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厌学产生的原因有自身原因、社会和学校因素。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辅导,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目的。
关键字:厌学心理;成因;学科教学;辅导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部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一、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
1.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自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
没有正确排除烦恼的方式,是中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外界压力的另一因素,这些烦恼忧愁的积淀,最终形成了不可排除的心理障碍。
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
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3.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谈不上什么远大理想,这是中学生不能摆脱外界影响,产生心理压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4.自控能力差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通过与学生谈心,结合课堂及自习课上的观察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明知是学习时间,却不能约束自己,而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低声私语,看杂志或报纸,看小说甚至吃零食等,而当他们事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只是一味的追悔莫及,而不是想法改正,下次依旧是“老毛病”照犯不误。
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变得十分沉重。可以想象得出在这种重负下学习,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二)社会,学校的因素
1.盲目追求升学率
教书育人,培养新一代接班人是学校教育事业的主要目的之一,而目前的中學教育则把“追求升学率”当成了主导目标,这与整个国家的教育职能部门所采取的激励机制有关,升学率高,奖金就高,名气就响。正是在这种指挥棒下,中学生的压力越来越沉重。
2.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
在“创高升学率”这一指挥棒的指挥下,有部分学校、部分教师采取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
3.应试教育的大环境
应试教育的主要表现为:①学校时间安排太紧张,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②学校也没有安排自由活动时间,很少开展课外活动,这些都是学生感到生活单调、枯燥,进一步产生厌学的主要原因,这样将最终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4.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
老师家长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和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对孩子期望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来表达。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关心和照顾,也会使这些已经懂事的孩子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采取了典型的“应试教育”方式,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二、反思教学,寻找解决厌学问题的方法
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讲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有效的内在动机,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比如,在教a little和a bit的区别时,设置一些情景,例如:
(1) I’ve worked for many hours. I’m not a little tired. I must have a rest.
(2) Though he walked for a long time, he wasn’t a bit tired and would like to walk on.
寓教于乐。把语言教学的内容,贯穿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之中。通过教唱英文歌曲、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表演戏剧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2.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并掌握有关的学习心理知识,依据学习规律组织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开发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加强对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等。纠正不良习惯、养成有组织的学习和工作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记忆的方法。掌握集中注意力的策略、思维的策略、问题解决的策略。引导学生发展出一套适合于个人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3.情感教育
一个人的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经验,促使他们健康人格形成。其主要内容为:培养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品德、培养高级的社会性情操。了解自己学习潜能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与不利方面,以便扬长避短,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4.健全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一个人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性格对学习、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教育内容包括:培养学习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良好态度,培养良好的性格,情绪、意志和理智品质,矫正性格上的某些不良品质。 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志向水平、志向水平定得恰当,可增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5.人际关系指导
青少年非常重视同学间的友谊,也渴望得到师爱、父母之爱,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其基本内容为: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态度,有较强的人际关系知觉能力和人际关系交往能力。
6.耐挫能力的培养
包括怎样辩证地看待挫折,怎样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并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应使学生具备吃苦精神和自强精神。古今中外,凡是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划粥苦读”,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等,
7.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
心理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教育都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过程,而且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些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重要是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自我心理的内容包括:认识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提高学生对自身感知和认识的能力)、情感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经验、克服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学会调节自己情绪、情感等)。意志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培养自身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性格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自觉塑造自身的良好性格、克服并矫正不良性格)等。
8.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
9.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批评的尺度
多赞扬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理.我们都应牢记这样一句心理教育名言,“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正确看待学生厌学的问题,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帮助和辅导,会极大的改善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对学生又养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着积极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儿童教育学》
[2]《心理学》
关键字:厌学心理;成因;学科教学;辅导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部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一、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
1.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自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
没有正确排除烦恼的方式,是中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外界压力的另一因素,这些烦恼忧愁的积淀,最终形成了不可排除的心理障碍。
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
由于性格原因,有些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3.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谈不上什么远大理想,这是中学生不能摆脱外界影响,产生心理压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4.自控能力差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通过与学生谈心,结合课堂及自习课上的观察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明知是学习时间,却不能约束自己,而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低声私语,看杂志或报纸,看小说甚至吃零食等,而当他们事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只是一味的追悔莫及,而不是想法改正,下次依旧是“老毛病”照犯不误。
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变得十分沉重。可以想象得出在这种重负下学习,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二)社会,学校的因素
1.盲目追求升学率
教书育人,培养新一代接班人是学校教育事业的主要目的之一,而目前的中學教育则把“追求升学率”当成了主导目标,这与整个国家的教育职能部门所采取的激励机制有关,升学率高,奖金就高,名气就响。正是在这种指挥棒下,中学生的压力越来越沉重。
2.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
在“创高升学率”这一指挥棒的指挥下,有部分学校、部分教师采取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
3.应试教育的大环境
应试教育的主要表现为:①学校时间安排太紧张,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②学校也没有安排自由活动时间,很少开展课外活动,这些都是学生感到生活单调、枯燥,进一步产生厌学的主要原因,这样将最终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4.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
老师家长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和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对孩子期望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来表达。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关心和照顾,也会使这些已经懂事的孩子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采取了典型的“应试教育”方式,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二、反思教学,寻找解决厌学问题的方法
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讲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有效的内在动机,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比如,在教a little和a bit的区别时,设置一些情景,例如:
(1) I’ve worked for many hours. I’m not a little tired. I must have a rest.
(2) Though he walked for a long time, he wasn’t a bit tired and would like to walk on.
寓教于乐。把语言教学的内容,贯穿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之中。通过教唱英文歌曲、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表演戏剧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2.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并掌握有关的学习心理知识,依据学习规律组织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开发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加强对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等。纠正不良习惯、养成有组织的学习和工作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记忆的方法。掌握集中注意力的策略、思维的策略、问题解决的策略。引导学生发展出一套适合于个人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3.情感教育
一个人的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经验,促使他们健康人格形成。其主要内容为:培养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品德、培养高级的社会性情操。了解自己学习潜能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与不利方面,以便扬长避短,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4.健全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一个人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性格对学习、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教育内容包括:培养学习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良好态度,培养良好的性格,情绪、意志和理智品质,矫正性格上的某些不良品质。 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志向水平、志向水平定得恰当,可增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5.人际关系指导
青少年非常重视同学间的友谊,也渴望得到师爱、父母之爱,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其基本内容为: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态度,有较强的人际关系知觉能力和人际关系交往能力。
6.耐挫能力的培养
包括怎样辩证地看待挫折,怎样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并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应使学生具备吃苦精神和自强精神。古今中外,凡是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划粥苦读”,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等,
7.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
心理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教育都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过程,而且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些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重要是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自我心理的内容包括:认识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提高学生对自身感知和认识的能力)、情感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经验、克服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学会调节自己情绪、情感等)。意志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培养自身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性格方面的自我心理修养(如自觉塑造自身的良好性格、克服并矫正不良性格)等。
8.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
9.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批评的尺度
多赞扬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理.我们都应牢记这样一句心理教育名言,“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正确看待学生厌学的问题,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帮助和辅导,会极大的改善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对学生又养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着积极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儿童教育学》
[2]《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