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说了一年多的“真实谎言”
年仅41岁的丈夫,突然去世,陆飞武的母亲黄亚香当场就哭昏过去。在那些最难熬、痛苦的日子里,黄亚香很想告诉儿子,但她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当过游击队员、村支书的公公说,前几天飞武来信说新兵训练很紧张,现在告诉他这事,万一受不了打击,说不准还会当“逃兵”。她越想越怕,心一横,给陆飞武写了一封平安信:“家里一切都好,儿请放心吧……”这也是母亲向儿子说的第一个谎言。
陆家有一亩水田,但自从丈夫和公公去世,水田里的活儿全是母亲一人承担。由于她患病,特别怕水凉。可家中没有男劳动力,她不得不抱病下地干活。
去年插稻秧时,她实在支撑不住,病倒了。就是这天,陆飞武打来电话,一再嘱咐她别沾凉水,地里的活儿让爸爸干……听到儿子说爸爸,她的眼泪“哗”地一下涌了出来,哽咽着对儿子说:“那点活儿,你爸爸早就干完了,不用担心,在部队一定要好好干……”
好在电话线路不好,“吱吱啦啦”的有杂音,儿子才没听出什么破绽。
长期拖着病体,超负荷地劳作,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体重不足40公斤。一天,陆飞武随部队到吉林执行光缆施工任务,因表现突出,被团里评为“施工先进个人”,特意打电话给家里报喜:“妈,我被评上先进了,你高兴不?”可说着说着,陆飞武就问起了爸爸:“妈,我咋一年多没听到爸爸的声音呢?”儿子的话刺痛了母亲的心,她那一直绷紧的神经险些崩溃了,她极力掩饰着内心的痛苦,再一次骗儿子:“你爸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每天早早就上街蹬三轮去了……”扣上电话,母亲失声痛哭。
一次紧急“碰头会”
2005年,5月26日11时55分,连长徐岳发收到子陆飞武妹妹请连队转给哥哥的来信:
亲爱的哥哥,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一定要坚强,再坚强……父亲、爷爷去世已经一年多了,为了不让你分心,才没把噩耗告诉你。哥哥,希望你能理解我和妈妈,好吗……一定化悲痛为力量,当一名好军人,为家人争光……
看完信,徐连长落泪了。他意识到此事非同寻常,立即向团长吉日木图作了汇报。
接过信,团长越看心里越沉重,连午饭也没顾上吃,手里捏着信,就与远在上海进修的政委田兵取得联系,说明情况。随后,他让值班室通知串休的团常委立即归队,开个紧急碰头会。会还没开,远在上海的田政委打来电话,建议派一名经验丰富、与陆飞武比较熟悉的政治干部立即到陆家处理此事。
12点40分,会议室里气氛极为凝重。“为了一个兵”的临时会议紧急召开,会上,捧着战士妹妹来信的团长动情地说:“我先给大家念封信:‘……哥哥,你入伍后,爸爸因想你,经常精神恍惚,我和妈妈怎么劝也不顶用,不久就因积劳成疾于去年1月7日病逝,爸爸去世我们非常难过,怕影响你的工作,就忍着悲痛没有告诉你。可3月19日,爷爷也伤心过度导致癌症加重,离开了人世……为了不牵扯你精力,让你好好当兵,也没告诉你……”’
信读完了,会场一片肃静,团领导们个个眼圈发红。团长重重地喘了一口气说:“一年哪,战士的亲人承受了多大心理压力呀,所有这些,不就是为了支持咱们的战士安心服役吗?我们一定要帮助陆家做好善后工作,不能让战士背着包袱上阵!”
不到10分钟,碰头会达成共识:特批陆飞武探家,看望母亲和妹妹,派现任指导员张开元陪同前往:从团里微薄的家底里拿出5000元资助他。
一封家书牵动万人心
陆冰冰写给哥哥的信,以及陆家母女含悲忍痛拥军的事迹,经《福建日报》、《莆田日报入《莆田侨乡时报》、福建广播电台、电视台,莆田电台、电视台以及《丹东日报》、丹东广播电台、电视台等13家新闻媒体报道后,在陆飞武家乡——南疆八闽大地、陆飞武所在部队——北疆辽东地区的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6月1日,莆田地区普降大到暴雨。然而,它却没有挡住涵江区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五大班子”领导的脚步,他们在区人武部部长吴平海、政委林德霖的陪同下,冒雨来到了白塘镇集奎村,看望陆家母女……
风雨中,莆田市市委书记来了,莆田市市长来了,莆田军分区司令员、政委来了,陆冰冰就读的莆田市第十四中学的校长、老师、同学以及同学的家长来了,一些相识的不相识的群众也自发地赶来了……
6月3日,莆田市第十四中学组织全校2680名学生,以“一封家书”为题写读后感,那也许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作文。不少同学都默默地哭了。
随后,莆田市一中、二中、六中等19所中小学3万多名学生,也相继以陆冰冰这封家书为题材,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从6月4日至6月9日,白塘镇所属的16个自然村的村务公开栏中,全都增加了一个新内容:贴上了刊登陆家母拥军、支持部队建设事迹的报道文章及陆冰冰写给哥哥的那封信的复印件。数以万计的村民驻足观看,朴实的农民兄弟,直看得心里泛酸,眼圈发红……
年仅41岁的丈夫,突然去世,陆飞武的母亲黄亚香当场就哭昏过去。在那些最难熬、痛苦的日子里,黄亚香很想告诉儿子,但她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当过游击队员、村支书的公公说,前几天飞武来信说新兵训练很紧张,现在告诉他这事,万一受不了打击,说不准还会当“逃兵”。她越想越怕,心一横,给陆飞武写了一封平安信:“家里一切都好,儿请放心吧……”这也是母亲向儿子说的第一个谎言。
陆家有一亩水田,但自从丈夫和公公去世,水田里的活儿全是母亲一人承担。由于她患病,特别怕水凉。可家中没有男劳动力,她不得不抱病下地干活。
去年插稻秧时,她实在支撑不住,病倒了。就是这天,陆飞武打来电话,一再嘱咐她别沾凉水,地里的活儿让爸爸干……听到儿子说爸爸,她的眼泪“哗”地一下涌了出来,哽咽着对儿子说:“那点活儿,你爸爸早就干完了,不用担心,在部队一定要好好干……”
好在电话线路不好,“吱吱啦啦”的有杂音,儿子才没听出什么破绽。
长期拖着病体,超负荷地劳作,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体重不足40公斤。一天,陆飞武随部队到吉林执行光缆施工任务,因表现突出,被团里评为“施工先进个人”,特意打电话给家里报喜:“妈,我被评上先进了,你高兴不?”可说着说着,陆飞武就问起了爸爸:“妈,我咋一年多没听到爸爸的声音呢?”儿子的话刺痛了母亲的心,她那一直绷紧的神经险些崩溃了,她极力掩饰着内心的痛苦,再一次骗儿子:“你爸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每天早早就上街蹬三轮去了……”扣上电话,母亲失声痛哭。
一次紧急“碰头会”
2005年,5月26日11时55分,连长徐岳发收到子陆飞武妹妹请连队转给哥哥的来信:
亲爱的哥哥,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一定要坚强,再坚强……父亲、爷爷去世已经一年多了,为了不让你分心,才没把噩耗告诉你。哥哥,希望你能理解我和妈妈,好吗……一定化悲痛为力量,当一名好军人,为家人争光……
看完信,徐连长落泪了。他意识到此事非同寻常,立即向团长吉日木图作了汇报。
接过信,团长越看心里越沉重,连午饭也没顾上吃,手里捏着信,就与远在上海进修的政委田兵取得联系,说明情况。随后,他让值班室通知串休的团常委立即归队,开个紧急碰头会。会还没开,远在上海的田政委打来电话,建议派一名经验丰富、与陆飞武比较熟悉的政治干部立即到陆家处理此事。
12点40分,会议室里气氛极为凝重。“为了一个兵”的临时会议紧急召开,会上,捧着战士妹妹来信的团长动情地说:“我先给大家念封信:‘……哥哥,你入伍后,爸爸因想你,经常精神恍惚,我和妈妈怎么劝也不顶用,不久就因积劳成疾于去年1月7日病逝,爸爸去世我们非常难过,怕影响你的工作,就忍着悲痛没有告诉你。可3月19日,爷爷也伤心过度导致癌症加重,离开了人世……为了不牵扯你精力,让你好好当兵,也没告诉你……”’
信读完了,会场一片肃静,团领导们个个眼圈发红。团长重重地喘了一口气说:“一年哪,战士的亲人承受了多大心理压力呀,所有这些,不就是为了支持咱们的战士安心服役吗?我们一定要帮助陆家做好善后工作,不能让战士背着包袱上阵!”
不到10分钟,碰头会达成共识:特批陆飞武探家,看望母亲和妹妹,派现任指导员张开元陪同前往:从团里微薄的家底里拿出5000元资助他。
一封家书牵动万人心
陆冰冰写给哥哥的信,以及陆家母女含悲忍痛拥军的事迹,经《福建日报》、《莆田日报入《莆田侨乡时报》、福建广播电台、电视台,莆田电台、电视台以及《丹东日报》、丹东广播电台、电视台等13家新闻媒体报道后,在陆飞武家乡——南疆八闽大地、陆飞武所在部队——北疆辽东地区的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6月1日,莆田地区普降大到暴雨。然而,它却没有挡住涵江区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五大班子”领导的脚步,他们在区人武部部长吴平海、政委林德霖的陪同下,冒雨来到了白塘镇集奎村,看望陆家母女……
风雨中,莆田市市委书记来了,莆田市市长来了,莆田军分区司令员、政委来了,陆冰冰就读的莆田市第十四中学的校长、老师、同学以及同学的家长来了,一些相识的不相识的群众也自发地赶来了……
6月3日,莆田市第十四中学组织全校2680名学生,以“一封家书”为题写读后感,那也许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作文。不少同学都默默地哭了。
随后,莆田市一中、二中、六中等19所中小学3万多名学生,也相继以陆冰冰这封家书为题材,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从6月4日至6月9日,白塘镇所属的16个自然村的村务公开栏中,全都增加了一个新内容:贴上了刊登陆家母拥军、支持部队建设事迹的报道文章及陆冰冰写给哥哥的那封信的复印件。数以万计的村民驻足观看,朴实的农民兄弟,直看得心里泛酸,眼圈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