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材中提示语的有效运用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ship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适时编写了一些简明、精炼、富有启发性的提示语。这些提示语或揭示教学目标,或指明教学重难点,或提示教学方法等等。教师在提示语的使用过程中只有用心领会,灵活运用,创造开发,才能有效地发挥提示语应有的功能。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如何有效运用提示语呢?
  【关键词】 提示语 理解 开发 有效运用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适时编写了一些简明、精炼、富有启发性的提示语。这些提示语或揭示教学目标,或指明教学重难点,或提示教学方法等等。教师在提示语的使用过程中只有用心领会,灵活运用,创造开发,才能有效地发挥提示语应有的功能。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如何有效运用提示语呢?
  1.科学认识是有效运用的前提
  提示语蕴藏着教材编者的大智慧。提示语中既有教法指导,又有学法点拨;既指明重点,又突破难点……我们若能有效地运用好提示语,一定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光彩。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好好理解提示语的真谛,在使用提示语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偏差。偏差一,误以为提示语等于教学旁白语,不予足够的重视;偏差二,机械的使用提示语,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缺少创造性;偏差三,分析、揣摩不够深入,异化甚至歪曲了对教材文本的正确解读与灵活使用。这些偏差,严重阻碍了提示语的正确合理运用,不能有效的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作为提示语的使用者--教师,必须克服这些片面狭隘的观点,树立科学的认识观,本着"源于教材,宽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充分认识提示语在数学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准确理解提示语所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提示语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创造性地运用。
  2.正确理解是有效运用的基础
  提示语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凝聚了众多专家和编者对学生的解读、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因此说,深入地钻研提示语,切实把握提示语的内涵才是有效运用的基础。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联系学生实际,遵循教材文本蕴含的教学理念,组织有效的活动。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提示语的内涵?教师首先必须深刻解读《数学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整个教材体系的框架结构,再结合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提示语进行深入研究:教材提示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情感上有哪些收获?其中蕴含的理念是什么?揭示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只有真正了解编者的意图,理解了提示语的内涵,才能有效地运用。例如: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中"可能性"例1插图的提示语:①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②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③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这三方面的提示语就指出了教学的新授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它可让学生在比较中不断猜想、把握知识要领、启发学生深入分析思考,指导教师设计比如摸彩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猜测--实践--验证,通过实践活动中的体验,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对生活中可能性事件作出描述。
  3.整合开发是有效运用的保证
  从总体上来说,任何一套教材都是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的,是编写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一套教材要完全适应广大地区不同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也确实困难重重。这就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动态与省思》一书中指出:"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现行的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被看作完全理想的,它必然地有一个发展和改进的过程,广大一线教师不仅可以而且也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此来看,任何教材都有取舍增补的空间。当前,我们一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提示语作为重要的学习素材,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后灵活运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3.1 适度改动,更利探索
  教材上的提示语,或牵引着一种线索,或指引着一种方向,引领学生的探索活动走向深入。提示语有时需要适度改动,才能更有效的引领学生思考和探索。
  3.2 结合学情,灵活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提倡解答方法的多样化。提示语的设置就体现了解答方法多样化这一思想。但是因为地区之间、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提示的方法学生不一定都能说出,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情,灵活地进行教学。
  总之,解读教材要从小处着手,一分为二的用辩证眼光去理性看待提示语,深入地钻研其中的深刻内涵,进行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从而建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o数学》(人教版).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其他文献
新棵标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但往往这样的课堂实质上与我们追求的理想中的有效课堂有很大差距。一堂课下来,学生究竟获得了些什么?教师给学生留下了点什么?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很多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或者是探究学习,成了装点门面的无效学习,所谓的"精彩、热闹"只能是夜空的烟花,虽美丽但不长久。扪心自问:这样的课堂弊端在哪儿呢?我认为是只注重了
期刊
【摘要】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 新课标 数学课堂 经验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
期刊
高中生物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的关键。新课标通过教学目的,课程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中注意的问题、考试考查重点七个方面将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部分进行。新课标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体系完整、知识系统性强,内容与课时吻合的特点。其中经典的生物学知识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标,就需要所有高中生物教师共
期刊
【摘要】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长期以来广大数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于高中的数学教学来说,做好课堂的组织和教学管理,实现高效的课堂效益,那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同学们探求新知的欲望,这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总结了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与同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
期刊
【摘要】 词汇是构筑语言的材料,没有词汇,英语各技能难以形成。面对大量的英语单词,学生有些茫然,束手无策。从音、形、义各方面思索教法、探讨策略,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词汇是关键 词汇量大 语音 技能 兴趣  面对新教材每单元五六十个单词与短语,学生有些茫然,介于云深水渺之处。可见,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记忆词汇
期刊
【摘要】 构建良好的班集体,还要靠全体师生多想办法,抓住细节管理。下面针对小学教育从班级管理中的几个热点话题谈起: 班级里的后进生学习方面怎么才能与优等生减小差距呢?怎样才能保证自习课或老师不在时的课堂纪律呢?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怎么能有同学之间磕磕碰碰的小风波呢?上课铃响,学生站排速度怎么能快起来呢?怎么能杜绝教室内学生乱扔纸屑的不良现象呢?  【关键词】 热点话题 想办法 细节管理 小组技术 发挥
期刊
【摘要】 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积极向上的师生情感。这是我从教近十年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实践告诉我们,从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新课改能够使学生充满信心,富有兴趣,积极主动学好英语,从而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课堂 有效性 教学手段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质优的听,说,读,写
期刊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随着数学学习内容的增删,数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数学课堂教学也更加充满活力,数学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有关知识外,增加了空间图形的认识,数据的统计收集等内容,有理数一章侧重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第一章则侧重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生活中的数据这章重在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学生的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培养则体现在其它章节。以下就
期刊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在新课程理念下,科学探究成为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实践,迅速掌握物理知识,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物理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如何创设物理情景,有利于物理
期刊
计算机学科不仅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是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学习成绩不同、动手操作能力不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学情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既要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到新的知识,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提高,又要照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完成操作案例,树立自信心。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通常一个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