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高职生几个常见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的成因,认识其对学生的危害,以教师的角度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辅导与矫正,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问题 矫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再仅仅是没有生理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心理负荷越来越大,特别是高职学生群体,由于心理机能尚未完善,却过早地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再加上某些错误观念的误导,所以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尤其突出。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不良的情绪,尤其在一年级新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学生在刚入学和即将毕业之际,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方面的变化会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困扰,情绪上难以振作,行为上有时表现出异常的举止。
困扰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常见为:(1)情绪、行为偏执。(2)意志弱,依赖性强。(3)自信不足,人际交往恐惧。这些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环境及方式造成的。从家庭因素来讲,部分家长在子女成才的问题上有一种浮躁的心态,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就是采取简单、极端的方式。有的家长对子女从小溺爱、放纵,有的家长对自己进入高职院校的孩子却是不闻不问,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进行讥讽、体罚。这样的教育极容易扭曲子女正确认识事物的判定标准。造成孩子持续停留在张狂或压抑的氛围中。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个性”的误解。 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与别人不同,特立独行,就是“个性”,这样就能博得别人的瞩目,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对以上这些偏执的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首先不能当头棒喝,处处批评学生,以免引起师生情绪上的对立,而是要注意收集他们的不当言行,然后在特定条件下将其“释放折射”到学生本人身上,引起学生的厌恶,最后点明:这就是你自己何时何地的举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造成学生的醒悟。同时在日常就教育学生:任何人在班集体中都是平等的,极端的自我和自暴自弃只会造成极端的隔阂和封闭。成功是人用意志控制情绪与行为,一点一滴奋斗而来的,不是我行我素,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对追求所谓“个性”的学生,要告诉他们正确的个性与“出风头”的区别。个性是人们向成功奋斗的过程中不违反道义独具一格的言行特点。爱因斯坦因为是著名的科学家,他的不拘小节才是一种个性,并不是因为他的不拘小节而成为大科学家受人敬仰。单纯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这并不是真正的个性。同时要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相处过程中,你尊重别人,别人也同样会尊重你,这样就会彼此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只有建立在理解和信任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才能纯洁、长久而有活力。这样在理论指导和自身言行的对照下,逐步矫正学生情绪、行为偏执极端的心理问题。
自信不足,人际交往恐惧是困扰许多高职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有30%的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心。近年来,由于传统观念的误导,高职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被误认为“次等高等教育”,社会上不少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这就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不少高职学生也认为自己基础差、智商低,总觉得低人一等,有一种“非正规”大学生的感觉。这就导致不少高职生处事过分小心谨慎,甚至畏缩胆怯,产生严重的心理压抑,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不敢打开心扉、倾其所想,尽其所言。特别是在临毕业前,即将走向社会之际,这些学生更觉得自己底气不足,缺乏自信,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合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常常感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在每次活动前准备得十分充分,但一到现场发挥时,便心急气短,手足无措,甚至当场晕厥,事后便深深地自责,自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当中。对这类学生,教师首先要让其正确认识挫折和挑战,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都会有独立面对困难的时候。困难不会因为人的回避而自动消失。战胜困难的前提是我们正视困难,而这种勇气的基础就是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挫折正是锤炼自信的一次机会。所以,我们不应该回避困难。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跟不如自己的人比,能够看到自身的价值;跟强者比,可以鞭策自己求进步。世上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这个公式,明白了这一点,心理也就取得了平衡点。要让学生知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社会经济的發展离不开那些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学生肯定可以在人才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其次,要让学生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哪怕开始他只是一个旁观者,也要让他自始至终地坚持到结束,籍此逐步消除其回避人际交往的倾向。适当的时候,教师设计或指导一个场景,让学生去独立完成一件在公开场合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哪怕这个任务在别人眼里是非常简单的。但最好要让其“首战必胜”,老师和同学要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再慢慢增加其参与活动的频率和深度,逐步将学生融入到集体中去,增强其自信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师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除了自己教育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与沟通的机制,通过打电话、家长会、家访等各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此外还要协调其他多种因素,整合各种资源,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给自己恰当的定位,对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实现完整的、协调的、积极的和健康的自我,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晋京.爱童学校──世界卫生组织(WHO)学校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介绍[J].中国学校卫生,1999,(02):4.
[2]陈慧平.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要素[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01):2.
[3]王颖.教育研究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06):85.
[4]高美华.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26.
[5]胡启蛟.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EB/OL].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问题 矫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再仅仅是没有生理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心理负荷越来越大,特别是高职学生群体,由于心理机能尚未完善,却过早地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再加上某些错误观念的误导,所以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尤其突出。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不良的情绪,尤其在一年级新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学生在刚入学和即将毕业之际,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方面的变化会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困扰,情绪上难以振作,行为上有时表现出异常的举止。
困扰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常见为:(1)情绪、行为偏执。(2)意志弱,依赖性强。(3)自信不足,人际交往恐惧。这些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环境及方式造成的。从家庭因素来讲,部分家长在子女成才的问题上有一种浮躁的心态,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就是采取简单、极端的方式。有的家长对子女从小溺爱、放纵,有的家长对自己进入高职院校的孩子却是不闻不问,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进行讥讽、体罚。这样的教育极容易扭曲子女正确认识事物的判定标准。造成孩子持续停留在张狂或压抑的氛围中。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个性”的误解。 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与别人不同,特立独行,就是“个性”,这样就能博得别人的瞩目,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对以上这些偏执的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首先不能当头棒喝,处处批评学生,以免引起师生情绪上的对立,而是要注意收集他们的不当言行,然后在特定条件下将其“释放折射”到学生本人身上,引起学生的厌恶,最后点明:这就是你自己何时何地的举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造成学生的醒悟。同时在日常就教育学生:任何人在班集体中都是平等的,极端的自我和自暴自弃只会造成极端的隔阂和封闭。成功是人用意志控制情绪与行为,一点一滴奋斗而来的,不是我行我素,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对追求所谓“个性”的学生,要告诉他们正确的个性与“出风头”的区别。个性是人们向成功奋斗的过程中不违反道义独具一格的言行特点。爱因斯坦因为是著名的科学家,他的不拘小节才是一种个性,并不是因为他的不拘小节而成为大科学家受人敬仰。单纯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这并不是真正的个性。同时要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相处过程中,你尊重别人,别人也同样会尊重你,这样就会彼此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只有建立在理解和信任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才能纯洁、长久而有活力。这样在理论指导和自身言行的对照下,逐步矫正学生情绪、行为偏执极端的心理问题。
自信不足,人际交往恐惧是困扰许多高职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有30%的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心。近年来,由于传统观念的误导,高职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被误认为“次等高等教育”,社会上不少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这就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不少高职学生也认为自己基础差、智商低,总觉得低人一等,有一种“非正规”大学生的感觉。这就导致不少高职生处事过分小心谨慎,甚至畏缩胆怯,产生严重的心理压抑,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不敢打开心扉、倾其所想,尽其所言。特别是在临毕业前,即将走向社会之际,这些学生更觉得自己底气不足,缺乏自信,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合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常常感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在每次活动前准备得十分充分,但一到现场发挥时,便心急气短,手足无措,甚至当场晕厥,事后便深深地自责,自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当中。对这类学生,教师首先要让其正确认识挫折和挑战,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都会有独立面对困难的时候。困难不会因为人的回避而自动消失。战胜困难的前提是我们正视困难,而这种勇气的基础就是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挫折正是锤炼自信的一次机会。所以,我们不应该回避困难。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跟不如自己的人比,能够看到自身的价值;跟强者比,可以鞭策自己求进步。世上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这个公式,明白了这一点,心理也就取得了平衡点。要让学生知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社会经济的發展离不开那些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学生肯定可以在人才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其次,要让学生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哪怕开始他只是一个旁观者,也要让他自始至终地坚持到结束,籍此逐步消除其回避人际交往的倾向。适当的时候,教师设计或指导一个场景,让学生去独立完成一件在公开场合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哪怕这个任务在别人眼里是非常简单的。但最好要让其“首战必胜”,老师和同学要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再慢慢增加其参与活动的频率和深度,逐步将学生融入到集体中去,增强其自信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师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除了自己教育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与沟通的机制,通过打电话、家长会、家访等各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此外还要协调其他多种因素,整合各种资源,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给自己恰当的定位,对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实现完整的、协调的、积极的和健康的自我,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晋京.爱童学校──世界卫生组织(WHO)学校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介绍[J].中国学校卫生,1999,(02):4.
[2]陈慧平.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要素[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01):2.
[3]王颖.教育研究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06):85.
[4]高美华.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26.
[5]胡启蛟.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EB/OL].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