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拜物教语境下攀比现象的出场逻辑探析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irer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攀比现象严重,是不适度消费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商品拜物教是资本主义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的颠倒的反映,这种反映使得人成为被商品支配的存在。本文将在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的语境下探讨现代社会的攀比现象出现的历史逻辑,以全新的视角解读现代社会攀比现象,从而正确把握现代社会攀比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现代社会群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攀比现象;出场逻辑
  一、简述“商品拜物教”
  “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①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所谓商品拜物教就是本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却被物與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所掩盖,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被反映成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商品的命运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人决定物转换为物支配人。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仿佛是商品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统治着人们,并变成人们崇拜的神,人们对这种虚幻的形式的崇拜就产生了商品拜物教。
  马克思指出:“存在于进行交换的主体的意识中的是:每个人在交易中只有对自己来说才是自我目的;每个人对他人来说只是手段”;“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②这里的自我目的是指经济利益,它表现为商品所有权的归属,商品交换是为了获得劳动商品使用价值的所有权。在这种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存在,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面上是商品价值的交换关系,实际上体现在这种关系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活动形式才是这种关系产生的重要社会存在,这种交换关系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价值主体关系,即商品所有者和商品购买者之间的自身利益和价值交换以及实现关系。
  但是,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对商品价值的逐渐超越了商品交换双方实际利益的需求,演变为对商品的盲目崇拜,对于商品的盲目崇拜使人在消费过程之中丧失了主体性、自主性、自为性,成为交换市场交换的奴隶,而并非本质上的消费者。随着商品拜物教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同时作为消费者的劳动者不得不为了获得商品而出卖自身劳动力,人的劳动的异化也更加深入发展,拜物教也逐渐发展出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新形态,这对于现代社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拜物教”发展为攀比现象提供逻辑基础
  攀比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攀比现象的产生正是人的虚荣心在作怪。在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视角下,攀比现象是人对于商品的无限崇拜,由于对商品的盲目崇拜,人将商品作为自己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他们认为自己所拥有商品数量的多少是自己财富的外在表现,是自己的精神寄托,于是,他们将对自己的虚荣心的满足感寄托于商品之上。
  现代社会的攀比现象表现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但归根结底是商品拜物教在现代社会的深层次发展。攀比无非是将内心的虚荣诉诸于物之上,以对高端品牌的盲目追求最为显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越来越发展为全面自由的人,人的生活也不再局限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享受资料消费和发展资料消费也逐渐成为消费主流。然而,随着这类消费热潮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攀比现象也开始凸显,最终表现为对高端奢侈品的盲目追求。
  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其中必定有消费质量的提升,但这始终要建立在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前提基础之上。在社会生活中,消费是商品交换的实现方式,表现为人与物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为了获得生活所需而支付相应价格的货币,这一过程是卖家与买家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然而在攀比心理的推动下,人为了购买商品而购买商品,人与物之间的需求与被需求关系异化为物与物之间的比较关系,这种异化关系即商品拜物教在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带来的社会关系的颠倒现象,归根结底是商品拜物教中的人的物役性根深蒂固。
  攀比现象是人在消费生活中主体性丧失的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更是消费主体,人根据自身需要购买市场上的商品,这是消费规律作用下的正常现象,在消费过程中,人是主体,商品是客体。然而,在攀比心理作用下,人为了同别人攀比而购买高端奢侈品,成为高端品牌的奴隶。如果人本身具有消费高端品牌的能力,这是正常的享受资料消费,这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所必需实现的物质消费需求的发展。而现代社会则存在大量受攀比心理影响的消费群体进行高端品牌消费,受这种心理影响的人大多是自身没有高端消费能力的群体。例如,一位同学寝室的三位同学家庭条件足以支撑其消费高端品牌,那么剩下的另外一位同学即便其家庭条件难以支撑其日常开支,他大概率会选择花尽自己的生活费去购买一件和室友一样的高端商品。人在消费过程中对于商品应该是自主、自愿的主体性选择,然而却由于对于高端品牌的盲目追求丧失了作为主体的自主选择性,反过来被高端商品支配,甚至为了获得这种商品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将劳动所得用于购买高端产品。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人在消费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丧失,在劳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丧失,人成为被商品支配的客体。因此,攀比现象实质是人对于商品的盲目追求和盲目崇拜的结果。
  攀比现象是人的自为性丧失的体现。在商品拜物教的世界中,人通过对商品的过度占有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虚荣心,这最终以攀比的形式展现出来。人渴望获得他人羡慕的目光,当自己的物质生活不如他人时,会产生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促使他们沉浸在与他人的物质攀比上。他们将自己欲望和虚荣的满足寄托于商品的获得,将商品置之较高的位置来崇拜,在这种盲目崇拜中丧失了消费理性,同时丧失了自为性。黑格尔说:“作为否定的东西的自身联系就是自为存在着的东西,也就是一。”③“一”是指自为存在之物之外没有其它物的存在,人不仅是自在之物,同时也是自为之物,他是物质世界的自在之物,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为之物。人的发展离不开自为性的推动作用,而攀比却使人沉浸在无目的的商品追求中,通过这种无意义的追求来实现自己的满足感,在此过程中对自身真正追求的东西越来越迷茫,人成了被商品支配的自在之物,其自为性被掩盖甚至逐渐丧失,成为另一自在之物的仰慕者,同时也丧失了作为的理性,没有理性指导的无目的性消费活动催生了畸形消费。   综上所述,攀比现象是一种过渡消费行为,但其根本是消费者对于商品盲目崇拜的结果,满足虚荣心的方式不止一种,可是更多人选择以商品消费来进行攀比,因此,攀比现象实质上是商品拜物教在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它仍然是人与人关系、物与物关系的颠倒。
  三、推动攀比“普世化”的历史辩证逻辑
  塑造现代性社会的前提是建立在三元世界的辩证统一上的,何谓三元世界,即主观精神世界、客观物质世界、观念真实世界。某种程度上一切的稳定发展实际上建立在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在观念真实世界的和解上。那么在资本主义逻辑统摄下,人类历史发展为什么时常坠入虚无主义或者绝对事物性焦虑之中呢,本质就是因为资本发生逻辑对人主体性的异化,这种异化使得理性褪去了神圣的外衣,而金钱、商品、交换占据了神的宫殿。然而,用历史辩证法来剖析这个表象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拜物教”“消費主义”等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语境下成为了框定主体思维导向的工具,从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和客体双重向度来分析,这就是主客体概念的异化,然而这样的异化运动最终得以成就为一种心理的“普世化”概念,还是依靠资本发展的历史辩证逻辑所推动。所以,在目前的现代性资本主义社会里,在其积极意义上反而促使了文明发生场所,即观念真实世界的相对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资本逻辑统摄下主客体世界的矛盾并没有绝对尖锐的对立起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生产关系,攀比现象是在生产交换领域中衍生出的一种错误消费心理,这种心理是商品拜物教没有被消除而一直发展至今的人的物役性的外在表现。但是,攀比现象同商品拜物教一样,最终不能真正颠覆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它只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经历的一种社会形态的表现。马克思将把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划分为三大社会经济形态。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④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从产生之初就是受物奴役的,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从受自然之物支配的困境解放出来,成为支配自然物的主体力量,但在他们创造社会存在物的时候又重新陷入被自己创造之物支配的困境,这从社会历史发展或者说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进步的体现。根据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演进历程的划分,可以发现,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建立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而生产关系必然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为前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物质交换的前提,也是生产关系得以形成的前提。攀比现象正是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下形成的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交往关系的推动下,生产交换领域的发展必然有人的主观意志影响,在这样情况下,人的客观物质需求就不一定能够成为交换的唯一前提,而主观意志也会影响人的交换行为,在主观意志的过度参与下,攀比现象应运而生,并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逐渐“普世化”。
  那么,在商品拜物教的物役性基础上发展出的这种攀比现象会不会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呢?通过对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分析,我认为攀比现象“普世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人在成为真正全面自由的人之前,其生产生活必定要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披上了特定价值外衣的金钱必然成为人所追求的东西,而金钱购买的商品自然成为人类财富的外在表现。在物的依赖关系下,人对物的崇拜基于物质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商品拜物教的出现是人对于商品的过度崇拜,而攀比现象则是人对于高端品牌的盲目追求,攀比现象只是商品拜物教的物役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然而,这种由人的主观意志所驱动的心理不会成为真正改变社会形态的关键力量,也不可能成为人与物之间关系颠覆性颠倒,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健康消费行为的发生,但其根本上不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阻碍,就像商品拜物教一样,它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颠倒,但它最终对于整个交换领域的交换关系没有造成毁灭性后果。
  四、结语
  攀比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世化”现象,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逻辑,这种现象是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商品拜物教世界中的物役性无法根除,所以在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产生了攀比现象,这种现象是人的主观意志在消费中超越客观物质而对消费过程起决定作用的表现,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会造成不适度消费,由于世界是一个三元世界,攀比现象不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流现象,但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依旧需要纠正。
  参考文献
  [1]孙兰英.走出“物役性”精神困惑[J].广东社会科学,1999(02):3-5.
  [2]刘琳.马克思《资本论》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述析[J].求实,2006(08):4-6.
  [3]刘丽.物役性概念之再辨析——兼评张一兵教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J].江苏社会科学,2013(04):13-17.
  [4]孙璐杨.论商品拜物教中的人的异化[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1(04):71-74.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M].人民出版社,2001:8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卷[M].人民出版社,1998:357-358.
  [3]黑格尔.小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0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设计通风系统时,为使拟定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必须对矿山作实地考查和对原始条件作细致分析。然后从矿山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矿床的自然条件、开拓、开采等特点,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几个技术上可行的方案,最后根据安全、可靠和经济的原则,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比较,最终优选出合理的通风系统构建方案。  关键词:矿井;通风;设计  一、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  由于矿井生产的特点是工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越来越多的企业着力自建虚拟社区以促进消费者参与产品开发、产品支持等创新活动,价值共创活动由此形成。消费者在参与虚拟社区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的交流与互动在形成对社区的情感认同和承诺的同时,又能契合自身对信息的价值主张,从而推动价值共创活动顺利展开。本文对数据时代虚拟事实的法律效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据时代;虚拟事实;法律效力  1 虚拟
期刊
摘 要:近幾年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资源也都被大量的开采与利用,我国地下水资源近几年开采程度更高达五分之一的比例,很多地区还处于干旱状态,导致地下水源极为宝贵。但地下水资源过度的开采会使其水位下降,水质也会发生变化,对环境有极为恶劣地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细致地分析,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资源。  关键词:地下水;过度开采;环境地质  引言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岩土勘探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项目确立及施工过程中,岩土勘探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了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性,在岩土勘探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工作质量。本文以岩土勘探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介绍内哦让,重点介绍了在岩土勘探中出现问题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通过对岩土勘探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讲解,旨在帮助相关人员做好贪图勘探工作。  关键词:岩土勘探;问题产生
期刊
摘 要:公路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涉及到人为、资金、材料和技术等因素,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并且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施工质量等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公路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原则,对公路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影响因素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公路项目管理;进度管理;原则;影响因素;策略  公路工程建设具有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规模大等特征,使得公路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具有一
期刊
摘 要:由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关键发展时期,这样的形势下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而伴随着长期发展以来过度利用自然资源问题的爆发,环境污染问题在当前国家正常运转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严重和棘手,人们对于化工这一高污染行业整改的呼声也越发高涨起来。寻求有效的化工技术方法将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是当前化工行业能够更好发展的一项关键内容。化学工业面临结
期刊
摘 要:根据输气工艺生产运行及管理的需要,城镇天然气场站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监控及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简称SCADA)系统。该系统对各分输站实施远程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安全保护和统一调度管理。各分输站设站控系统(SCS)。调度中心可向SCS和RTU发出控制指令,由各SCS和RTU完成控制功能;调度控制中心通过通信系
期刊
摘 要: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困扰着人们,人们对生态环境现状认识不足,面对这一问题,生态环境理念在环境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旅游视角出发,以海南恒大海花岛设计为例,分析如何将生态环境理念充分合理应用在设计中,并找出问题所在,为我国旅游视角下的生态环境理念的应用提出建议,从而使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达到有效
期刊
摘 要: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集团组织,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欧盟一直遭受多重危机与挑战,在2016年6月23日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后,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英国脱欧无疑对英国、欧盟乃至全球经济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全球疫情面前,欧盟表现出行动迟缓,协调不力等问题,对于欧盟前途命运的探讨更加引人注目。  关键词:英国脱欧;欧洲一体化;欧盟
期刊
摘 要:加强园林园艺施工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的研究,对改善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园林建设过程中的园艺施工活动,主要是指将园林建设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一定技术层面的施工。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对于绿色植物的合理装饰和搭配,以此不断美化整个园林的意境美感和布局结构本文主要从园林园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施工组织、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园林园艺;技术要点;养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