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住宅质量调查表明裂缝质量缺陷的成因,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即与结构设计有关的原因;与施工有关的原因;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原因;与使甩及环境有关的原因。本文从施工现场实际出发,结合实例,分析了裂缝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从而为住宅工程常见裂缝控制积累相关经验。
关键词:住宅工程,裂缝,分析与控制
1前言
砖混结构多层住宅目前仍是我国中小城市及乡镇住宅的主要形式,其中又以现浇混凝土连续整体楼板和烧制砖墙承重为主。该种住宅因建筑材料当地化程度高、施工容易且成本较低,隔音隔热效果较好而广受欢迎,与框架结构相比,其建筑成本较低,所以仍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建筑物所普遍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但砖混结构整体性较差,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
2 裂缝的形成原因
在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物中,裂缝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建筑功能,缩短了使用年限,而且对抗震也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这个问题已日益引起开发商和居民的普遍关注,因此,如何控制裂缝的问题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新课题。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1)由外荷载(包括静、动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2)由变形引起的裂缝(主要有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陷或膨胀等变形产生应力而引起的裂缝),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显示,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 以上。
由于温度应力和变形而产生的裂缝可具体分为如下5种:
1)八字形裂缝:主要出现在横墙与纵墙两端部。此种裂缝属正八字形的热胀裂缝,随温度升降而变化,其原因是由于设计与施工中的缺陷,使屋面保温层的热阻减少甚至失败,致使屋面板温度变形大于砌体温度变形,当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时,屋面板的推力就传给墙体,并因墙体温度附加应力在房屋两端较大;当砌筑砂浆强度较低时,则易发生剪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当超过砌体抗拉极限时,墙体即出现八字形开裂。
2)倒八字形裂缝:属冷缩裂缝。主要出现在纵横墙两端的窗洞口处,尤以顶层两端窗洞口处最严重。由于墙体冷缩,附加应力在墙体两端较大,当房屋收缩变形大于墙体时,在门窗洞口处产生应力相对集中而导致形成倒八字形裂缝,使墙体开裂。
3)水平裂缝;多见于顶层横墙、纵墙、“女儿墙”及山墙处。当屋面保温隔热较差,屋面板受热膨胀对墙体产生水平推力,由于墙体在端部收缩大于中部且砌体抗剪能力较低,使纵横墙与屋盖的接触面上产生水平裂缝。
4)垂直裂缝:主要出现在窗台墙处、过梁端部及楼层错层处。此种裂缝主要由于温度变化,墙体受到楼板的拉力作用,在门窗洞口处产生应力集中效应而拉裂;或因冷缩变形,在与墙漆之间变形差异最大的钢筋混凝土上梁端和楼板错层外,引起墙体垂直开裂。
5)X形裂缝:多数沿砌体灰缝开裂,主要受房屋热胀冷缩的反复作用形成,而底层墙体产生的x形裂缝则是由于基础不平整或不均匀沉降引起。
3 裂缝的危害和限值
3.1 裂缝的危害
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裂缝的控制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住宅工程质量,控制裂缝的措施,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课题。
3.2 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
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此处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限值)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主要是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如裂缝宽度对钢筋腐蚀,以及外部构件在湿度和抗冻融方面的耐久性影响。我国到现在为止对外部构件(墙体)最危险的裂缝宽度尚未作过调查和评定。但根据国外资料,当裂缝宽度不大于0.2 ㎜时,对外部构件(墙体)的耐久性是不危险的。
4 控制裂缝的原则和措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控制裂缝的实用方法,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根据GBJ 3-88砌体规范的规定,抗裂措施:1)对钢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化和砌体的干缩变形弓I起的墙体开裂,可采取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采用有檩屋盖或瓦材屋盖;控制硅酸盐砖和砌块出厂到砌筑的时间和防止雨淋;2)防止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墙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从规范的温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见,它主要取决于屋盖或楼盖的类别和有无保温层,而与砌体的种类、材料和收缩性能等无直接关系)。同时,我们结合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最大限度地防治裂缝发生。
1)当房屋长度大于40m时,可在楼屋面中部设置膨胀带。房屋长度大于50m的砌体结构,应设置伸缩缝。现浇挑檐、阳台栏板、女儿墙、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 m。
2)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群体建筑的两部分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基础处理方案或荷载差异较大时,宜设置沉降缝。
3)现浇混凝土楼屋面长度较长或单问面积较大时,应考虑加入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复合型),以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当梁的腹板高度^ ≥450 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和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的0.11%,其间距不宜大于200 mm。
5)应重视屋面结构的保温设计,屋面的传热系数K应不大于110 w/(m2•K),且应满足《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育鲁设计标准》的要求。
6)当有条件时,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等抗裂材料。
7)住宅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必须有生产许可证和出厂合格证;住宅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新技术、新产品实行登记证书制度,严禁将不合格产品用于工程
5 结语
控制裂隙的产生和扩展,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尤其在当前建筑物普通向高层、大型化发展的形势下,制定一项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已迫在眉捷。控制裂隙,重点在防,并需要从设计、施工上共同努刀,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裂措施,加大主动控制的力度,才能提高新建房屋质量的可靠性。只要严格执行规定,做到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控制裂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实践证明,过去许多工程凡是采取了控制裂隙措施的,一般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被评为真正的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