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是一基础护肤品牌,销售模式以终端为导向。2002年以来,由于在华南市场精耕细作,销售额以50%的速度逐年增长。当时企业认为,增长与前些年大力推广的深度分销密不可分。
销售一线也有这样的声音:“我们能赢,是因为我们比对手更早进入县级市场。”“在做中小店方面,我们就是比对手强。”湖南和广西的表现最为突出,终端管理工作深入到县乡一级,直接控制了不少销售网点。
可是2005年下半年以来,湖南和广西市场的销售开始停滞不前,很多城市的经销商甚至超过3个月没有回款,不少原来合作较好的终端网点动销缓慢,很多零售网点不仅没有进货,而且要求退换临近最后使用期限的产品。竞争晶牌借机加大推广力度,抢去了不少销售份额。
公司上下目瞪口呆:赖以成名的终端管理怎么就不管用了呢?
全品项分销的隐疾
冷静回顾A品牌在华南市场的高速发展过程,与公司大力度投入终端费用,实行“全品项深度分销”是分不开的。
A品牌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特殊护理产品,主要是去痘、去斑、防晒这类功能性产品。这是A品牌起家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二是洁面系列产品,性价比高,在长江以南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三是膏霜类产品,A一直投入较大的市场费用推广,但市场地位相对较低。加上一些相关联的副线产品,全线产品有70多个单品(SKU),在终端销售的主力品种在25~35个之间,是A品牌前几年一直要求全部分销的品种。
A早在1998年就总结了一套销售模式,内部称为三个执行:
一是电视专题片和报纸软文推广,不管开发哪一个市场,产品刚摆上架,就是一期接一期的报纸软文;
二是学习丝宝的终端销售模式,占陈列,做宣传。除了在大卖场、超市投入重金外,对化妆品专营店、社区小超市,都有比较明确的宣传要求。如一家小超市要挂几条横幅,化妆品专营店里要贴多少张宣传画,都是考核业务代表的重要内容;
三是全品项分销,不管店大店小,要进货就是25个以上的单品,要求相应的陈列面积,承诺卖不出去可退换。
这种营销模式总体上比较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为A品牌抢占了先机,完成了品牌的原始积累。
但市场的变化总是超过企业的预想。同类品牌看到A品牌的成功,照猫画虎,开始重视终端工作,可伶可俐、旁氏、妮维雅这些外资护肤晶牌也在深入地级市场。A品牌的“三个执行”已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
而且,由于几年来一直要求全品项分销,很多不适于在中小店、化妆品专营店销售的产品大量积压在店里,大多已接近最后使用期限。很多店主整天想着的已不是销售A品牌,而是怎么把这些快过期的产品退回给经销商。销售代表没法解决退货问题,失信于店方,根本不敢出现在店主面前,有的甚至被迫辞职。
大卖场、超市的销售虽然可以正常开展,但终端费用走高,基本上没有销售利润,经销商也一肚子怨气。
有进有退,有破有立
比较庆幸的是,公司管理层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前些年开发市场不合理,对销售渠道缺乏研究,造成今天销售停滞。
公司决定为之前的工作过失买单,在湖南和广西两省试点开展品类管理工作,解决产品动销问题,随后再向全国推广。
决定一出,掌声一片。但马上就遇到了问题:谁来做?怎么做?现有销售管理层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引进人才也没有这么快。
于是老板召集两个省的10家经销商代表和全国的几个大区经理开会,自己动脑研究品类管理:
一、精细梳理产品线
A品牌一路走来,过于关注营销方法的变化和市场占有率,对产品本身关注很少,都是销售部提出要卖什么,总部就推出什么,很多产品匆匆上市,基本没有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准备。
在现有的70多个单品里,有1/3从立项到上市,花的时间不足一个月。也就是说,还没想好怎么卖,在什么地方卖,产品就已经出来了。销售部出于业绩的压力,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压给经销商和零售店再说。这是导致大量产品积压终端的原因之
因此,重新规划公司的产品线,依据销售渠道类型定位,开发不同的产品系列,成为整个工作的重心。
1.梳理公司现有销售渠道。
大卖场、超市这一渠道的信息反馈比较及时,所以这几年公司开发的新晶,不管是包装形态还是价格定位,都适销对路。
但A品牌还有五成的销售来自县级分销商、社区中小超市和化妆品专营店。这一类销售渠道适合卖什么产品?几年来,公司上下一直没有人思考过。
因此首要工作就是把现有销售渠道分为几个大类:KA、地方性大卖场和超市、社区中小超市、化妆晶专营店、县级市场,建立渠道基础资料,并定期更新。
2.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产品。
根据不同渠道设定产品线,开发产品。如针对县级市场需要,开发了由一款洁面乳、两款膏霜、一款护肤水和四款洗发水组成的新系列。上市之前,市场部委托专业调研公司在全国40多个县组织调研,研究那里的顾客对产品包装、价格的看法,以及对不同促销形式的信任度,明确定位了这个系列的包装风格、产品容量、价格和促销形式。
该系列在县级市场推出后,终端动销良好,也得到了县级经销商的认可。
3.不同渠道,启用不同单品。
大卖场、超市有进场费用,能进去的单品自然有限。他们还建有产品淘汰机制,能留下来的都算是适销产品,只是单品贡献度不同。
问题比较大的是其他渠道,不是设定了一个大的产品线后就能解决问题的。县级市场设定了产品线,但县级市场还有超市和化妆品店的区别,适销产品不同。超市希望在同等质量和容量下,销售价格低的普通大众商品,如洁面乳、洗发水、膏霜,对整体利润要求也不高;而化妆品店则希望销售比较有功效和特色的产品,零售价贵点无所谓,店主有办法卖出去,只要你给足利润。
因此公司出台了分销指导手册,不同渠道明确规定销售不同的单晶。如社区中小超市,公司只要求进入洗发水和其中比较热销的两款洁面乳,其他单品不准进入。
二、滞销品分类解决
有了明确的产品线规划,不同渠道销售不同单品,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前期的问题怎么办?
公司把前期的滞销产品进行分类,逐一解决:
第一类是残次品。
它们因商家仓储或管理原因,不能二次销售了。公司原则上不退换,如前期有协议,可以在销售额的5%费用点数内退换的,按协议执行。如公司在所有渠道都卖得好的暗疮水,不是因为质量问题,不予退换。
第二类是政策性压货造成的积压商品。
前几年公司处于上升期,销售策略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销售一线的压力很大,经常以定货会、高额返利形式压给经销商或分销大批产品。一些销售网络有限的经销商或分销商积压过多,急于变现,只能低价抛货,造成地区价格混乱。
价格乱了,直接吃掉了销售利润,于是无人愿意继续销售,有价无市,只能滞留在经销商的仓库里。这类商品,最后销售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公司以原供货价收回销毁(经销商、分销商相应退回当初享受的返利政策);最后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公司调拨到KA系统,给予促销支持消化。
第三类是社区中小超市、化妆品专营店的滞销品。
这一类解决起来比较简单,就是销售代表增加拜访率,定期帮助调换适销品种进店。新开发的则按公司的分销指导手册配货。
为期四个月的大清理,公司在两个省直接损失400多万元,换来了经销商、分销商的信任,县级市场、中小超市、化妆品专营店的产品开始动销,公司重回良性发展轨道。
销售一线也有这样的声音:“我们能赢,是因为我们比对手更早进入县级市场。”“在做中小店方面,我们就是比对手强。”湖南和广西的表现最为突出,终端管理工作深入到县乡一级,直接控制了不少销售网点。
可是2005年下半年以来,湖南和广西市场的销售开始停滞不前,很多城市的经销商甚至超过3个月没有回款,不少原来合作较好的终端网点动销缓慢,很多零售网点不仅没有进货,而且要求退换临近最后使用期限的产品。竞争晶牌借机加大推广力度,抢去了不少销售份额。
公司上下目瞪口呆:赖以成名的终端管理怎么就不管用了呢?
全品项分销的隐疾
冷静回顾A品牌在华南市场的高速发展过程,与公司大力度投入终端费用,实行“全品项深度分销”是分不开的。
A品牌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特殊护理产品,主要是去痘、去斑、防晒这类功能性产品。这是A品牌起家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二是洁面系列产品,性价比高,在长江以南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三是膏霜类产品,A一直投入较大的市场费用推广,但市场地位相对较低。加上一些相关联的副线产品,全线产品有70多个单品(SKU),在终端销售的主力品种在25~35个之间,是A品牌前几年一直要求全部分销的品种。
A早在1998年就总结了一套销售模式,内部称为三个执行:
一是电视专题片和报纸软文推广,不管开发哪一个市场,产品刚摆上架,就是一期接一期的报纸软文;
二是学习丝宝的终端销售模式,占陈列,做宣传。除了在大卖场、超市投入重金外,对化妆品专营店、社区小超市,都有比较明确的宣传要求。如一家小超市要挂几条横幅,化妆品专营店里要贴多少张宣传画,都是考核业务代表的重要内容;
三是全品项分销,不管店大店小,要进货就是25个以上的单品,要求相应的陈列面积,承诺卖不出去可退换。
这种营销模式总体上比较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为A品牌抢占了先机,完成了品牌的原始积累。
但市场的变化总是超过企业的预想。同类品牌看到A品牌的成功,照猫画虎,开始重视终端工作,可伶可俐、旁氏、妮维雅这些外资护肤晶牌也在深入地级市场。A品牌的“三个执行”已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
而且,由于几年来一直要求全品项分销,很多不适于在中小店、化妆品专营店销售的产品大量积压在店里,大多已接近最后使用期限。很多店主整天想着的已不是销售A品牌,而是怎么把这些快过期的产品退回给经销商。销售代表没法解决退货问题,失信于店方,根本不敢出现在店主面前,有的甚至被迫辞职。
大卖场、超市的销售虽然可以正常开展,但终端费用走高,基本上没有销售利润,经销商也一肚子怨气。
有进有退,有破有立
比较庆幸的是,公司管理层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前些年开发市场不合理,对销售渠道缺乏研究,造成今天销售停滞。
公司决定为之前的工作过失买单,在湖南和广西两省试点开展品类管理工作,解决产品动销问题,随后再向全国推广。
决定一出,掌声一片。但马上就遇到了问题:谁来做?怎么做?现有销售管理层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引进人才也没有这么快。
于是老板召集两个省的10家经销商代表和全国的几个大区经理开会,自己动脑研究品类管理:
一、精细梳理产品线
A品牌一路走来,过于关注营销方法的变化和市场占有率,对产品本身关注很少,都是销售部提出要卖什么,总部就推出什么,很多产品匆匆上市,基本没有经过前期的调研和准备。
在现有的70多个单品里,有1/3从立项到上市,花的时间不足一个月。也就是说,还没想好怎么卖,在什么地方卖,产品就已经出来了。销售部出于业绩的压力,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压给经销商和零售店再说。这是导致大量产品积压终端的原因之
因此,重新规划公司的产品线,依据销售渠道类型定位,开发不同的产品系列,成为整个工作的重心。
1.梳理公司现有销售渠道。
大卖场、超市这一渠道的信息反馈比较及时,所以这几年公司开发的新晶,不管是包装形态还是价格定位,都适销对路。
但A品牌还有五成的销售来自县级分销商、社区中小超市和化妆品专营店。这一类销售渠道适合卖什么产品?几年来,公司上下一直没有人思考过。
因此首要工作就是把现有销售渠道分为几个大类:KA、地方性大卖场和超市、社区中小超市、化妆晶专营店、县级市场,建立渠道基础资料,并定期更新。
2.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产品。
根据不同渠道设定产品线,开发产品。如针对县级市场需要,开发了由一款洁面乳、两款膏霜、一款护肤水和四款洗发水组成的新系列。上市之前,市场部委托专业调研公司在全国40多个县组织调研,研究那里的顾客对产品包装、价格的看法,以及对不同促销形式的信任度,明确定位了这个系列的包装风格、产品容量、价格和促销形式。
该系列在县级市场推出后,终端动销良好,也得到了县级经销商的认可。
3.不同渠道,启用不同单品。
大卖场、超市有进场费用,能进去的单品自然有限。他们还建有产品淘汰机制,能留下来的都算是适销产品,只是单品贡献度不同。
问题比较大的是其他渠道,不是设定了一个大的产品线后就能解决问题的。县级市场设定了产品线,但县级市场还有超市和化妆品店的区别,适销产品不同。超市希望在同等质量和容量下,销售价格低的普通大众商品,如洁面乳、洗发水、膏霜,对整体利润要求也不高;而化妆品店则希望销售比较有功效和特色的产品,零售价贵点无所谓,店主有办法卖出去,只要你给足利润。
因此公司出台了分销指导手册,不同渠道明确规定销售不同的单晶。如社区中小超市,公司只要求进入洗发水和其中比较热销的两款洁面乳,其他单品不准进入。
二、滞销品分类解决
有了明确的产品线规划,不同渠道销售不同单品,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前期的问题怎么办?
公司把前期的滞销产品进行分类,逐一解决:
第一类是残次品。
它们因商家仓储或管理原因,不能二次销售了。公司原则上不退换,如前期有协议,可以在销售额的5%费用点数内退换的,按协议执行。如公司在所有渠道都卖得好的暗疮水,不是因为质量问题,不予退换。
第二类是政策性压货造成的积压商品。
前几年公司处于上升期,销售策略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销售一线的压力很大,经常以定货会、高额返利形式压给经销商或分销大批产品。一些销售网络有限的经销商或分销商积压过多,急于变现,只能低价抛货,造成地区价格混乱。
价格乱了,直接吃掉了销售利润,于是无人愿意继续销售,有价无市,只能滞留在经销商的仓库里。这类商品,最后销售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公司以原供货价收回销毁(经销商、分销商相应退回当初享受的返利政策);最后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公司调拨到KA系统,给予促销支持消化。
第三类是社区中小超市、化妆品专营店的滞销品。
这一类解决起来比较简单,就是销售代表增加拜访率,定期帮助调换适销品种进店。新开发的则按公司的分销指导手册配货。
为期四个月的大清理,公司在两个省直接损失400多万元,换来了经销商、分销商的信任,县级市场、中小超市、化妆品专营店的产品开始动销,公司重回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