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氏11度的寒流,加上新竹县向来任性的大风,才下午6点,冬夜的气息已浓稠得令人难以招架。然而,台湾光武国中校园里被昵称为“7-ELEVEN”的实验室,却闹哄哄的像在聚会。70个早该下课的孩子,还沉浸在寻找答案的快乐中。
这群十三、四岁的孩子,从生活里搜罗了各式各样的怪问题。有人从新闻中看到洪水冲垮了桥墩,开始研究什么形状的桥墩最耐得住冲刷;有人因为在卡通中看到果蝇对着光跳舞,便研究起果蝇对不同频率闪光的反应;还有人研究皮蛋的变化、炸冰淇淋的原理、自制海浪发电机。创意在小脑袋里冒出嫩芽,在这里滋养茁壮。
人人机会均等
这间叫做“7-ELEVEN”的教室里没有教科书、没有随堂考,连教材、研究题目与进度都由学生主导。学生每4个人一组,自己找主题、找研究伙伴,老师的角色有点像硕士班的导师,偶尔参与讨论、提点,或者丢出更多的问题。初一年级,学生们学概念、学逻辑,初二年级一整年,他们就在这个实验室里,寻找自己的答案。
这堂“专题研究课”虽然是光武国中科学资优班的必修课,但其他的同学只要有兴趣,而且愿意利用午休、放学后的时间来这里磨,都欢迎来上课。
光武国中还有一门全校性的实验课,吸引了全台湾许多初中前来取经。这门结合服务、分享与学习的“自然探索课”,今年3月还获得邀请到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发表演讲。
装备孩子人生
8年前,当时还是光武国中教务主任的林茂成,对几位即将辍学的学生十分头疼,为了和他们联络感情,林茂成决定带他们前往溯溪露营。两天下来,这些原本看到师长头也不抬、继续抽烟的学生,至少会说声“老师好”。林茂成发现,大自然成了品格教育最好的老师。

有了这趟溯溪经验的启发,林茂成又陆续开发融合自然科学与乡土人文的活用课程,如“绿岛浮潜”、“合欢山”与“法拉第环岛”,获得学校与家长的热烈支持。现在这些探索课已纳入学校校本课程,成了光武国中的招牌特色。“不一定每个学生都会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念书,但只要学校素材多元,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孩子就有学习的动力。”林茂成说。
让科学生活化
这支“法拉第自行车队”一年比一年壮大,到去年暑假,已经有师生共104人、208个轮子,上山下海环岛16天。
出发前,学生在组装操作中学会了自行车变速的原理、齿轮的设计,还自制了LED灯及传声筒。旅程前半段,白纸黑字的地球知识尽在眼前:台东熔岩库地质、复岗砂岩地质及玉里变质岩,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以致用的机会。
行程后半段,他们化身科学小助教,用塑料片和肥皂做成的表面张力船,为云林县莿桐乡饶平小学的小朋友,上了堂最有趣的自然课。到了宜兰县五结小学,他们索性在校门口摆摊,免费修理单车。
“将课堂学过的科学理论,设计成简单易懂的主题,去教偏远地区的小朋友”──光武国中的自然探索课,不但开放全校学生自由参加,而且不限参加次数。如果说非要有什么条件,那就是:一、月考成绩不能退步;二、必须通过体能测验:前10天每天跑2000米,后面15天加码到每天跑3000米。一旦报名,几乎所有孩子在经过努力后,都能跨过门坎,踏上铁骑,如愿出发探索宝岛。
等真正上路,学生不只印证了课本上的知识,更得懂得了分工合作、协调沟通、排除障碍。而这些在教室里学不到的人际技巧,却恰恰是往后人生中最实用的生存基本功。
自然探索课的背后,其实是一堂宝贵的人生装备课
摘编自《亲子天下》
这群十三、四岁的孩子,从生活里搜罗了各式各样的怪问题。有人从新闻中看到洪水冲垮了桥墩,开始研究什么形状的桥墩最耐得住冲刷;有人因为在卡通中看到果蝇对着光跳舞,便研究起果蝇对不同频率闪光的反应;还有人研究皮蛋的变化、炸冰淇淋的原理、自制海浪发电机。创意在小脑袋里冒出嫩芽,在这里滋养茁壮。
人人机会均等
这间叫做“7-ELEVEN”的教室里没有教科书、没有随堂考,连教材、研究题目与进度都由学生主导。学生每4个人一组,自己找主题、找研究伙伴,老师的角色有点像硕士班的导师,偶尔参与讨论、提点,或者丢出更多的问题。初一年级,学生们学概念、学逻辑,初二年级一整年,他们就在这个实验室里,寻找自己的答案。
这堂“专题研究课”虽然是光武国中科学资优班的必修课,但其他的同学只要有兴趣,而且愿意利用午休、放学后的时间来这里磨,都欢迎来上课。
光武国中还有一门全校性的实验课,吸引了全台湾许多初中前来取经。这门结合服务、分享与学习的“自然探索课”,今年3月还获得邀请到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发表演讲。
装备孩子人生
8年前,当时还是光武国中教务主任的林茂成,对几位即将辍学的学生十分头疼,为了和他们联络感情,林茂成决定带他们前往溯溪露营。两天下来,这些原本看到师长头也不抬、继续抽烟的学生,至少会说声“老师好”。林茂成发现,大自然成了品格教育最好的老师。

有了这趟溯溪经验的启发,林茂成又陆续开发融合自然科学与乡土人文的活用课程,如“绿岛浮潜”、“合欢山”与“法拉第环岛”,获得学校与家长的热烈支持。现在这些探索课已纳入学校校本课程,成了光武国中的招牌特色。“不一定每个学生都会乖乖地坐在教室里念书,但只要学校素材多元,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孩子就有学习的动力。”林茂成说。
让科学生活化
这支“法拉第自行车队”一年比一年壮大,到去年暑假,已经有师生共104人、208个轮子,上山下海环岛16天。
出发前,学生在组装操作中学会了自行车变速的原理、齿轮的设计,还自制了LED灯及传声筒。旅程前半段,白纸黑字的地球知识尽在眼前:台东熔岩库地质、复岗砂岩地质及玉里变质岩,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以致用的机会。
行程后半段,他们化身科学小助教,用塑料片和肥皂做成的表面张力船,为云林县莿桐乡饶平小学的小朋友,上了堂最有趣的自然课。到了宜兰县五结小学,他们索性在校门口摆摊,免费修理单车。
“将课堂学过的科学理论,设计成简单易懂的主题,去教偏远地区的小朋友”──光武国中的自然探索课,不但开放全校学生自由参加,而且不限参加次数。如果说非要有什么条件,那就是:一、月考成绩不能退步;二、必须通过体能测验:前10天每天跑2000米,后面15天加码到每天跑3000米。一旦报名,几乎所有孩子在经过努力后,都能跨过门坎,踏上铁骑,如愿出发探索宝岛。
等真正上路,学生不只印证了课本上的知识,更得懂得了分工合作、协调沟通、排除障碍。而这些在教室里学不到的人际技巧,却恰恰是往后人生中最实用的生存基本功。
自然探索课的背后,其实是一堂宝贵的人生装备课
摘编自《亲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