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遗民·移民·反帝国:论张系国“城三部曲”与“海默三部曲”(下)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pd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
  在讨论“海默三部曲”前,笔者于此欲先从张系国2003年发表的小说《魔鬼的十亿个名字》谈起。笔者以为,该文是串联“城三部曲”与“海默三部曲”的关键作品。在文中,女主人公艾丽思是从“帝国”前往呼回世界的“异议份子”,其目的乃要阻止“帝国”对当地人民造成伤亡。透过艾丽思及其爱人鲍尔之眼,作家写下了“帝国”在呼回世界的暴行与伪善。在小说的第二节,天空飘下了无数的纸鹤型的有声传单,里头传来“帝国”大统领的声音说道:“帝国的正义之师来解放呼回,呼回人民即将获得自由。帝国的部队所向无敌,呼回人民,抵抗是无益的,赶快投降吧。你越快接受帝国的统治,帝国就越快还你自由。”对此,鲍尔批评:“自由靠人赏赐,这样的自由不要也罢。”但是,尽管鲍尔对“帝国”多有批评,深知“帝国”手段残忍的他仍劝告艾丽思,“帝國”不可能因为任何抗议而停止预定的轰炸计划。最后,“帝国”果真无预警地发动轰炸,艾丽思则在轰炸中同当地的呼回百姓被炸死。事后,“帝国”向外宣称是呼回人自己蓄意破坏水厂,其目的是为了嫁祸给“帝国”。为此,鲍尔以物理学者身份提出数据指控轰炸只能是“帝国”空军所为,最后却被列入黑名单,只好向学校告假休养。在隐居的日子里,鲍尔时常想起呼回世界,在记忆中,他看见“帝国”的坦克车一面向楼房开炮,一面向呼回人民广播:“帝国的军队来解放你们了,你们即将获得自由。”过程中,一位母亲遭到“帝国”±兵枪杀,旋即,±兵拿了块巧克力给她的孩子,于是记者记录下孩子精神错乱又哭又笑的画面,透过电视放送,成为“帝国”军队仁慈爱民的证明。于此,张系国向读者展示了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在《战争之框》(Frames of War)中的概念,亦即人们对战争的认知往往受到画面拍摄者的意识形态框限,因而个人认同往往被引导到占话语权优势的一方。(Judith Butler,Frames of War:
  When Is Life Grievable?Verso,2009.)框外的暴力与框内的“仁慈”形成讽刺的对比。
  2017年,张系国将《魔鬼的十亿个名字》收录于同名电子书,他在序言中写道:“作为书名的短篇小说《魔鬼的十亿个名字》,不消说是很重要的一篇。真正要打倒魔鬼,必须要知道牛也所有的名字。也许他世俗的名字是‘美国总统’,其实牛也还有许多别的名字,必须一一揭穿。”由此可见,张系国于2003年发表小说时,他欲批判的对象即是美国与以其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而文中被轰炸的呼回世界也与冷战结束后屡遭美国武力侵略而纷乱不平的中东地区联结起来。这说明,张系国观察到冷战的结束并未给世人带来预期中的和平,相反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以“维护和平”为由公然侵略他国,并从中进行意识形态的操弄与审判。因此,我们所处的世界实际上乃从冷战时期的二元对立更偏激地走向后冷战时期的美式“一言堂”。自此,笔者发现,张系国笔下的呼回世界开始更大范围地从中国走向世界,其“反帝国”书写也因此进入“后冷战”阶段。
  2012年,张系国发表“海默三部曲”第一部《多余的世界》,文本讲述唐森奉命负责消灭“多余的世界”。所谓“多余的世界”即是不符合“帝国”期待的世界,而唐森前往的呼回世界由于暗藏反“帝国”势力,所以需要被消灭。进而,为了清除反“帝国”势力,“帝国”派出突击队逮捕并打击针礼与老麦唐诺等人的“呼回之春”组织。为了拯救母亲,艾比与伙伴进行劫狱,最终救出针礼,众人展开逃亡。《下沉的世界》则从艾比与伙伴尼克的逃亡生活写起。文中,尼克一心救出老麦唐诺,却发现老麦唐诺与针礼早向“帝国”妥协。愤怒之下,艾比与尼克决心靠自己的力量反抗“帝国”,于是他们策划了爆炸攻击。最后,针礼在保护艾比时壮烈牺牲,而老麦唐诺则被控与“帝国机器人公司”共谋,成了“帝国”在“陆沉”事件的背锅凶手。与此同时,唐森则致力于解开“人渣”之谜,最终发现所有“人渣”其实都是反“帝国”分子,其中也不乏对“帝国”有异议或是为外族辩护的闪族学者与艺术家。文末,唐森等人决心前往闪族“帝国”的大本营“金色星球”,在那里继续他们的反“帝国”革命。进而,在《金色的世界》中,艾比以留学生身份进入金色星球,尼克则潜居在当地的贫民区。眼见艾比直接暴露在“帝国”的掌控下,“帝国”自然不会放过此一消除异己的机会。所幸,一方面有唐森暗中保护,另一方面艾比也在校内寻得更多反“帝国”力量,因此,“帝国”非但没能伤害艾比,反而刺激起一股更为庞大的革命势力。最终,反对势力攻陷帝国政治中心,推翻了“帝国”政权,唐森则牺牲自我,拯救出被囚禁在监狱里的“人渣”们。“帝国”既被推翻,艾比等人决定回到呼回世界展开新生活。
  综观“海默三部曲”,其与“城三部曲”,这两者在写作视角上最大的差异,莫过于从“新遗民”转移到“移民”的变化。可以看到,“海默三部曲”中的主人公艾比虽是华裔,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几乎没有中国特色可言,不仅多数人采用英译名,海默城就像现今大多数的城市一样,被以西方文化作为强势审美的全球化潮流所掩没。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系国一方面为读者勾勒出以“复制”为特色的全球性后现代城市风景,另一方面实欲凸显文本所处的时空亦是个“移民”时代。尤其,随着艾比等人前往金色星球,张系国更透过主人公的见闻表达了自己对移民社会的观察,而这点无疑与作家在美国的旅居生活息息相关,于是,这样的书写也与他对美国的批判联结起来,构成其“反帝国”书写的一部分。
  事实上,身为长年旅居美国的华人作家,张系国在初到美国时就已察觉该国作为一个移民社会所存在的许多问题,其一便是种族歧视问题。在小说《焚》(1970)与《割礼》(1971)中,张系国便做过直接的嘲讽。1975年,张系国还特地为文批评美国学界的种族歧视问题。(详见张系国:《考验》,《天空之城》,洪范书店1985年版,第87页)不过,如果说张系国在20世纪70年代较多关注的是华人在美国社会的生存问题,那么他在“海默三部曲”中则将眼光更大地投向整个移民族群。   文中,尼克前往金色星球首都加德蓝市的移民区萨满。与闪族居住的城区相比,萨满肮脏、混乱,到处都有乞丐与流氓。对此,艾比好奇何以同属一个世界,萨满如此破败?其伙伴李弟温回道:“你看加德蓝城的呼回移民,现在个个惨兮兮。不论什么星球来的移民,都斗不过闪族,因为闪族才是帝国的子民,我们只是联邦的一分子。”一语道尽外来移民在“帝国”内部的社会位阶。后来,在离开萨满的途中,艾比遭到警察逮捕,当他询问自己被逮捕的理由时,女警傲慢地说:“你是闪族人吗?只要你不是闪族人,我们不需要任何理由,随时可以逮捕你,更不用说你是毫无法律地位、不受法律保障的呼回留学生。闪族人生而平等,但是和别的星球人并不平等。这是金色星球的法律,明白吗?”由是,作为寓言,张系国于此狠狠地嘲讽了西方帝国主义向来引以为傲实则失能的“平等”口号,而其具体的抨击对象恐怕正是他长期生活的美国。可以说,以加德藍城为模型,张系国将移民在美国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投射出来,以此揭露该国的帝国主义本质。更甚者,种族歧视并不只是少数上层阶级的行为,它更大范围地在整个社会中被激化。关于这点,张系国在小说中描写闪族人发起了抓“暴徒”的“自卫运动”,然而被抓的“嫌犯”都是其他星球的移民。于是,张系国又借李弟温之口批评:“表面上闪族尊重人权,那是用来对付别的星族的。哪个星族不服从闪族,闪族就说这星族不尊重人权,好歹把这星族的政权推翻。但是换了他自己,就不提人权了。”对照到现实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亦是以“人权”为舆论武器,博取自身在国际博弈中的优势位置。因此,这种“人权”价值的判断与其说是从一种普世价值出发,倒不如将其视为帝国主义权力的展现,而这正是张系国欲透过小说予以批判的现象。
  是故,从“新遗民”到“移民”,张系国事实上更大程度地将后者与“反帝国”书写相结合,因而使得“反帝国”成为“海默三部曲”最显著的主题。而除了移民问题外,张系国还试图从另外两个面向指出帝国主义在后冷战时期造成的危机,其一便是帝国主义政权与全球性跨国资本主义的结合。与传统帝国主义仰赖军事占领达成侵略有所不同,二战后的新式帝国主义主要透过经济与文化力量达成干涉他国社会秩序之目的,而在进入后冷战时期后,帝国主义政权又与蓬勃发展的全球性跨国资本主义相结合,跨国公司遂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在各地的打手,不仅掌控当地的经济命脉,同时也杜绝其他经济体的崛起,以防对帝国主义国家势力构成威胁。在小说中,老麦唐诺原是“帝国”首席经济学家,他提出的“多余的世界”理论为所有星球提供了自力更生发展经济、摆脱贫穷的可能,最终所有星球都能赶上或超越“帝国”。于是,感受到此理论之威胁性的“帝国”开除了老麦唐诺,使他无法继续推广该理论。被辞退的老麦唐诺于是回到呼回世界实践自己的理论,然而摆脱不了跨国资本主义诱惑的他又决定与帝国机器人公司合作制成“人渣机器人”。该类型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乃是将被闪族汽化后的“人渣”注入,使其成为新一代的军事武器,甚至,“人渣”还被灌入巨型机器怪兽,这类怪兽被“帝国”用于监视呼回人民与在海底造成“陆沉”危机。此事遭到唐森披露,由于无法直接证实“帝国”与上述阴谋有关,因而仅有帝国机器人公司与老麦唐纳成了需为整起事件负责的罪犯。但是,相较于老麦唐纳被捕入狱,与“帝国”有直接合作关系的帝国机器人公司仅停止了在呼回世界的营运,该公司在“帝国”所在的金色星球仍然十分活跃,为读者展示了帝国主义与跨国资本主义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当地的生产者不过是这生产链中的一枚棋子。
  另一方面,张系国在小说中尚对帝国主义势力操控联合国有所指涉。这样的想法具体落实到文本中,所呈现的便是“帝国”与“联邦”之间复杂的关系。文中,星际“联邦”乃由闪族“帝国”同其他成员国所组成。不过,因为在“联邦”的部队中真正有战力的是“帝国”的军队,所以前者往往受到后者的牵制。正因如此,每当提到“联邦”时,人们往往将其视为“帝国”的附属与“白手套”。在《多余的世界》中,针礼等人被所谓“联邦肃贪小组”逮捕,之后随即被送到“联邦特别军法庭”审判。在这过程中,负责逮捕针礼等人的实为“帝国”的突击队,而“联邦”法庭则不惜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判针礼等人“叛乱罪”,却说不清其“叛乱”的对象为何。面对恣意妄为的“联邦”法庭,在场的呼回媒体起身抗议,却被“帝国”突击队公然施暴。
  不过,对于“帝国”过分操控“联邦”,后者并非没有警惕,因其成员国也担心“帝国”会将魔爪伸向自己。正因如此,“联邦”情境署才会命探员唐森暗中搜集“帝国”罪证。因而当唐森等人破获帝国机器人公司在呼回世界的恶行后,“联邦”的各成员国立刻表决通过法案,禁止“帝国”在呼回世界与任何星球测试巨型机器人。尽管如此,“联邦”仍然只敢有限度地透过外交途径制裁“帝国”,而不敢公开与其对抗。直至最后,当艾比等人已在金色星球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反“帝国”运动,秦上校与唐森两个人才身着“联邦”制服,率众攻陷“帝国”的黄金宝殿,意味“联邦”总算同意以武力反抗“帝国”。足见,虽然张系国在现实中对帝国主义长期把控联合国感到不满,他仍相信,只要多数成员国达成共识,势必能有效推翻其独霸地位。
  四
  借由一系列的书写,张系国一步步将抨击对象聚焦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挟早期帝国主义侵略所累积的资本,美国在二战后持续在冷战结构下进行经济剥削,从而在后冷战时期运用在国际博弈中的优势干涉他国内政。一方面,美国既想打压其他国家窜起的可能;另一方面,美国依旧想透过虚假的普世价值加以包装,好掩饰夺取他国经济资源的阴谋。于是,自进入后冷战时期以来,美国对区域秩序的干涉越发频繁,其更不惜挑拨各区域邻近国家之和平关系。对此,长年居于美国的张系国想必感触良多,因而才会直指“魔鬼”就是美国。在《金色的世界》中,艾比对“帝国”首都的雄伟壮丽感到震撼,他不禁问道:“我不懂,闪族拥有这么富裕的城市,为什么还要侵略别的星球呢?”尼克则感慨地回道:“恐怕就是因为它过于富裕,更需要侵略别的星球。”尼克的回答一语道尽帝国主义的本质,那便是透过对他国不断地侵略与剥削,以满足帝国社会本身的运行与发展。不过,张系国对于推翻帝国主义显然深具信心,他相信“革命者都是走投无路逼出来的”,因而只要全球多数国家有志一同,“魔鬼”未必不能消灭。笔者以为,从“城三部曲”到“海默三部曲”,张系国一路高举的“反帝国”精神是其在科幻创作道路上永恒的追求。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媚骨之书》中可以读出蒋蓝散文叙事对诗性的坚持与强调,对平淡美学的不屑与抗拒。“震惊美学”是对蒋蓝文体风格的定位。“震惊美学”的阅读感受常常携带着火苗上窜的热头与滚烫而来的高温,被拣选的字词,所表达的深度,一浪一浪袭卷过来,以不安的方式给人形成冲击的效果。  关键词:蒋蓝 《媚骨之书》 文字品相 “震惊美学” 散文 身体  “我像一只飞蛾,在越来越危险地靠近火苗。”  这是《媚骨之书》的
期刊
白舒荣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社编审。现任香港《文综》杂志副总编辑、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监事长、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副理事長、世界华文文学联会理事,以及多个海外华文文学社团顾问等。出版有《白薇评传》《十位女作家》《热情的大丽花》《自我完成自我挑战——施叔青评传》《以笔为剑书青史》《回眸——我与世界华文文学的缘分》《走进尹浩的故事》《华英缤纷——白舒荣选集》等数百万字
期刊
摘要:《忽如归》讲述了一个中国家族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的命运史。小说的核心意蕴可以概括为一个“归”字。“归”不仅意指久经离散的戴家两代人历经波折终于回归故土,而且指向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回归命题;“归”不仅意味着个体和家庭的回归,同时也呼唤着族群的回归,以至世界和平人间大同的梦想实现;此外,“归”不仅是身体的回归,还是灵魂的安顿和宗教的皈依,更是人类本性中“真”的回归与“爱”的唤起。  关键词:戴小华
期刊
摘要:元好问有三位知己:辛愿、李汾、李献甫,还有多位知交密友,如李献能、赵元、刘景玄、性英禅师、曹之谦等。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共同的爱好,交往密切,感情深厚,经常一起诗歌酬唱,切磋诗艺。这些交往对元好问的诗歌创作、诗歌评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元好问 知己 朋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元好问不仅有许多身份不一、年辈不同的朋友,还有多位知交密友。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元好问自己也说
期刊
2014年深秋十月的最后一天,石家庄如往常一样,雾霾。陈超——一个澄明的生命歌者,一个让石家庄熠熠闪光的诗人、诗歌评论家和学者,以一种决绝的姿态辞别了他深爱的家人,辞别了他深爱的世间。我深信,以这样的方式辞别人世,不是因为陈超先生厌恶了人生,恰恰相反,那是因为他对纯粹的生命爱得执着、爱得深沉。在他用诗歌吟诵了对生命的无比眷恋之后,在他用深刻的生命体验阐释了他所热爱的诗歌之后,在他将这种热爱真诚地传
期刊
我面前摆着1980年第1期和第2期的《名作欣赏》,书页已泛黄,历时已近40年了,但当时触碰到“她”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当时书报亭里那么多的图书展露着面容,供人选读、购买,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本刊物。“名作欣赏”四个白色的大字占据封面主要位置,一下吸引住了我的目光,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气端庄的封面,色调古朴厚重,使“她”在许多轻佻和随意的图书中脱颖而出!翻开来,封二是“一千零一夜”版画插图,封三是唐寅
期刊
孔子之学,高明广大,气象万千,而其根本核心却是一“仁”字,故儒学虽浩瀚无涯,彻上彻下,却可一言以蔽之,曰“仁学”。如果把孔子建构的“仁学”,比作一座骏极于天的巍峨大厦,那么,其赖以拔地而起、卓然挺立的基础不是别的,就是——“爱”。“孝悌”是“爱”,“忠恕”是“爱”,“仁”当然更是“爱”。“仁”之与“爱”,密不可分,水乳交融,但又有着大小、高下、深浅、厚薄、广狭、久暂之别,需要仔细体察和分辨;而“仁
期刊
一  十一岁之前,我住在一个村庄里,无法想象有地方比县城更远。从我家到县城,四十里,这是我理解的世界的半径。我看过外国人,在电视里,在这台从姑妈家借来的黑白电视里,他们头发卷曲,高鼻深眼,名字长得憋一口气都说不完,穿着可笑的礼服和长裙。看第一眼我就不喜欢,说中国话也不行(他们的确都说中国话,每一集电视剧结束都会出现一长串配音演员的名字)——竟然还有人长这么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围在十四英寸电视
期刊
七  在传统文化的回归中,“戏说历史”的浪潮别有看点。  1979年,香港电影《三笑》在大陆公演,立刻风靡一时。唐伯虎点秋香的民间故事经过香港影星的喜剧演绎,给大陆严肃有余的影坛吹来一股清新空气。到了1993年,香港喜剧明星周星驰将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进一步拍出了“无厘头”的风格,居然将行为艺术绘画、现代打击乐表演、时装模特步态等搞笑创意都汇入了故事情节中,使荒唐与搞笑达到了狂欢的程度,被誉为“后现
期刊
王京芳女士从上海寄来美国项美丽女士编辑的《自由谭》杂志,中、英文两个版本,即将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  项美丽英文名字为Emily Habn。1935年,Emily Hahn与姐姐二人来到上海,在一次聚会上她与新月派诗人邵洵美相遇。邵洵美才华横溢,精通英语。谈话间,邵洵美当即为她起了“项美丽”这个中文名字。美的欣赏,诗意的语感,缺一不可。与邵洵美的情缘,促使项美丽改变仅仅是来华旅行的计划,姐姐归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