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130-01
21世纪要求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学校作为教育基地,培养人才当仁不让。但是部分学校的老师、家长往往重视数理化等术科,忽视体育学科对学生的锻炼与要求。其实,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和审美素质的作用,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的主渠道。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促进学生人格策略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体育教学的作用
第一、增强体质健康,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还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第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目标的心理动机,为此,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的劳动,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第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下,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
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策略
1、体育教学要面向学生。体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这既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方向,也是当前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少数地区和学校仍存有"选手制体育","放羊制体育"现象,只重视竞技项目,轻视健身项目,这是背离学校服务宗旨的。我们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是指具有不同体育基础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现状的研究,认真贯彻因材施教,加强引导区别对待,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学校体育还肩负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任,这是学校体育提高档次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体育特长生也是人才,学校体育也是出人才的渠道,也需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点必须明确和给予重视,也应成为学校教育内容之一。
2、学校体育教学要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出发。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代表性,要符合学校的客观条件。有许多健康效果好,娱乐价值高,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锻炼形式应纳入教材。教材内容重复、难度大、复杂、效果性差的应予以精减。民族性教材为学生所欢迎,世界上其它民族创造的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应有选择的加以引进与吸收;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体育文化。
3、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环,抓好德育素质,就是抓方向、抓根本、抓关键。体育教师的道德、品性、人格。教学能力对青少年的思想首先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者应先受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应放在首位,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者所特殊应具有的。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以身立教"要敬业、爱岗、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关心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保护学生身心健康,这是人文教育的需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通过学习教育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熏陶,经过个人自觉锻炼与修养逐渐形成的。结合体育课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应有效地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引导教育。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讲解各项目的发展史和近期我国在奥运、亚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我国运动健将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学校体育应重视心理素质教育。体育教师要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运动状态中,学生思想品质中的各种弱点会在身体练习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如练习单双杠、跳箱时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在球类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苗头等,教育者应抓住这些不正常心理,及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诱导、教育。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彭玲艺.新课程视角下的生命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5(4):
21世纪要求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学校作为教育基地,培养人才当仁不让。但是部分学校的老师、家长往往重视数理化等术科,忽视体育学科对学生的锻炼与要求。其实,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和审美素质的作用,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的主渠道。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促进学生人格策略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体育教学的作用
第一、增强体质健康,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还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第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目标的心理动机,为此,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的劳动,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第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下,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
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策略
1、体育教学要面向学生。体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这既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方向,也是当前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少数地区和学校仍存有"选手制体育","放羊制体育"现象,只重视竞技项目,轻视健身项目,这是背离学校服务宗旨的。我们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是指具有不同体育基础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现状的研究,认真贯彻因材施教,加强引导区别对待,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学校体育还肩负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任,这是学校体育提高档次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体育特长生也是人才,学校体育也是出人才的渠道,也需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点必须明确和给予重视,也应成为学校教育内容之一。
2、学校体育教学要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出发。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代表性,要符合学校的客观条件。有许多健康效果好,娱乐价值高,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锻炼形式应纳入教材。教材内容重复、难度大、复杂、效果性差的应予以精减。民族性教材为学生所欢迎,世界上其它民族创造的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应有选择的加以引进与吸收;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体育文化。
3、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环,抓好德育素质,就是抓方向、抓根本、抓关键。体育教师的道德、品性、人格。教学能力对青少年的思想首先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者应先受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应放在首位,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者所特殊应具有的。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以身立教"要敬业、爱岗、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关心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保护学生身心健康,这是人文教育的需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通过学习教育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熏陶,经过个人自觉锻炼与修养逐渐形成的。结合体育课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应有效地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引导教育。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讲解各项目的发展史和近期我国在奥运、亚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我国运动健将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学校体育应重视心理素质教育。体育教师要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运动状态中,学生思想品质中的各种弱点会在身体练习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如练习单双杠、跳箱时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在球类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苗头等,教育者应抓住这些不正常心理,及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诱导、教育。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彭玲艺.新课程视角下的生命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