现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审美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大学生的审美认同。广钟设计制作技艺是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在美育中引入其内容,将“非遗进校园”与“培育工匠精神”结合起来,是以“非遗”促进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可操作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重量轻质”的状况虽正在改善,但距离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路径仍道阻且长。在此状况下,精准定位动画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把握生产中先进的技术要素和人才要素,探索一条当代国产动画电影创意发展的路径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创意发展;路径探索;技术与人才  一、辨析与界定  (一)创意与创新  创意,是指产生一种新的极具思想性和创造性的想法、主意或理念。
期刊
摘 要:罗斯科是抽象主义色域的画家,他独特的绘画颠覆了美国的绘画传统,从其创作的经历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以简明的形式语言诉述着罗斯科的情感。在罗斯科的绘画中,尼采的“悲剧性”、毁灭性、精神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马克·罗斯科;绘画阶段;语境;主题  一、罗斯科绘画阶段与社会语境  罗斯科(Mark Rothko)的绘画根据主题可分为三个维度:早期孤独者主题、中期希腊神话主题、晚期宗教主
期刊
摘 要:高建平先生等著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一书总体上讲有史有论、阐述平实、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晓畅,所以读之有清新之感。不过,其中也存在着不够客观、不够全面等问题。以该书的第十二章“文化转向及其影响”为主要对象进行学术批评,与高建平等先生商榷,并建议《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修订或重写。  关键词:文艺学批评;学术批评;文学批评观念;审美文化研究;学术史;文本细读法  2019年8月,
期刊
摘 要:亨利·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20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绘画风格。借助阿恩海姆的视知觉色彩的审美原理研究以及基于色彩原理基础上对马蒂斯的油画作品《生命的快乐》进行深度色彩美学研究,系统认识和对比马蒂斯作品色彩背后的感情依附和审美呈现,揭示其作品的那种狂野性与鲜艳性背后所孕育的美学态度,为这个深受后印象艺术流派色彩影响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流派色彩意蕴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现实题材剧的子类型之一,国产都市剧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出现的以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大众都市生活的电视剧。近年来,随着现实题材剧的风行,国产都市劇的数量也急剧增多,在这些都市剧中剧集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呈现出了伪现实主义倾向,造成了“悬浮剧”的出现。“悬浮剧”无论从剧本还是场景布置上都显示出一种脱离现实的漂浮感。“悬浮剧”产生的原因既有制作方“工匠精神”的缺失,又有电视剧市
期刊
摘 要:中国戏剧的悲剧意识以其自身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等因素发展出迥异于西方悲剧的戏剧美感。《东海黄公》作为中国最早具备故事性的戏剧雏形,对于其故事性中“悲、喜”性的争议一直不断。以《东海黄公》为例,从角抵戏的流变过程、历史背景,来分析其悲剧冲突及其悲剧人物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探究其悲剧美学价值。  关键词:角抵戏;东海黄公;悲剧性;喜剧性  传统戏曲艺术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国古典悲
期刊
摘 要:针对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围绕主持人的话题,进行传播学的分析,指出了其中蕴含的仪式感与真实性的美学博弈,如果说大赛要“好看”的话,那么仪式感就是其中的充分条件,如果说主持人要“可信”的话,那么真实性更是其中的必要条件,追问了为什么要举办大赛的动机,探究了哪个是大赛主角的纠结,还反思了如何定位大赛性质的意义,说明主持人大赛不仅是“好看”的,而且大赛主持人必须是“可信”的。  
期刊
摘 要:《敦煌变文集》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的重要史料,同时又是唐五代时期古白话文语言的代表性文献。作为敦煌话本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韩擒虎话本》过渡性和口语性的特点,使它成为研究词汇的理想语料。唐五代时期宗教盛行,敦煌话本词语面貌也深受外来文化影响。挑选“天使”“方便”两个古今异义有明显转移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浅探宗教影响下敦煌变文的词语面貌。  关键词:《韩擒虎话本》;古今异义;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