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民族传统服装演变探究国服的发展变迁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的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传统服装,它是一个民族自古传承下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一种服装。而国服则是这众多民族传统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国服,顾名思义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服饰,它是对外交流的一种文化符号与载体,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国服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窗口,如韩国的国服是朝鲜服(韩服)、日本的国服是和服、印度的国服是纱丽等,均为各国的民族传统服装,具有鲜明的国家特色,通常在出席庆典、婚礼等重要场合穿着,在各种重大礼仪中展示着一个国家的独特魅力。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被称为“礼仪之邦”,又素有 “衣冠王国”的美誉,但迄今为止,尚没有规范的、统一的、独具民族特色的国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让我们一起追忆历史,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所经历的数次变迁。或许可以理清脉络,寻找到真正意义上能够代表我国对外形象的国服。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又以汉族为主要民族,中国的文化与服饰艺术更是集中体现了汉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纵观历史,汉、唐两个朝代是中国国力鼎盛、对外交往频繁、经济贸易发达的朝代。汉朝和约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大文明国家。正是因为汉朝的声望,外族人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族”也从此成为了伟大的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如今所谓的“汉服”虽不是简单地指汉代的服装,但汉服的基本形制却是在汉代确立的。“汉服”其实是指汉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民族服装。直至清代满族统治以前,在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汉族服饰文化都可称其为“汉服”。汉族服饰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体系完备、造型优美、特色分明,是汉民族文明的象征,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曾有着“齐民心、别夷狄”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汉服”也发生着系列的变化,但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上衣下裳、长袖宽衣、系带暗扣,辅以盘领、直领等。中华民族溯来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体现在服装上便是东方传统服饰的宽大、飘逸、线条流畅与洒脱,与西方服饰的修身、立体形成鲜明的对比。
  目前,国内的一些院校在授予学位时穿戴的便是具有浓厚东方韵味的“汉服”,体现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更有一些有识之士自觉自发地成立汉服社,意在传承、弘扬我国悠久的汉服文化。但我国正统的汉服仅仅是国服的候选之一,并未被真正采用。或许是因为传统汉服过于宽大、不免拖沓,穿着时又必须配以合适的发型及官帽,在实际操作和行动时多有不便,现在并未被国人普遍采用。以个人之见,汉服作为国服备选者之一,不妨在婚礼、成人礼、学位授予等大型、隆重仪式场合使用,并配以专业的饰品、道具及化妆造型团队,这样才能够真正而全面地体现汉服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继汉代之后,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国家,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极为丰富。这一时期的服饰既保持汉民族文化的本色,又吸收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国与欧亚各国往来密切,交流频繁,在服饰上博采异国特色,是我国服饰文化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同时,灿烂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直至今日,我国东临的一些国家,如日本,仍把唐代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在唐朝,男子的汉服以幞头、圆领大袖的袍杉为主,胡服以胡帽、翻领窄袖袍为主,普遍穿黑色靴子,流行“胡汉双轨制”。由于唐代思想开放,又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所以女子的地位明显提高。体现在着装上,便是女子的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绚丽、花纹繁复。又因唐代以胖为美,女子裙腰提高,袒胸露背,突显女性身材的曲线美。此外,唐朝还设有女官,女着男装也由宫掖流传至民间。由于政治开明,女子同男子一样常骑马出行,所以短袖紧腿的胡服在当时也很流行,一改历朝历代男尊女卑的腐朽观念。
  时至今日,外国人还范称中国人为“唐人”,把海外华人的聚集地叫“唐人街”,可见唐代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中的影响力。而今天所谓的“唐装”并不是指唐代的服装,也不是唐朝服装的发展,却是满族服装的延续和改良。所以,有国人将“唐装”范指中式服装不免有些以偏概全,曾有专家建议将传统的中式服装叫做“中装”或者“华服”才更为贴切些。由此可见,国际上将“唐装”等同于我国国服的观点并不够准确。毕竟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而唐装集合了过多满族服装的元素。作为我们这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泱泱大国的“国服”,应该从历代传统服装中汲取元素,集各民族服饰优点于一身,还可以借鉴西式服装的长处,进而创造、设计出独具本民族特色、个性鲜明的国服。
  在我国的服装史中清代是一个颠覆性的时代,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汉族传统服装制度,在满族八旗兵入关后遭到改写,这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清兵入关后,推行“剃发易服”,从此满族服饰取代汉族原有的汉服文化而成为中国主流。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飘逸,同衣身修长、衣袖短窄、衣外加衣的满族服装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满族人又称“旗人”,所以其服装被称为“旗装”。旗装的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盒状式,因此整体形象端庄典雅,高贵不凡,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宽大、飘逸的塔形衣冠。马褂、旗袍成为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饰。以旗袍为例,其外轮廓呈直筒形,衣服不显腰身,不表现人体的美。有的领子特别高,呈马鞍形状,可掩颊护面,也有的没领子。衫不外露,偏襟右衽,以盘扣装饰,袖子细长,马蹄袖端盖住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外配坎肩或马褂。在清代初期,满族妇女以本民族的长袍为主,而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满汉相互效仿;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效仿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纵观清代历史,妇女服饰的演变可谓是满汉并存的。
  服装变革的两大根本因素是政治和经济。民国时期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人文主义传入中国。服装应表现人体美这样一些西方观念影响着这一时期的传统服装,中国女性的旗袍开始收腰身,而且有开衩,短袖和无袖的款式出现,意在暴露人体的曲线和肌肤之美。旗袍就是从这时开始有“形”了,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只可惜现代人将独具民族特色的旗袍作为“工作服”穿在了宾馆、酒店的服务员小姐身上,使得这种西方人眼中最能突显东方女性曼妙身材的中式服装大打折扣,失去了旗袍原本的魅力与韵味,更谈不上将其作为中国女性的国服了。   此外,民国初年,男子服饰与清朝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还是长衫和马褂。后来,随着西装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国人开始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衫、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中西合壁的穿法来,即长衫与西装裤的混搭。西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的服饰改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装”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孙中山先生摒弃长衫、马褂这些守旧的、落后的服装,借鉴西方服装的优点与精髓,设计出穿着舒适、便捷、庄重、美观的中山装。其前身有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礼、义、廉、耻);门襟有五粒纽扣,象征中华民国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的政治制度;袖口上的三粒纽扣,代表民族、民权、民生这三民主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因为中山装既美观得体,又实用方便,所以迅速风靡全国。后来人们把这套服装定型,称为“中山装”。中山装在中国流行接近一个世纪,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国的“国服”。今天,中山装仍然是中国男子最基本的服装之一,不仅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正式场合时穿着,而且众多明星艺人也将其视为一种时尚。
  中山装和旗袍正是西为中用、古为今用设计理念在服装上的最好诠释。他们是沿用西式服装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服装的形式及中国人的穿着习惯创造出来的服装,在国际上已被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服装。
  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服装形式也随之改变。人们开始穿短装,城市里的女性开始穿长裤。进入2 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外国的流行和时尚影响了现代人的传统审美观念,加之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便捷、舒适、得体、时髦成为着装的新追求。此时中国的服装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在着装上,便是“时装”成为中国人的主要服装,中式传统服装在市场上已成凤毛麟角,渐渐被大多数现代人所遗忘。这种现象虽然体现我国与国际主流前沿的接轨,反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但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来说,却是一种倒退与遗忘,不禁令一些爱国人士担忧。在这种新时期大的历史背景下,作为我国的中青年一代,在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的基础上,更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的修养与着装,向世界各国人传递本民族的精神与思想。
  我国的国服再次被提及是在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身穿一件改良版中式服装参加荷兰国王晚宴,被部分媒体评论为国服新标准。习主席所穿的衣服极具民族特色,但并不是传统的中山装。略微敞开的立领取代紧闭的翻领,露出白色的衬衣,传递着对外开放的理念;传统的四个兜改为三个兜,左胸衣兜露出黑白图案丝巾,与国际着装礼节接轨。整体着装,既体现民族特色又融合西方元素,既传统又现代。彭丽媛则内着青绿色中式连衣长裙,外搭深色刺绣对襟长衫,传统而典雅,与习主席的中式礼服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我国国家领导人及夫人的成功穿着,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新形象,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又彰显出大国威仪,成为全国人民效仿的典范。同时,也树立起新时期国服的新风范。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
其他文献
“遗产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国际社会重视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62年通过的《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中就专门列有“公共教育”一项,并具体提出: “教育活动应在校内外进行,以激发与培养公众对景观和遗址的尊重,宣传为确保对名胜和古迹的保护所制订的规章”。1972年诞生的 《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教育计划”第27条也强调: “本公约的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
期刊
8月1日,由茂名市沉香协会主办,松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天下总裁俱乐部、财智同心公益协会协办的《世界香道大师中国行暨茂名市沉香协会一周年庆典》在茂名市熹龙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茂名市相关领导及全国各地沉香界的名人名家约300人悉数到场。  在活动中,中国民俗学会中国香文化中心常务副主任、茂名市沉香协会会长谢福有先生还特别邀请了日本著名香道泉山御流传人西际重誉先生进行中日香文化交流,并设席中国香席·松
期刊
8月10日,文化部集中公布了一批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阴三儿的《老师好》、新街口组合的《教父》等120首内容存在严重问题的网络音乐产品被通报批评。这些网络音乐产品含有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或者危害社会公德的内容,违反了《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任何互联网文化单位和个人不得提供。近期,互联网文化单位应立即将此120首内容违规的网络音乐产品进行集中下架。  据悉,在公布网络音乐产品黑名
期刊
8月8日,全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圣火采集·火炬传递仪式在乌鲁木齐市南湖市民广场举行。启动仪式现场,全国第十三届冬运会“圣火使者”李照艺和麦麦提吐尔逊·琼共同从火种采集器皿中引燃火炬,随后两人高举火炬跑向主席台,将火炬交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书记张春贤。随后经过十三名火炬手绕南湖广场内同心湖一周后,点燃圣火盆并引入火种灯,同时通过虚拟全国第十三届冬运会动画吉祥物雪莲娃手持火炬跳入主
期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政策创新了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模式,使亚欧各国的经济紧密广泛地联系起来,特别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东南亚邻国的一些机构和组织,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日,印度尼西亚印中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构主席王星泉、海外主任郭书才、印尼中国联络组组长李秀慧一行抵京,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化月刊》相关负责人举行会谈,双方就文化交流
期刊
8月7日,中国爱乐乐团在位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首都杜尚别的塔吉克斯坦国家歌剧院举行交响音乐会,完成了2015年中国爱乐乐团丝绸之路巡演的第一站演出。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塔吉克斯坦有史以来第一次听到来自中国的交响乐。  塔吉克斯坦国家歌剧院位于中亚名城杜尚别最主要的商业街道鲁达基大街的中心位置,是整座城市最受瞩目的建筑物之一,也是整个国家表演艺术的中心。中国爱乐乐团此行在数月之前就已在当地引发强烈关注
期刊
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文化部于7月中旬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在上海大学、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陆续展开,预计举办培训班21个,培训人员1290人次,涉及剪纸、刺绣、编织、漆器髹饰、瓷器烧制、金属锻制、唐卡绘制等数十项非遗项目。此次暑期试点培训是该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文化部非遗司负责人介绍,启动
期刊
《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举将使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更加严格的法治化轨道,有利于增强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这一条例,适用于在布达拉宫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的保护管理、基本建设、生产生活、宗教、文化活动、参观游览、科学研究、经营服务等活动。  条例规定布达拉宫保护范围内禁止13种行为,并
期刊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日对省内19个市县文化馆开展评估定级工作。本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围绕各市县文化馆2011年至2014年的工作情况和成效,对海南省文化馆工作进行大摸底,旨在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评估定级工作主要通过核实自评数据、查看档案资料、了解群众对文化馆工作的满意度等实地考查方式,对全省各市县文化馆的办馆条件
期刊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和七三一旧址核心区将于8月15日全面对外开放。新馆以实物展示为主,照片、图表、地图、场景复原和视频展示并重,内容包括“侵华日军细菌战”“七三一部队——日本细菌战大本营”“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实施细菌战”“毁证和审判”。展览展出文物1万余件、珍贵历史照片650多张、示意图69个、历史档案1005页、图书资料20本。展览以大量文物、文献等证据控诉侵华日军第七三
期刊