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口气读完《梁家河》,掩卷沉思,赞叹良久。
《梁家河》这部书用温暖细腻又客观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早年间从15岁至22岁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了他这么多年离开梁家河之后依然牵挂着乡亲们,时不时回来看望故土故人;同时也讲述了当年与他一起成长起来的梁家河乡亲们的故事。
融入群众、扎根人民
心怀远大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指出,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岁的习近平和大批知青一起来到陕北延安地区,他被分派到了梁家河。刚开始面对“山顶洞人”的生活非常不习惯,再加上作为“黑帮子弟”受到政治歧视带来的巨大压力,精神极度苦闷的他当过一次“逃兵”。幸好被亲人劝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依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数月后,习近平又回到了梁家河,并开始将自己融人群众、融入乡村,并逐渐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正确观念。
随着自身心态和观念的转变,习近平踏踏实实参加劳动,与乡亲们一起打坝、修梯田。他特别吃苦耐劳,农历二三月份,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乡亲们对这位干活从不“撒奸儿”的北京娃竖起了大拇指:“好后生!”同时他在生活上跟乡亲们一样艰苦朴素,乡亲们淘洗酸菜坛剩下的陈酸菜,对于习近平和小伙伴们来说就是绝佳的美食,直到如今他还时不时想念当年能吃到的美味酸菜。
在踏踏实实干农活的同时,年轻的习近平求知若渴,抓紧一切空闲时间阅读学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锤炼自己。习近平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他晚上经常就着煤油灯的微弱火光看书到深夜,脸都被煤烟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习近平在当时通过一份文学报《山花》认识了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路遥,两人曾彻夜长谈。路遥后来惊叹说,习近平比他小4岁,知识面比他要广得多,志气高得多。
要说当时习近平的志气,那就是脚踏实地、扎根农村,用他的话说,“我就是一个农民。”那些年,习近平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农村各种活计非常娴熟,真正成长为了梁家河的一分子。他说,“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服务群众、知行合一
为乡亲干实事
看着乡亲们一年到头忙忙碌碌还是时常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烧不上柴、看不起病,每年青黄不接时还需要到外边“寻吃”(讨饭),习近平年轻的内心倍感煎熬,在那时起他就把个人命运得失放在了一边,把人民群众彻底放在了心上。在梁家河乡亲们无私地接纳与帮助下,好学上进的习近平先后入团、入党,当村支书。在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前,习近平就和乡亲们一共打了四处大坝,使村里玉米亩产提高了近一倍。
为了更加造福百姓,习近平担任村支书后,他带领乡亲们排除万难,在梁家河沟口打了一座水坠坝(淤地坝),把沟口一带变成了百亩良田,直到如今这片地也还是梁家河最好的田亩。为了解决群众的做饭点灯等能源问题,他专门去四川取经,回来和乡亲们一起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让乡亲们用上了清洁能源。为了解决乡亲们的生产农具、生活日用品购买等问题,习近平在梁家河办起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并且把工分变成了“虚拟货币”,社员可以用工分换衣服、农具、日用品,甚至可以对冲抵账。为了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习近平还带领社员打了一口甜水井,直到现在梁家河家家户户使用的自来水,都来源于这口井。另外为了提高乡亲们的知识文化水平,习近平还办起了扫盲班,农闲时节跟大家“拉话”、教大家认字长知识。在梁家河,许多人就是从那时开始喜欢上了看书。
当时,不管是在开展淤地坝还是沼气池建设过程中,难题一个接一个,远比想象的多。遇到困难怎么办,实干巧干就是解决办法。习近平后来回忆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22岁时,习近平考上清华大学要离开梁家河。临行前他与送别的乡亲们一起合影留念,并真挚感恩地对乡亲们说,“我来咱梁家河这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习近平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虽然他人离开了梁家河,但他的心一刻也不曾离开乡亲们、不曾离开人民群众。也许从那一刻起,他一直就把梁家河与全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了自己坚定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后来,习近平在回顾七年梁家河岁月时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赤子之心、心系乡亲
永远不变公仆情
自从22岁离开梁家河后,习近平一直没有忘记乡亲们,他先后多次给梁家河的乡亲们写信、回信;自己掏钱救助遇到生活困难、医疗困难的乡亲们;并在1993年、2015年前后两次亲自回乡看望乡亲们,看到梁家河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富裕幸福,习近平内心非常欣慰。
四十多年过去了,2015年2月13臼,习近平再次回乡看望乡亲们时,当年与习近平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如今已是儿孙绕膝,铁锁、黑子、王栓、随娃……习近平依然能够亲切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小名,并关切地询问他们以及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这些年小伙伴们也和习近平一起成长,他们有的当了多年的村支书;有的考上师范学校,勤勤恳恳做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者;有的当了小学校长;有的当了干部。这些年他们心中依然谨记习近平插队时在土窑洞里、热炕头上说的话,“做行動上的巨人”“当好村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群众办好事…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如今改革开放让梁家河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让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经济新发展理念让乡亲们从土窑洞住进了新楼房,从农民变身上班族,医保、社保的普及让乡亲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再也不用得病硬扛着……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梁家河的乡亲们说,“进入新时代,把咱的旅游办好,把产业发展好,把村子建设好!咱不能给总书记丢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呀!”
本书结尾处写道,“如今的梁家河,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新征程中破浪启航,驶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彼岸。”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而习近平早年间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知青岁月,亦是他人生发展轨迹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曾深情指出,“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不要人夸颜色好,清气由来自锤炼。”不管是人民领袖还是普通大众,我们都是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中不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兢兢业业干好本职、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才能共同实现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向往、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梁家河》这部书用温暖细腻又客观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早年间从15岁至22岁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知青岁月,讲述了他这么多年离开梁家河之后依然牵挂着乡亲们,时不时回来看望故土故人;同时也讲述了当年与他一起成长起来的梁家河乡亲们的故事。
融入群众、扎根人民
心怀远大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指出,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岁的习近平和大批知青一起来到陕北延安地区,他被分派到了梁家河。刚开始面对“山顶洞人”的生活非常不习惯,再加上作为“黑帮子弟”受到政治歧视带来的巨大压力,精神极度苦闷的他当过一次“逃兵”。幸好被亲人劝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依靠群众靠谁?当然要靠群众。”数月后,习近平又回到了梁家河,并开始将自己融人群众、融入乡村,并逐渐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正确观念。
随着自身心态和观念的转变,习近平踏踏实实参加劳动,与乡亲们一起打坝、修梯田。他特别吃苦耐劳,农历二三月份,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乡亲们对这位干活从不“撒奸儿”的北京娃竖起了大拇指:“好后生!”同时他在生活上跟乡亲们一样艰苦朴素,乡亲们淘洗酸菜坛剩下的陈酸菜,对于习近平和小伙伴们来说就是绝佳的美食,直到如今他还时不时想念当年能吃到的美味酸菜。
在踏踏实实干农活的同时,年轻的习近平求知若渴,抓紧一切空闲时间阅读学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锤炼自己。习近平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他晚上经常就着煤油灯的微弱火光看书到深夜,脸都被煤烟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习近平在当时通过一份文学报《山花》认识了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路遥,两人曾彻夜长谈。路遥后来惊叹说,习近平比他小4岁,知识面比他要广得多,志气高得多。
要说当时习近平的志气,那就是脚踏实地、扎根农村,用他的话说,“我就是一个农民。”那些年,习近平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农村各种活计非常娴熟,真正成长为了梁家河的一分子。他说,“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服务群众、知行合一
为乡亲干实事
看着乡亲们一年到头忙忙碌碌还是时常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烧不上柴、看不起病,每年青黄不接时还需要到外边“寻吃”(讨饭),习近平年轻的内心倍感煎熬,在那时起他就把个人命运得失放在了一边,把人民群众彻底放在了心上。在梁家河乡亲们无私地接纳与帮助下,好学上进的习近平先后入团、入党,当村支书。在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前,习近平就和乡亲们一共打了四处大坝,使村里玉米亩产提高了近一倍。
为了更加造福百姓,习近平担任村支书后,他带领乡亲们排除万难,在梁家河沟口打了一座水坠坝(淤地坝),把沟口一带变成了百亩良田,直到如今这片地也还是梁家河最好的田亩。为了解决群众的做饭点灯等能源问题,他专门去四川取经,回来和乡亲们一起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让乡亲们用上了清洁能源。为了解决乡亲们的生产农具、生活日用品购买等问题,习近平在梁家河办起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并且把工分变成了“虚拟货币”,社员可以用工分换衣服、农具、日用品,甚至可以对冲抵账。为了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习近平还带领社员打了一口甜水井,直到现在梁家河家家户户使用的自来水,都来源于这口井。另外为了提高乡亲们的知识文化水平,习近平还办起了扫盲班,农闲时节跟大家“拉话”、教大家认字长知识。在梁家河,许多人就是从那时开始喜欢上了看书。
当时,不管是在开展淤地坝还是沼气池建设过程中,难题一个接一个,远比想象的多。遇到困难怎么办,实干巧干就是解决办法。习近平后来回忆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22岁时,习近平考上清华大学要离开梁家河。临行前他与送别的乡亲们一起合影留念,并真挚感恩地对乡亲们说,“我来咱梁家河这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习近平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虽然他人离开了梁家河,但他的心一刻也不曾离开乡亲们、不曾离开人民群众。也许从那一刻起,他一直就把梁家河与全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了自己坚定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后来,习近平在回顾七年梁家河岁月时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赤子之心、心系乡亲
永远不变公仆情
自从22岁离开梁家河后,习近平一直没有忘记乡亲们,他先后多次给梁家河的乡亲们写信、回信;自己掏钱救助遇到生活困难、医疗困难的乡亲们;并在1993年、2015年前后两次亲自回乡看望乡亲们,看到梁家河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富裕幸福,习近平内心非常欣慰。
四十多年过去了,2015年2月13臼,习近平再次回乡看望乡亲们时,当年与习近平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如今已是儿孙绕膝,铁锁、黑子、王栓、随娃……习近平依然能够亲切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小名,并关切地询问他们以及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这些年小伙伴们也和习近平一起成长,他们有的当了多年的村支书;有的考上师范学校,勤勤恳恳做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者;有的当了小学校长;有的当了干部。这些年他们心中依然谨记习近平插队时在土窑洞里、热炕头上说的话,“做行動上的巨人”“当好村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人来到世上,就是要为群众办好事…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如今改革开放让梁家河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让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经济新发展理念让乡亲们从土窑洞住进了新楼房,从农民变身上班族,医保、社保的普及让乡亲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再也不用得病硬扛着……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梁家河的乡亲们说,“进入新时代,把咱的旅游办好,把产业发展好,把村子建设好!咱不能给总书记丢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呀!”
本书结尾处写道,“如今的梁家河,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新征程中破浪启航,驶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彼岸。”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而习近平早年间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知青岁月,亦是他人生发展轨迹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曾深情指出,“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不要人夸颜色好,清气由来自锤炼。”不管是人民领袖还是普通大众,我们都是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中不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兢兢业业干好本职、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才能共同实现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向往、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