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阅读”大单元教学的开展,让我有了“是不是在单元内也可进行读写一体化”的想法。经研究发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基本都是按照主题单元进行编排的,内容资源丰富,语文训练体系相对清晰完整,其中有些单元的主题是以记叙文来安排内容的,如,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三篇课文都是以叙事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是学生阅读、教师指导写作的范例。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课文和写作分裂开来,存在缺乏单元整合、主题类课文和单元习作分开学习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单元整组读写一体化的整合教学呢?笔者对叙事类课文单元整组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探究,实施了“单元整合,步步为营,读写融通”的学习方法。
一、明确目标,整体架构
笔者根据这类课文在整册教科书中所处的位置,梳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习课文和教师指导单元性习作确定方向,全盘考虑,整体架构。
1.基于单元,宏观布局。笔者站在整个单元进行宏观阅读,紧扣本单元的主题,结合课文教学、单元习作,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了整体的构架。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有三篇课文分别是《翻越远方的大山》《雪儿》《花瓣飘香》,单元习作是《人物大写真》。单元整组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1)阅读单元导读,想一想:这些课文主要写什么?明确单元主题以及本单元的学习目标。(2)自由阅读课文,在预习中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课文教学,比较三篇课文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4)借助课文例子,学用写作手法。
这样的单元构架,主题推动明确,对比阅读鲜明,读写结合重点突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基于课文,微观训练。把眼光放到整组单元的课文中,每篇的教学重点互不相同,我们选择最具语言学习价值的地方作为“读写一体”的基准点,聚焦课文,找出亮点,着重训练。以上述三篇课文为例,我对每篇文章进行了解读,确定了以下学习重点:
同样是记事写人的课文,三篇课文的文章结构不同,表达手法不同,教学时,我们应立足于每一篇课文的不同之处加以训练,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为后面的单元写作奠定基础。
二、聚焦课文,学有所得
根据这类课文写作手法的不同特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获得写作的方法。
1.巧学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心理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我们叙事写人习作中常用的描写手法之一。恰当的心理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乃至推动情节的发展。如《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文中“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这句话表明在刘翔刚练跨栏时,约翰逊已经是鼎鼎有名的成功者,对于刘翔来讲,他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通过对刘翔的心理刻画,我们能感知刘翔自己认为他与约翰逊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形象地写出了他与约翰逊的差距。
2.巧学融情于事。记事的文章离不开写人,“事中有人,人中有事”,就是在叙事的文章中,必须有与这事相关的人存在,这样刻画出来的事情才能生动形象,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本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雪儿》就是这样一篇寄情于事的典型范文。文章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叙事线索:救雪儿—伴雪儿—知雪儿—送雪儿;还有一条情感线索:怜悯—盼望—渴望—惜别,两条线索既同步发展,又紧密相连,感情的变化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层层递进。由此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纯真、善良,对自由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的女孩。
3.巧学人物对话。通过两个或几个人的交谈来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达主题的方法,就是人物对话法。写好人物,必须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反过来,描写好人物的语言,就可以从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花瓣飘香》一文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艺术感染力。如,“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的答话充分体现了小女孩善良的品质、美好的心灵,那纯朴稚气的话语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三、灵活运用,稳步提升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是“通过叙事凸显人物”,单元习作是《人物大写真》,要求:选取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我们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有侧重点的训练。
1.细节训练。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进行细致的描摹。心理描写就是细节描写的一部分,一篇文章只有写出人微妙而真实的心理活动,才能鲜明地再现人物的形象和品格,打动读者。
在学习《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文时,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心理描写,设计一个片段,引导学生描述相关心理活动。如:
我是一个马大哈,在去超市的时候竟然把钱包丢了,这时,我 。
我不知所措地呆立着,唉!这能怪谁呢?只恨自己不小心,算我自己倒霉罢了!我垂头丧气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家走。
这里的“不知所措”“垂头丧气”都具体地表现出了丢钱包后我的沮丧心情。人物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为后面单元的人物描写夯实了基础。
2.段落训练。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精彩的人物对话,对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揭示人物的思想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审美愉悦中获得清晰的印象。学完《雪儿》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对话来小试身手。
请你根据情节,展开想象,设计一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富有创意的读写训练,大大激发了學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学习平台中,读写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以上是我对于叙事类单元教学进行的读写一体互融互通的实践。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巧。”用好这个例子就得实现读写一体化,真正做好单元整合教学,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做到在教学过程中“阅读与表达”的有机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代读,读写联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课文和写作分裂开来,存在缺乏单元整合、主题类课文和单元习作分开学习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单元整组读写一体化的整合教学呢?笔者对叙事类课文单元整组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探究,实施了“单元整合,步步为营,读写融通”的学习方法。
一、明确目标,整体架构
笔者根据这类课文在整册教科书中所处的位置,梳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习课文和教师指导单元性习作确定方向,全盘考虑,整体架构。
1.基于单元,宏观布局。笔者站在整个单元进行宏观阅读,紧扣本单元的主题,结合课文教学、单元习作,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了整体的构架。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有三篇课文分别是《翻越远方的大山》《雪儿》《花瓣飘香》,单元习作是《人物大写真》。单元整组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1)阅读单元导读,想一想:这些课文主要写什么?明确单元主题以及本单元的学习目标。(2)自由阅读课文,在预习中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课文教学,比较三篇课文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4)借助课文例子,学用写作手法。
这样的单元构架,主题推动明确,对比阅读鲜明,读写结合重点突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基于课文,微观训练。把眼光放到整组单元的课文中,每篇的教学重点互不相同,我们选择最具语言学习价值的地方作为“读写一体”的基准点,聚焦课文,找出亮点,着重训练。以上述三篇课文为例,我对每篇文章进行了解读,确定了以下学习重点:
同样是记事写人的课文,三篇课文的文章结构不同,表达手法不同,教学时,我们应立足于每一篇课文的不同之处加以训练,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为后面的单元写作奠定基础。
二、聚焦课文,学有所得
根据这类课文写作手法的不同特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获得写作的方法。
1.巧学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心理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我们叙事写人习作中常用的描写手法之一。恰当的心理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乃至推动情节的发展。如《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文中“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这句话表明在刘翔刚练跨栏时,约翰逊已经是鼎鼎有名的成功者,对于刘翔来讲,他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通过对刘翔的心理刻画,我们能感知刘翔自己认为他与约翰逊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形象地写出了他与约翰逊的差距。
2.巧学融情于事。记事的文章离不开写人,“事中有人,人中有事”,就是在叙事的文章中,必须有与这事相关的人存在,这样刻画出来的事情才能生动形象,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本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雪儿》就是这样一篇寄情于事的典型范文。文章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叙事线索:救雪儿—伴雪儿—知雪儿—送雪儿;还有一条情感线索:怜悯—盼望—渴望—惜别,两条线索既同步发展,又紧密相连,感情的变化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层层递进。由此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纯真、善良,对自由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的女孩。
3.巧学人物对话。通过两个或几个人的交谈来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达主题的方法,就是人物对话法。写好人物,必须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反过来,描写好人物的语言,就可以从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花瓣飘香》一文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艺术感染力。如,“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小女孩的答话充分体现了小女孩善良的品质、美好的心灵,那纯朴稚气的话语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三、灵活运用,稳步提升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是“通过叙事凸显人物”,单元习作是《人物大写真》,要求:选取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我们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有侧重点的训练。
1.细节训练。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进行细致的描摹。心理描写就是细节描写的一部分,一篇文章只有写出人微妙而真实的心理活动,才能鲜明地再现人物的形象和品格,打动读者。
在学习《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文时,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心理描写,设计一个片段,引导学生描述相关心理活动。如:
我是一个马大哈,在去超市的时候竟然把钱包丢了,这时,我 。
我不知所措地呆立着,唉!这能怪谁呢?只恨自己不小心,算我自己倒霉罢了!我垂头丧气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家走。
这里的“不知所措”“垂头丧气”都具体地表现出了丢钱包后我的沮丧心情。人物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为后面单元的人物描写夯实了基础。
2.段落训练。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精彩的人物对话,对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揭示人物的思想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审美愉悦中获得清晰的印象。学完《雪儿》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对话来小试身手。
请你根据情节,展开想象,设计一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富有创意的读写训练,大大激发了學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学习平台中,读写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以上是我对于叙事类单元教学进行的读写一体互融互通的实践。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巧。”用好这个例子就得实现读写一体化,真正做好单元整合教学,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做到在教学过程中“阅读与表达”的有机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代读,读写联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
(责任编辑 张 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