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小初衔接”阅读教学策略课题信息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要想提高语文“小初衔接”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就要研究学生,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改变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学会深度阅读文本。
  关键词:阅读  文本  自主  策略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的“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唱主角”。不少一部分学生笔记上记下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词语解释等,常常是老师口头报的或是写在黑板上的“标准答案”。这也许是受中国应试教育阅读材料“标准答案”的影响。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表现得“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发展的空间。
  (二)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后,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常不适应。单纯从考试分数上来比较心理落差就很大。这导致了学生很迷茫,家长自然跟着焦虑起来,甚至有些老师也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家长主动给孩子报语文补习班的,学生大量做语文练习的,老师频繁考试的,十八般武艺悉数登场,但到头来收效甚微,不尽如人意。语文考得差,阅读丢分多,这只是表象,其深层次原因,是在单一灌输模式下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小初衔接”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教学交流,提高衔接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上差距较大。开展语文教学交流,探讨小初阅读教学的规律,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提高阅读衔接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例如,中小学语文组开展七年级教师与小学教师“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小学教师可以学习借鉴七年级教师阅读教学设计方法、教学指导思想,在后期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与指导;另一方面,七年级教师可以了解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回答问题的方式,为七年级新生阅读教学做好铺垫与预设。这对提高阅读衔接教学大有益处。
  (二)改变课堂模式,让学生充分自主阅读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得法,学生自主探究,才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设置精当有效的问题,少讲精讲,多指导方法,还课堂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悉心揣摩教材,准确设置“自学重点”
  “自学重点”是教师在细致深入理解教材并结合本班学情的基础上,把重点和难点融入其中的而拟定的学生自学目标。在教学《春》这一课时,教师设置“自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自主探究作者寓情于景的描写方法。
  这一“自学重点”简洁精准。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动口大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全篇;深入阅读文本,抓住“寓情于景”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赏析精彩的描写语句,体会作者对春天美好的感情。学生完成这一目标后,既有知识积累,又获得审美熏陶,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适时示范讲解,引导学生深入自学
  “引导和自学是辩证的统一:教师引导得越是得法,引导的意识与水平越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便越增强,自学的水平越高。”
  为了学生有范例可寻,能尽快深入理解《秋天的怀念》中的语段,教师在教学时做了如下引导。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子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问题一:请你说说“挡”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问题二.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教师:“挡”字,写出母亲用身体遮挡住窗外秋天凄凉的落叶,害怕瘫痪的我,受伤的心灵禁不起眼前凋零的景象;既显示出母亲的细心体贴,又看得出母亲的良苦用心。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对问题二做了以下回答。
  学生:这句话是神态描写。“憔悴的脸”,说明母亲正在遭受双重折磨:一是自己病重的痛苦;二是儿子绝望心态对自己的打击。
  学生通过辨析词语、联系语境,能较为准确地表情达意。教师的示范,达到了引导学生自主深入阅读文本的目的。
  3.小组合作交流,提倡大胆质疑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需要交流表达观点,甚至需要在大胆质疑批判中寻求答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人都要围绕规定内容发言,记录员记录每位发言的要点。对于小组合作中不同意见,由组长在全班汇报交流时提出来,师生互动交流共同解决。教师在巡视小组合作学习情况时,应特别留心关注那些不同意见的学生,保护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倡大胆质疑,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品质。
  (二)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读透文本
  在教学中,常发现刚入初中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差,最常见的困难是“读不进去”和“讲不出来”。所谓“读不进去”是指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关注的只是字面的意思,或只滑行在文字已知层面,不能联系语境去更深入地去理解内容;所谓“讲不出来”是指阅读文本之后,面对关于句段篇中重点内容设置的问题,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这个问题的根子是在“读”上。如果能真正读懂读透了,在大脑中形成思路,那就能“讲”出来了。可是,刚刚走进初中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去读。
  1.从把握文章的基本要素開始,循序渐进地推进。
  在七年级课本中,写人记事类文章比较多。阅读这类文章,第一步标注文章的“六要素”,理清文章脉络;第二步分析文中蕴含的“情”或“理”;第三步总结全篇主旨。这三步,是小学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都有的 ,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步是小学老师要求的重点,而初一老师则要求重点放在第二步、第三步上。例如,教师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复述课文,讲清主要人物事件,再重点分析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变化的原因,最后归纳得出沦陷的法兰西人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主题。   2.用圈点批注法阅读,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圈点批注法是我国古人读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宋代的大学者朱熹,每读一遍书都用不同顏色的笔进行勾画,从而把思考引向深入。批注的内容可以从文章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是展开联想、想象,或写出自己心得体会。
  例如,在学习《台阶》一文时,学生第一次看到“我们家的台阶低!”这句话,可能只想到是地势较低。当看到“台阶”是与“地位”想联系的时,学生就可勾画出父亲渴望得到乡邻们的认可的心态。反复阅读课文,再看这句话,就可以想到这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对自己半辈子劳碌的否定,对改变自己命运的不懈的追求。
  (三)变化教学手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创设阅读情景,读出人物内在精神
  在教学中,常常根据教学需要而设置不同的阅读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把《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整合到一起,设计问题:邓稼先和闻一多是否有共同的精神品质?若有,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个比较阅读,能一下子燃起阅读欲望,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人物
  的性格特点,进而吃透主旨。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先对文中人物做背景介绍,刺激学生的感官,满足其阅读期待的心理,充分激发兴趣,以便在阅读中更精准地理解文本,从而能深刻领悟人物精神内涵。
  2.引导课堂发问,让阅读充满活力
  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后,能够提出问题,教师组织同学参加讨论,最后在合作交流中找到答案,这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大有帮助。“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相机诱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抓住学生年龄小,爱发问的心理特征,鼓励他们勇敢发问。在阅读课结束之前,预留时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此时教师要以引导方式提问,比如,“听了这节课,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者,“你对这篇文章的中心,还有哪些不同见解?”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说出不敢说的话,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让阅读课堂充满活力。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提高语文“小初衔接”阅读教学水平,教师既要改变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方法,又要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参考文献:
  [1]何炳章.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8182.
  [2]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中职班主任普遍反映中职的教育管理面临很大困难,其原因主要是面对“问题”学生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班主任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对中职学校班级中的“问题”学生来说,可能班主任的一个行为、一个举动,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本文以典型案例入手,分析如何正视“问题”学生,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问题”学生 管理 教育  一、案例  曾经,我的班级有过
期刊
摘要:语言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小学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培养、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课程。因此,小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言理解、运用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搞形式主义,要讲方法,重熏陶。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语言氛围,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多引导、启发,少发声干扰,真诚倾听来自孩子心灵的声音,把课堂还给学生,春风化雨,逐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 兴趣 沟通 倾听 实践  《
期刊
摘要: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标尺。班主任在与后进生的交流中,应该做“自己人”,发挥团队作用,坚持同伴育人,尊重学生个性与选择,以“礼”融情,以期师生和谐,共同发展。  关键词:后进生 自己人 团队 尊重 礼  常作印老师在《不做庸师》一书中写道:“许多老师写的教育叙事,故事环节安排得丝丝入扣,逻辑上也无懈可击,但我还是心存疑问,这些教育叙事能拿到实践中检验吗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中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言语和行为做出的一种即时性反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反馈形式,及时修正阅读教学活动,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中,评价态度要真诚客观、因人而异;评价语言要表述具体、准确,有艺术性;评价形式要多样。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评价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阅读教学中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言语和行为做出
期刊
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高中学生通过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融合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能够有利于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历史视野,提高历史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国家、民族和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关注世界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希冀通过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合肥历史沿革》的过程,浅谈如何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家国情怀 合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推广,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明确成为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研究也逐步成为一线教师的日常活动。  本文以旨在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并触发设计创造意识的引导课《让我们的PPT页面带些设计感》为例,来探究如何引导学生由浅层学习转为深度学习,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课堂教学  一、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找到
期刊
摘要:随着离婚率的逐年上升,单亲家庭孩子也越来越多,其教育问题尤为需要关注。在对本班几个单亲孩子的教育中,笔者观察总结单亲家庭孩子的突出共同心理特点,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 心理特点 教育策略  光阴流转,新年将至,即将和这帮孩子一起度过第六个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元旦了!随着孩子们的长大,能力的提高,准备工作,全部交由孩子们自己完成,我少了往日的忙碌,倒多了
期刊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安徽省已经使用了两年多了,两年多来针对统编教材的解读可谓是百家争鸣。但是一线教师对统编教材中的难课文如何教仍然比较困惑,没有清晰的思路。如何使统编教材中的难课文教学得到有效突破,本文将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难课文入手,谈谈难课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难课文 原因 策略  难课文难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难课文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所处的时空相距较远。如《金色
期刊
摘要:整本书阅读对孩子们一生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如何对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有效地落实“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我们成立了课题组进行研究。一年多来,我们努力构建书香生态圈:营造读书生态圈,打造阅读指导生态圈,塑造阅读评价生态圈,不断突破整本书阅读困境,实现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良性循环。  关键词:读书生态圈 阅读指导生态圈 评价生态圈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读整本的书”做出了明确的表述,可农
期刊
摘要:整本书阅读为语文教学增加厚度和广度,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整本书阅读过程可视化,提高阅读积极性,增强阅读成就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阅读的收获会更大。对于缺乏思维基础的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可以从使用Thinking Maps(思维导图)开始,用不同的图示对应不同的学习任务,简化使用方法的学习,让思维工具更好地为阅读内容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思维导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