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一位跑腿小哥救了我的父亲

来源 :意林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le_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大雨,年近七旬的老父亲外出,困在了回来的公交车上。老人还没有说清楚具体停在什么位置、哪路公交车以及车牌号就手机关机失去了联系,更糟的是,我们都在外地无法赶去。老人有高血压,而且从7月20日上午出门,已经近一天一夜没有吃喝了,我们一群人鞭长莫及,困坐愁城,一夜无眠又无计可施。
  事发突然,全城太多人陷入了这场天灾带来的各种危险之中。所有的救援电话统统占线,所有的救援救助在当时都不具备条件,万般无奈之下我想起万能的外卖小哥,抱着一点点期盼、侥幸的心理下了一个跑腿订单,那时已经是深夜12∶30左右。当时被困在外面的人几乎都手机没电失联,这种情况下也确实没人接单。之后焦灼的两个小时里,我完全遗忘了那个本来就没抱多大希望的跑腿订单。
  我们不停地刷着新闻看着郑州暴雨直播,一次次打着各种占线的救援电话,完全想不到会有一位外卖小哥接了这个订单,愿意冒着危险去救人。凌晨两点半,我接到了小哥的来电,说他已经到了附近,向我了解情况。由于我无法给出准确的被困地点信息,只能给出个大概范围(公交车停在了省肿瘤医院附近),小哥冒着大雨在附近一辆一辆搁浅熄火的公交车上寻找,最终成功找到了由于手机没电而陷入失联的老爷子。小哥在现场评估了一下当时车上的情况、车下的水流、降雨大小以及老人的身体情况,认为父亲还是暂时待在车上比较好。了解到老人已经近20小时未饮水进食,小哥就跑去给老人买来了矿泉水及面包,先确保老人的体能。
  到了六点左右天亮,当時雨小了一点,尚被困在车上的七八个人在公交公司的组织下选择转移到附近肿瘤医院的建筑物里。小哥一直陪护左右,早上主动联系周围各种酒店民宿,想给老爷子安置妥当。
  经过一番努力,第二天,老爷子被安顿在离家十多公里的民宿客房,饮用水和食物足够,算是有惊无险。



  一个个在头一晚之前素昧平生的他和她,让过去的这一晚既紧张焦虑,又欣慰感慨,此刻,只想说感谢好心的他们。
  第一个他:这位外卖小哥。他来到手机没电几近失联的父亲身边,在公交车上陪坐看护到天亮,并且一直到把老人安顿好才离开。
  第二个他:一位人民警察。凌晨五点左右,求救电话打通的那一刻,警方反应很快,迅速派警,很快就联系上了片区民警。电话那头的他说,整个派出所的警车,只有一辆可用,剩下的全被浸泡,而这仅有的一辆也在现场救人,分身乏术。尽管没有车,但他问明了现场的人数和情况,买了水和面包送了过去。虽然由于当时公交车上的人已经被转移到安全地方,而且那边路上涉水过深,警察就把水和食物带给了更需要的人,但是警方的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
  第三个她:一位民宿老板。与所有其他同行一样,她接了数不清的电话,收到数不清的信息,她只是一遍遍地发地址,留电话,告诉电话那边的人们,这里虽然没电没自来水,但吃的以及喝的水还有,赶紧来吧。电话那边的人们一遍一遍地问她,这一夜的房费是多少,她最后告诉我们,就给一百块吧。
  是的,从头一晚开始,郑州的酒店全线降价。需要帮助的人们太多,而愿意帮助他们的人更多。
其他文献
我们乡下人到城里,喜欢带点乡下的东西,铜壶,陶罐,粗碗,竹筛,葫芦瓢,有一回在朋友厨房里看见一个木锅盖,挂在墙上,猛一看像盾牌。我们坐在那儿说话,柴火灶啊,一把青菜下锅,那吱溜一声儿最销魂。这样的话题只要起头,一下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了。他说起母亲做的饭菜,忽然落泪,从前想着总有机会吃,这下母亲没了……他缓缓站起来,指着墙上的锅盖,没有水汽油烟的熏陶,已经干裂了,他说有时想母亲没有着落,看着这
期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很多好看的译制片,《母女情深》就是其中最杰出也最让人忽视的一部。  虽然勇夺1984年五项奥斯卡奖项,但此片依然没有太大影响力。也许是讲亲情的片子天然就没有太大商业性,也许是因为名字起得太温暾,我个人以为按剧情这部电影的名字可以叫作《爱笑的艾玛的悲惨一生》。  事实上,如果用常人的眼光来看,漂亮女孩艾玛确实拥有悲惨的一生,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她有一个非常神经质的妈妈
期刊
去年年底,我做了一次不算小的手术。按照一贯的行事风格,我很冷静地请了假、办理入院手续,安顿好孩子,冷静地被推进手术室,又冷静地被从手术室里推出来。整个过程中,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成熟、有担当的成年人。  术后要卧床6个小时。闲着无聊,我拿出耳机听了会儿音乐。几首歌平平淡淡地过去,突然传来一段吉他低低的旋律,无比熟悉,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是什么歌。在理智尚未来得及做出任何回应之前,一阵酸酸楚楚的感
期刊
一个人意识到父母之恩,就是这个人成年之时。一个人意识到父母之恩,就是这个人能肩负责任之时。第一次为人子女,我们都很青涩。  血缘亲情,没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此生为家人,就是所有的人都抛弃你,我也不会离开你。即使相顾无言,青春叛逆,仍是一生一世的父母子女。  生命最大的残酷——我只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你们的子女。当我懂得你们时,你们已经老了呀!第一次为人子女,让我们彼此关照,用爱相处,用情相助。
期刊
奥运会来了,编辑部的每一位编辑都很关注赛事情况。这天,大家谈论起了关于运动员的话题。  星编说:“我最喜欢马龙了,双圈大满贯,乒乓球传奇人物。”许老师说:“这回苏炳添创造历史了,作为黄种人进入了田径100米短跑的决赛。”听到大家对运动员的夸赞,磊编说:“唉,要不是我当初为了学业放弃训练,没准现在也是個运动员。”  许老师说:“磊编,不要小看自己,我觉得你现在要是参加一个比赛,没准也能拿冠军。”  
期刊
以前的夏天,吃完了饭——也许是凉面,也许是稀饭搭配咸鸭蛋、拌藕丝和蟹粉蛋——收碗筷到厨下洗了,我外婆便喝一声:“去乘风凉!”——无锡话,似乎说不好“乘凉”二字,一定得“乘风凉”三个字,出口才顺。于是全家提了竹凳,拿了蒲扇,扶老携幼,出了门去。  各家提了竹凳出來,各分一片坐了。坐得不拥挤,怕热;却也不太开,因为得聊天。  小孩子总是先嚷热:毕竟家里还有电风扇,乍离了风,出来一坐,觉出闷热来,立刻不
期刊
在看19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时,宝玉探宝钗,黛玉正好也赶来了,薛姨妈便留他们吃饭。宝玉道,姨妈家的糟鹅掌鸭信最是好吃。薛姨妈道,已经给备上了……  那个时候的电视画面并不清晰,看不清菜品,只是看着四人围着花团锦簇满桌子的菜,吃得津津有味。糟鹅掌鸭信便深刻在心里,刻骨铭心,不知究竟是怎样的美味,期望有一天可以一饱口福。  江南久有吃鹅的习俗,扬州更是以鹅肉为招待贵宾不可多得的佳肴。只是少时物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