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数学是应用型大学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基础课,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形势下高校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实施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策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等数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042-02
一、研究背景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它将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当中,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课程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化道德修养。“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是在新形势下教育界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1]。
目前“课程思政”已经是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许多教师在如何将各类具体课程中蕴涵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张劲松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中,分别从选题、制作、评选和推广这四个环节进行课程思政,得出一整套教学流程和管理模式。曹净植等人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教育和创业教育等融入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李艳玲等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运行载体结合起来进行“课程思政”。在已有的“课程思政”相关研究中,我们发现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研究比较少,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包含大量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在应用技术型大学中,授课教师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数学公式和定理的解释,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公式和定理进行相关计算,没有对数学概念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以及思政教育进行挖掘和传授,也没有将该门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而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主要是将课程内容所蕴涵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将数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并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为更有效开展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本文首先分析高等数学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然后研究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并探讨应用技术型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将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完美结合起来[2]。
二、加强大学数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主体,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较,高等数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数学教师多年形成的教学理念和习惯,使得部分教师在对数学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时认识的深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吸收,从而不仅失去了在高等数学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机,而且还阻碍了高等院校育人工作的全面展开。大部分数学教师只顾埋头教书,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当中。为了进一步使数学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消除其思想误区,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学会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思维去处理数学教材,搞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然后深入挖掘包含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问题,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明确思政教育能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要逐步改变多年形成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积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政治教育能力,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深入开发数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这样才能够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教师作为高校完成人才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中间力量,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我们的职业使命感与岗位责任感,树立并强化教师的理想信念,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思政教育要有认同感。同时高校教师还应当积极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严格要求自己,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在高校有效开展数学课程的思政教育,需要加强大学数学教师思想认识水平,提升数学教师的思想觉悟,深刻认识到数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使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高等数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新思路
1.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学校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纲要性文件,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根据应用型大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应首先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在课程目标中应增加课程思政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形成科学思维、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建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科学技术的政治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数学家在数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通过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从而培养他们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3]。
2.积极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
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内容也比较抽象、复杂,学时也比较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而且教学方式单一,多为满堂灌、填鸭式,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拓展也经常被忽略掉,这样非常不利于开展课程思政化教学。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态,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化教学研讨会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在每周政治学习之后安排本课程的教学研讨会,根据本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让老师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研究如何将思想政治教学恰当地融入高等數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重塑教育认识和教育观点,完善并充实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拓展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内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教学研讨会,年轻教师能更快地成长,有经验的老教师也能感受到年轻教师思维的活跃性,二者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更好地进行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从而也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将数学史恰当地融入高等数学,开展思政教育
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比较抽象,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有些数学概念较难理解,无法进行相关计算,从而就不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最终他们便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讲授高等数学某些内容时适当增添一些数学史的知识,从中展示我国数学发展史中的某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还可以从中感受到数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也能逐渐体会到数学家们在追求科学时的那一份艰辛。通过数学史知识的学习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追求科学进步和科学创新,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引导学生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某些数学知识点,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典型案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高等数学微积分部分的“极限概念”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下极限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我国古代战国时期《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公元3世纪刘徽的割圆术“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也”,都体现了最原始的极限思想。极限是微积分内容学习的基础,牛顿首先给出了极限的直观描述性定义,随后法国数学家柯西给出了极限的量化定义,将数学符号“?坌,?着”引入定义中,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则更深入地理解了极限的内涵,给出了用数学语言表达得更加严格的极限定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通过极限概念相关数学史的介绍,使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更加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同时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也得到进一步提升[4]。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还可以穿插介绍一些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如刘徽、牛顿、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介绍这些数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是如何不畏艰难和刻苦钻研奋斗,最终取得成功。学生在聆听老师讲解这些故事之后也能体会到数学发展道路的艰辛和曲折,数学这门学科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数学家们的辛勤努力和耕耘,是经历几百年才发展起来的。教师通过给学生讲解数学家的励志故事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明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要气馁,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要静下心来刻苦钻研,认真思考并进行分析和研究,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解决问题,这样不断激励学生,可以培养他们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实践创新的工匠精神,从而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数学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素材
数学课程思政不是将高等数学课程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也不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根据高等数学学科特点,挖掘其中可用于思政教育的素材,然后恰当巧妙地引入课程教学中。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要坚持数学学科专业本位不变,在教学中进一步挖掘数学的内在哲理和价值,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修养得以提高,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传授学生数学思想,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适当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品质教育、世界观教育,使学生处理问题时更加理性和严谨。如教师在讲授微积分中函数的极值和最值这一节课时,在给出极值和最值概念之后,引入局部与整体的思想,告诉学生极值就好比生活中的“低谷”和“颠峰”,都是暂时的(局部),当你遭遇挫折处于低谷时,不要悲观绝望,可以将其看成是生活和事业的新起点,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磨练他们抗拒挫折的意志。又如在高等数学下册级数理论的学习中,级数概念的引入涉及到数列有限项到无限项和性质的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曲边梯形面积的求解也充分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先将有限转化为无限,再通过取极限思想,又将无限转化为有限,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后续讲授“二重积分概念”时,可以将定积分的微元法思想应用到二重积分内容的学习中,这样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教师在数学知识传授过程中还应注重育人,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讲授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将一条条弯曲的曲线比喻成人生道路,激励学生要有一颗顽强拼搏的心,通过努力要把人生中的一个个拐点变成亮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挖掘出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中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结语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既不是要重新开设一门课程,也不是要改变原来的课程,而是要把思政元素融入到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出数学知识所蕴涵的思政教育元素。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恰当的语言表述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数学课程,让学生能领略到数学之美,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使他们看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有所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41):1-4.
[2]肖翔,杨兰清.大学数学课程思政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8(28).
[3]徐萍.卓越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32).
[4]刘淑芹.高等数学中课程思政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52):36-37.
作者简介:
陈溟(1972年-),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数学,应用统计。
【关键词】高等数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042-02
一、研究背景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它将课程作为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当中,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课程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化道德修养。“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是在新形势下教育界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1]。
目前“课程思政”已经是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许多教师在如何将各类具体课程中蕴涵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张劲松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中,分别从选题、制作、评选和推广这四个环节进行课程思政,得出一整套教学流程和管理模式。曹净植等人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教育和创业教育等融入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李艳玲等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运行载体结合起来进行“课程思政”。在已有的“课程思政”相关研究中,我们发现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研究比较少,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包含大量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在应用技术型大学中,授课教师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数学公式和定理的解释,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公式和定理进行相关计算,没有对数学概念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以及思政教育进行挖掘和传授,也没有将该门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而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主要是将课程内容所蕴涵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将数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并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为更有效开展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教育,本文首先分析高等数学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然后研究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并探讨应用技术型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将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完美结合起来[2]。
二、加强大学数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主体,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较,高等数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数学教师多年形成的教学理念和习惯,使得部分教师在对数学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时认识的深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吸收,从而不仅失去了在高等数学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机,而且还阻碍了高等院校育人工作的全面展开。大部分数学教师只顾埋头教书,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当中。为了进一步使数学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消除其思想误区,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学会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思维去处理数学教材,搞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然后深入挖掘包含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问题,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明确思政教育能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要逐步改变多年形成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积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政治教育能力,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深入开发数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这样才能够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教师作为高校完成人才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中间力量,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我们的职业使命感与岗位责任感,树立并强化教师的理想信念,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思政教育要有认同感。同时高校教师还应当积极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严格要求自己,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在高校有效开展数学课程的思政教育,需要加强大学数学教师思想认识水平,提升数学教师的思想觉悟,深刻认识到数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使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高等数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新思路
1.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学校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纲要性文件,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根据应用型大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应首先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在课程目标中应增加课程思政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形成科学思维、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建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科学技术的政治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数学家在数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通过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从而培养他们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3]。
2.积极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
高等数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内容也比较抽象、复杂,学时也比较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而且教学方式单一,多为满堂灌、填鸭式,学生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拓展也经常被忽略掉,这样非常不利于开展课程思政化教学。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态,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化教学研讨会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在每周政治学习之后安排本课程的教学研讨会,根据本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让老师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研究如何将思想政治教学恰当地融入高等數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重塑教育认识和教育观点,完善并充实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拓展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内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教学研讨会,年轻教师能更快地成长,有经验的老教师也能感受到年轻教师思维的活跃性,二者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更好地进行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从而也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将数学史恰当地融入高等数学,开展思政教育
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比较抽象,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有些数学概念较难理解,无法进行相关计算,从而就不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最终他们便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讲授高等数学某些内容时适当增添一些数学史的知识,从中展示我国数学发展史中的某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还可以从中感受到数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也能逐渐体会到数学家们在追求科学时的那一份艰辛。通过数学史知识的学习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追求科学进步和科学创新,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引导学生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某些数学知识点,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典型案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高等数学微积分部分的“极限概念”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下极限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我国古代战国时期《庄子·天下篇》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公元3世纪刘徽的割圆术“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也”,都体现了最原始的极限思想。极限是微积分内容学习的基础,牛顿首先给出了极限的直观描述性定义,随后法国数学家柯西给出了极限的量化定义,将数学符号“?坌,?着”引入定义中,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则更深入地理解了极限的内涵,给出了用数学语言表达得更加严格的极限定义。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通过极限概念相关数学史的介绍,使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更加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同时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也得到进一步提升[4]。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还可以穿插介绍一些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如刘徽、牛顿、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介绍这些数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是如何不畏艰难和刻苦钻研奋斗,最终取得成功。学生在聆听老师讲解这些故事之后也能体会到数学发展道路的艰辛和曲折,数学这门学科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数学家们的辛勤努力和耕耘,是经历几百年才发展起来的。教师通过给学生讲解数学家的励志故事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明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要气馁,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要静下心来刻苦钻研,认真思考并进行分析和研究,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解决问题,这样不断激励学生,可以培养他们持之以恒、克服困难、实践创新的工匠精神,从而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数学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素材
数学课程思政不是将高等数学课程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也不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根据高等数学学科特点,挖掘其中可用于思政教育的素材,然后恰当巧妙地引入课程教学中。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要坚持数学学科专业本位不变,在教学中进一步挖掘数学的内在哲理和价值,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修养得以提高,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传授学生数学思想,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适当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品质教育、世界观教育,使学生处理问题时更加理性和严谨。如教师在讲授微积分中函数的极值和最值这一节课时,在给出极值和最值概念之后,引入局部与整体的思想,告诉学生极值就好比生活中的“低谷”和“颠峰”,都是暂时的(局部),当你遭遇挫折处于低谷时,不要悲观绝望,可以将其看成是生活和事业的新起点,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磨练他们抗拒挫折的意志。又如在高等数学下册级数理论的学习中,级数概念的引入涉及到数列有限项到无限项和性质的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曲边梯形面积的求解也充分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先将有限转化为无限,再通过取极限思想,又将无限转化为有限,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后续讲授“二重积分概念”时,可以将定积分的微元法思想应用到二重积分内容的学习中,这样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教师在数学知识传授过程中还应注重育人,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讲授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将一条条弯曲的曲线比喻成人生道路,激励学生要有一颗顽强拼搏的心,通过努力要把人生中的一个个拐点变成亮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挖掘出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中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结语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既不是要重新开设一门课程,也不是要改变原来的课程,而是要把思政元素融入到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出数学知识所蕴涵的思政教育元素。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恰当的语言表述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数学课程,让学生能领略到数学之美,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使他们看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有所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41):1-4.
[2]肖翔,杨兰清.大学数学课程思政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8(28).
[3]徐萍.卓越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32).
[4]刘淑芹.高等数学中课程思政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52):36-37.
作者简介:
陈溟(1972年-),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数学,应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