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其创新能力建设为研究目标。首先,对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简单陈述和介绍;其次,分析了该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促进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北海 电子信息产业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X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1-0100-02
引言
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来说,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创新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更是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作为首个自治区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建设是国务院批复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北海承载起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任。随着北海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的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北海“十二五”期間第1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成为广西第10个突破千亿的产业。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对其创新能力建设进行重点研究。
一、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现状
(一)北海电子信息产业概况
2006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北海市设立了首个自治区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该市以工业园区为主体,以中电北海产业园为核心,加快建设规划面积为21.67平方公里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海电子产业园(新城),2016年北海电子信息业生产总值达到1174.5亿元,占广西电子信息业产值2307.5亿元的50.9%。
目前,北海聚集了台湾光宝集团建兴科技、香港德昌电机、冠捷科技、朗科科技、景光科技、六禾科技、三诺智慧产业园等知名电子信息企业。2017年,惠科千亿元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和新的千亿元高端显示终端产业集群进驻、中电北部湾电子信息港、朗科国际存储产业园、硕华科技显示终端3D玻璃及陶瓷盖板等重大项目落户北海,将带动广西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二)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现状
1、企业
企业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节点,在创新能力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北海现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5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201家)的27.36%。目前,北海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以代加工生产为主,处于全球产业链制造低端,属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在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及产业集聚方面存在“低端过热、高端不足”的现象。
2、创新平台
建立了6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基地),包括工业园区2家“北海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北部湾电子信息科技孵化器”;出口加工区1家“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再制造 / 全球维修示范区”;北海高新区3家“北海高新技术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北部湾平台(简称CSIP北部湾平台)”,“北海(国家)高新区动漫渲染平台”。
3、人才培养机构
招收和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院校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以下简称桂电北海校区)、北海职业学院和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所学校,且初步形成了本科、国防、大专、中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与电子信息产业有关的由政府主导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有2家,分别是北海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北海出口加工区职业培训学校。另外,电子生产企业也会根据生产需要自主进行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流水线生产操作技能培训、产品测试培训、质量管理培训、采购培训、物流和仓储培训、安全生产及防护培训等6个方面。
4、标准检测认证平台
标准检测认证平台包括质检、计量、标准三个方面。目前,北海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的第三方电子信息产品公共服务检验平台—广西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另外,还有6家企业具有部分检测设备和有限的检测能力,主要集中在环境、可靠性和安全规范相关试验方面(见下表1:电子企业检验能力一览表)。
5、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包括创新服务平台、营销服务平台及中介机构,是电子信息产品服务平台是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是拉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创新服务平台有北海高新区“电子商务孵化器(21°聚变空间)”及“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北海(国家)高新区服务节点”。营销服务平台北海目前除中电、惠科、三诺等比较大企业有自身产品的展厅外,电子商贸虚拟平台、电子产品实体市场目前还一片空白,全市甚至整个广西目前无专业电子产品展览场馆。中介机构目前只有“北海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一家,在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成长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北海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大部分为广东转移过来的低端装配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其研发机构及研发力量还是放在广东本部,造成北海企业普遍存在研发能力差甚至没有、专利发明少、技术外向依存度高等严重问题,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产业容易受土地、政策、税收因素影响而向外地转移。目前,在北海73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中,建立研发及检测机构的企业只有6家,仅占8%左右,缺乏核心技术支撑。
(二)检测认证能力不足
北海目前建设了广西唯一省级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平台,但平台现有的检测能力及资质建设仍离产业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仍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北海甚至广西目前仍然未具备企业亟需的国内市场准入CCC认证资质及CB、CE、FCC等出口认证资质。北海电子信息产品多项检测认证(包括计量检定及校准)需送广东、浙江等外省检测认证,质量问题无法就地研究解决,新产品无法鉴定,新技术难以推广,企业检测认证成本负担加重,检测能力和认证资质不足成为一道企业创新能力提高难以逾越的“门槛”。 (三)产业人才支撑不足
一是高端人才全线匮乏。北海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少、科研技术能力不强,所培养的技术人才不能满足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同时由于研发型企业数量不足,难以吸引外地的高素质科研人才汇聚到北海。二是复合型人才严重奇缺。“CCC”资质认证、国际互认、体系建设等方面人才一将难求,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复合型高级人才的严重短缺,将会成为制约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影响了北海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影响到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三是受教育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教职成【2016】3号]文件影响,北海电子企业不能完全满足提供给北海高校电子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导致这些学生对本地电子企业缺乏了解,成为影响北海电子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三、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继续突出“研究开发机构主要在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主要在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主要来自企业”的特色,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的以企业为依托的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工业企业建立的技术中心,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资助。积极寻求与市内、市外高校、科研检测机构的合作机会,借助对方的人力资源优势,联合开发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支持系统,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二)推进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加快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建设,加快人才集聚,深化产学研合作,增强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能力,推动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重点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再制造 / 全球维修示范区”,鼓励和指导示范区企业积极参与再制造行业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并努力争取将其提高为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牢牢掌控全球维修 / 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话语权;三是落实北海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建设与实质运行,为吸引更多葡语系地区和国家投资项目入驻北海提供先试先行的政策支持;四是以北海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会同市商务局申报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围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保税展示交易等商贸服务业,打造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网购平台;五是建立市场准入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北海电子生产企业提供最及时最权威的市场准入信息服务。
(三)加快检验检测平台建设
进一步整合检测认证资源,加强测试设备和资源配置,填平补齐无线WIFI蓝牙检测系统、噪声测试检测系统、光电显示产品检测系统、微电机马达检测系统、有毒有害物质筛选系统、手机安全性能检测等项目检测能力,在省级电子信息产品质检中心基础上,争取在3-5年内建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同时,填平补齐电子企业设备检定和校准能力资质,实现企业生产和科研设备就地检定和校准。通过检验检测平台升级建设,搭建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专业测试和产品检验服务的综合性产品质量检测平台,满足企业在产品研发、测试、出厂检验等各阶段检测需求和快速响应需求,形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优化提升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四)填平补齐资质空白
积极申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赛宝实验室等国内权威认证机构的实验室授权资质,使北海电子产品能够实现CCC、CQC认证等检测认证服务的本地化,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另外,除了国内的CCC认证及CQC认证以外,北海市电子信息企业出口国包括欧盟、北美、日本、韩国等市场,检测认证需求集中于UL、FCC、CE、PSE、KCC等重点认证。应加强对重点出口目标国和地区的市场准入要求研究,对其认证流程及技术标准等进行深入分析,厘清其与国内产品标准方面的差异,并结合现有资源基础,提升能力,填补各项资质空白。
(五)构建面向东盟的检测认证交流平台
一是加强对东盟市场的研究,利用中国-东盟双边交流平台,借助国家相关力量,倡导建立中国—东盟“标准、检测、认证”平台,有效推动与东盟国家在电子信息产业标准检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检测及认证双、多边层面的互认,为电子信息产品顺利进入东盟市场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推动实现东盟国家间认证标准统一。由于东盟组织内各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各国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检测认证要求也不尽一致,东盟体系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及检测认证制度。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借助国家力量,推动东盟建立类似欧盟CE体系的统一认证制度,为中国产品更顺畅进入东盟市场提供便利条件。
(六)构建全方位的产业教育体系
一是引导和支持桂电北海校区海洋工程学院积极申请电子领域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站,建立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尽快恢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的本科学生招生,要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统筹调整北航和桂电两所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扩大应用型本科和新增研究型本科学生招生人数和规模,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电子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持壮大桂电北海校区职业技术学院和北海职业学院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四是研究解决受教育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教职成【2016】3号文件影响,北海电子企业不能完全满足提供给北海高校电子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机会的问题,推进校企联合,解决产业急需高级技能人才。
(七)构筑全方位的产业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继续鼓励企业大规模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进一步创造条件吸引珠三角电子企业优秀人才来北海发展,尤其要引进体系认证、检验检测、国际准入标准研究等方面人才;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鼓励各类人才进行各种在职培训、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建立终生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电子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继续提高桂电北海校区、北航北海学院的办学质量,抓紧电子领域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和组建,加强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努力将北海建成高層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三是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科研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等事业单位的整合和用人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内部分配机制,增加政府对优秀人才特殊津贴的数额和范围,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将极大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创新发展,而作为我国首个自治区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与升级合作,逐步建设成为我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中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向东盟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因此,今后一定要加强对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研究,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连星.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基地发展原则与创新能力建设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25
[2] 康灿华;阮飞.基于AHP原理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1-15
[3] 刘利凡.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度与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5-05-01
[4] 陈雪莹.基于创新视角的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05-01
[关键词]北海 电子信息产业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X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1-0100-02
引言
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来说,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创新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更是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作为首个自治区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建设是国务院批复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北海承载起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任。随着北海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的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北海“十二五”期間第1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成为广西第10个突破千亿的产业。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对其创新能力建设进行重点研究。
一、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现状
(一)北海电子信息产业概况
2006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北海市设立了首个自治区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该市以工业园区为主体,以中电北海产业园为核心,加快建设规划面积为21.67平方公里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海电子产业园(新城),2016年北海电子信息业生产总值达到1174.5亿元,占广西电子信息业产值2307.5亿元的50.9%。
目前,北海聚集了台湾光宝集团建兴科技、香港德昌电机、冠捷科技、朗科科技、景光科技、六禾科技、三诺智慧产业园等知名电子信息企业。2017年,惠科千亿元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和新的千亿元高端显示终端产业集群进驻、中电北部湾电子信息港、朗科国际存储产业园、硕华科技显示终端3D玻璃及陶瓷盖板等重大项目落户北海,将带动广西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二)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现状
1、企业
企业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节点,在创新能力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北海现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5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201家)的27.36%。目前,北海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以代加工生产为主,处于全球产业链制造低端,属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在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及产业集聚方面存在“低端过热、高端不足”的现象。
2、创新平台
建立了6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基地),包括工业园区2家“北海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北部湾电子信息科技孵化器”;出口加工区1家“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再制造 / 全球维修示范区”;北海高新区3家“北海高新技术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北部湾平台(简称CSIP北部湾平台)”,“北海(国家)高新区动漫渲染平台”。
3、人才培养机构
招收和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院校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以下简称桂电北海校区)、北海职业学院和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所学校,且初步形成了本科、国防、大专、中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与电子信息产业有关的由政府主导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有2家,分别是北海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北海出口加工区职业培训学校。另外,电子生产企业也会根据生产需要自主进行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流水线生产操作技能培训、产品测试培训、质量管理培训、采购培训、物流和仓储培训、安全生产及防护培训等6个方面。
4、标准检测认证平台
标准检测认证平台包括质检、计量、标准三个方面。目前,北海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的第三方电子信息产品公共服务检验平台—广西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另外,还有6家企业具有部分检测设备和有限的检测能力,主要集中在环境、可靠性和安全规范相关试验方面(见下表1:电子企业检验能力一览表)。
5、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包括创新服务平台、营销服务平台及中介机构,是电子信息产品服务平台是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是拉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创新服务平台有北海高新区“电子商务孵化器(21°聚变空间)”及“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北海(国家)高新区服务节点”。营销服务平台北海目前除中电、惠科、三诺等比较大企业有自身产品的展厅外,电子商贸虚拟平台、电子产品实体市场目前还一片空白,全市甚至整个广西目前无专业电子产品展览场馆。中介机构目前只有“北海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一家,在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成长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北海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大部分为广东转移过来的低端装配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其研发机构及研发力量还是放在广东本部,造成北海企业普遍存在研发能力差甚至没有、专利发明少、技术外向依存度高等严重问题,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产业容易受土地、政策、税收因素影响而向外地转移。目前,在北海73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中,建立研发及检测机构的企业只有6家,仅占8%左右,缺乏核心技术支撑。
(二)检测认证能力不足
北海目前建设了广西唯一省级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平台,但平台现有的检测能力及资质建设仍离产业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仍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北海甚至广西目前仍然未具备企业亟需的国内市场准入CCC认证资质及CB、CE、FCC等出口认证资质。北海电子信息产品多项检测认证(包括计量检定及校准)需送广东、浙江等外省检测认证,质量问题无法就地研究解决,新产品无法鉴定,新技术难以推广,企业检测认证成本负担加重,检测能力和认证资质不足成为一道企业创新能力提高难以逾越的“门槛”。 (三)产业人才支撑不足
一是高端人才全线匮乏。北海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少、科研技术能力不强,所培养的技术人才不能满足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同时由于研发型企业数量不足,难以吸引外地的高素质科研人才汇聚到北海。二是复合型人才严重奇缺。“CCC”资质认证、国际互认、体系建设等方面人才一将难求,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复合型高级人才的严重短缺,将会成为制约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影响了北海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影响到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三是受教育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教职成【2016】3号]文件影响,北海电子企业不能完全满足提供给北海高校电子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导致这些学生对本地电子企业缺乏了解,成为影响北海电子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三、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继续突出“研究开发机构主要在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主要在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主要来自企业”的特色,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的以企业为依托的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工业企业建立的技术中心,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资助。积极寻求与市内、市外高校、科研检测机构的合作机会,借助对方的人力资源优势,联合开发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支持系统,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二)推进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加快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建设,加快人才集聚,深化产学研合作,增强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能力,推动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重点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再制造 / 全球维修示范区”,鼓励和指导示范区企业积极参与再制造行业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并努力争取将其提高为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牢牢掌控全球维修 / 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话语权;三是落实北海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建设与实质运行,为吸引更多葡语系地区和国家投资项目入驻北海提供先试先行的政策支持;四是以北海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会同市商务局申报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围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保税展示交易等商贸服务业,打造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网购平台;五是建立市场准入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北海电子生产企业提供最及时最权威的市场准入信息服务。
(三)加快检验检测平台建设
进一步整合检测认证资源,加强测试设备和资源配置,填平补齐无线WIFI蓝牙检测系统、噪声测试检测系统、光电显示产品检测系统、微电机马达检测系统、有毒有害物质筛选系统、手机安全性能检测等项目检测能力,在省级电子信息产品质检中心基础上,争取在3-5年内建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同时,填平补齐电子企业设备检定和校准能力资质,实现企业生产和科研设备就地检定和校准。通过检验检测平台升级建设,搭建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专业测试和产品检验服务的综合性产品质量检测平台,满足企业在产品研发、测试、出厂检验等各阶段检测需求和快速响应需求,形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优化提升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四)填平补齐资质空白
积极申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赛宝实验室等国内权威认证机构的实验室授权资质,使北海电子产品能够实现CCC、CQC认证等检测认证服务的本地化,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另外,除了国内的CCC认证及CQC认证以外,北海市电子信息企业出口国包括欧盟、北美、日本、韩国等市场,检测认证需求集中于UL、FCC、CE、PSE、KCC等重点认证。应加强对重点出口目标国和地区的市场准入要求研究,对其认证流程及技术标准等进行深入分析,厘清其与国内产品标准方面的差异,并结合现有资源基础,提升能力,填补各项资质空白。
(五)构建面向东盟的检测认证交流平台
一是加强对东盟市场的研究,利用中国-东盟双边交流平台,借助国家相关力量,倡导建立中国—东盟“标准、检测、认证”平台,有效推动与东盟国家在电子信息产业标准检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检测及认证双、多边层面的互认,为电子信息产品顺利进入东盟市场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推动实现东盟国家间认证标准统一。由于东盟组织内各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各国对电子信息产品的检测认证要求也不尽一致,东盟体系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及检测认证制度。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借助国家力量,推动东盟建立类似欧盟CE体系的统一认证制度,为中国产品更顺畅进入东盟市场提供便利条件。
(六)构建全方位的产业教育体系
一是引导和支持桂电北海校区海洋工程学院积极申请电子领域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站,建立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尽快恢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的本科学生招生,要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统筹调整北航和桂电两所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扩大应用型本科和新增研究型本科学生招生人数和规模,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电子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持壮大桂电北海校区职业技术学院和北海职业学院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四是研究解决受教育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教职成【2016】3号文件影响,北海电子企业不能完全满足提供给北海高校电子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机会的问题,推进校企联合,解决产业急需高级技能人才。
(七)构筑全方位的产业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继续鼓励企业大规模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进一步创造条件吸引珠三角电子企业优秀人才来北海发展,尤其要引进体系认证、检验检测、国际准入标准研究等方面人才;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鼓励各类人才进行各种在职培训、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建立终生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电子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继续提高桂电北海校区、北航北海学院的办学质量,抓紧电子领域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和组建,加强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努力将北海建成高層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三是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科研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等事业单位的整合和用人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内部分配机制,增加政府对优秀人才特殊津贴的数额和范围,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将极大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创新发展,而作为我国首个自治区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与升级合作,逐步建设成为我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中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向东盟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因此,今后一定要加强对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研究,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连星.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基地发展原则与创新能力建设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25
[2] 康灿华;阮飞.基于AHP原理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1-15
[3] 刘利凡.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度与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5-05-01
[4] 陈雪莹.基于创新视角的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