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定义和功能,介绍了不同类型转换层的结构设计方法,探讨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结构转换层概念及布置原则
1.1 定义:建筑物某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得结构转换,则该楼层即称转换层。
1.2 布置原则: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正常的结构布置应是下部刚度大,墙体多、柱网密,到上部渐渐减少墙、柱的数量,以扩大柱网。这样,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对空间的要求正好相反。因此,为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进行“反常规设计”,即将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计水平转换构件,即转换层结构。结构特性高层建筑转换层按照结构来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形式:梁—柱体系、桁架体系、墙梁体系、厚板转换体系等,其中以梁—柱体系最为常用。按照转换层结构功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建筑上、下部分之间结构类型的转换,此类建筑上部和下部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建筑上、下部分之间的柱网尺寸不同,这种建筑虽然上下部分的结构类型相同,但通常需要通过转换层,扩大其下部结构的柱距,以形成大柱网。同时具备转换结构和扩大轴线尺寸的混合形式。
设计原则转换层的设置造成建筑物竖向刚度的突变,对结构抗震不利,故采用转换层结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尽可能减少需结构转换的竖向构件,直接落地的竖向构件越多,转换结构越少,转换层造成的刚度突变就越小,对结构抗震更有利,转换层结构在高层建筑竖向的位置宜低不宜高。优化转换层结构,选择具有明确传力路径的换层结构型式,以便于结构分析设计和保证施工量,在满足建筑物安全和经济要求的前提下,转换刚度宜小不宜大。
2 不同类型转换层的结构介绍与设计方法
高层建筑转换结构一般可分为4种基本结构形式,即:桁架(包括空腹桁架)、箱型结构、梁式(包括托梁和双向梁格)、厚梁厚板。以下主要介绍了梁式转换层结构及桁架式转换结构的设计方法。对以上4种基本结构形式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简要介绍如下
2.1 梁式转换层结构
该结构形式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最常用的结构形式,由于其传力途径采用墙(柱)→转换梁→柱(墙)的形式,具有传力直接、明确和清桁架转换层箱型结构转换层空腹桁架转换层。该转换层结构的优点,便于工程计算、分析和设计,且造价较节省。所以梁式转换层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广。实际工程中转换梁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从转换梁功能上,可分为托墙和托柱;从转换梁形式上,可分为加腋和不加腋;从转换梁结构采用材料上,又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骨混凝土和钢结构等。转换梁设计方法的选择与其受力性能和转换层的形式有关,现简述如下:
2.1.1 托柱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
当转换梁承托上部普通框架时,在转换梁常用截面尺寸范围内,转换梁的受力基本和普通梁相同,可按普通梁截面设计方法进行配筋计算;当转换梁承托上部斜杆框架时,转换梁将承受轴向拉力,此时应按偏心受拉构件进行截面设计。
2.1.2 托墙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
当转换梁承托上部墙体满跨不开洞时,转换梁与上部墙体共同工作,其受力特征与破坏形态表现为深梁,此时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宜采用深梁截面设计方法或应力截面设计方法,且计算出的纵向钢筋应沿全梁高适当分布配置。由于此时转换梁跨中较大范围内的内力比较大,故底部纵向钢筋不宜截断和弯起,应全部伸人支座。当转换梁承托上部墙体满跨且开较多门窗洞或不满跨但剪力墙的长度较大时,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也宜采用深梁截面设计方法或应力截面设计方法,纵向钢筋的布置则沿梁下部适当分布配置,且底部纵向钢筋不宜截断和弯起,应全部伸入支座。当转换梁承托上部墙体为小墙肢时,转换梁基本上可按普通梁的截面设计方法进行配筋计算,纵向钢筋可按普通梁集中布置在转换梁的底部。
2.2 桁架式转换结构
该结构形式是由梁式结构转换层变化而来的,整个转换层由多榀钢筋混凝土桁架组成承重结构,桁架的上下弦杆分别设在转换层的上下楼面的结构层内,层间设有腹杆。由于桁架高度较高,所以下弦杆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小。桁架分为空腹桁架和实腹桁架2种,它可以是钢桁架,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桁架,在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中常用钢筋混凝土桁架。与梁式转换层相比,它的整体性好,受力性更加明确,自重较小而抗震性能好,而且便于管道的安装与维护等,但在施工上比较复杂,在设计上表现为节点的设计难度较大。桁架式转换结构设计方法简述如下:桁架式转换结构可以采用ANSYS和TAT来进行整体结构的内力分析,除应满足结构整体的位移、变形、抗倾覆、周期等要求外,还应满足(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附录E中规定的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要求。
相对其他结构形式转换层而言,桁架转换层比梁式转换层和厚转换层在受力上更加合理,在转换层位置受到的剪力和弯矩就比较小,有利于构件截面尺寸的控制,不会造成很大的刚度集中。在地震作用下,不会造成应力的集中,有利于结构抗震。其次在桁架转换层上部的结构所受到的剪力和弯矩相对其他的转换层结构来说也较小,其受力受下部转换层的影响较小,比较合理。由于桁架转换层的重量相对其他转换层的重量要小,从而减小了下部框架柱的抗压负荷。
3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 宜低位转换,尽量避免高位转换,设置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属复杂的高层建筑,其结构竖向刚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突变,且转换层上下附近的刚度、变从头再来和内力都会发生突变,易形成薄弱层,对抗震不利。所以,设置转换层应竖持转换层位置宜低不宜高的观点。尽量降低转换层的层位,尤其抗震结构设计,宜避免高位转换,三层以下为宜,一般不超过六层。
3.2 上下轴网力求部分对齐不错位,如查结构上部、下部的轴网全部错位,则转换层结构可能只得采用厚板式,厚板式转换层结构是所有转换层结构中缺点最多的一种形式。不仅受力不好,设计难度高,施工困难,而且极不经济。
3.3 框支柱、剪力墙的合理布置,设置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不论采用何种结构体系,都必须保证部分剪力墙直接落地;转换层下面的框支柱的柱距疏密均匀,框支柱怀剪力墙(通常是核心筒)的距离位不宜太大(控制在12m以下)。转换层以上的剪力墙应采用大开间布置。强化下部,保证下部大空间结构有足免的刚度、强度、延性和抗震能力。转换层的平面须比轴规则,保证转换大梁的刚度和出平面外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转换层设计中,須根据工程本身特点和验处中受力状态的不明确定等因素,选择科学全理的设计方案,确保方案设计的全面性、科学性,减少施工的风险和难度。
参考文献:
[1] 茅於平,尤亚平.高层建筑形柱式结构转换[J].建筑科学,2011,17(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潘文玉,高阳,韩金玲,李国嘻.高层建筑结构构思与建筑创作[J].低温建筑技术.2009,(1).
[4] 于洪生,王成林,陈刚.高层商住楼转换梁板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J].安徽建筑,2010(3).
关键词: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结构转换层概念及布置原则
1.1 定义:建筑物某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得结构转换,则该楼层即称转换层。
1.2 布置原则: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正常的结构布置应是下部刚度大,墙体多、柱网密,到上部渐渐减少墙、柱的数量,以扩大柱网。这样,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对空间的要求正好相反。因此,为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进行“反常规设计”,即将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计水平转换构件,即转换层结构。结构特性高层建筑转换层按照结构来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形式:梁—柱体系、桁架体系、墙梁体系、厚板转换体系等,其中以梁—柱体系最为常用。按照转换层结构功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建筑上、下部分之间结构类型的转换,此类建筑上部和下部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建筑上、下部分之间的柱网尺寸不同,这种建筑虽然上下部分的结构类型相同,但通常需要通过转换层,扩大其下部结构的柱距,以形成大柱网。同时具备转换结构和扩大轴线尺寸的混合形式。
设计原则转换层的设置造成建筑物竖向刚度的突变,对结构抗震不利,故采用转换层结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尽可能减少需结构转换的竖向构件,直接落地的竖向构件越多,转换结构越少,转换层造成的刚度突变就越小,对结构抗震更有利,转换层结构在高层建筑竖向的位置宜低不宜高。优化转换层结构,选择具有明确传力路径的换层结构型式,以便于结构分析设计和保证施工量,在满足建筑物安全和经济要求的前提下,转换刚度宜小不宜大。
2 不同类型转换层的结构介绍与设计方法
高层建筑转换结构一般可分为4种基本结构形式,即:桁架(包括空腹桁架)、箱型结构、梁式(包括托梁和双向梁格)、厚梁厚板。以下主要介绍了梁式转换层结构及桁架式转换结构的设计方法。对以上4种基本结构形式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简要介绍如下
2.1 梁式转换层结构
该结构形式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最常用的结构形式,由于其传力途径采用墙(柱)→转换梁→柱(墙)的形式,具有传力直接、明确和清桁架转换层箱型结构转换层空腹桁架转换层。该转换层结构的优点,便于工程计算、分析和设计,且造价较节省。所以梁式转换层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广。实际工程中转换梁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从转换梁功能上,可分为托墙和托柱;从转换梁形式上,可分为加腋和不加腋;从转换梁结构采用材料上,又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骨混凝土和钢结构等。转换梁设计方法的选择与其受力性能和转换层的形式有关,现简述如下:
2.1.1 托柱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
当转换梁承托上部普通框架时,在转换梁常用截面尺寸范围内,转换梁的受力基本和普通梁相同,可按普通梁截面设计方法进行配筋计算;当转换梁承托上部斜杆框架时,转换梁将承受轴向拉力,此时应按偏心受拉构件进行截面设计。
2.1.2 托墙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
当转换梁承托上部墙体满跨不开洞时,转换梁与上部墙体共同工作,其受力特征与破坏形态表现为深梁,此时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宜采用深梁截面设计方法或应力截面设计方法,且计算出的纵向钢筋应沿全梁高适当分布配置。由于此时转换梁跨中较大范围内的内力比较大,故底部纵向钢筋不宜截断和弯起,应全部伸人支座。当转换梁承托上部墙体满跨且开较多门窗洞或不满跨但剪力墙的长度较大时,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也宜采用深梁截面设计方法或应力截面设计方法,纵向钢筋的布置则沿梁下部适当分布配置,且底部纵向钢筋不宜截断和弯起,应全部伸入支座。当转换梁承托上部墙体为小墙肢时,转换梁基本上可按普通梁的截面设计方法进行配筋计算,纵向钢筋可按普通梁集中布置在转换梁的底部。
2.2 桁架式转换结构
该结构形式是由梁式结构转换层变化而来的,整个转换层由多榀钢筋混凝土桁架组成承重结构,桁架的上下弦杆分别设在转换层的上下楼面的结构层内,层间设有腹杆。由于桁架高度较高,所以下弦杆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小。桁架分为空腹桁架和实腹桁架2种,它可以是钢桁架,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桁架,在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中常用钢筋混凝土桁架。与梁式转换层相比,它的整体性好,受力性更加明确,自重较小而抗震性能好,而且便于管道的安装与维护等,但在施工上比较复杂,在设计上表现为节点的设计难度较大。桁架式转换结构设计方法简述如下:桁架式转换结构可以采用ANSYS和TAT来进行整体结构的内力分析,除应满足结构整体的位移、变形、抗倾覆、周期等要求外,还应满足(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附录E中规定的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要求。
相对其他结构形式转换层而言,桁架转换层比梁式转换层和厚转换层在受力上更加合理,在转换层位置受到的剪力和弯矩就比较小,有利于构件截面尺寸的控制,不会造成很大的刚度集中。在地震作用下,不会造成应力的集中,有利于结构抗震。其次在桁架转换层上部的结构所受到的剪力和弯矩相对其他的转换层结构来说也较小,其受力受下部转换层的影响较小,比较合理。由于桁架转换层的重量相对其他转换层的重量要小,从而减小了下部框架柱的抗压负荷。
3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 宜低位转换,尽量避免高位转换,设置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属复杂的高层建筑,其结构竖向刚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突变,且转换层上下附近的刚度、变从头再来和内力都会发生突变,易形成薄弱层,对抗震不利。所以,设置转换层应竖持转换层位置宜低不宜高的观点。尽量降低转换层的层位,尤其抗震结构设计,宜避免高位转换,三层以下为宜,一般不超过六层。
3.2 上下轴网力求部分对齐不错位,如查结构上部、下部的轴网全部错位,则转换层结构可能只得采用厚板式,厚板式转换层结构是所有转换层结构中缺点最多的一种形式。不仅受力不好,设计难度高,施工困难,而且极不经济。
3.3 框支柱、剪力墙的合理布置,设置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不论采用何种结构体系,都必须保证部分剪力墙直接落地;转换层下面的框支柱的柱距疏密均匀,框支柱怀剪力墙(通常是核心筒)的距离位不宜太大(控制在12m以下)。转换层以上的剪力墙应采用大开间布置。强化下部,保证下部大空间结构有足免的刚度、强度、延性和抗震能力。转换层的平面须比轴规则,保证转换大梁的刚度和出平面外的稳定性。
4 结束语
在高层建筑转换层设计中,須根据工程本身特点和验处中受力状态的不明确定等因素,选择科学全理的设计方案,确保方案设计的全面性、科学性,减少施工的风险和难度。
参考文献:
[1] 茅於平,尤亚平.高层建筑形柱式结构转换[J].建筑科学,2011,17(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潘文玉,高阳,韩金玲,李国嘻.高层建筑结构构思与建筑创作[J].低温建筑技术.2009,(1).
[4] 于洪生,王成林,陈刚.高层商住楼转换梁板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J].安徽建筑,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