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一次大考[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下发挥了哪些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省思:学校通过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平台,针对学生开展心理援助,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开发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师生重启学校生活。当然,在实战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完善、改进,积极作为。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疫情;省思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7-0028-04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场疫情防控拉锯战由此展开。为了控制疫情,各级各类学校延迟开学,学生进行居家隔离和线上学习,学生待在家里的时间增加,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理上、情绪上和行为上出现了一系列应激反应。加上我国学生人口基数大,学生背后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关注度极高[2]。学生在疫情期间和疫情后产生的一些心理适应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疫情防控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我国各中小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展开行动,以期科学防疫、精准施策[3]。
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
1.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平台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组于2020年 2 月 7 日下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南的通知》,指导各地有序开展疫情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同时,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各高校充分发挥在心理学界的引领作用,纷纷开通心理援助热线,搭建心理援助平台。以北京师范大学为首的一些心理学优势学科高校纷纷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上线,汇聚了1200多所高校和其他机构的专业志愿人员;以教育部思政司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名义,方晓义教授及其团队策划组织了针对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人员的培训及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应对系列直播讲座,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心理援助,还为抗疫一线提供了心理服务和专业支撑。
2.心理健康指导和宣传
面对疫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关注疫情下的中小学生及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携手上海的心理教师,推出了《抗疫期间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手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宁维卫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携手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结合社会特别是学校与社区这类人口密集区的需求,发挥专业特长,共同推出了《学校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旨在做好学校和社区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减轻疫情对他们的心理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为了解学生个体在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困难和需求,更有针对性提供学业支持与辅导,廣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宛玉博士领衔的生涯教育团队推出了《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手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编写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攻略》,它立足于当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就疫情防控期间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解答,有助于教师、学生和家长在疫情防控的居家隔离期间进行自我心理健康调适,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福建省心理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同编撰了《抗疫复学后,教师助学心理指南(中小学版)》,致力于指导教师在复学后帮助学生“安心、养心、健心”,促进学生在战疫中实现心理成长。
3.指导家庭教育
受疫情影响,各大中小学校延期开学,家庭成员长时间相处,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引发亲子冲突。为此,广州市教育局组织了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专家及19个名班主任工作室,针对不同学段录制了“家庭教育系列讲座” 微课。厦门市教育局在疫情期间,为了充分发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指导广大家长群体,研究制定了《厦门市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指导家长调节情绪、调整状态,帮助孩子驱散不良情绪的雾霾,同时提升孩子居家学习效率,特别组织了一场“云”家长会,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分享交流如何有效解决居家学习产生的问题,家长纷纷表示受益良多。长期居家隔离生活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此,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邀请上海市特级心理教师杨敏毅,开办了线上讲座“家长怎么做丨孩子复学后学习适应与心理安全维护”,为家长们解惑答疑。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和培训
疫情期间,各地各学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进行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开发。为响应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对业内发出的倡议,“心海扬帆团队”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联袂发起“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紧急征稿启事,拉开了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后期校园心理辅导和危机预防的序幕[4]。为帮助大学生在这个超长假期里安心宅家抗疫、保持身心健康,同时合理规划学业和生涯,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策划统筹,针对上海高校学生抗疫非常时期迫切关心的问题,推出了上海高校抗疫心理援助系列微课程。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心理疏导,广东佛山市教育局精选了120节生命教育微课在全市中小学进行集中展播,供家长和学生一起免费观看学习。疫情渐渐散去,各中小学校纷纷开学,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回归学校生活、帮助教师快速重启工作状态、帮助家长有效重塑亲子关系,南昌市心理教研室特别录制了主题为“重启学校生活”的系列心理衔接课程。
综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的要求和国家政策的部署下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疫情;省思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7-0028-04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场疫情防控拉锯战由此展开。为了控制疫情,各级各类学校延迟开学,学生进行居家隔离和线上学习,学生待在家里的时间增加,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理上、情绪上和行为上出现了一系列应激反应。加上我国学生人口基数大,学生背后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关注度极高[2]。学生在疫情期间和疫情后产生的一些心理适应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疫情防控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我国各中小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展开行动,以期科学防疫、精准施策[3]。
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
1.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平台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组于2020年 2 月 7 日下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南的通知》,指导各地有序开展疫情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同时,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各高校充分发挥在心理学界的引领作用,纷纷开通心理援助热线,搭建心理援助平台。以北京师范大学为首的一些心理学优势学科高校纷纷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上线,汇聚了1200多所高校和其他机构的专业志愿人员;以教育部思政司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名义,方晓义教授及其团队策划组织了针对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人员的培训及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应对系列直播讲座,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心理援助,还为抗疫一线提供了心理服务和专业支撑。
2.心理健康指导和宣传
面对疫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关注疫情下的中小学生及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携手上海的心理教师,推出了《抗疫期间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手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宁维卫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携手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结合社会特别是学校与社区这类人口密集区的需求,发挥专业特长,共同推出了《学校社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手册》,旨在做好学校和社区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减轻疫情对他们的心理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为了解学生个体在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困难和需求,更有针对性提供学业支持与辅导,廣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宛玉博士领衔的生涯教育团队推出了《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手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编写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攻略》,它立足于当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就疫情防控期间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解答,有助于教师、学生和家长在疫情防控的居家隔离期间进行自我心理健康调适,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福建省心理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同编撰了《抗疫复学后,教师助学心理指南(中小学版)》,致力于指导教师在复学后帮助学生“安心、养心、健心”,促进学生在战疫中实现心理成长。
3.指导家庭教育
受疫情影响,各大中小学校延期开学,家庭成员长时间相处,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引发亲子冲突。为此,广州市教育局组织了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专家及19个名班主任工作室,针对不同学段录制了“家庭教育系列讲座” 微课。厦门市教育局在疫情期间,为了充分发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指导广大家长群体,研究制定了《厦门市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验中学指导家长调节情绪、调整状态,帮助孩子驱散不良情绪的雾霾,同时提升孩子居家学习效率,特别组织了一场“云”家长会,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分享交流如何有效解决居家学习产生的问题,家长纷纷表示受益良多。长期居家隔离生活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此,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邀请上海市特级心理教师杨敏毅,开办了线上讲座“家长怎么做丨孩子复学后学习适应与心理安全维护”,为家长们解惑答疑。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和培训
疫情期间,各地各学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问题,进行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开发。为响应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对业内发出的倡议,“心海扬帆团队”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联袂发起“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紧急征稿启事,拉开了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后期校园心理辅导和危机预防的序幕[4]。为帮助大学生在这个超长假期里安心宅家抗疫、保持身心健康,同时合理规划学业和生涯,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策划统筹,针对上海高校学生抗疫非常时期迫切关心的问题,推出了上海高校抗疫心理援助系列微课程。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心理疏导,广东佛山市教育局精选了120节生命教育微课在全市中小学进行集中展播,供家长和学生一起免费观看学习。疫情渐渐散去,各中小学校纷纷开学,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回归学校生活、帮助教师快速重启工作状态、帮助家长有效重塑亲子关系,南昌市心理教研室特别录制了主题为“重启学校生活”的系列心理衔接课程。
综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的要求和国家政策的部署下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