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送子女到海外留学热潮的影响下,大量来自中国大陆的年龄在15至18岁之间的低龄留学生(或称小留学生)不断抵达英国。 据英国私立学校理事会统计,该理事会所属学校目前共有7000余名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
面对方兴未艾的小留学生热,中国媒体和教育界人士曾展开热烈讨论,就小留学生出国是利大还是弊大进行争论。不少人都提出一个问题,十几岁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可以说尚未发育成熟,让这些年龄段的青少年出国留学是否合适?
众说纷纭
中国内地媒体和教育界人士对此的看法至今难以统一,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年龄太小的少年少女留学生不会照顾自己,他们比较单纯,又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控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学坏,小留学生更容易受到伤害。 但也有人认为,对语言学习来说,年龄小有优势,因为小留学生的可塑性强,很容易融合到当地的学习生活中。此外,这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独立生活和思考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益处。
低龄学生留学令家长担心的问题确实不少:孤身在外的个人安全问题,是否会因对异域文化的不习惯而妨碍青少年学生健康的性格塑造?变得郁闷、孤僻?孩子能否具有学习、生活的自理能力?会不会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学坏等等。
孤独的小留学生
已考入伦敦著名的某理工学院攻读土木工程本科学位的学生陈是在4年前抵达英国的,当时他刚满16岁。这位曾经历过小留学生生活、看起来仍然稚气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说,当他在德比文理学校读高中时,常常感到“非常孤独”,在学校跟其他英国学生的社交也不多,没有什么朋友。 不过,他表示,幸好自己在当地有个很关心他的监护人,心里有什么事,总可以跟监护人谈,使自己郁闷的心情得到缓解。
在海外留学生涯的开始阶段“感受孤独”,大概是不少小留学生都曾经历过的历程。北京女学生杨洁在自费抵达英国读预科时刚好17岁,也算是个小留学生。但在头一年,她过得很不开心,虽然在学校认识不少人,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一切全靠自己。为了学好英文,她不大与中国学生交往,几乎离开中国人的圈子,时常感到孤寂。惟一的安慰是与父母天天保持越洋电话交流,寻求精神上的支持。 后来,在熬过了初抵英国的孤寂之后,杨洁开始变得独立和自信,为了让父母更了解她在英国的情况,她把打电话改成写家书,每月两封。她说,要是想父母了,信看完了还可以再看,这样“感觉更温暖”。
环境影响大
来自湖南的陈说,家长为子女选择的预科学校或语言学校的好坏对小留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环境不好的话,学生很容易学坏。但他认为,自我控制能力也是锻炼出来的。攻读计算机本科的刘深有同感地说,自费小留学生大都家庭条件较好,但有些学生自控力不好,喜欢攀比,花钱大手大脚,心思不在学习上甚至感到无所谓的也有,在英国留学的小留学生中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抵英已一段时间的预科生何认为,对很多小留学生来说,“留学生活是独立生活的开始,由于远隔家乡,家长的关爱少,学习压力大,时间和金钱都得学着自己管理。”他说,在英国的空余时间比较多,自己得学会思考,安排好留学的生活。
深刻体会
攻读经济学本科学位的颜也曾经历过小留学生生活,她从16岁起就住在英国寄宿学校并完成高中学习。她认为,“低龄学生在出国前应对留学有着明确的目标”,这样能集中精力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不会被异国的孤独感所淹没。目前已成功考入英格兰一所大学攻读商科学位的王说,在英国“最深的体会是再辛苦也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要坚持下来”。她说,远在北京的父母已感觉到她比以前更加成熟,更加独立,也开始学会关心他人。来自父母的肯定使她感到很开心。吴则认为,在英国留学使他的思维更加开阔,他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对个性的发展更有好处。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这些当年的小留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认为,在伦敦留学比原来预想的还贵,这里的生活费、交通费和社交开支等,比起他们原来在伦敦以外的地区读预科和语言学校时几乎要高出几倍甚至10倍,这使他们“花钱很厉害”。这些以前只向父母索要生活费的小留学生已开始长大,学会了替家长着想,为了减轻他们父母的负担,尝试着打工挣钱。虽然尚不足以养活自己,但至少是令他们感到独立的良好开端。
BBC报道
面对方兴未艾的小留学生热,中国媒体和教育界人士曾展开热烈讨论,就小留学生出国是利大还是弊大进行争论。不少人都提出一个问题,十几岁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可以说尚未发育成熟,让这些年龄段的青少年出国留学是否合适?
众说纷纭
中国内地媒体和教育界人士对此的看法至今难以统一,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年龄太小的少年少女留学生不会照顾自己,他们比较单纯,又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控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学坏,小留学生更容易受到伤害。 但也有人认为,对语言学习来说,年龄小有优势,因为小留学生的可塑性强,很容易融合到当地的学习生活中。此外,这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独立生活和思考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益处。
低龄学生留学令家长担心的问题确实不少:孤身在外的个人安全问题,是否会因对异域文化的不习惯而妨碍青少年学生健康的性格塑造?变得郁闷、孤僻?孩子能否具有学习、生活的自理能力?会不会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学坏等等。
孤独的小留学生
已考入伦敦著名的某理工学院攻读土木工程本科学位的学生陈是在4年前抵达英国的,当时他刚满16岁。这位曾经历过小留学生生活、看起来仍然稚气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说,当他在德比文理学校读高中时,常常感到“非常孤独”,在学校跟其他英国学生的社交也不多,没有什么朋友。 不过,他表示,幸好自己在当地有个很关心他的监护人,心里有什么事,总可以跟监护人谈,使自己郁闷的心情得到缓解。
在海外留学生涯的开始阶段“感受孤独”,大概是不少小留学生都曾经历过的历程。北京女学生杨洁在自费抵达英国读预科时刚好17岁,也算是个小留学生。但在头一年,她过得很不开心,虽然在学校认识不少人,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一切全靠自己。为了学好英文,她不大与中国学生交往,几乎离开中国人的圈子,时常感到孤寂。惟一的安慰是与父母天天保持越洋电话交流,寻求精神上的支持。 后来,在熬过了初抵英国的孤寂之后,杨洁开始变得独立和自信,为了让父母更了解她在英国的情况,她把打电话改成写家书,每月两封。她说,要是想父母了,信看完了还可以再看,这样“感觉更温暖”。
环境影响大
来自湖南的陈说,家长为子女选择的预科学校或语言学校的好坏对小留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环境不好的话,学生很容易学坏。但他认为,自我控制能力也是锻炼出来的。攻读计算机本科的刘深有同感地说,自费小留学生大都家庭条件较好,但有些学生自控力不好,喜欢攀比,花钱大手大脚,心思不在学习上甚至感到无所谓的也有,在英国留学的小留学生中不难找到这样的例子。抵英已一段时间的预科生何认为,对很多小留学生来说,“留学生活是独立生活的开始,由于远隔家乡,家长的关爱少,学习压力大,时间和金钱都得学着自己管理。”他说,在英国的空余时间比较多,自己得学会思考,安排好留学的生活。
深刻体会
攻读经济学本科学位的颜也曾经历过小留学生生活,她从16岁起就住在英国寄宿学校并完成高中学习。她认为,“低龄学生在出国前应对留学有着明确的目标”,这样能集中精力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不会被异国的孤独感所淹没。目前已成功考入英格兰一所大学攻读商科学位的王说,在英国“最深的体会是再辛苦也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要坚持下来”。她说,远在北京的父母已感觉到她比以前更加成熟,更加独立,也开始学会关心他人。来自父母的肯定使她感到很开心。吴则认为,在英国留学使他的思维更加开阔,他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对个性的发展更有好处。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这些当年的小留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认为,在伦敦留学比原来预想的还贵,这里的生活费、交通费和社交开支等,比起他们原来在伦敦以外的地区读预科和语言学校时几乎要高出几倍甚至10倍,这使他们“花钱很厉害”。这些以前只向父母索要生活费的小留学生已开始长大,学会了替家长着想,为了减轻他们父母的负担,尝试着打工挣钱。虽然尚不足以养活自己,但至少是令他们感到独立的良好开端。
BBC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