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化生涯启蒙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策略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重庆市江津区海汇小学校一直坚持培养能适应未来生活、生存的现代人。因此,我们密切关注小学这一生涯教育幻想期和兴趣期,以课程建设理论、生涯教育理论和具身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小学具身化生涯启蒙课程的结构框架,形成了科学完善的具身化生涯启蒙课程评价体系,并利用学校紧邻五馆三中心、各行政部门、双福工业园区的优势,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生涯启蒙教育。基于此,我们组建了课题组,针对“小学具身化生涯启蒙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展开课题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
  一是发展学生生涯素养。以职业生涯教育为基础,帮学生做能人;以生活生涯教育为核心,帮学生做福人;以道德生涯教育为关键,帮学生做好人。二是研制具身化生涯启蒙课程体系。从学校、家庭、社会三大领域来构建具身化生涯启蒙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分高、中、低三学段拟定课程目标、活动设计、实施建议和评价方法。三是形成具身化生涯启蒙课程实施策略。将具身化生涯启蒙教育融入学校学科教育、家庭劳动教育、社会活动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及活动
  在目标的导向作用下,我们将生涯启蒙教育嵌入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个情境,建构起了具身化生涯启蒙课程体系。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行政助推、全校动员、社会借智,开展了以下课程及活动,在实践中积累课题研究的经验,提升了课题组的理论及实践水平。
  家校合作课程 为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开设了“小厨师”“清洁员”的家校合作课程。在小厨师课程中,学校社团活动专门开设了厨艺版块,通过在校具体的课程学习,家长督促反复练习,让学生学会了制作简单的水果拼盘和面食,并在校内展示自己的“拿手菜”。同时,学校的清洁课程也在有序地开展,各班自选一个学习项目,由班主任设计课程进行教学,通过在校、在家练习,班级群内反馈展示,班会课上优秀评选,促进了生活生涯课程的落实。这样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各行各业来运动 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类职业,我们将本学年的体育节主题设定为“各行各业来运动,绿茵场上竞风采”。各班在体育节开幕式上各具创意,展示职业风采:英姿飒爽的军人、勤劳朴实的农民、挺拔优雅的空乘……这些“角色秀”让我们看到平时顽皮、稚嫩的学生有了几分长大的模样,也让他们对各种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起他们对未来生涯的期盼。
  开展场馆实践活动 我校充分利用临近“五馆三中心”的便利,每周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少年宫体验“蛋糕师”“陶艺师”、参观博物馆。孩子们在多种体验中寻找自己的兴趣,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意识。
  走进农场 为了让学生对现代农业有更真实、深刻的了解,我校二至六年级学生走进双龙村农场,听农场主讲解果树的种植、管护和采摘知识,并亲身体验采摘的技巧和乐趣。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现代农业的先进性、科学性,对农民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农民就是落后、渺小的形象。在采摘的过程中高年级学生们还思考如何加工、销售、宣传。这样的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生涯认知,也增强了学生快乐劳动的意识。
  形成具身化生涯启蒙课程评价方案
  “海汇”榜样荣誉称号分别为:礼仪榜样、安全榜样、好学榜样、劳动榜样、孝善榜样。这些光荣称号,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也为学生指明了成长过程中完善自我所追寻的方向。我们按照班级榜样每周一选,年级榜样每月一选,校级榜样每期一选的模式民主评选,大力嘉奖,让其成为学生行为的典范。同时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学生生涯成长档案,从学习、生活两方面记录,为生涯规划提供成長依据。
  在近一年的课题准备、研究中,课题组挖掘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研制小学具身化生涯启蒙操作手册。目前,全校教师已参与到课题研究中,致力于编写《海汇小学生涯启蒙操作手册》。
  小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也是生涯发展的早期阶段。学生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他们自己对未来发展也充满了幻想,生涯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人的个性化自由发展,这对儿童的一生影响深远,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我校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采用多种方式,把生涯启蒙教育渗透到学段。以儿童生涯教育为视角,运用具身认知的心理学理论,在“幸福劳动”沃土中系统地建构适合儿童发展的项目化课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海汇小学校)
其他文献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未来世界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学习者学习力的持续发展,换言之,就是发展学生的学习力。教育家陶行知曾多次强调:“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华电附小暨北京市昌平实验小学在育新教育集团“551思维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深刻理解教师的“教”要遵从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期刊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等有着积极意义。为此,教师要总结实践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贯穿语文教学全程,提高教学效果。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关键要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才能使其维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学生处于思维的发展阶段,无法深层次理解文章。教学难度的增加,甚至会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劳动是生命的底色,也是教育之所以真实有效发生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唤醒躺在书本里的生命,让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成长,让劳动精神融入教学过程,结合学校实际,山东省威海市温泉学校以“树观念—养习惯—增体验—提品格”为主线,建立较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积极的劳动教育氛围,让劳动教育入眼、入心,真正落地生根,铺就学生的成长底色。  渗透性德育劳动课程——树观念  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能帮助
期刊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数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二十四节气知识在幼儿园的传授,可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多元化地发展。霜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十月二十三日左右交节,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本文以霜降节气为例,浅谈二十四节气知识在幼儿园的传授。  一日活动渗透节
期刊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代数学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是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教学。这是由数学思维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数学思维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和概括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数学思维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在联系、事物的规律性,把握事物的发展等方面突显出很大的优势。有人说没有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激发学生
期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音乐产业正在经历着传统模式的转型,即从以磁带、CD-ROM等为音乐主要载体的实体模式,向以数字音乐为主的“PC端浏览器+MP3”等网络数字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数字音乐与传统音乐相较所具备的特性也使得其版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对现存版权制度提出新的挑战。美国《音乐现代化法案》的出台,无疑被视为当代最重要的音乐版权立法改革,开辟了数字化时代音乐版权保护的新篇章。文章解读了美国《音乐现代化法案》在音乐作品传统许可模式上进行的一系列的突破和创新,剖析了法案如何对音乐版权保护进行现
中国诗坛历来有唐诗和宋诗的区别。“唐诗重性情,以形象韵味取胜;宋诗重说理,以议论理趣见长”,这已成共识定论。除词作之外,苏轼作为诗人也颇有成就。他的诗作,把“理”与“趣”结合起来,给人以启迪和审美感受,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他的许多诗作中,我们都可以读出“理趣”盎然的诗句来。  一、移情入理,在咏物中蕴含“理趣”  苏轼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每到一处都饱览当地风光,深受启发而感悟人生。于是他笔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